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單親家庭數目日增警醒!2003年 | 1月8日
-
-
單親家庭數目日增
很多個夜晚,我含淚向上帝禱告,說:「我真不知道明天該怎麼過。」——格洛麗亞,三個孩子的單親媽媽
當今社會,單親家庭在許多地方都已成為一個不容忽略的現象,這種現象久已有之,而且必將持續下去。a由丈夫、妻子、孩子構成的傳統家庭模式日漸為其他家庭模式所取代。世界各地的人口統計學者和社會學家都在探尋這個變化的成因。
社會學教授西蒙·鄧肯和羅莎琳德·愛德華茲留意到,「長期以來,家庭模式和兩性關係經歷了許多變化」。怎會這樣?一些觀察家聲稱,經濟、文化、社會各個領域都發生了變化,在這樣的環境下,人們選擇了不同的生活方式,結果就產生了單親家庭。
讓我們來看看社會發生的一些變化,以及人們選擇的生活方式。生活壓力是影響人生活的主要因素。只要人們眼睛睜著,外面的世界就會闖進他們的生活。從前人會花上很多時間與家人一起活動,而今卻總是馬不停蹄,本來要與家人團聚的時間大都花在互聯網上、電視機前、電話旁、汽車裡。
經濟壓力是另一因素。現代化的享受需要付出金錢,所以更多的家庭裡父母雙方都出外工作。隨著社會流動性增強,許多家庭不得不遠離親友居住和工作。這樣,親友即便有心伸出援手,也是愛莫能助。一些家庭裡,夫妻甚至要分隔兩地。在許多地方,流行文化加劇了這種社會現象,因為在這種文化底下,諸如婚姻、家庭這些令人安定的觀念往往被貶損得一文不值。b
新一代單親媽媽
從前那種依靠社會救濟生活的未婚少女形象,不一定符合如今的單親媽媽。在名流、偶像影響之下,未婚生子不再是恥辱的標誌,反倒成為魅力的象徵。此外,比起從前,許多女子受到較好的教育,更有能力養活自己——從經濟上說,婚姻不再是成為母親的先決條件。
一些單親媽媽,尤其是年少時曾目睹父母一方棄家而去的,不想讓自己的孩子也遭受父母毗離之痛,於是寧可繼續獨身。另一些女子成為單親媽媽卻不是出於自己的選擇,而是遭受遺棄的結果。英國朗特里基金會指出,「成為單親父母不全都是出於自私的動機、任性的選擇,單親家庭出身的也不全是無人照管、桀驁不馴的孩子」。
儘管如此,單親家庭與日俱增,仍然令人關注,因為單親父母和他們的子女可能會受到情感的壓力、經濟的催逼以及社會的不公待遇。有些人可能懷疑,單親父母能否把子女成功地撫養成人。單親家庭面臨怎麼樣的特殊難題呢?身為基督徒的單親父母又怎樣應付獨力撫養子女的挑戰呢?
[腳注]
a 社會學家指出,單親媽媽的數目遠遠超出單親爸爸的數目。所以,以下幾篇文章主要論述單親媽媽。不過,我們討論的原則也適用於單親爸爸。
b 關於母親通常面臨的挑戰,請看《警醒!》2002年5月8日刊「沒有三頭六臂,當不了媽媽?」一文的詳細討論。
[第4頁的附欄]
何謂「單親媽媽」?
