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本造益萬民的書守望台1998年 | 4月1日
-
-
一本造益萬民的書
「上帝是不偏心的,無論哪個國族的人,只要畏懼他,行正義,都蒙他悅納。」——使徒行傳10:34,35。
1.有人問一位教授他對聖經有什麼想法,他怎樣回答?他決定怎樣做?
一個星期天下午,教授在家裡;他並不期待什麼人來找他。當天下午,我們的一位基督徒姊妹上門探訪他,向他談及污染和地球前途的問題。這些都是教授感興趣的題目,所以他留心聽姊妹的評論。可是,後來姊妹在討論中提及聖經,教授就表示懷疑了。於是姊妹問他對聖經有什麼看法。
他回答說:「聖經是一本好書,是由一些有識之士寫成的,但聖經不是我們可以認真相信的。」
姊妹問他:「你有讀過聖經嗎?」
教授感到有點意外,不得不承認自己沒有讀過這本書。
姊妹於是問他:「既然你從來沒有讀過這本書,又怎麼能夠這麼肯定呢?」
姊妹的話很有道理。於是教授決定先讀讀聖經,然後才表示意見。
2,3.為什麼對許多人來說,聖經是一本封閉了的書?這為我們帶來什麼考驗?
2 這位教授的態度其實相當常見。許多人雖然從沒有讀過聖經,卻對聖經懷有很主觀的意見。他們也許有一本聖經,甚或承認聖經具有文學或歷史價值。但是對許多人來說,聖經是一本封閉了的書。有些人說,「我沒有時間讀聖經。」有些人則納罕,「聖經這麼古老,又怎可能對我的生活適用呢?」這樣的觀點對我們的工作形成一項考驗。耶和華見證人堅信聖經「是上帝所靈示的,對於教導……是有益的」。(提摩太後書3:16,17)但是我們怎樣才能使別人相信,不論他們出自什麼種族、國籍或族群,他們都應當查考一下聖經呢?
3 現在讓我們考慮一下幾個理由,為什麼聖經是值得我們查考的。這樣的討論能夠幫助我們跟傳道時遇到的人推理,也許說服他們考慮一下聖經的內容。與此同時,這樣做也可以加強我們自己的信心,使我們更深信聖經的確是「上帝的話語」。——希伯來書4:12。
世上銷流最廣的書
4.為什麼聖經可說是世上銷流最廣的書?
4 首先,聖經值得我們考慮,是因為這本書是有史以來銷流最廣、被譯成最多種語言的書。五百多年前,古騰堡用活字印刷術印成了第一本聖經。自那時以來,估計有40億本聖經(全書或部分)印行。到1996年,聖經全書或部分已譯成2167種語言和方言。a世上有超過百分之90的人,至少可以讀到譯成本國語言的部分聖經。在這方面,世上沒有其他的書——不論是宗教書籍或其他性質的書——能望其項背!
5.為什麼我們理應期望普世的人都能夠讀到聖經?
5 單憑統計數字並不足以證明聖經是上帝的話語。可是,聖經如果是上帝靈示人寫下的記錄,我們自然期望普世各地的人都能夠讀到這本書。畢竟,聖經本身告訴我們,「上帝是不偏心的,無論哪個國族的人,只要畏懼他,行正義,都蒙他悅納」。(使徒行傳10:34,35)聖經銷流廣遠,超越了國家和種族的疆界,的確可說是允推獨步。聖經真正是一本造益萬民 的書!
排除萬難,留存至今
6,7.聖經原作現已失傳,為什麼我們不應對此感到意外?這引起了什麼問題?
