-
提高警覺警醒!1996年 | 6月22日
-
-
提高警覺
「度假的顯著作用在於忙裡偷閒,改變一下生活節奏,」新聞記者朗斯·莫羅這樣寫道。他卻察覺到,有些人竟在休假期間把自己累垮了,於是發誓「從今以後不再出外度假」。
可是,與其打消度假的念頭,明智的做法就是先探討一下,出外旅遊可能會遭遇什麼麻煩,然後採取步驟小心避免。
保護個人財物
許多人度假歸來,發覺住所遭到破門盜竊。所以,出外度假前,不妨請朋友或鄰舍定時查看你的住所。他們甚至可以在你家裡逗留一段時間;這樣,外人就不會那麼容易察覺你的住所沒有人在。請親友或鄰舍天天收取報章,並清理信箱。事實上,沒有什麼能比門前積了一疊疊報章、信箱塞滿信件更惹人注目,外人一看就知道你出門遠行了。
甚至在度假地方,你也要保護自己的財物。有些國家的人民以為,外國人盡是有錢人家;所以,每個旅客都有被劫的危險。把多餘現金、重要文件放進旅館的保險箱,或其他安全地方無疑是個好對策。對陌生人要多加提防,但不要待人無禮。
不論本國公民,還是外國人士,每年到美國佛羅里達州邁阿密度假的遊客不知凡幾。在這樣的旅遊勝地,罪犯尤其活躍。據《時代》雜誌報導,1992年,「僅僅在佛羅里達州,就有3萬6766個國內國外的旅客受害;他們要不是遇害身亡,被人強姦、搶劫,就是上當受騙。」
度假期間,要格外提防扒手。男子應該把皮夾子放在不顯眼的安全地方,例如外衣裡面的口袋,或褲子前面的口袋。經驗豐富的旅客往往以外人不易察覺的巧妙方式,把現款藏在身上。舉例說,有些旅客把鈔票、護照、簽證放在扁平的小袋子裡,他們把小袋子掛在脖子上,然後塞進衣服裡面。婦女也該小心謹慎,時刻牢牢抓住手提包,免得腳踏車手或小型摩托車手有隙可乘,把手提包搶走。
罪犯不斷耍出新花招,詐騙旅客的錢財。在長途的直達快車上,歐洲乘客進入睡鄉後,一夜間財物就不翼而飛了。匪徒可能把催眠藥放進臥車包房內,目的是要確保乘客不會從睡夢中醒來;這樣,他們就可以把乘客的財物洗劫一空。《歐洲人報》報導,有一次,「據說匪徒搜劫了84萬5000多美元現金和其他財物,然後悄悄地溜之大吉。」
避免意外
幽默作家羅伯特·本奇利說:「對於習以為常的意外,我認為惟一的解決方法就是整天躺在床上。」他接著補充說:「儘管這樣,你始終有機會從床上摔下。」事實上,意外隨時隨地都會發生!所以,不要因為害怕遭遇事故,就決定不出外度假,呆在家裡。但你有特別理由要在度假期間保持謹慎。
碰上旅行旺季,交通情況有時會變化莫測,充滿危險。在度假時節,德國的公路嚴重堵塞,車流長達80公里,當地人民早已司空見慣。《時代》雜誌1989年8月14日刊述說:「上星期,歐洲各地有千千萬萬的家庭按慣例在八月出外度假。這批度假人士一開始,就遭到可怕的經歷,把他們弄得精疲力竭。……通往巴黎市外的主要公路全面癱瘓,車流一動也不動。……從7月28日至8月1日,共有102人死於公路上的撞車事故。」車輛時行時止,把駕駛員弄得神經緊張;所以,中途停下來稍作休息,鬆弛一下神經是明智的。
《歐洲人報》報導,當局發出公告,建議駕車的旅遊人士「把旅程推遲到星期日才起行,或在夜間上路」。當局卻承認,大多數度假人士「仍要堅持同時出發」。結果怎樣?歐洲交通全面大堵塞。等到來往車輛比較稀少才上路,倒不失為良策,但不要忽略,天黑駕車有時會險象環生。夜幕低垂,視野就不如白天那麼清晰,發生事故的機會也就大大提高了。清早啟程可能較為安全。
到達目的地後,也不可忽略其他潛在的危險。你要是多個月來都缺少運動,在參加劇烈運動前又沒有做好熱身準備的話,肌肉就很容易受傷。在假期的頭幾天,身體尤其容易受傷,你有必要在這幾天內減少參與體育活動。