現代人給「單親媽媽」一詞的界說,因地而異。有的界定為「未婚的母親」,有的界定為「沒有丈夫支持,而獨力撫養孩子的媽媽」。在漢語裡,這個詞多指沒有配偶的母親。有漢語詞典說,單親家庭指孩子只隨父親或母親一方生活的家庭。
有些單親是由於毗離、分居、喪偶或寧可選擇不婚而造成的。在這系列文章,「單親媽媽」一般指獨力撫養兒女的媽媽。
[第4,5頁的附欄或地圖]
單親之風席捲全球
美國:「在1970至2000年間,單親媽媽的數目從300萬增至1000萬;同期,單親爸爸的數目也由39萬3000上升到200萬之多。」——美國人口調查局
墨西哥:據墨西哥一份報紙(La Jornada) 報導,該國懷孕婦女當中,少女媽媽約佔百分之27。
愛爾蘭:1981年,單親家庭的比率是百分之5.7,但到1991年,數字已升至百分之7.9。「婚姻破裂仍然是造成無父家庭的主要原因。」——《1997年全球單親媽媽狀況》
英國:「單親家庭和全國家庭的比例,首次突破1比4。這種現象顯示,過去30年間,未婚媽媽及離婚人數均有巨幅增長。」——倫敦《泰晤士報》2000年3月2日
法國:20世紀70年代後期以來,單親家庭增加了百分之50以上。——《1997年全球單親媽媽狀況》
德國:「過去二十年中,單親父母的人數翻了一番。單親家庭大多……由母親獨力支撐。」——《1997年全球單親媽媽狀況》
希臘:「自1980年以來,[希臘]境內的未婚媽媽增加了百分之29.8。歐盟統計數字顯示,歐盟國家的非婚生子女比率,1980年只有百分之1.11997年卻躍升至百分之3.3。」——雅典《新聞報》1998年9月4日
日本:「自20世紀70年代起,無父家庭的數目持續上升。到1997年,每100個家庭就有17個由母親獨力支撐。」——《1997年全球單親媽媽狀況》;《2000年世界婦女動向與數據》
澳大利亞:差不多每四個孩子當中,就有一個只跟生父或生母一方同住。這往往是他們的父母婚姻或同居關係破裂的結果。據估計,未來25年間單親家庭會增加百分之30至百分之66。——澳大利亞統計局
-
-
單親父母,困難重重警醒!2003年 | 1月8日
-
-
單親父母,困難重重
我的情緒起伏不定,夜裡常常躲在浴室裡哭泣。生活實在艱難。——珍妮特,三個孩子的單親媽媽
單親家庭的成因很多。有些單親家庭是由戰爭、天災或疾病造成的。
有些孩子的父母決定不與對方結婚。以瑞典為例,幾乎有半數兒童是非婚生子女。離婚也是造成單親家庭的一個原因。研究表明,超過半數的美國兒童在成長過程中,有某個時期是生活在單親家庭裡的。
對未來的挑戰要心中有數
新近寡居的母親需要面對特殊的難題。在痛失愛侶的同時,她們必須肩負整個家庭的重擔,既要應付經濟困境,又要安慰孩子。她們往往歷經數月,甚至數年才能適應這一角色。面對家中巨變,獨力支持的母親可能倍感艱難。孩子在這時候正極需關愛與撫慰,而做母親的卻力不從心,無暇給與適當的引導。
未與孩子父親締結婚姻關係的單親媽媽往往年紀輕輕、缺乏經驗。她們也許沒有機會完成學校教育。由於缺乏工作技能,她們很可能從事低收入工作,生活拮据。如果父母或親友等不予援手,她們還要想辦法讓孩子在日間得到妥善的照管。未婚母親還可能面對情感上的壓力,也許自覺羞恥並飽受寂寞的煎熬。有些未婚母親可能憂心忡忡,擔心孩子的存在會妨礙她們另覓佳偶。孩子在這樣的環境中漸漸長大,對自己的家庭背景懷有諸多疑問卻無從得知答案,同時又渴求得到自己生父的承認,他們可能會為此煩惱。
同樣,離婚的單親承擔著巨大的壓力。有些父母在婚姻破裂後可能感到氣憤難平。另一些則由於受人厭棄而大感自卑;這種深深的挫敗感使他們無力顧及到子女的情感需要。做母親的也許頭一次需要尋找工作,養家的責任可能叫她們疲於應付。也許她們會感覺既無閒暇也無精力照顧子女的特殊需要,幫助他們應付父母毗離帶來的突變。
離婚單親面臨特殊挑戰
單親父母意識到,孩子的需要因人而異、時常變化。對於與配偶離異的單親來說,尋找適當的機會給與孩子屬靈指引也許是一種特殊的挑戰。
譬如,有些耶和華見證人與配偶離異後沒有得到子女的監護權。他們做出特別安排,好在探視時間內與孩子一同參加基督徒聚會。這種安排使父母離異的孩子能與基督徒會眾經常保持聯繫,使孩子獲益良多。
