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群人作神聖服務守望台1995年 | 2月1日
-
-
大群人作神聖服務
「他們……日夜在他的聖所裡[作神聖服務]。」——啟示錄7:15,《新譯》。
1.1935年,屬靈的了解達到什麼里程碑?
1935年5月31日,耶和華見證人在美國首都華盛頓舉行大會,出席大會的各代表都興高采烈。會上,啟示錄7:9所描述的大群人首次清楚顯露出來,不僅與聖經的其他部分一致,也跟逐步顯明的世事發展吻合。
2.什麼顯示有越來越多人意識到,上帝並沒有召他們承受屬天的生命?
2 大會舉行約莫六個星期之前,耶和華見證人各群會眾聚集起來記念主的晚餐。在出席紀念儀式的人當中,有1萬零681人(每6人中大約有1人)沒有領食餅和酒的象徵物,其中3688人是上帝王國的活躍宣揚者。為什麼這些人沒有領食象徵物呢?因為他們根據自己對聖經的認識,知道上帝並沒有召他們承受屬天的生命;他們意識到,他們會以另一種方式分享耶和華所作的仁愛安排。在那個大會上,講者發出邀請:「凡是希望永遠在地上生活的人,請站起來!」當時有什麼事發生?有數千人站起來,觀眾報以如雷的掌聲,不絕於耳。
3.為什麼辨明大群人的身分為傳道工作帶來新的推動力?見證人對這件事有什麼感覺?
3 各代表從這個大會獲知的事,激勵他們更加努力執行自己的服事職務。現在,他們意識到,在這個舊制度的末日臨到以前,不是僅有數千人,而是一大群人,會有機會在耶和華的仁愛安排下保全生命,永遠生活在地上的樂園。對於喜愛真理的人,這是個多麼暖人心窩的信息!耶和華見證人意識到,前頭還有很多工作要做——是一件令人喜樂的工作。許多年後,治理機構的成員約翰·布夫回憶說:「那個大會確實有很多叫人高興的地方。」
4.(甲)自1935年以來,召集大群人的工作實際擴展到什麼程度?(乙)大群人的成員怎樣證明他們的信心是活的?
4 在隨後的日子,耶和華見證人的數目急劇增加。雖然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耶和華見證人時常遭受猛烈的迫害,但是在十年內,他們的人數差不多增加到以前的三倍。1935年,公開作見證的傳道員有5萬6153位;到1994年,在環球逾230個國家地區,王國宣揚者的人數已逾490萬。這些人絕大多數都熱切期待,在地上的樂園蒙耶和華賜予完美的生命。與小群比較起來,這些人的確成了一大群。他們不是那些說自己有信心,卻沒有行為表現的人。(雅各書1:22;2:14-17)相反,他們所有人都努力與別人分享上帝王國的好消息。你是這群快樂的人當中一分子嗎?做個活躍的見證人是這群人的重要標誌,但還有其他的標誌。
『站在寶座前』
5.大群人『站在寶座前』這件事顯示什麼?
5 在使徒約翰接獲的異象,約翰看見大群人「站在寶座和羔羊面前」。(啟示錄7:9,《新譯》)正如經文的上下文描述,這些人站在上帝的寶座前,表明他們毫無保留地承認耶和華的至高統治權。這樣做包括多方面,例如:(1)他們承認耶和華有權為手下僕人決定是非善惡。(創世記2:16,17;以賽亞書5:20,21)(2)他們聽從耶和華通過他的話語給他們的吩咐。(申命記6:1-3;彼得後書1:19-21)(3)他們賞識耶和華指派管理他們的人,體會到順服這些人的重要。(哥林多前書11:3;以弗所書5:22,23;6:1-3;希伯來書13:17)(4)他們雖然不完美,卻熱切努力回應神治的指引,甘心樂意、毫無怨言地這樣做。(箴言3:1;雅各書3:17,18)這些人站在寶座前對耶和華作神聖的服務,因為他們既深深尊重耶和華,也衷誠愛他。對大群人說來,「站在」寶座前也意味著,他們獲得坐在寶座上的上帝所嘉許。(可參閱啟示錄6:16,17。)他們因什麼獲得嘉許呢?
