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報復是不對的嗎?
    守望台1991年 | 12月1日
    • 聖經表示我們絕不應當養成睚眦必報的態度。箴言24:29勸告說:「不可說:人怎樣待我,我也怎樣待他。」為什麼不可呢?原因之一是,這樣的態度既傷感情,又傷身體。報復的念頭不但使人失去內心的安寧,而且妨礙人作理智的思考。請想想以下的新聞報導:「兩名農夫在一個露天停車場裡各從自己的敞篷小型貨車開槍,互相射擊,結果雙雙斃命,就此結束了他們從童年開始、延續了40年的一段仇恨。」試想想,這兩名男子一生的思想都受到怨恨、報復的精神所毒害!——箴言14:29,30。

      我們不應養成報復精神的另一個理由是,犯錯的人——即使是犯了嚴重錯誤的人——是能夠改變過來的。例如使徒保羅便曾一度『喜悅門徒司提反被害』,並且「向主的門徒口吐威嚇兇殺的話」。但後來他卻改過自新。多年後,使徒彼得把保羅稱為「我們所親愛的兄弟保羅」,雖然較早時彼得自己的生命也受到保羅所威脅。(使徒行傳8:1;9:1;彼得後書3:15)身受其害的基督徒本可以向保羅報復,尤其是當保羅在大馬士革瞎了眼等待復明之際。(使徒行傳9:3-15)他們若這樣行,就犯了多麼可悲的錯誤!

      是故,保羅在羅馬書12:20所提出的勸告無疑很有道理:「你的仇敵若餓了,就給他吃,若渴了,就給他喝。」為什麼呢?因為我們若向仇敵報復,就會使對方的態度變得更強硬,彼此間的仇恨也越深。反過來說,我們若善待冒犯或開罪我們的人,就可能使對方的態度軟化下來,甚至化敵為友。

      承認自己的弱點也有助於克服可能引起報復心的惱怒。詩篇的執筆者問道:「主——耶和華啊,你若究察罪孽,誰能站得住呢?」(詩篇130:3)我們人人都曾開罪或冒犯過別人。我們豈不欣幸別人並沒有為此堅要報仇雪恨嗎?照樣,我們豈不也應當努力克制自己嗎?耶穌勸告說:「所以,無論何事,你們願意人怎樣待你們,你們也要怎樣待人。」——馬太福音7:12。

      不錯,聖經說:「當恨惡罪惡。」(詩篇97:10;阿摩司書5:15)但聖經並沒有說我們要恨那做惡事的人。相反,耶穌吩咐我們說:「要愛你們的仇敵,為那逼迫你們的禱告。」(馬太福音5:44)我們若以牙還牙,便其實效法犯過者的精神了。古代的一句箴言說:「你不要說,我要以惡報惡;要等候耶和華,他必拯救你。」(箴言20:22)這樣的態度何等明智!我們若抵抗引誘,拒絕效法犯過者,就可以證明自己是得勝者,這樣行無疑好得多。——約翰福音16:33;羅馬書12:17,21。

      懲罰——由誰執行?

      誠然,有些行為比個人受到冒犯或開罪嚴重得多。我們若是過犯的受害者,那又如何?我們自然覺得,為求公平起見,我們應當設法使對方受到報應。但是受到什麼報應呢?在有些社會裡,人自行設法採取報復行動並非罕見。但這樣的社會卻往往受血海深仇所分裂。今日,無論是上帝的律法抑或是大部分的人為法律,都有充分理由不讓人對罪行私下採取報復行動。這種報私仇的暴行只會孕育更多的暴行而已。

      那末,罪行的受害人是否應當逆來順受地任由人傷害呢?這又不必。我們的身體或財物若遭受損害,我們可以向掌權者求助。例如,我們可以報警。在工作地方,不妨稟告主管;在學校裡,則可以去見校長。設立這些權威的理由之一是,他們有責任要主持公道。聖經告訴我們,政府是「上帝的用人,是伸冤的,刑罰那作惡的」。(羅馬書13:4)主持公道意味到政府要行使權威,制止罪行及懲罰犯過者。

      誠然,主持公道並非時時都能夠一蹴而就。一個厭世的作家說:「主持公道就像一列差不多總是遲來的火車。」不錯,有時火車甚至根本沒有來。行事不公的人也許勢雄力大,以致掌權者也無法加以控制。即使如此,明智之舉仍是保持自制。聖經說:「愚妄人怒氣全發;智慧人忍氣含怒。」——箴言29:11。

      報應——由誰施行?

