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聖經的第57本書——腓利門書
    「聖經全部都是上帝所感示而有益的」
    • 2.腓利門書的寫作目的和背景如何?

      2 保羅把寫這封信的目的清楚透露出來:保羅在羅馬首次被囚時(公元59-61年)有很大的自由向人傳講上帝的王國。聽他傳道的人當中有一位名叫阿尼西母,是從保羅的朋友腓利門家中私自潛逃的奴隸。後來,阿尼西母成為基督徒,而保羅經阿尼西母同意,決定把他送回腓利門處。就在這時,保羅寫信給以弗所和歌羅西的會眾。在這兩封信中,他提出有關如何適當地處理基督徒主僕關係的良好訓示。(弗6:5-9;西3:22-4:1)然而,除此之外保羅更另行致信給腓利門,親自代阿尼西母向腓利門提出請求。這封信是保羅親筆寫的——對保羅來說,這是頗不尋常的事。(門19)這種個人筆觸使他的請求更為有力。

  • 聖經的第57本書——腓利門書
    「聖經全部都是上帝所感示而有益的」
    • 6.保羅建議腓利門如何對待阿尼西母?他怎樣機巧地與腓利門推理?

      6 使徒保羅本來有意將阿尼西母留下來在獄中伺候自己,但卻不願未得腓利門同意便如此行。因此,他把阿尼西母送回去,「[他]不再是奴僕,乃是高過奴僕,是親愛的兄弟。」保羅請求腓利門仁慈地接待阿尼西母,如同接待保羅一樣。若阿尼西母曾虧欠了腓利門什麼東西,就都歸在保羅的帳上好了,因為正如保羅告訴腓利門說:「連你自己也是虧欠於我。」(第16,19節)保羅希望自己能早日獲得釋放,以便前往探望腓利門。最後,他以問候結束了這封信。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