保持身體健康
《日常保健祕訣2000條》一書指出,「旅客在外地感到不適,十居其九都是飲食不小心所致,也可能是因為感染了當地的傳染病。」旅行代理人可提供建議,幫助你避免這樣的難題;聽從他們的忠告會對你有益。
在許多地方,避免喝自來水可謂關係重大。別忘記,加入飲料的小方冰塊也可能是用自來水製造的。此外,避免吃以下的食物是明智的:多葉蔬菜、蛋黃醬、用奶油烹調的菜肴、未經煮熟的肉類、有殼的水產。除非你可以親自剝去或削掉果皮,否則連新鮮水果也是少吃為佳。在熱帶地區,牛奶即使是新鮮的,也要燒滾才可以喝。
赤日炎炎,度假人士要是衣著單薄,就要多加防護;近年來,由於大氣的臭氧水平不斷下降,太陽光線日益危害人類。惡性黑素瘤是一種皮膚癌,奪命不留情。在美國,從1980年至1993年,這種癌症的新病例增加了一倍。澳洲有些圓領運動衫印有以下的標語:「穿!抹!戴!」(穿上襯衫,抹上防曬油,戴好帽子。)防曬油並不是絕對保險的,所以不要懷有虛假的安全感,滿以為抹上防曬油就足夠了。
航空旅行要是跨越時區,就可能會引起時差綜合徵。時差綜合徵雖不是疾病,卻可以使人感到不適;旅客要是天生體質虛弱,時差綜合徵的影響就更明顯了。倫敦和洛杉磯兩地時差八小時,調查過來往兩地的航空旅客後,一份報告表明,「生理機能……需要至少七至十日才可以適應新環境」。《人體機器》一書報導,有些旅客因為匆匆飛越了好幾個時區,就「往往變得口齒不清、反應遲緩,犯錯的機會也可能倍增。他們覺得很難集中注意,而且記性不好」。a
除了上述難題以外,噴氣式飛機遊客也可在短短幾小時內,把疾病從一洲傳播到另一洲去。德國《拿騷州新聞報》指出:「醫生尤其擔心,旅遊人士從非洲、亞洲或南美洲度假回來,就染上『異國』疾病,例如瘧疾和肝炎等。每年大約有2000個德國人把瘧疾帶回本土。」1994年,印度的鼠疫奪去了很多人的生命;自那時以後,列國紛紛採取強烈措施以防鼠疫蔓延開去。
人要是長期患病,出外旅行就要格外小心,以防不適;孕婦也無例外。叫這些人足不出戶是不切實際的,但出門遠行前,他們應該先聽取醫生意見。任何人出外遊覽,隨身帶備外地親友的姓名、地址和電話號碼是明智的;萬一有緊急事故發生,當局就可立即通知這個親友。
旅客如果需要定時注射胰島素,從而調節體內血糖的含量,就必須謹記,旅程一旦跨越好幾個時區,進食和注射的固定時間表就有可能給打亂了。他應該根據時差重新編排時間表。旅客要是裝了心臟起搏器,就一定要隨身帶備主診心臟病醫生的電話號碼。
此外,旅客如果要長期服藥,就該把藥物放進隨身攜帶的行李裡;要不然,他一旦遺失託運行李,又或者寫錯行李上的地址,就可能會引致嚴重後果。一連幾天沒有衣服更換,大不了是氣味難聞;但缺少所需的藥物幾個小時,就足以危害性命。
出外度假所面對的危險是不可低估的。可是,你並沒有理由因為擔心遇險而呆在家裡。你只需小心謹慎就行了。要記住:適當準備有助減低可能出現的風險。要聽從以下的明智忠告:「精明人一見災禍就躲藏;愚蠢人卻前往去受罰受害。」——箴言22:3,《呂譯》。
-
-
安享假期之樂!警醒!1996年 | 6月22日
-
-
保持平衡
假期旅遊有如食物的調味品,如果要充分得益,就只適宜偶一為之。富貴人家往來各地旅遊似乎令人豔羨;不過,人要是經常飛來飛去,就很難保持身心平穩,這樣的生活也不能帶來真正快樂。
關於出外度假,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均衡的開支預算是極其重要的。出發前要精打細算,盡可能按照開支計劃花錢。旅行社提供優惠旅遊,慫恿顧客「先享受後付款」,你千萬不要上當受騙。
