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盧旺達
    2012耶和華見證人年鑑
    • 逃到戈馬的弟兄姊妹都聚集在王國聚會所裡。後來,弟兄們在城外設立了一個難民營,可以容納二千多人。住在那裡的全部都是見證人、他們的兒女,以及對聖經感興趣的人。弟兄們還在剛果東部的其他地方設立了類似的難民營。

      那時,逃離盧旺達的主要是一些害怕被報復的胡圖族人,而逃難的弟兄姊妹既有胡圖族也有圖西族。由於屠殺圖西族人的行動還在繼續,要把圖西族弟兄姊妹帶出國境,逃到戈馬是十分危險的。曾經有一段時間,要把一個圖西族的弟兄或姊妹偷送出國境,就得付100美元。

      抵達剛果後,弟兄姊妹不想住在聯合國設立的難民營裡,因為聯攻派民兵在那裡十分活躍。弟兄姊妹不想跟聯攻派民兵有任何接觸,只想跟信徒同工住在一起。此外,在那些難民營裡,大部分非見證人的難民都同情倒台的政府,不喜歡耶和華見證人。聯攻派民兵尤其討厭見證人,因為見證人沒有支持他們。另外,弟兄姊妹也想保護當中的圖西族信徒同工,所以不想跟非見證人住在一起。

      弟兄姊妹逃離盧旺達時,撇下了財物,所以很需要援助。比利時、剛果、法國、肯尼亞和瑞士的見證人紛紛伸出援手,提供金錢、藥物、食物、衣物,還派來了醫生和護士。最早一批抵達的空運物資,是來自法國分部的小型帳篷。後來,比利時分部送來可容納整個家庭的大型帳篷。肯尼亞分部則提供了超過兩噸的衣物和二千多張毛毯。此外,也有人送來一些摺疊床和充氣床。

      爆發霍亂

      從盧旺達逃到戈馬的見證人和對聖經感興趣的人,有一千多都住在戈馬王國聚會所和旁邊的一塊空地上。不幸的是,由於戈馬有很多難民聚集,當地爆發了霍亂。為了控制疫情,剛果分部迅速送來藥物。亨克·范比塞爾也帶著六十箱藥物從內羅畢飛到戈馬。戈馬王國聚會所成了臨時的醫院,弟兄們也設法把病人隔離。盧瓦克·多馬蘭和另一個弟兄都是醫生,他們和盧旺達的一個醫生助理艾馬布勒·哈比馬納不怕辛勞,日夜照料弟兄姊妹。許多有醫護經驗的弟兄姊妹,包括來自法國的阿梅爾弟兄,也自願來照顧患病的同工,幫了很大的忙。

      大家努力阻止霍亂蔓延,疫情終於受到了控制。但不幸的是,有150多個弟兄姊妹和對聖經感興趣的人被感染,當中大約有40人死亡。後來,弟兄們租了一大塊地,設立了耶和華見證人的難民營。營中除了有幾百個小型帳篷,還有一個從肯尼亞送來,用來做醫院的大型帳篷。美國的醫療工作者前來參觀時,對營中既乾淨又整齊的環境十分欣賞。

      1994年8月初,有2274個逃到戈馬的難民得到戈馬的賑濟委員會援助,他們都是見證人、見證人兒童和對聖經感興趣的人。另外,有許多盧旺達弟兄姊妹逃到剛果東部的布卡武和烏維拉,有些逃到布隆迪,還有230個弟兄姊妹去了坦桑尼亞的難民營。

      戰爭期間,基加利翻譯事務處的弟兄們也需要撤離到戈馬。到達那裡後,他們就租了房子繼續做翻譯工作。由於他們在戰爭期間保住了一台電腦和一部發電機,就把它們從基加利帶到了戈馬,結果翻譯工作得以繼續進行。

      當時,戈馬幾乎沒有電訊和郵政服務。幸好有些見證人在機場工作,他們協助弟兄們把翻譯資料和其他信件通過每週一班從戈馬飛往內羅畢的航班送到肯尼亞分部,肯尼亞分部也以同樣的方式跟在戈馬的弟兄通信。

