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繼續做「寄居的僑民」
    守望台2012年 | 12月15日
    • 繼續做「寄居的僑民」

      我勸勉你們這些寄居的僑民,要時刻禁戒肉體的慾望。——彼得前書2:11

      你會怎樣回答?

      • 為什麼說,受膏基督徒是寄居的僑民?

      • 從哪方面來說,「另外的綿羊」也是寄居的僑民?

      • 你對未來有什麼期盼?

      1,2.(甲)彼得說的「蒙揀選的人」是指誰?(乙)為什麼彼得把他們稱為「寄居的僑民」?

      耶穌升天大約30年後,使徒彼得寫信給「分散在本都、加拉太、卡帕多西亞、亞細亞和庇推尼各地寄居的,就是蒙揀選的人」。(彼得前書1:1)彼得所說的「蒙揀選的人」顯然是指那些像他一樣受聖靈膏立的基督徒。他們蒙上帝賜予「新生」,有「永活的希望」到天上跟基督一同作王。(請讀彼得前書1:3,4)彼得也把「蒙揀選的人」稱為「寄居的僑民」,為什麼呢?(彼得前書2:11)在全球的耶和華見證人當中,只有大約六百五十分之一的人說自己是蒙揀選的受膏基督徒。既然我們大部分人都不是「蒙揀選的人」,彼得的話又跟我們有什麼關係呢?

      2 彼得用「寄居的僑民」來形容1世紀的受膏基督徒十分恰當,因為所有受膏基督徒都不會永遠住在地上。使徒保羅屬於受膏的「小群羊」,他說:「我們是天上的公民。我們熱切等候來自天上的救主,就是主耶穌基督。」(路加福音12:32;腓立比書3:20)身為「天上的公民」,受膏基督徒去世後,就會到天上承受不死的生命。(請讀腓立比書1:21-23)因此,在撒但控制的地上,受膏基督徒確實是寄居的。

      3.關於「另外的綿羊」,什麼問題需要解答?

      3 那麼,「另外的綿羊」呢?(約翰福音10:16)聖經不是說得很明確,他們有希望永遠 在地上安居嗎?是的,他們的確會在地上永享生命。不過,從某方面來說,他們目前在世上也是「寄居的」。為什麼這樣說呢?

      「受造的眾生都一同痛苦呻吟」

      4.世上的領袖、科學家、慈善家都做不到什麼?

      4 人類之所以受苦,都是因為撒但反叛耶和華。因此,只要撒但的邪惡制度一日尚存,所有人就得繼續受苦,基督徒也不例外。羅馬書8:22說:「我們知道,受造的眾生都一同痛苦呻吟,直到現在。」世上的領袖、科學家、慈善家都很想改善人類的情況,但怎麼也不能消除苦難。

      5.自1914年以來,已有幾百萬人決定怎樣做?為什麼?

      5 自1914年以來,已有幾百萬人決定臣服於上帝所立的君王耶穌基督。他們絕不想屬於撒但的世界,也拒絕支持撒但的制度。他們獻出自己的一生和財物為上帝的王國服務。(羅馬書14:7,8)

      6.為什麼說,所有耶和華見證人都是「寄居的僑民」?

      6 耶和華見證人遍布世上兩百多個國家,無論住在哪裡,都是奉公守法的好公民。可是,他們在政治和社會爭議上卻嚴守中立,好像寄居的僑民。儘管上帝所應許的新世界還沒來到,他們已把自己看做新世界的公民。他們滿懷喜樂,因為知道自己在這個不完美的世界寄居 的日子快要結束了。

      7.(甲)上帝的僕人會成為哪裡的永久居民?(乙)這件事會怎樣實現?

      7 不久,基督就會鏟除撒但的邪惡制度。在基督的完美政府統治下,罪和苦難都會蕩然無存。無論在看得見的人間,還是在看不見的靈界,誰反抗耶和華的至高統治權都會被消滅。上帝的忠僕會成為地上樂園的永久 居民。(請讀啟示錄21:1-5)到時,受造眾生就會徹底「獲得釋放,不再受腐敗所奴役,反而得享上帝兒女榮耀的自由」。(羅馬書8:21)

      真基督徒該怎樣行事為人?