出外度假這麼富於吸引,是因為人可以在假日無拘無束、逍遙自在。所以,不要讓可能出現的風險過度困擾自己,以致敗興而回。此外,保持適當平衡也包括,預先考慮一下度假可能出現的最大風險,然後小心提防;要不然,我們日後回想起度假的情景,就可能會深感遺憾。這種風險跟意外、疾病或罪行毫不相關,而是牽涉到人際關係。
保持良好關係
跟家人朋友共度假期既可加強聯繫,又可鞏固彼此間的愛。另一方面,一起度假也有可能傷害彼此的感情,以致大家日後可能很難重修舊好。新聞記者朗斯·莫羅說:「跟家人一起度假,最大的困難在於彼此的分歧顯得昭然可見,甚至可能會白熱化;情形就像觀看舞台劇一樣,大家的缺點顯露無遺。……在平常幹活的日子,人即使感情受挫,也可以轉移注意,好讓心境平靜下來,例如埋頭工作、做好自己的本分、向朋友傾訴或按慣常的方式辦事等。家人一旦在度假別墅共聚,即使是20年前的糾紛,也大有可能死灰復燃,甚至演變為劇烈爭執。」
所以,出外度假前,要下定決心使假期過得愉快。要記住,興趣因人而異。兒女可能一心追求冒險,父母卻想鬆弛身心。討論怎樣度假、到哪兒遊玩的時候,要甘願放棄個人偏好。如果適當而又可行的話,不妨騰出時間,讓家人可以自由活動,隨意追求自己的愛好。要學會一年到頭都在日常生活上表現聖靈的各種特質;這樣,在度假期間繼續表現靈的果實,就不該變得過度困難了。——加拉太書5:22,23。
跟家人朋友保持良好關係固然重要,我們跟上帝的關係就更重要了。在度假地方,我們往往遇見不同的人;對於上帝和他的要求,這些人的看法跟基督徒並不一致。跟他們密切來往,甚至常常進出有問題的娛樂場所,可能會導致悲慘後果。切勿忘記聖經的警告:「不要受迷惑了。不良的交往會破壞有益的習慣。」——哥林多前書15:33。
在度假期間,你一察覺到自己有歪念,很想偏離基督徒的標準和常規,明智的做法就是正視自己的弱點,並且祈求上帝幫助,克服不良傾向!
度假作用何在?
有些人一向都沒有以基督教原則律己,他們也許覺得在度假期間可為所欲為,百無禁忌。在一些歐洲國家,性愛旅遊是一門賺錢的大生意;有些旅行社還大做廣告,推介這樣的旅遊活動。《歐洲人報》寫道,『在亞洲某些旅遊勝地,歐裔男子的醜惡活動久已廣為人知。』談到亞洲某一國家,德國《明鏡》週刊估計,到那兒旅遊的男子當中有多達百分之70是「性愛遊客」。
既然男子帶頭到外地尋花問柳,當今婦女也不甘落後,相繼效尤。德國一家航空公司特地開辦包機航線飛往加勒比海諸島。據這家航空公司估計,有百分之30的女乘客到那兒度假只為一個目的,就是縱慾作樂。《歐洲人報》引述德國一名記者的話:「在這些女子眼中,到外地消遣尋歡是很簡單的一回事,新奇、刺激兼而有之。」
可是,真正的基督徒絕不會認為,縱慾作樂是正當消遣。這種行徑不但違反基督教原則,而且危險重重。雖然世人普遍知道淫樂害人不淺,許多人卻不願擯棄這樣的惡習,只是盡量避免承擔惡果罷了。德國報章所登載的一則廣告可說深具代表性;這則廣告以海濱作為背景,前景有一把遮陽傘和兩把空椅,上有標題注明:「一路平安,度假歸來,不要染上愛滋病。」
性愛旅遊所引發的另一醜行簡直令人髮指,那就是兒童慘遭性虐待。值得注意的是,1993年,德國政府立法禁止國民跟未成年兒童發生性關係,連在外地度假期間也不可這樣做。德國人一旦證明有罪,就要受罰。可是,到目前為止,這樣的法例仍然起不了什麼作用。雛妓始終是人類社會的一大瘡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