6 聖經值得我們考慮,還有另一個理由。聖經克服了許多天然和人為的障礙,一直留存到今天。聖經得以排除萬難,留存至今,的確是沒有任何古籍足以比擬的。
7 聖經執筆者看來用墨水把資料記錄在紙莎草紙(用埃及的紙莎草製成)和皮卷(用牲畜的皮製成)上。b(約伯記8:11)可是,這些書寫材料有一些天然的仇敵。學者奧斯卡·帕雷特解釋說:「這些書寫媒介同樣受潮濕、發霉和各種蛆蟲所威脅。我們從日常經驗知道,紙張,甚至堅韌的皮革,放在露天地方或潮濕的房間裡,很快就會腐壞。」所以,聖經的原作沒有留存下來,並不令人感到意外;這些原作很可能早已消失了。但是,既然聖經原作已經被天然仇敵毀去,這本書又怎樣留存到今天呢?
8.在過去多個世紀,聖經的著作怎樣得以保存下來?
8 原作寫下之後不久,手抄本就開始出現了。事實上,在古代的以色列,抄寫律法和聖經其他部分成了一種專業。例如,聖經說祭司以斯拉是個「敏捷的文士,……[擅於抄寫]摩西的律法書」。(以斯拉記7:6,11;參閱詩篇45:1。)但所製的抄本也是可以腐壞的,最後必須由其他手抄本取代。抄寫聖經的工作一直延續了多個世紀之久。既然人都是不完美的,抄經士所犯的手民之誤有沒有使聖經文本經歷重大改變呢?有壓倒性的證據顯示沒有!
9.馬所拉學士的工作怎樣足以說明抄寫聖經的人極度小心精確?
9 抄經士不但技藝精良,而且也對自己所抄的資料極為尊重。譯作「抄經士」的希伯來詞語含有計數和記錄的意思。為了說明抄經士的精確程度,請想想馬所拉學士的工作。這些人是抄寫《希伯來語聖經》的抄經士,生活在公元6世紀到10世紀之間。據學者托馬斯·哈特韋爾·霍恩說,他們算出「在整本《希伯來語聖經》中,每個字母出現過多少次」。請想想他們精確到什麼程度!為了不想遺漏甚至一個字母,這些一絲不苟的抄經士不但把手抄的詞語數目數算過,甚至連字母的數目也計算過。據一位學者說,抄經士計算過《希伯來語聖經》總共有81萬5140個字母!由於這麼精細,他們製成的抄本非常準確。
10.現代的譯本是基於希伯來語和希臘語文本的,有什麼充分證據表明這些文本正確地傳達原作的內容?
10 現代各種譯本是根據希伯來語和希臘語的文本譯成的;我們有充分理由相信,這些文本把聖經執筆者的原作準確地保存下來。證據包括數以千計的聖經手抄本。據估計,《希伯來語聖經》全書或部分有6000份手抄本,《基督教希臘語聖經》則有5000多份手抄本,留存到今天。既然有這麼多現存的手抄本可以給專家們比較和分析,研究文本的學者就能夠找出抄寫員的錯漏,鑑定原作究竟是怎樣的,然後作出所需的糾正。論到《希伯來語聖經》的文本,學者威廉·格林能夠說:「我們可以放心斷言,在傳抄的準確方面,沒有任何古籍及得上聖經。」我們也能夠對《基督教希臘語聖經》的文本懷有同樣的信心。
11.據彼得前書1:24,25透露,聖經為什麼能夠留存到今天?
11 要不是有許多手抄本取代原作,把其中的寶貴信息保存下來,聖經就很可能早已失傳了!這本書能夠留存到今天,只有一個原因:因為耶和華保護他的話語,把這本書保存下來。正如聖經本身在彼得前書1:24,25說:「凡肉體盡都如草,肉體的榮耀盡如草上的花;草會枯萎,花要凋謝,耶和華的話卻永遠長存。」
譯成許多活的語言
12.除了在多個世紀期間要輾轉傳抄之外,聖經還面對什麼障礙?