      8,9.彼得說要禁戒的「肉體的慾望」是指什麼?

      8 基督徒該怎樣行事為人呢?彼得說:「親愛的弟兄,我勸勉你們這些寄居的僑民,要時刻禁戒肉體的慾望。這些慾望是跟生命互不相容的。」(彼得前書2:11)這個勸告是向受膏基督徒提出的,但對耶穌的「另外的綿羊」也適用。

      9 只要不違反創造主的旨意,我們滿足一些慾望,非但沒有什麼不對,還可以增添生活樂趣。比方說,享受美酒佳肴,鬆弛一下身心,跟良朋好友共聚,都是正常的慾望。已婚的人自然想跟配偶享受性生活,這種慾望也是正常的。(哥林多前書7:3-5)不過,彼得說要禁戒的「肉體的慾望」是「跟生命互不相容的」,也就是錯誤的慾望。因此,有些聖經譯本把「肉體的慾望」譯做「淫慾」或「邪惡的慾望」。耶和華告訴我們,他想要我們怎樣生活,怎樣滿足正當的慾望。我們必須避免讓任何肉體的慾望損害自己跟上帝的關係。如果我們不遏止錯誤的慾望,就可能會失去永生的希望。

      10.撒但用什麼方法使基督徒屬於他的世界?

      10 撒但的目的是要動搖真基督徒的決心,不再把自己看做在目前的制度裡「寄居的僑民」。他想要我們滿足物慾,追逐名位,爭強好勝,掉進情慾的陷阱,以自己的民族為傲。我們必須認清這些都是撒但所設的陷阱。我們決心不順應這些錯誤的慾望,就清楚表明自己不想屬於撒但的邪惡世界,也表明自己只是「寄居」在這個世界裡。我們渴望成為上帝正義新世界的永久居民,並努力達到這個目標。

      品行端正

      11,12.(甲)人在國外寄居,有時會被人怎樣看待?(乙)有些人怎樣看耶和華見證人?

      11 關於在這個世界「寄居」的基督徒該怎樣行事為人,彼得在第12節繼續說:「你們在列國中,要品行端正,這樣,別人不管在什麼事上抨擊你們是作惡的,也能親眼看見你們的好行為,結果在上帝鑑察的日子榮耀上帝。」人在國外寄居,由於跟當地人不一樣,例如言談舉止、衣著打扮,或者長相不同,有時會受人非議,甚至可能被當做壞人。不過,只要他們品行端正,別人的抨擊就會不攻自破了。

      12 同樣,真基督徒在言談、娛樂等方面跟周圍的人大不相同,衣著打扮也跟大眾很不一樣。因此,有些人受到誤導,抨擊耶和華見證人,但也有些人看見耶和華見證人的好行為,就讚賞他們。

      13,14.「有智慧的行為自然顯出正義」這句話是什麼意思?請舉例說明。

      13 我們的好行為能讓別人看出他們的抨擊是不合理的。世上只有耶穌曾十全十美地忠於上帝,但連他也被人誣告。有些人說耶穌「貪食好酒,又跟收稅人和罪人做朋友」。耶穌的好行為證明了這些人說的是一派胡言。他說:「有智慧的行為自然顯出正義。」(馬太福音11:19)今天也一樣,就以德國塞爾特斯的伯特利為例,有些住在附近的人覺得,在伯特利工作的弟兄姊妹生活方式很奇怪。塞爾特斯市的市長卻為耶和華見證人辯護,說:「在那裡工作的耶和華見證人雖然有自己的生活方式,但一點也不會妨礙本地居民的生活。」

      14 另一個例子是俄羅斯莫斯科的耶和華見證人,政府當局對他們提出多項指控,例如說耶和華見證人不肯接受治療,破壞別人的家庭,慫恿信徒自殺等。2010年6月,位於法國斯特拉斯堡的歐洲人權法院卻裁定,莫斯科市政府干涉耶和華見證人的宗教自由,阻止他們舉行聚會是違法行為。談到對耶和華見證人的各項指控,歐洲人權法院指出,莫斯科的法院沒有充足、具體的證據,仍依照莫斯科的嚴格法律頒下禁令,對耶和華見證人實在不公。

      順服政府

      15.世界各地的真基督徒都遵守聖經的哪條原則?

