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凡事都有定期守望台2009年 | 3月1日
-
-
傳道書的執筆者所談及的,不是某個人的命運或人一生的結局,而是上帝的旨意和這旨意對人類的影響。我們怎麼知道呢?基本來說,看看上下文就可以知道。所羅門提及凡事都有「特定的時期」之後,他寫道:「上帝讓世人所做的事務,我都看清了。上帝所做的一切,各自在適當的時候顯得美好。」(傳道書3:10,11)
上帝讓人類可以做許多事,所羅門列舉出一些例子。上帝還賜給人自由的意志,讓人可以選擇自己喜歡做的事。不過,凡事都有適當的時候,人把握時機,就可以獲得最好的成果。舉例說,在傳道書3:2,所羅門指出:「有栽種的時候,有拔出所種之物的時候。」農夫知道不同的作物要在不同的時候栽種,要是他不理會這個自然法則,在不適當的時節栽種,結果會怎樣呢?雖然他辛勞苦幹,卻沒有好收成,他可以歸咎於命運嗎?當然不可以!這全因為他自己沒有在適當的時候栽種,如果他服從了創造主所定的自然法則,結果必定會好得多。
由此可見,上帝並沒有注定個人的命運或一切事情的結局。上帝只預定了一些用來指引人類事務的法則,幫助人類行事跟他的旨意一致。人要享受辛勞的成果,就得辨明上帝的旨意和他所定的時間,並使自己的生活與之一致。早已預定而無可更改的是上帝的旨意,而不是個人的命運。上帝藉先知以賽亞宣告說:「我口中所出的話……不會無功而還,卻必達成我所喜悅的事。凡我說過要做的,總會成功。」(以賽亞書55:11)
-
-
凡事都有定期守望台2009年 | 3月1日
-
-
辨明上帝所定的時間
關於上述問題,所羅門提供了一個線索。他說:「上帝所做的一切,各自在適當的時候顯得美好。」接著又說:「他把永恆的意識放在世人心裡,這樣,上帝自始至終的作為,人永遠也探索不盡。」(傳道書3:11)
曾有不少人就聖經這節經文提出解釋。不過,聖經其實道出一個簡單的事實,就是在人的內心深處,總會在某個時候想知道:人生有什麼意義?人一生的結局會怎樣?古往今來,許多人都覺得很難接受人生不過是辛苦勞碌,最終撒手人世。在所有生物當中,我們人類是最獨特的,因為我們不但會為今生打算,還會思考死後的情況,我們甚至渴望能永遠活下去的。為什麼呢?聖經說:「[上帝]把永恆的意識放在世人心裡」。
為了滿足對永生的渴求,人類一直苦苦思量:人死後生命會否延續下去?有些人認為,人體內有某種東西在人死後會繼續存在;有些人則相信,人會循環不息地輪迴轉世;也有一些人覺得,人生的每一件事早已注定或上天早有安排,是人無法改變的。很可惜,以上的說法都不是圓滿的答案,因為聖經說,「上帝自始至終的作為,人永遠也探索不盡」。
自古以來,人類不斷思索,卻始終找不到答案,這個由來已久的矛盾使哲學家在精神上飽受折磨。不過,既然上帝把永恆的意識放在我們心裡,按理說來,我們尋求上帝的指引,不是可以找到圓滿的答案嗎?畢竟,聖經談到上帝說:「你張手,就滿足了眾生的願望。」(詩篇145:16)關於生命、死亡,以及上帝對地球和人類的永恆旨意,我們只要查考上帝的話語聖經,就會找到圓滿的答案。(以弗所書3: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