12 聖經在多個世紀被人輾轉傳抄,得以準確地保存到今天,的確絕不容易。但是,聖經還面對另一個巨大障礙——要譯成許多當代語言。聖經一定要「說」人們明白的語言,才能夠打動人心。可是,聖經含有1100多章和3萬1000多節經文,翻譯這樣的一本巨著絕不簡單。可是,在過去多個世紀,艱苦卓絕的譯者卻毅然接受這項挑戰。有時他們面對的障礙,看來幾乎是無法克服的。
13,14.(甲)19世紀初期,聖經譯者羅伯特·莫法特在非洲面對什麼艱難的情勢?(乙)說茨瓦納語的人有機會讀到譯成他們母語的路加福音時,他們的反應如何?
13 例如,請想想聖經怎樣被譯成非洲的語言。1800年,全非洲只有大約十多種寫下來的語言。其他數以百計的語言只有口語,還沒有文字系統。這就是當時聖經譯者羅伯特·莫法特所面對的情勢。1821年,莫法特25歲,他在非洲南部說茨瓦納語的部落當中設立了一個佈道會。為了學會部落那沒有文字的語言,莫法特跟當地的居民來往。莫法特堅持不懈;雖然沒有課本, 也沒有詞典, 他卻終於精通當地的語言,並且制定出一套書寫的文字來。他也教導一些茨瓦納人學會讀這種文字。1829年,莫法特在茨瓦納人當中工作了八年之後,譯完了路加福音。他後來說:「據我所知,有些人不惜步行數百里路,為要取得路加福音的譯本。……他們獲得路加福音之後不禁喜極而泣;他們把書緊抱在胸前,感激到痛哭流淚。我不得不對他們說,『你再哭下去,就會把書弄濕了。』」莫法特也告訴人,一個非洲男子看見好些人在閱讀路加福音,於是問他們所讀的是什麼。他們回答說:「我們讀的是上帝的話語。」男子問道:「這本書會說話嗎?」他們說:「會的。這本書對人的心坎說話。」
14 由於有莫法特這樣勤懇熱心的譯者,許多非洲人才首次有機會用文字與別人溝通。可是,譯者給了非洲人一份甚至更珍貴的禮物——翻成他們本地語言的聖經。除此之外,莫法特還首次把上帝的名字譯成茨瓦納語,而且他在譯本裡從頭到尾都使用這個名字。c結果茨瓦納人把聖經稱為「耶和華的口」。——詩篇83:18。
15.為什麼今天聖經仍然生氣勃勃?
15 世界其他地方的譯者也面對類似的障礙。為了翻譯聖經,有些譯者甚至不惜冒生命危險。請想想這點:如果聖經一直只有古希伯來語和古希臘語的版本,這本書很可能早已「死去」了,因為這兩種語言後來差不多完全被大眾遺忘了;世上許多地方,根本沒有人通曉這些語言。可是,聖經卻仍然生氣勃勃,因為這本書不像世上的其他任何書,它能夠用普世各地的人的語言對他們「說話」。結果,聖經的信息繼續「在[它的]信徒裡面發揮作用」。(帖撒羅尼迦前書2:13)《耶路撒冷聖經》把這句話譯成:「它在你們相信的人當中仍然是一股活的力量。」
值得信賴
16,17.(甲)聖經如果真實可靠,就應當有什麼證據?(乙)請舉出一個例證,說明聖經執筆者摩西的坦誠。
16 有些人可能納罕,「我們真的可以信賴聖經嗎?書裡提及的人物真有其人嗎?提到的地點確曾存在嗎?報導的事件確曾發生嗎?」如果我們要信賴聖經,就得有證據表明這本書是由謹慎、忠實的執筆者寫成的。這把我們帶到聖經值得我們查考的另一個理由:有充分證據表明聖經是準確可靠的。
17 忠實的歷史家會把成功與失敗、長處和弱點,都不偏不倚地記錄下來。聖經的執筆者就表現出這種令人耳目一新的坦誠。例如,請想想摩西的坦白。他把各事的真相忠實地報導出來,包括:他自己口才不佳,以致覺得自己沒有資格作以色列人的領袖(出埃及記4:10);他犯了嚴重過失,以致上帝不讓他進入應許之地(民數記20:9-12;27:12-14);他的長兄亞倫失職,竟然跟叛逆的以色列人合作,為他們鑄造一隻金牛犢(出埃及記32:1-6);他的姊姊米利暗反抗上帝的安排,以致受到屈辱的懲罰(民數記12:1-3,10);他的姪兒拿答和亞比戶疏忽職守(利未記10:1,2);上帝的子民屢次不滿現狀,大發怨言。(出埃及記14:11,12;民數記14:1-10)這些坦誠的報導豈不顯示,聖經執筆者決心要從實報導事情的真相嗎?即使資料對聖經執筆者的親人、同胞和甚至他們本身不利,他們也甘願透露出來。我們豈不是有充分理由相信他們的報導嗎?