      15 使徒彼得提到基督徒必須做的另一件事,說:「為了主的緣故,你們要順服人所創立的一切安排:不論是在上的君王,還是奉差懲罰惡人、表揚善人的總督。」(彼得前書2:13,14)莫斯科以至世界各地的耶和華見證人都聽從以上吩咐。真基督徒雖然不屬於這個邪惡的世界,卻像保羅所說的一樣,甘願順服「各在其位」的當權者。換句話說,只要政府的法律跟上帝的律法沒有抵觸,我們就會樂於遵守。(請讀羅馬書13:1,5-7)

      16,17.(甲)從什麼事上可以看出,我們不想跟政府對抗?(乙)關於耶和華見證人,有些政府官員承認什麼?

      16 在目前的制度裡,耶和華見證人雖是「寄居的僑民」,但他們這樣做並不是為了跟政府或其他人對抗。他們明白別人有權表達自己的想法,不論別人在政治或社會事務上有什麼決定,他們都不會反對,也不會干涉。耶和華見證人跟別的宗教團體不一樣,從不參與政治活動,也從不試圖左右政府的政策。說耶和華見證人擾亂治安、煽動人反抗政府是毫無根據的!

      17 彼得說要「尊重君王」。(彼得前書2:17)基督徒服從政府官員,就表明自己尊重他們。有些官員承認,政府根本不用擔心耶和華見證人會危害社會。舉個例,斯特芬·賴歇曾是德國勃蘭登堡州政府的要員,後來成為德國議會議員。他說:「耶和華見證人在集中營和監獄裡一直表現出可貴的美德:他們面對納粹黨衛軍的迫害,仍舊堅守正道,又體恤憐憫其他囚犯。沒有這些美德,一個民主國家就會名存實亡,以往如是,現在也如是。考慮到社會對外國人,以及持有不同政見、不同意識形態的人越來越粗暴,本國的所有公民都必須培養這些美德。」

      表現愛心

      18.(甲)我們為什麼愛整個弟兄團體?(乙)有些人怎樣評價耶和華見證人?

      18 使徒彼得說,要「愛整個弟兄團體,敬畏上帝」。(彼得前書2:17)由於敬畏上帝,不想令他不悅,耶和華見證人渴望遵行上帝的旨意。世界各地的弟兄姊妹都同心事奉耶和華,就像一個大家庭一樣,因此他們都「愛整個弟兄團體」。當今社會,許多人自私自利,待別人猶如手足的人少之又少。外人看見耶和華見證人彼此相愛,難免會嘖嘖稱奇。請看以下例子:2009年,德國舉行了國際大會,當地的耶和華見證人熱情招待外國代表,無微不至地照顧他們,令美國一家旅行社的導遊讚嘆不已。她說自己當了導遊這麼多年,從沒見過一個像耶和華見證人那樣充滿愛心的團體。後來,一個弟兄說:「這個導遊每次談到我們,都是語帶讚嘆、津津樂道的。」在你參加過的大會中,有沒有聽過別人這樣評價耶和華見證人呢?

      19.我們要決心怎樣做?為什麼?

      19 正如上文所說,耶和華見證人在許多方面都表明,在撒但的制度裡他們的確只是寄居的。我們滿懷喜樂,決心繼續做「寄居的僑民」。我們有充分的理由堅信,不久就會成為上帝正義新世界的永久居民。你期盼這一天來臨嗎?