離異後沒機會與子女經常接觸的父母,需要尋找途徑向孩子表示關愛。單親父母如要取得成功,必須敏於捕捉子女情感需要的變化。當孩子進入青春期、開始熱中於社交活動和結交朋友時,父母尤其需要留意這一點。
成功的單親父母也了解子女的能力、個性和思維方式。(創世記33:13)父母和孩子之間暢所欲言,親密無間。孩子是父母生活的一部分,父母也是孩子生活的一部分。
務要通情達理
父母離異之後,孩子如果能與雙方都保持經常接觸,對他們更有益處。父母可能信仰不同,例如,一方是耶和華見證人,而另一方卻不是,經常開誠布公地溝通可以避免不必要的衝突。使徒保羅說,「當讓所有人知道你們通情達理」。(腓立比書4:5)孩子要受到教導尊重父母雙方的宗教信仰。
不是耶和華見證人的一方也許堅要子女參加自己所屬教會的宗教儀式。身為耶和華見證人的一方怎麼辦呢?她也可以跟孩子分享自己的信仰,正如提摩太的母親和外祖母幫助年輕的提摩太學習聖經一樣。孩子日後也可能會像提摩太一樣自行決定相信什麼宗教。(提摩太後書3:14,15)也許孩子覺得要參加別的宗教儀式並不好受,聖經人物乃縵的事跡能給他一些啟發。乃縵歸附上帝以後繼續履行職責,陪伴敘利亞王到琳門殿參拜王的神。這個記載能叫孩子放心,儘管他出席了那些叫他不安的宗教儀式,耶和華仍舊愛他,理解他的心意。(列王紀下5:17-19)
成功的單親父母敏於理解子女的情感,也善於模鑄他們的思想。(申命記6:7)不錯,未婚單親可能羞於提及他們過去的人生道路。然而,這些父母務須牢記,孩子的親生父母是兩個人。對於父母雙方,孩子都想有所了解。要讓他們感覺到父母需要他們,他們的出生不是意外事故。如果單親在談到子女另一方父母時態度尊重,回答子女問題時考慮到他們的年齡和接受程度,孩子心中的疑慮就會消除。
父母務必牢記,孩子對於愛、權威、力量的最初印象得自於他和父母之間的關係。基督徒單親如果能以仁愛的方式履行父母職責,就能極大地幫助孩子培養對耶和華的愛,以及對會眾安排的尊重。(創世記18:19)
孩子務必與父母合作
生活在單親家庭中的孩子也需要認識到,要建立成功家庭,他們的合作態度必不可少。(以弗所書6:1-3)他們如果能順服父母的權威,就表明他們深愛父母,尊重他們為保障家庭平安快樂所作的額外努力。因為溝通是雙向的,單親家庭中的孩子必須緊記,父母勉力維持家庭內部良好的溝通,他們應該自覺自願地支持父母的努力。(箴言1:8;4:1-4)
單親家庭中的孩子通常比雙親家庭中的孩子更早承擔責任。在仁愛、耐心的指導下,這些孩子小小年紀就能掌握生活的技能;在過程中,他們能夠培養自尊和自信。讓孩子負責某些家務,也可讓他們為保持家中整潔盡一份力。
這可不是說,單親父母的目標就是把子女培養成不需父母指引、自給自足的小大人。顯然,讓年幼的孩子放任不管是極為不智的。
單親父母常常受到誤導,以為必須與子女地位平等,互為心腹。單親父母當然有必要與子女保持親密的關係,但他們務須牢記,孩子需要父母,他們的情感還未成熟,他們不是父母的同輩,不能承擔父母的心事。你的孩子需要你履行父母的職責,他們需要你像個父母的樣子。
單親父母和子女如果能彼此關愛、傾力合作,就能建立成功的家庭。既然有越來越多的孩子在單親家庭中長大,人人都該對單親父母及他們的子女面對的難題有所認識,並且樂於提供仁愛的鼓勵及支持。
[第9頁的附欄或圖片]
殃及兒女
雙親通常能夠給與每個孩子較多的關注,而單親陪伴每個孩子的時間會少一些。有些單親甚至會與配偶之外的伴侶同居。然而,跟正式婚姻相比,同居關係始終根基不穩。這些家庭的孩子在成長期間,跟他們一起生活的大人往往如走馬燈一般不斷更替。
一些研究顯示,「在心智發展方面,單親家庭的孩子時常比完整家庭的孩子遜色」。根據研究員進一步分析,「生計問題是最重要的差別因素。孩子的成長怎樣,常常受制於此」。話雖如此,單親家庭的孩子也未必不能茁壯成長。只要得到適當的指導和訓練,他們就能克服負面影響。
-
-
單親絕非孤立無援!警醒!2003年 | 1月8日
-
-
單親絕非孤立無援!
