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撒馬利亞人
    洞悉聖經(下冊)
    • 公元前740年,撒馬利亞十部族王國淪陷,其後聖經就開始用「撒馬利亞人」一詞來指淪陷前北方王國的居民,好跟後來從亞述帝國其他地方遷來的外族人加以區別。(王下17:29)歷代志下34:6-9的記載(參看王下23:19,20)暗示,約西亞王在位期間,有些以色列人仍然住在撒馬利亞境內,可見亞述人並沒有擄走所有以色列人。後來,「撒馬利亞人」一詞就用來指留在撒馬利亞的人的後代,以及被亞述人遷到撒馬利亞來的人。因此,有些「撒馬利亞人」肯定是混血兒。再後來,這個詞少了種族或政治方面的含意,多了宗教方面的含意,變成指一種盛行於古代示劍和撒馬利亞一帶的宗教,信這種宗教的人信守一些與猶太教截然不同的規條。(約4:9)

  • 撒馬利亞人
    洞悉聖經(下冊)
    • 撒馬利亞人可能在公元前4世紀,在基利心山上建造神殿,好跟耶路撒冷的聖殿一比高下。有些學者認為,這件事標誌著撒馬利亞人跟猶太人徹底決裂了,但有些學者認為,在這件事過了一百多年後,兩個民族才最終決裂。當耶穌在地上傳道時,基利心山的神殿已經被摧毀了大約一百五十年。雖然如此,兩個民族仍然彼此仇視。(約4:9)撒馬利亞人照舊在基利心山上崇拜(約4:20-23),並且受到猶太人歧視(約8:48)。正由於雙方仍舊充滿敵意,耶穌在仁愛的撒馬利亞人的比喻中所強調的要點就更加能觸動人心了。(路10:29-37)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