  • 「寄居的僑民」同心同德崇拜真神
    守望台2012年 | 12月15日
    • 「寄居的僑民」同心同德崇拜真神

      外邦人要替你們耕種田地,修理葡萄園。你們要稱為耶和華的祭司。——以賽亞書61:5,6

      你會怎樣回答?

      • 有些人怎樣看外國人?聖經的觀點是什麼?

      • 耶和華見證人正幫助萬國的人怎樣做?

      • 為什麼說,耶和華見證人現在已經不分國族,四海一家?

      1.(甲)有些人怎樣看待外國人?(乙)為什麼他們的態度是不對的?

      正如上一篇課文說,有些人不喜歡外國人,甚至鄙視他們。這些人也許覺得自己的民族比別的民族優越。這種目中無人的態度實在不可取,因為所有民族根本沒有優劣高下之分。一本名為《人類的種族》(英語)的冊子說:「聖經說得沒錯,不同種族的人都是兄弟。」雖然兄弟之間往往有很多差異,但他們還是手足。

      2,3.耶和華怎樣看在古代以色列居住的外邦人?

      2 在古代,耶和華跟以色列人訂立律法之約,應許讓他們成為他所揀選的子民。以色列人蒙耶和華上帝特別恩待,他們享有的權利,非以色列人不一定有。但律法之約規定,以色列人要尊重外邦人,公平地對待他們。今天,世上每個國家都有外國人,我們也應該善待他們。在真基督徒當中,偏心、歧視絕沒有立足之地。為什麼呢?使徒彼得說:「我實在看出上帝是不偏心的,無論哪個國族的人,只要敬畏他,行正義,都蒙他悅納。」(使徒行傳10:34,35)

      3 在古代以色列,外邦人跟以色列人密切來往就能得益。從使徒保羅所說的話,我們可以看出耶和華對外邦人的看法。保羅說:「難道上帝只是猶太人的上帝嗎?他不也是外邦人的上帝嗎?是的,他也是外邦人的上帝」。(羅馬書3:29;約珥書2:32)

      4.為什麼說,在「上帝的以色列」,誰也不會被看做是外國人?

      4 上帝跟受膏基督徒會眾訂立新約後,以色列國族就不再是上帝特別恩待的子民了。受膏基督徒會眾成為「上帝的以色列」。(加拉太書6:16)正如保羅所說,在這個新國族裡,「不在乎是希臘人還是猶太人,是受割禮的還是沒有受割禮的,是外國人還是西徐亞人,是奴隸還是自由人。基督就是一切,也在一切之內」。(歌羅西書3:11)因此,在受膏基督徒會眾裡,誰也不會被看做是外國人。

      5,6.(甲)為什麼有些人可能不明白以賽亞書61:5,6?(乙)以賽亞書提到的「耶和華的祭司」和「外邦人」分別指誰?(丙)這兩群人協力做什麼工作?

      5 有些人可能覺得,這跟以賽亞書第61章所描述的事有矛盾。這一章記載的一個預言會在基督徒會眾裡應驗。第6節提到有些人會做「耶和華的祭司」。第5節說「外邦人」會協助「祭司」,跟「祭司」一起工作。我們該怎樣理解這兩節經文呢?

      6 「耶和華的祭司」是指受膏基督徒,他們會「得到第一種復活」,「做上帝和基督的祭司,在那一千年跟基督一起作王」。(啟示錄20:6)還有許多忠心的基督徒有希望在地上的樂園裡生活。這些基督徒跟受膏基督徒並肩工作,密切來往,但由於不屬於「上帝的以色列」,他們就彷彿外邦人一樣。他們樂於協助「耶和華的祭司」,替這些祭司「耕種田地,修理葡萄園」。他們幫忙耕種、培植、收割屬靈的果實,帶領人歸向上帝,為上帝帶來榮耀。受膏基督徒和「另外的綿羊」協力尋找那些誠心正意、希望永遠事奉上帝的人,懷著愛心牧養他們。(約翰福音10:16)

      效法寄居他鄉的亞伯拉罕

      7.現代的基督徒跟亞伯拉罕等古代忠僕有什麼相似之處?