      儘管情況十分艱難,伊曼紐爾·恩吉倫特和另外兩個翻譯員還是繼續盡力工作。由於戰亂,守望台的一些文章沒能被翻譯出來。後來,這些文章都翻譯了,還製成特別的冊子,讓弟兄們在書籍研究班裡學習。

      難民營中的生活

      當盧旺達的居民紛紛逃離基加利時,一位叫弗朗辛的姊妹在丈夫阿納尼遇害後也逃到了戈馬。後來,她被轉到一個由見證人設立的難民營。弗朗辛談到難民營中的生活說:「每天都有一些弟兄姊妹負責做早飯和午飯。我們的早飯很簡單,就是用小米或玉米煮成的糊。我們做完委派的工作後就可以去傳道了。我們主要是向營中不信的家人傳道,也會向營外的人傳道。不久,住在其他難民營的聯攻派民兵知道我們設立了自己的難民營,不跟其他難民住在一起,就很生氣,於是我們的處境變得十分危險。」

      1994年11月,盧旺達的局勢有所好轉,看來弟兄們可以返回盧旺達了,而且在剛果的非見證人難民營中,見證人的人身安全也受到威脅,所以弟兄們回盧旺達去會更好。可是,回去也很不容易,因為聯攻派民兵打算重整旗鼓,準備進攻盧旺達,所有想回國的人,都被他們視為叛徒。

      弟兄們告訴盧旺達政府,他們很想返回盧旺達,並向政府陳明耶和華見證人一直在戰爭中保持中立,也沒有參與過屠殺圖西族人的行動。政府建議他們找聯合國難民事務高級專員辦事處(聯合國難民署)幫忙,因為這個機構有一些車輛可以送弟兄們回國。可是,民兵一定會阻止見證人的回國行動,所以弟兄們必需找個方法瞞過他們。

      弟兄們宣布要在戈馬舉行大會,並預備了宣傳大會的橫幅,然後私下通知大家準備好回國。為了不引起懷疑,他們沒有收拾行裝,只帶了聖經和詩歌集,看起來就像去參加大會一樣。

      弗朗辛記得,當時他們要走好幾個小時,才有車接他們去邊境。

  • 盧旺達
    2012耶和華見證人年鑑
    • 大屠殺開始時,我不得不離開盧旺達。不久後,我被派到剛果東部,協助那裡的難民。我從內羅畢出發到戈馬,戈馬位於剛果東部,靠近盧旺達邊境。我從來沒有去過那裡,除了一個長老的名字外,我什麼也不知道,更不知道該怎樣找到他。到了那裡後,我坐了出租車,請司機幫忙找這個長老,司機又問了別的司機,結果,不出30分鐘,我就站在這個長老的家門口了。兩個盧旺達督導委員會的弟兄過了邊境到戈馬,我把從肯尼亞分部帶來的錢轉交給了他們,用來幫助在盧旺達的弟兄姊妹。

      後來,我再次從內羅畢到戈馬。我記得在往盧旺達的邊境走的時候,路本來很短,卻用了很長時間,因為有一大群盧旺達難民迎面湧來。

      突然,我聽到有人喊我的名字「亨克弟兄!亨克弟兄!」我看看是誰在喊我,原來是阿方西娜。她是一個14歲左右的女孩,我以前在基加利的時候,跟她同一群會眾。阿方西娜和媽媽失散了,於是我帶著她一起在人群中走,帶她到王國聚會所,那裡是很多難民弟兄姊妹的聚集點。起先,有一個剛果家庭負責照顧她,後來,就轉給一個來自她老家的會眾的姊妹。最後,阿方西娜終於和媽媽在基加利重聚了。

  • 盧旺達
    2012耶和華見證人年鑑
    • [第226頁的圖片]

      上圖:盧旺達見證人居住的難民營;下圖:見證人和非見證人一起居住的難民營

      剛果的戈馬

      坦桑尼亞的貝納科

      [第229頁的圖片]

      用作醫院的王國聚會所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