18.什麼足以表明聖經執筆者所寫的記載是真實可靠的?
18 聖經執筆者所寫的話彼此一致、首尾一貫;這件事實也表明他們的作品是可靠的。請想想:四十個人在1600年間從事寫作,但所寫的話竟然完全一致,甚至連微小的細節也彼此吻合。這實在令人驚訝。可是, 這種吻合絕不是精心安排的,以致令人懷疑各執筆者是否串通作偽。剛相反,我們可以清楚看出,各細節的吻合並不是刻意安排的;這些吻合時常顯然是無意的。
19.關於耶穌被捕的福音記載,有些什麼彼此吻合的地方顯然不是刻意安排的?
19 為了說明這件事,請想想在耶穌被人逮捕那天晚上發生的一件事。福音書的四位執筆者都提及, 當時有一個門徒拔劍將大祭司一個奴隸的耳朵砍下來。但只有路加告訴我們,耶穌「摸摸那個人的耳朵,醫好了他」。(路加福音22:51)既然聖經把路加稱為「親愛的醫師」,他提及這個細節豈不是很自然的嗎?(歌羅西書4:14)約翰的記載透露,當時揮劍傷人的門徒是彼得;鑑於彼得性格衝動,有行事魯莽的傾向,他這樣做並不令人感到意外。(約翰福音18:10;參閱馬太福音16:22,23和約翰福音21:7,8。)約翰的報導也包括另一個看來非屬必需的細節:「奴隸的名字叫做馬勒古。」為什麼只有約翰提及這個人的名字呢?解釋見於惟獨約翰的記載才順帶提及的一個細節:約翰「是大祭司認識的」。大祭司的家人認識他,家裡的僕人也和他彼此相識。d(約翰福音18:10,15,16)所以,約翰提及傷者的名字是很自然的事;其他福音書執筆者既然不認識這個男子,就沒有提及他的名字了。這些細節的吻合的確令人驚訝,卻顯然不是刻意安排的。聖經裡這樣的例子實在不勝枚舉。
20.關於聖經,誠心正意的人需要知道什麼?
20 那麼,我們能夠信賴聖經嗎?絕對能夠!聖經執筆者的坦誠,以及聖經內容的和諧一致,充分表明聖經是真實無偽的。誠心正意的人需要知道他們能夠信賴聖經,因為這本受靈示的書是「耶和華誠實的上帝」的話語。(詩篇31:5)正如下一篇文章清楚表明,我們還有其他理由深信聖經的確是一本造益萬民的書。
-
-
一本來自上帝的書守望台1998年 | 4月1日
-
-
一本來自上帝的書
「預言從來不是憑人意說的,而是人被聖靈推動,說出來自上帝的話。」——彼得後書1:21。
1,2.(甲)為什麼有些人懷疑聖經是否對現代生活適用?(乙)我們可以從哪三方面提出證據,證明聖經的確是來自上帝的?