      7 上一篇課文談到,真基督徒在撒但的邪惡世界裡彷彿寄居他鄉的外國人。在這方面,他們跟亞伯拉罕等古代忠僕很相似。聖經說這些忠僕「在當地是外來的,是寄居的」。(希伯來書11:13)不論我們有希望在天上還是地上享永生,我們都可以像亞伯拉罕一樣跟上帝享有親密的關係。雅各說:「『亞伯拉罕信從耶和華,就算為義人了。』後來他得以稱為『耶和華的朋友』。」(雅各書2:23)

      8.(甲)耶和華應許亞伯拉罕什麼?(乙)亞伯拉罕怎樣看上帝的應許?

      8 上帝應許,不是單單一個民族,而是地上的所有 家族都會因亞伯拉罕和他的苗裔而得福。(請讀創世記22:15-18)雖然亞伯拉罕生前不能看見這個應許實現,但他始終深信上帝必實踐諾言。亞伯拉罕大半生都帶著家人到處遷徙,他跟耶和華的友誼卻從沒中斷過。

      9,10.(甲)我們可以怎樣效法亞伯拉罕?(乙)今天,我們可以怎樣幫助別人?

      9 亞伯拉罕儘管不知道要等多久才會看見應許實現,還是繼續崇拜耶和華,對上帝的愛始終不渝。亞伯拉罕目光專注,並沒有在異鄉安頓下來,做某個地方的永久 居民。(希伯來書11:14,15)我們應該效法亞伯拉罕,過簡樸的生活,不該把財富、事業、身份、地位視為人生最重要的事。既然這個制度就快消逝,為什麼我們還要追求世人眼中的所謂正常生活呢?為什麼還要留戀這個轉瞬即逝的世界呢?跟亞伯拉罕一樣,我們所盼望的事美好得多,我們要甘心忍耐,等候上帝的應許實現。(請讀羅馬書8:25)

      10 今天,萬國的人仍可以通過亞伯拉罕的苗裔,得到耶和華所應許的福分。「耶和華的祭司」(受膏基督徒)和「外邦人」(另外的綿羊)正用600多種語言幫助世界各地的人承受上帝應許的福分。

      跨越國族的藩籬

      11.所羅門的禱告顯示,耶和華對萬國的人有什麼看法?

      11 公元前1026年,所羅門為聖殿舉行啟用禮時向耶和華禱告。我們可以從他的話了解耶和華怎樣看萬國的人。所羅門求耶和華垂聽從萬國來向聖殿禱告的人,這就是耶和華對亞伯拉罕的應許造福萬國的方式之一。所羅門衷心禱告說:「至於外邦人,他們雖然不屬於你的子民以色列人,但為了你的名從遠方來到。他們聽到你的大名,又聽到你大能的手和伸出的臂膀,就來向這座聖殿禱告。願你在天上你的定居之所垂聽,照外邦人向你呼求的一切而行,好叫地上萬民都認識你的名,像你的子民以色列人一樣敬畏你」。(列王紀上8:41-43)

      12.為什麼說,耶和華見證人在身處的國家好比「外國人」?

      12 在異國停留或居住的人被稱為外國人。耶和華見證人好比外國人,他們雖然身處不同國家,效忠的卻是上帝的王國,即基督統治的天上政府。因此,他們在政治上嚴守中立。就算有些人認為他們很奇怪,跟現代社會格格不入,他們也不會改變立場。

      13.(甲)我們著眼於什麼,就不會把別人看做是外國人?(乙)耶和華原本的旨意是要所有人怎樣彼此看待?