      制止自己不設法報復可以為我們帶來很多裨益。我們可以靜心等待,深知只要是有必要,上帝就必定會在適當的時候主持公道。耶和華知道,惡行若不受遏止,就會造成不法。(傳道書8:11)他絕不會容許怙惡不悛的人永遠壓迫人類。由於這緣故,使徒保羅勸戒我們說:「親愛的弟兄,不要自己伸冤,寧可讓步,聽憑主怒;因為經上記著:『主說:「伸冤在我,我必報應。」』(羅馬書12:19)不錯,聖經談及創造主有復仇的日子。這會是個怎樣的日子?上帝復仇的對象是誰?我們會在下篇文章討論這些問題。

      [第4頁的附欄]

      若要控制報復之心,請記住:

      □ 上帝決心要主持公道

      □ 報復心是有害的

      □ 表現仁慈往往能夠減少與別人的磨擦

      □ 別人也曾多次寬恕我們的過失

      □ 犯過的人可能會改弦易轍

      □ 我們拒絕效法世界的行事方式,就等於戰勝了世界

  • 上帝報仇的日子
    守望台1991年 | 12月1日
    • 上帝報仇的日子

      正如我們在上篇文章見到,基於好幾個理由,報復是不對的。首先,歸根究柢,報復並不能解決事端。其次,報復非但不會鞏固友誼,反會加深仇恨。況且,懷恨在心對當事人本身也有不良的影響。

      不過,在人與人之間,彼此報復之所以不對,最大的理由見於摩西對以色列人所說的話:「耶和華——你的上帝原是有憐憫的上帝。」(申命記4:31)既然上帝大有憐憫,我們也應當像他一樣富於憐憫。耶穌告訴他的跟從者說:「你們要慈悲,像你們的父慈悲一樣。」——路加福音6:36。

      然而,聖經也將耶和華描述為一位「伸冤的上帝」。(詩篇94:1)預言者以賽亞談及「耶和華的恩年」,也提及「上帝報仇的日子」。(以賽亞書61:2)上帝怎可能一方面大有憐憫,同時又施行報復呢?我們既要效法上帝的憐憫,為何不可效法他施行報復呢?

      關於第一個問題,上帝是大有憐憫的,因為他深愛人類;他盡可能寬恕人類的過犯,予人機會改過自新。像使徒保羅一般,許多人沒有辜負上帝的憐憫。但上帝也會施行報復(意即他會主持公道、信賞必罰),因為他表現憐憫是有時間限度的。人若清楚表明自己永不會改弦易轍,上帝就會在他報仇的日子對他們執行判決。

      至於第二個問題,即使上帝施行報應,我們也不應施行報復。耶和華是完全公平的,但人卻不是。上帝能夠看見事情的全面,而且他所作的每個決定都是公義的。我們卻無法信賴自己能夠這樣行。由於這緣故,保羅勸告說:「親愛的弟兄,不要自己伸冤,寧可讓步,聽憑主怒;因為經上記著:『主[耶和華]說:「伸冤在我,我必報應。」』」(羅馬書12:19)為了自己的益處起見,我們必須把伸冤的事交在耶和華手中。

      何以會有報仇的日子?

      事實上,聖經在許多地方指出,上帝會跟怙惡不悛的犯過者算賬。例如,使徒保羅預言上帝會通過耶穌「報應那不認識上帝和那不聽從我主耶穌福音的人」。(帖撒羅尼迦後書1:8)我們有充分理由要認真留意這段話。何以故呢?