對行將踏進21世紀的人來說,聖經還適用嗎?有些人認為不然。「沒有人會在現今的化學課上採用一本1924年出版的化學教科書,因為自那時以來,化學知識已突飛猛進了。」伊萊·切森醫生這樣寫道。他說這番話,是要解釋為什麼他覺得聖經已經過時了。從表面上看,他的論據似乎不無理由。畢竟,自從聖經寫成以來,人對科學、心理健康、人類行為的認識已大為增加。因此,有些人不禁納罕:「一本這麼古老的書,怎可能在科學上沒有不正確的地方呢?這本書的勸告,怎可能適合現代的生活呢?」
2 聖經本身回答了這些問題。彼得後書1:21告訴我們,聖經的預言者「被聖靈推動,說出來自上帝的話」。由此聖經表示,這本書是來自上帝的。可是,我們怎樣才能說服別人相信這件事呢?讓我們考慮一下足以證明聖經是上帝話語的三方面證據:(1)聖經從科學上說來是正確無誤的;(2)聖經含有永不過時的原則,對現代生活十分適用;(3)聖經含有許多確切的預言,歷史事實證明這些預言已獲得精確的應驗。
一本符合科學的書
3.為什麼科學發現並沒有對聖經構成威脅?
3 聖經並不是一本科學教科書。但它是一本真理之書,而真理是能夠通過時間考驗的。(約翰福音17:17)聖經絕沒有受到種種科學發現所威脅。每逢聖經提及跟科學有關的事項,它完全不含有古代各種冒稱「科學」、其實只是神話的錯誤觀念。事實上,聖經含有一些說法,不但在科學上說來正確無誤,同時也跟當時一般人所接受的看法背道而馳。例如,請考慮一下聖經跟醫學互相吻合的地方。
4,5.(甲)關於疾病,古代的醫師並不明白什麼事?(乙)為什麼摩西無疑很熟悉埃及醫生的各種療法?
4 古代的醫師並不完全明白疾病是怎樣傳播的,也不知道環境衛生對於防止疾病是多麼重要。從現代的觀點看來,古代流行的許多療法實在荒誕不經。現存最古老的醫書之一是埃伯斯紙莎草紙抄本,其中含有始於大約公元前1550年的埃及醫學知識。這份書卷載有各樣疾病的700多種療法,「從被鱷魚咬傷至趾甲疼痛不等」。大部分療法都沒有什麼功效,其中有些甚至極度危險。例如,關於處理傷口,書裡推薦的一個處方是,把人糞混和其他配料,敷在傷口上。
5 這些埃及療法寫下來的時間,大約跟聖經最先幾本書(包括摩西律法在內)寫成的時間相若。摩西在公元前1593年出生,在埃及長大。(出埃及記2:1-10)摩西自幼住在法老的宮廷裡,「學了埃及人的一切智慧」。(使徒行傳7:22)他很熟悉埃及的「醫生」。(創世記50:1-3)他們那些無效或甚至危險的醫療方法對摩西的著作有沒有影響呢?
6.從現代的醫學觀點看來,摩西律法在衛生方面所作的什麼規定是很合理的?
6 沒有。剛相反,摩西律法含有一些衛生規定,從現代醫學的觀點看來也是十分合理的。例如,一條有關軍營的律法規定,人必須將糞便在營外掩埋起來。(申命記23:13)這是一項十分先進的預防措施。這個做法不但使水源不致受到污染,也保護人不致受蒼蠅攜帶的志賀桿菌或其他腹瀉疾病所感染。時至今天,這些疾病每年仍然奪去千百萬人的性命,大部分在發展中的國家裡。
7.摩西律法在衛生方面所作的什麼規定,有助於防止傳染病流行?
7 摩西律法還含有其他的衛生規定,有助防止傳染病流行。人如果患上可傳染的疾病,或有患這種病之虞,就要受到隔離。(利未記13:1-5)衣服或器皿接觸到自然死去的動物(也許是病死的),就必須在使用之前洗滌過,或者將其毀去。(利未記11:27,28,32,33)人觸摸了屍體,就會被視為不潔;這樣的人必須採取若干自潔的措施,包括洗滌衣服和沐浴。不潔的時期會延續七天,在這其間,他要避免跟別人有身體上的接觸。——民數記19:1-13。
8,9.摩西律法的衛生規條,為什麼可說是遠遠超越當代的知識水平?
