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信心促使他採取行動!
    守望台1989年 | 2月1日
    • 亞伯蘭很快就表明,他對耶和華的信心並不是消極的。上帝藉著某個方法向亞伯蘭「顯現」。(使徒行傳7:2-4)耶和華吩咐他說:「你要離開本地、本族、父家,往我所要指示你的地去。我必叫你成為大國,我必賜福給你,叫你的名為大,你也要叫別人得福。為你祝福的,我必賜福與他;那咒詛你的,我必咒詛他,地上的萬族都要因你得福。」——創世記12:1-3。

      響應呼召

      離開迦勒底繁榮的吾珥城?吾珥有些屋宇是可愛的兩層磚屋,圍繞著一個巨大的中央院子,屋內可能有14個房間之多!難怪法國歷史家高伯特(Henri Gaubert)認為亞伯蘭屬於游牧民族,因為他覺得很難相信亞伯拉罕能夠捨棄「吾珥城的房屋和其中有床有墊的房間,冬暖夏涼的舒適住所,貯滿食物的地窖和清涼的噴泉。」捨棄這一切去過游牧民族的生活?實在令人難以置信!

      亞伯蘭的家族成員又如何?有些人被留下在本地嗎?在中東,家族的聯繫十分親密鞏固,以致人們把脫離家族視為與被判刑無異。亞伯蘭能夠只為了一些應許就離開家族嗎?老實說,上帝怎能使這個當時還沒有兒女的人成為「大國」呢?這塊應許之地究竟在哪裡?

      可是,亞伯蘭是個信心堅強的人,他「對所盼望的事物作有把握的期望」。(希伯來書11:1,《新世》)他從以往的事情——例如全球的洪水——知道上帝是言出必行的。亞伯蘭並沒有因為不確實知道上帝的應許會在何時、何地或如何實現而感到困擾。在他看來,可愛的家鄉、安定的生活、甚或家族的聯繫,都不及耶和華的友誼那麼可貴。因此,對亞伯蘭來說,他所能作的唯一決定便是:服從上帝而離開吾珥!

  • 信心促使他採取行動!
    守望台1989年 | 2月1日
    • [第29頁的地圖或圖片]

      (排版後的式樣,見出版物)

      亞伯拉罕的旅程

      吾珥

      哈蘭

      迦基米施

      迦南

      地中海

      [鳴謝]

      Based on a map copyrighted by Pictorial Archive (Near Eastern History)Est.and Survey of Israel

      [圖片]

      幼發拉底河吾珥附近

      [圖片]

      今日的哈蘭

      [圖片]

      幼發拉底河迦基米施附近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