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約雅斤洞悉聖經(下冊)
-
-
約雅斤登基的時候十八歲,行耶和華看為惡的事,跟從他父親所行的一切。(王下24:8,9;代下36:9,Rbi8 腳注)約雅斤王的父親約雅敬王曾淪為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的附庸,但臣服巴比倫王的第三年(公元前618)就起來反叛他。(王下24:1)結果,巴比倫大軍把耶路撒冷城重重圍住。聖經中「那時」(王下24:10)所指的,可能是約雅斤登位前後的一段時間,而非他執政的短暫時期。這樣,圍城的日子可能像但以理書1:1,2所說的那樣,開始於約雅斤王的父親約雅敬王執政的日子。看來,耶路撒冷城被圍期間,約雅敬王去世,約雅斤繼位作猶大王。但約雅斤王的統治只維持了三個月零十天,因為他於公元前617年(據巴比倫的一部編年史說,在亞達月)向尼布甲尼撒王投降。(王下24:11,12;代下36:9;《亞述與巴比倫的編年史》,A.格雷森著,1975,102頁)約雅斤王被擄到巴比倫去。這樣,耶和華通過耶利米所說的預言就應驗了。(耶22:24-27;24:1;27:19,20;29:1,2)同時被擄去的人還有王室成員、朝廷官員、工匠和戰士。(王下24:14-16;見尼布甲尼撒)
列王紀下24:12-16說,尼布甲尼撒王不但將人擄去,還「拿走了耶和華殿裡的一切財寶和王宮裡的財寶」。不過,但以理書1:1,2卻說,僅是「部分器具」被帶往巴比倫。兩處經文不同的原因可能是:列王紀下所說的「財寶」,是特別指金器而言,其餘的器皿則留下來。另一個原因可能是:耶路撒冷之所以被圍,是因為約雅敬王反叛巴比倫王的緣故,當城內的居民向巴比倫王投降時,王把「上帝殿裡的部分器具」帶往巴比倫。稍後,約雅斤王自己也跟「耶和華殿裡的珍寶」一起被帶往巴比倫。歷代志下36:6-10的話表明有這種可能。根據歷代志的記載,尼布甲尼撒王攻陷耶路撒冷之後,看來自己先回去,然後才「派人來,把約雅斤和耶和華殿裡的珍寶一起帶回巴比倫」。十年後(公元前607),尼布甲尼撒王最後一次進攻耶路撒冷,把城徹底摧毀。當時,他同樣先行退到「哈馬地的利比拉」,把餘下的事情交給侍衛長尼布撒拉旦去處理。(王下25:8-21)
-
-
約雅敬洞悉聖經(下冊)
-
-
但以理書的記載(但1:1,2)說,尼布甲尼撒來到耶路撒冷,把城圍住。耶和華將約雅敬王和聖殿的部分器具交在巴比倫王手裡。可是,列王紀下24:10-15的記載卻說,巴比倫人圍攻耶路撒冷,最後約雅敬王的兒子約雅斤王(在位的時間只有三個月零十天)出去向巴比倫人投降。這樣看來,約雅敬王在耶路撒冷城被圍期間,也許剛被圍不久,就已經死去,原因不詳。耶和華通過耶利米所說的預言(耶22:18,19;36:30)表明,約雅敬王死後得不到體面的葬禮;他的屍體會被扔在耶路撒冷的城門外,日受炎熱,夜受寒霜。聖經沒有透露約雅敬王究竟怎樣被「交在[尼布甲尼撒王]手裡」(但1:2)。意思可能是指約雅敬在城被圍期間死去,他的兒子淪為階下囚,約雅敬王的世系在尼布甲尼撒王手裡失去了王權。根據約瑟夫斯的記載,猶太人的傳統說,尼布甲尼撒王殺死約雅敬王之後,下令把他的屍首扔到耶路撒冷的城牆外,但我們無法證實這個說法是否真確。(《猶太古史》第10卷97節[6章3段])不管約雅敬王是怎樣死的,尼布甲尼撒王本想用銅鐐鎖住他,帶回巴比倫去,卻未能如願。(代下36: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