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住棚節
    洞悉聖經(下冊)
    • 後來增添的特色 後來以色列人增添了一個習俗,《希臘語經卷》曾暗示過(約7:37,38),但《希伯來語經卷》卻沒有提及。這習俗就是到西羅亞池取水,在早上獻祭時跟酒一起倒在祭壇上。大部分學者認為,以色列人在節期的七天都這樣做,到第八天就停止了。祭司會拿著一個金瓶到西羅亞池去(如果節期的第一天是安息日,水就取自聖殿的一個金瓶,瓶裡的水是前一天從西羅亞池取來的)。取水的祭司會算準時間,當在聖殿供職的祭司準備好把祭物放在壇上時,他就拿著從西羅亞池取來的水抵達。取水的祭司一穿過聖殿的水門進入祭司院,祭司們就會吹號三次,宣布他已抵達了。瓶裡的水會被倒進一個連接祭壇底部的盆裡,酒也同時被倒進盆中。接著,聖殿的歌手在樂手伴奏下高唱「頌讚詩篇」(詩113-118篇)。這時,到聖殿崇拜的人向祭壇揮舞棕櫚樹的枝子。也許這個儀式使慶祝節期的人想起以賽亞的預言:「你們必從救恩的水泉歡歡喜喜地打水。」(賽12:3)

  • 住棚節
    洞悉聖經(下冊)
    • 在住棚節期間,人們揮舞棕櫚樹的枝子。這使我們想起耶穌死前不久騎驢進入耶路撒冷的情景。當時雖然不是住棚節而是逾越節之前,群眾卻揮舞著棕櫚樹的枝子,夾道歡迎耶穌。(約12:12,13)後來,使徒約翰在異象裡看見上帝手下14萬4000個奴隸,額上都蓋了印。他告訴我們:「這些事以後,我觀看,見有一大群人,沒有人能數過來,是從所有國族、部族、民族、語言來的,站在寶座和綿羊羔面前,身穿白袍,手拿棕櫚枝。他們不斷大聲呼喊說:『我們得救,全靠坐在寶座上我們的上帝,以及綿羊羔。』」(啟7:1-10)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