8 這套衛生準則顯示出一種遠遠超越當代的智慧。關於疾病的傳播和預防方法,現代醫學已有長足的進步。例如,19世紀的醫學發展引進了抗菌的觀念——保持衛生,減少傳染。結果傳染病和夭折都大為減低。1900年,在歐洲許多國家和美國,人民的平均壽命還不及50歲。自那時以來,由於醫學進步,疾病受到控制,同時也因為衛生和環境都大有改善,一般人的平均壽命有戲劇性的激增。
9 可是,在醫學發現疾病怎樣傳播之前幾千年,聖經已提供合理的預防措施,幫助人抵抗疾病。難怪摩西透露,他當日的以色列人一般都活到70至80歲。(詩篇90:10)摩西怎可能知道這些衛生規條呢?聖經本身解釋說:律法是「通過天使……的手頒布的」。(加拉太書3:19)不錯,聖經不是憑人的智慧寫成的;相反,這本書是來自上帝的。
現代生活的實用指南
10.聖經雖然在差不多二千年前已經寫成,其中的勸告卻仍然怎樣?
10 世上各種提供勸告的書不久就過時了,以致需要修訂或被其他書所替代。但在這方面,聖經卻截然不同。詩篇93:5說:「你的法度極為確定[『十分可靠』,《新世》]。」(《新譯》)雖然聖經在差不多二千年前即已寫成,其中的勸告卻至今仍然適用。不論我們的膚色是什麼,不論我們生活在什麼國家,聖經的勸告都同樣有效。聖經的勸告是永不過時、「十分可靠」的。我們且看看幾個例證。
11.幾十年前,對於管教兒女,許多父母聽信了什麼見解?
11 幾十年前,許多父母受到教養兒童的「新主張」所影響,以為他們「絕不可以對兒女說不」。他們害怕一旦為兒女定下限制,就會使兒女苦惱、受挫。用意良好的兒童教育專家堅稱,父母糾正兒女一定要盡量溫和婉轉。但據《紐約時報》報導,現在許多專家又反過來「促請父母要嚴格一點,好再次取得控制權」。
12.譯作「管教」的希臘語名詞含有什麼意思?孩子為什麼需要這樣的管教?
12 可是,對於教養兒女的問題,聖經一向都提出清晰合理的勸告。聖經吩咐說:「你們做父親的,不要激怒孩子,只要不斷用耶和華的管教和思想規正,把他們撫養成人。」(以弗所書6:4)這裡譯作「管教」的希臘語名詞的意思是「教養、訓練、教誨」。聖經指出,管教或教誨其實是父母愛兒女的明證。(箴言13:24)孩子喜歡在道德上有清晰明確的指導方針,幫助他們養成正確的是非觀念。他們受到適當的管教,就會感覺安全;他們知道父母關心他們,要他們成為怎樣的人。——參閱箴言4:10-13。
13.(甲)在管教方面,聖經促請父母留意什麼?(乙)聖經主張施行怎樣的管教?
13 但是,在管教這件事上,聖經提醒做父母的要謹慎,千萬不要濫用父母的權威。(箴言22:15)懲罰兒女絕不該流於殘酷。在按照聖經教訓而生活的家庭裡,身體的暴力是沒有立足之地的。(詩篇11:5)感情上的暴力——苛刻的言詞、沒完沒了的批評、冷嘲熱諷——也同樣要不得,因為這些言語上的虐待也可以使孩子心灰意冷。(參閱箴言12:18。)聖經很明智地提醒父母:「不要激惱孩子,免得他們灰心喪氣。」(歌羅西書3:21)聖經鼓勵人採取預防措施。申命記11:19吩咐父母要好好把握日常起居的各種機會,把道德標準和屬靈價值觀念灌輸給兒女。在教養兒女方面,這種清晰、合理的勸告在今天和聖經時代同樣適用。
14,15.(甲)除了提供明智的勸告之外,聖經還能夠怎樣?(乙)聖經的什麼教訓能夠幫助不同種族國籍的男女平等相待?