      原因之一是,今日大部分人均堅決拒絕承認創造主的至高統治權,把他的公義律法視若無睹。無論他們是否聲稱相信上帝,他們的行為卻清楚表明,他們並不覺得需要向上帝負責。以下詩篇執筆者的話無疑對所有這些人適用:「惡人為何輕慢上帝,心裡說:你必不追究?」(詩篇10:13)毫無疑問,耶和華絕不會永遠讓自己遭受這樣的譏嘲。他雖是仁愛的上帝,他也同時是公平的上帝。他會留意真正關心公平的人的呼求:「耶和華啊,求你起來!上帝啊,求你舉手,不要忘記困苦人!」——詩篇10:12。

      此外,罔顧法律的人正肆意破壞我們所居住的地球,一方面污染空氣、土地和水,同時也使地上充滿不平和殘暴。他們貯存大量化學、核子和其他致命的武器,甚至足以威脅人類的生存。為了確保順服的人類能夠享有安穩的未來,上帝插手干預世事是必需的。(啟示錄11:18)這項干預便是以賽亞所說的上帝報仇的日子。

      上帝報仇的日子會成就些什麼事?

      據瓦因所著的《舊新約語詞詮釋辭典》說,在希臘文聖經裡,「報仇」一詞若是用在與上帝有關的方面,實際的意思便是「『出於公正』;這與人類的報仇不同,後者往往源自所受的傷害或一朝之忿」。因此,上帝向仇敵所施的報應絕非不受控制的流血事件,猶如個人的世仇一般。相反,聖經告訴我們說:「主[耶和華]知道搭救敬虔的人脫離試探,把不義的人留在刑罰之下,等候審判的日子。」——彼得後書2:9。

      上帝的僕人熱切期待上帝報仇的日子來到,屆時公義的行為會受到洗雪,公義的人也會從惡人的壓迫下獲得拯救。但這並不意味到公義的人存心不良或懷恨在心。聖經警告說:「幸災樂禍的,必不免受罰。」(箴言17:5)相反,義人會努力培養憐憫和同情之心,把一切復仇的事交給上帝。

      誠然,憤怒的人要這樣行並不容易。但這件事卻絕非不可能,事實上有不少人已實際如此行。且舉個例:佩德羅童年時並不快樂,他常遭兄長毒打。結果他長大後性情暴烈,經常為警方帶來麻煩,並且把他對兄長的怨恨發泄在妻子、兒女身上。最後,他聽從耶和華見證人所傳的信息,進而開始研究聖經。他敘述說:「憑著耶和華的幫助,我得以改邪歸正。現今我非但沒有打人,而且還以基督徒長老的身分幫助他們。」的確,無數的人已藉著聖經和聖靈之助作出類似的改變,品格從切齒痛恨、睚眦必報轉為對別人滿懷愛心、恆久忍耐。

      你會怎樣行?

      把上帝將臨的報仇日子緊記在心可以幫助我們好好運用耶和華的忍耐。但機會已很有限,因為上帝的日子不久便會來到了。使徒彼得指出何以這個日子還未來到,說:「主[耶和華]所應許的尚未成就,有人以為他是耽延,其實不是耽延,乃是寬容你們,不願有一人沉淪,乃願人人都悔改。」——彼得後書3:9。

      是故,現在就要研究聖經,並且留意把聖經的勸告付諸實行。這樣你才能裝備自己迎接上帝報仇的日子來臨。這乃是刻不容緩的事。這樣行能夠幫助我們聽從詩篇執筆者的話:「當止住怒氣,離棄忿怒;不要心懷不平,以致作惡。因為作惡的必被剪除;惟有等候耶和華的必承受地土。」——詩篇37:8,9。

      [第7頁的圖片]

      上帝報仇的日子過去之後,凡「等候耶和華的必承受地土」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