      13 外國人在異鄉,由於語言、風俗、長相,甚至衣著跟當地人不一樣,別人往往一眼就認出他們是外國人。可是,他們跟全人類的共通之處卻比民族特色重要得多。如果我們著眼於彼此間的共通之處,而不是差異,大概就不會把他們看做是外國人了。如果全地都由一個政府統治,就根本沒有所謂的外國人。耶和華原本的旨意是要所有人都屬於一個 團結的大家庭,受一位 君王統治,也就是受他 統治。今天,世界各地的人有可能做到不分民族、四海一家嗎?

      14,15.耶和華見證人整個團體 能夠怎樣做?

      14 當今世界,許多人都自私自利,覺得自己的國家比別的國家優越。要克服偏見並不容易,有些人卻能衝破國族的藩籬。一個著名電視網的創始人曾跟世界各地許多很有才華的人共事。他說:「我有幸認識了這些才華橫溢的人,他們在我眼中不是『外國人』,而是和我一樣的地球公民。我認為『外國人』語帶貶義,因此規定公司上下都不能用這個詞,節目裡不能用,辦公室裡也不能用,只能用『國際』一詞。」

      15 在世界各地,只有耶和華見證人這個團體 真正以上帝的觀點看所有民族的人,無論在思想上還是感情上都衝破了國族的藩籬。他們不會懷疑或仇視異族的人,卻學會欣賞不同民族的長處和特點。想想看,耶和華見證人整個團體對所有民族都能一視同仁,是多麼難能可貴!我們能擺脫偏見,對自己有多大的裨益!

      不分國族,四海一家

      16,17.啟示錄16:16和但以理書2:44的應驗對你有什麼意義?

      16 不久,世上的所有國家都會合力反抗上帝的統治權,跟耶穌和他的天軍決一死戰。這場決戰,「希伯來語叫哈米吉多頓」。(啟示錄16:14,16;19:11-16)兩千五百多年前,但以理先知在上帝啟示下預告,違背上帝旨意的人間政權必然滅亡。他說:「這些君王在位的日子,天上的上帝要設立一個永不滅亡的王國。這個王國不會歸給其他民族,倒要把其他王國全都打碎滅絕。這個王國必萬世屹立。」(但以理書2:44)

      17 上述預言的應驗對你有什麼意義呢?當今世界萬國並立,各有各的疆界,我們看別人是外國人,別人看我們也是外國人。哈米吉多頓大戰後,世上就不再有國界了。到時人的外貌、身材等還會有分別,但這只是說明上帝的創造豐富多彩。我們既然有這麼美好的前途,就該盡力讚美我們的創造主,為耶和華上帝增光。

      終有一天,世上不再有國界,誰也不會被視為外國人。你盼望這一天來到嗎?

      18.什麼表明耶和華見證人能衝破各族之間的藩籬?

      18 世界各地的人都不再把別人看做外國人,這真的有可能嗎?有可能!為什麼我們這麼肯定呢?因為今天耶和華見證人已經不分國族,四海一家。在他們看來,人的種族和國籍並不重要。比如說,為了簡化督導工作,使宣揚王國的工作更有效率,最近他們合併了幾個規模較小的分部。(馬太福音24:14)合併分部的時候,只要不違反當地的法律,耶和華見證人就不會考慮國家的界限。這是另一個明顯的證據,表明上帝王國的君王耶穌基督正幫助他們衝破各族之間的藩籬。不久,耶穌就會「完全戰勝」,世上再也不會有國家的界線了!(啟示錄6:2)

      19.由於聖經真理,耶和華的子民有怎樣的關係?

      19 耶和華見證人雖然來自不同的國族,說不同的語言,卻因真理而共同說純潔的語言。沒有人能破壞他們的團結。(請讀西番雅書3:9)耶和華見證人是個國際大家庭,雖然處於目前的世界,卻不屬於這個邪惡的世界。他們現在就能團結合一,親如一家,表明在新世界裡誰也不會被視為外國人。到時,所有人都會衷心同意文章起頭引述的話:「聖經說得沒錯,不同種族的人都是兄弟。」(《人類的種族》)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