14 聖經所提供的不僅是明智的勸告而已,它的信息也能夠打動人的內心。希伯來書4:12說:「上帝的話語是活的,可以發揮力量,比一切兩刃的劍更鋒利,連魂和靈、關節和骨髓都能刺穿分開,甚至心裡的意念和打算都能辨識。」讓我們舉出一個例證,說明聖經怎樣有力量打動人心。
15 今天世人由於種族和國家不同而四分五裂。這些人為壁壘使許多無辜的人在世界各地的戰爭中喪生。可是,聖經所含的教訓卻能夠幫助不同種族和國籍的男女平等相待。例如,使徒行傳17:26說,上帝「以一個人造出所有國族的人」。這表明世上其實只有一個種族,就是人類種族!聖經也吩咐我們「要仿效上帝」,同時指出,「上帝是不偏心的,無論哪個國族的人,只要畏懼他,行正義,都蒙他悅納」。(以弗所書5:1;使徒行傳10:34,35)人只要認真聽從聖經, 切實按照其中的教訓而生活,這就會對人造成團結的影響。聖經的教訓能夠影響到人的最深處,打動人的內心,把分裂人的各種人為壁壘消除。在今天的世界裡,聖經真的能夠發揮這樣的功效嗎?
16.請敘述一個經驗,表明耶和華見證人的確是個國際弟兄團體。
16 絕對能夠!耶和華見證人以他們的國際弟兄團體廣為人知。在這個團體裡,許多來自不同背景、通常彼此仇視的人,都能夠化解仇恨,和睦共處。且舉個例,在盧旺達發生種族屠殺期間,分屬不同部族的耶和華見證人甘願冒生命危險,挺身保護屬於不同部族的基督徒弟兄姊妹。有一次,一個胡圖族的見證人冒險把會眾裡一個圖西族的六口之家收藏在家裡。很不幸,這件事最後被人發現,圖西族見證人一家慘遭殺害。胡圖族弟兄和家人面對殺身的危險,只好逃到坦桑尼亞去。據報還有很多類似的例子。耶和華見證人很樂於承認,他們能夠獲致這種團結,是由於他們的心深受聖經信息所感動的緣故。在這個充滿仇恨的世界裡,聖經能夠把人團結起來;這無疑是個有力的證據,表明聖經必然是來自上帝的。
一本含有真預言的書
17.聖經的預言怎樣跟人為的預測大為不同?
17 彼得後書1:20說:「經書的預言都不是出於私人解釋的。」聖經的預言者並非僅是分析當時世事的趨向,然後按自己對事態發展的個人見解,作出一些有若干根據的預測。他們也不是作出一些模稜兩可的聲言,差不多可以用來預測未來發生的任何事情。為了舉例說明,讓我們考慮聖經裡一個異常明確具體、卻跟當時一般人想法相反的預言。
18.古代巴比倫城的居民為什麼感覺很安全?可是,以賽亞卻預告巴比倫會有什麼遭遇?
18 到公元前7世紀,巴比倫城成為巴比倫帝國看來牢不可破的首都。這城橫跨幼發拉底河;巴比倫人利用河水築了一道又深又闊的護城河,又築了許多縱橫交錯的運河。除此之外,城的四周還建有巨大的雙重城牆,牆上築有許多供防衛用的碉堡。巴比倫城的居民無疑感覺十分安全。可是,在公元前8世紀(當時巴比倫還沒有達到全盛時期),以賽亞先知預言說:「巴比倫……必像上帝所傾覆的所多瑪、蛾摩拉一樣。其內必永無人煙,世世代代無人居住。阿拉伯人也不在那裡支搭帳棚;牧羊的人也不使羊群臥在那裡。」(以賽亞書13:19,20)請留意,預言說巴比倫不但要遭受毀滅,而且會變成永遠無人居住。先知作出這樣的預告,實在非常大膽!以賽亞可能在見到巴比倫淪為荒涼之後,才寫下他的預言嗎?歷史表明絕不可能!
