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青年人》第125篇
  • 約會——第三部分:我們該繼續還是該分手?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約會——第三部分:我們該繼續還是該分手?
  • 青年人問
  • 小標題
  • 相似資料
  • 分析自己的疑慮
  • 做決定
  • 如果你決定分手……
  • 約會——第二部分:開始談戀愛
    青年人問
  • 我什麼時候才可以開始約會呢?
    警醒!2007年
  • 約會——第一部分:我準備好談戀愛了嗎?
    青年人問
  • 偷偷談戀愛有什麼危險?
    青年人所提出的問題——有實效的答案(第2冊)
查看更多
青年人問
《青年人》第125篇
一個年輕女子看著手機上她跟男朋友的合照。

青年人問

約會——第三部分:我們該繼續還是該分手?

你們談戀愛一陣子了,但你開始有些猶豫,心裡想:我該繼續這段感情,還是應該分手?這篇文章會幫助你分析一下。

本篇文章會談談:

  • 分析自己的疑慮

  • 做決定

  • 如果你決定分手……

分析自己的疑慮

情侶在交往一陣子之後,可能會發現他們的差異比想像的多。例如:

  • 一個喜歡去海邊,另一個喜歡爬山;

  • 一個很外向,另一個卻很內向;

  • 一個常常說謊騙人,另一個卻很誠實。

雖然上述情況描述的都是差異,但第一種只是興趣不同;第二種是個性不同;不過,第三種卻是價值觀不同。

想一想:如果你們兩個結婚了,上述的三種差異中,哪種情況是你最不能接受的?哪種情況則是你們倆都可以包容的?

夫妻倆就算個性或興趣不同,結婚後還是可以過得很幸福。畢竟不是什麼都要一樣,才算彼此適合。夫妻倆可以學會欣賞並包容對方的興趣愛好,甚至可以學習對方的一些特質,讓自己進步。a

不過,未來的另一半要跟你有同樣的價值觀。例如,你們的道德觀、信仰需要一樣。如果有差異的話,那麼可能需要考慮分手了。

就拿宗教信仰不同為例,《捍衛婚姻,從溝通開始》說,研究顯示要是夫妻倆信仰不同,離婚的機率就更高。

聖經說:「你們跟不是信徒的人毫不相配,不要與他們為伍。」(哥林多後書6:14)

做決定

聖經說,那些結婚的人「會身受患難」。(哥林多前書7:28)所以,如果你在談戀愛期間遇到了困難,這也是很正常的。

談戀愛時,如果發生一些小摩擦,不代表你們不適合,重要的是你們倆能不能好好溝通解決問題,這樣做對你以後的婚姻生活大有幫助。

聖經說:「要以仁慈相待,也要懷著溫情體恤別人,彼此甘心寬恕。」(以弗所書4:32)

不過,要是你們在一些重大的事情上鬧不開心,而且經常吵架,那就可能表明你們倆真的不合適。如果是這樣的話,早一點發現總比結婚後發現要好。

圖片集:同一名女子回想之前跟男朋友鬧不合的場景;1.男朋友一直看手機,讓女子受到忽視;2.在購物時,男朋友跟她吵架;3.男朋友來到門口,女子指著自己的手錶。

要是你們在一些重大的事情上鬧不開心,而且經常吵架,那就可能表明你們倆真的不合適

要記得:如果你一直糾結到底要不要跟對方結婚,或不確定自己是否準備好結婚,不要對自己的感覺置之不理,最好考慮一下要不要繼續這段感情。

聖經說:「精明的人看見危險就躲藏,缺乏經驗的人上前就遭殃。」(箴言22:3)

小燈泡。

小建議:如果你對這段感情有些不確定,可以試試跟成熟已婚的朋友聊聊。因為對方是過來人,所以可以給你一些好的意見,但不能替你做決定。(箴言11:14)

如果你決定分手……

分手可能會讓人痛苦,不過要是你們倆或者你自己一直對這段感情有所疑慮,那麼分開可能是最好的辦法。

你該怎樣把自己的想法告訴對方呢?找個合適的時間、地點跟對方聊聊。除非有特殊的理由,否則不要通過電郵或短信(簡訊)跟對方分手。

女子跟男朋友在戶外咖啡廳面對面談話。
小燈泡。

小建議:在跟對方談的時候既要尊重對方,也要立場堅定。你不需要一直說對方有什麼不對,而是要把焦點集中在為什麼這段感情不適合你。

聖經說:「要對彼此說真話。」(撒迦利亞書8:16)

分手就代表你很失敗嗎?不是!要記得,談戀愛的目的是要讓你作出決定:跟對方在一起,還是分手。就算最後兩個人沒有走在一起,你還是能從這段感情學到很多。

問問自己:這段感情有沒有讓你更了解自己?你學到了什麼?你覺得自己哪裡需要進步呢?如果再次談戀愛,你會怎麼做?

a 婚姻生活會遇到哪些挑戰呢?請看〈家庭生活——如何克服彼此的差異〉和〈家庭生活——另一半的「小毛病」讓你受不了嗎?〉。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