孩子們回到家裡,摟著我,在我耳邊說愛我。此時此刻,就是我做媽媽的最大安慰。——多麗絲,兩個孩子的單親媽媽
「兒女是上主所賞賜……是他賜給我們的福分。」(詩篇127:3,現代中文譯本)聖經這句話可以叫單親們安心。跟著單親過生活的孩子,在上帝眼中也十分寶貴。創造主很希望單親家庭取得成功。聖經說,上帝「為孤兒寡婦紓困解危」。(詩篇146:9)因此,單親可以肯定,上帝在任何時候都會扶持他們。
孩子有權在愛中成長,有權得到保護,也有權安然地生活,讓身體、感情和靈性得到良好發展。教養兒女是所有父母當負的責任,也是上帝授予父母的特權。
很多單親發覺,要成功就得恆切禱告,堅持不懈地應用聖經原則,也要全心倚賴耶和華。這跟詩篇55:22的勸告一致:「你要把重擔卸給耶和華,他必扶持你;他永不讓義人動搖。」
有時候,祖父母、基督徒長老,還有基督徒會眾中富有經驗的父母,可能有機會幫上一把,協助單親家庭應付惱人情況。縱使家人和其他基督徒可在多方面加以援手,照顧孩子的責任始終落在父母身上。畢竟,這是上帝賦予他們的責任。a
可喜的是,對於單親家庭的特殊情況,很多單親都能應付裕如。他們的兒女有責任心,有教養,敬畏上帝。《警醒!》訪問了不少成功的單親,以下是他們共有的一些特點:
• 生活井井有條 成功的單親努力調整自己的時間表,務求使生活事務有條有理。無疑,適當的計劃和安排很重要。聖經說:「勤奮人計劃周詳,必得益處」。(箴言21:5)
• 樂意承擔責任 成功的單親把家庭幸福視作生活首要目標之一,他們會把兒女的需要置於自己的需要之先。(提摩太前書5:8)
• 處事平衡合理 對於難題,成功的單親不誇大、不縮小,一心一意要把問題解決。他們勇於面對困難,而不是自憐自怨、牢騷滿腹。
• 致力良好溝通 成功的單親注重溝通,鼓勵家人傾心吐意。談到自己的孩子,一位單親爸爸說:「我會善用每個機會跟孩子們交談。我們一同準備晚飯,孩子們都樂意在這段『溫馨時光』向我吐露心事。」
• 不忘照顧自己 成功的單親知道,儘管時間實在不夠用,他們也得撥出時間去照顧自己屬靈、感情和身體的需要。埃塞爾離婚後,獨力撫養兩個孩子。她說:「我盡量爭取給自己留些時間。例如,每逢朋友給孩子上音樂課,我就可以忙裡偷閒一個小時。我會關上電視,清清淨淨地坐一會兒。」
• 保持積極態度 對於人生和撫養兒女,成功的單親總是保持積極態度,就是在困境中,也能看到積極方面。一個單親媽媽說:「我現在明白了,獨力撫養孩子不是一條絕路。」
成功單親經驗之談
這些原則有效嗎?答案是肯定的。成功的例子數不勝數。上文提到的英國婦人格洛麗亞是個離了婚的單親媽媽,除了照顧兩子一女之外,還要出外工作。她的三個兒女長大後都成了全時傳道員,致力推廣聖經教育工作。格洛麗亞成功的祕訣何在?她說:「首先,要經常跟兒女研讀聖經,也要努力增加研讀的趣味。我務求讓孩子過得開心、心境平和、心滿意足,也要保護他們,幫助他們避開各樣的陷阱。為了盡可能經常跟孩子在一起,我找了一份夜班工作。上班之前,我先跟孩子一同禱告,安頓他們睡覺。我上班時,姨媽會在我家裡打點各事。」
格洛麗亞怎樣幫助兒女建立正確的價值觀呢?她說:「我總以屬靈的事為重。我坦白告訴孩子,我們沒有什麼錢。要求兒女做的事,我會以身作則,結果他們個個都很合作。」至於怎樣維繫緊密的親子關係,格洛麗亞說:「祕訣是一起做事。我們一起弄飯做菜,一起清掃房子,一起布置居室,沒有人會獨個兒躲在自己的房間裡。我也留意不時讓大家有點娛樂消遣,調劑一下生活。」
卡羅琳也是個單親媽媽,獨力養育一個年幼的兒子。看著兒子約瑟夫茁壯成長,她深感快慰。卡羅琳又有什麼訣竅呢?她說:「在睡前我會跟他一起讀讀聖經,然後聽他說說從中學到什麼。我們也會在聖經書刊裡抽一些段落,一起細讀沉思,然後把勸告應用在各自的生活上。這樣,約瑟夫學會怎樣克服困難,例如怎樣應付學校裡那些欺凌弱小的同學。」卡羅琳承認,單親生活困難重重,可她不覺孤立無援。她說:「這是一場漫長的奮鬥,但我知道耶和華實在幫了我不少。基督徒會眾也給了我很大鼓勵。」
聖經是經得起時間考驗的。格洛麗亞、卡羅琳,還有數以千計的成功單親證明,父母可以靠著聖經的指引撫養兒女,幫助他們成為屬靈健壯的優秀兒童。(箴言22:6)單親家庭是可以取得成功的!單親所經歷的考驗,是成長的催化劑,也叫人更懂得體貼別人的感受。要全心倚賴上帝,深信他一定會伸出援手。單親家庭的成功之道莫過於此!(詩篇121:1-3)
[腳注]
a 關於單親家庭的成功之道,詳見耶和華見證人出版的《家庭幸福的祕訣》第九章。
[第11頁的圖片]
格洛麗亞跟兒女研讀聖經,三個兒女後來都成了基督徒全時傳道員。大兒子正從事海外傳道工作。圖中格洛麗亞跟兩個兒女一邊閱讀他的來信,一邊欣賞他的照片
[第12頁的圖片]
卡羅琳和兒子約瑟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