19.為什麼以賽亞的預言在公元前539年10月5日並沒有完全實現?
19 在公元前539年10月5日晚上,巴比倫被塞魯士大帝率領的米底亞-波斯聯軍攻陷。可是,以賽亞的預言在當時還沒有完全應驗。巴比倫被塞魯士攻陷之後,雖然地位一落千丈,卻仍然有人居住,達多個世紀之久。公元前2世紀(死海書卷的以賽亞書抄成的時候),巴比倫被帕提亞人所佔領,當時這個城市仍然受到四周列國所覬覦。猶太歷史家約瑟夫斯報導,公元前1世紀,有「不少」猶太人住在那裡。據《劍橋古代歷史》說,公元24年,巴爾米拉的商人已在巴比倫建立了一個生意興隆的貿易站。因此,遲至公元1世紀,巴比倫尚未完全淪為荒涼;可是,以賽亞書在此之前很久就已寫成了。——彼得前書5:13。
20.有什麼證據表明巴比倫終於變成「亂堆」?
20 以賽亞並沒有活到目擊巴比倫變成寂無人居的日子。但是正如預言宣告,巴比倫終於淪為「亂堆」。(耶利米書51:37)據希伯來學者哲羅姆(生於公元4世紀)說,當時巴比倫已成為「各種野獸」出沒的獵場。直到今天,巴比倫仍是一片荒土。就算人使巴比倫成為觀光地點,吸引若干遊客前往參觀,可是,就像以賽亞所預告一樣,巴比倫的「後裔子孫」已永遠消逝了。——以賽亞書14:22,《新譯》。
21.忠信的先知為什麼能夠百無一誤地預告未來所發生的事?
21 以賽亞先知並不是僅憑觀察而作些有若干根據的預測。他也沒有改寫歷史,使其看來像個預言。以賽亞是個真先知,聖經裡其他所有忠信的先知也一樣。為什麼這些人能人所不能,百無一誤地預告未來所發生的事呢?答案很清楚:聖經的預言不是來自這些人的,而是來自預知未來的上帝耶和華。他是「從起初指明末後的事」的上帝。——以賽亞書46:10。
22.為什麼我們應當盡力鼓勵心地忠實的人親自查考聖經?
22 那麼,聖經值得我們查考嗎?我們確知這本書的確值得我們查考!但是許多人卻沒有這樣的信念。他們也許從沒有讀過聖經,卻對這本書懷有先入為主的看法。你還記得上一篇文章起頭所提及的教授。他接受了聖經研究的安排;仔細查考過聖經之後,他同意聖經的確是上帝的話語。最後他受了浸成為耶和華見證人,現在已是個長老!讓我們盡力鼓勵心地忠實的人親自查考一下聖經,然後才決定相信不相信。我們深信,他們親自查考過之後,就會看出聖經這本舉世無雙的書,的確是一本造益萬民的書!
-
-
一本來自上帝的書守望台1998年 | 4月1日
-
-
無法證明的事又怎樣?
聖經裡有些話是沒有獨立的具體證據去證明的。例如,聖經提及一個隱形的領域,有靈體居住在其中。這樣的聲稱,科學無法證明是對的,但也無法證明是不對的。聖經既然有這些無法證明的聲稱,是不是就一定跟科學有抵觸呢?
若干年前,一位行星地質學家開始跟耶和華見證人研讀聖經,當時他就面對這個問題。他回憶說:「我不得不承認,起初我覺得很難接受聖經,因為我無法用科學去證明聖經的某些話。」這個誠懇的男子繼續研讀聖經,終於接受了現有的證據,相信聖經的確是上帝的話語。他評論說:「在此之後,我就不再堅持要把聖經每件事實都個別加以證實了。有科學頭腦的人必須願意從屬靈的觀點去查考聖經,不然他就永不會接受真理。我們不能期望用科學去證實聖經的每一句話。但我們不能僅因為某些話無法證明,就認為這些話不真實。重要的是,但凡能夠證明的地方,聖經總是準確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