「身穿白袍」
6.(甲)大群人「身穿白袍」是什麼意思?(乙)大群人怎樣在耶和華面前獲得公義的地位?(丙)大群人對基督所流的寶血表現信心使他們的生活受到多大影響?
6 使徒約翰描述自己所見的事說,大群人的成員都是「身穿白袍」的。白袍象徵他們在耶和華面前享有清白、公義的地位。他們怎樣獲得這樣的地位呢?在約翰的異象,我們先前已看見這些人站在「羔羊面前」。他們承認耶穌基督是「上帝的羔羊,除去世人罪孽的」。(約翰福音1:29)約翰在異象聽見上帝寶座前有位長老解釋:「他們用羔羊的血,把自己的衣袍洗潔白了。因此,他們可以在上帝的寶座前。」(啟示錄7:14,15,《新譯》)比喻性來說,他們對基督救贖的寶血表現信心,藉此把衣袍洗潔白了。他們不是僅在思想上接受聖經的贖價道理罷了,他們對基督贖價所懷的感激,也影響到他們的內在為人,由此證明他們是從「心裡」相信的。(羅馬書10:9,10)這件事對於他們怎樣運用自己一生影響深遠。由於心裡相信,他們憑著基督的贖價把自己獻給耶和華,並且通過水浸禮象徵這項獻身。自那時以來,他們真正過著與獻身的決定一致的生活,同時跟上帝享有蒙嘉許的關係。這是多麼寶貴的特權——的確值得好好珍惜!——哥林多後書5:14,15。
7,8.耶和華的組織怎樣幫助大群人使袍服不受玷污?
7 耶和華的組織對這些人的永久福利表現仁愛的關注,屢次向他們指出怎樣的態度、怎樣的行為會玷污這件標明身分的袍服,免得有人徒具表面的聲稱,其實行事為人與啟示錄7:9,10的預言性描述並不吻合。(彼得前書1:15,16)《守望台》不時重申先前出版過的資料。1941年和其後數年,《守望台》三番五次指出,基督徒向人傳道之餘,耽於淫亂、通姦的惡行是絕不合宜的。(帖撒羅尼迦前書4:3;希伯來書13:4)1947年,組織一再強調,關於基督徒的婚姻,耶和華的標準對所有地區都適用;即使當地習俗容許人有幾位妻子,繼續這樣做的人卻不能同時作耶和華見證人。——馬太福音19:4-6;提多書1:5,6。
8 1973年,組織向普世耶和華見證人指出,他們人人都必須戒絕一切顯然不潔的惡習,例如吸煙。無論他們在什麼地方,不僅在王國聚會所和傳道地區,也在從事世俗工作的地方,或者其他非公共場所,都要戒絕一切不潔的惡習。(哥林多後書7:1)1987年,在耶和華見證人舉行的區務大會,組織向基督徒青年提出強烈的勸告。基督徒青年如果想在上帝面前保持清白的地位,就必須提防過雙重生活。(詩篇26:1,4)《守望台》屢次發出警告,叫人提防世界精神的不同方面,因為「在上帝我們的父面前,那清潔沒有玷污的虔誠」,把保守自己「不沾染世俗」這個條件也包括在內。——雅各書1:27。
9.大患難以後,實際以蒙嘉許的僕人身分站在上帝寶座前的人是誰?
9 只有那些憑著信心,在靈性和道德上保持清白的人,才能在將臨的大患難過去以後,以蒙上帝嘉許的僕人身分繼續『站在寶座前』。這些人不僅開始過著基督徒的生活,而且忠貞地持守下去。——以弗所書4:24。
「手裡拿著棕樹枝」
10.約翰看見大群人手裡拿著的棕樹枝含有什麼意義?
10 正如使徒約翰所見,大群人的一個傑出特色是,他們「手裡拿著棕樹枝」。這件事含有什麼意義呢?棕樹枝無疑使約翰想起猶太人所守的住棚節;在希伯來月曆上,這是最歡樂的節期,緊接著夏季的收成舉行。與律法一致的是,過節期間,猶太人會用棕櫚葉和其他樹的樹枝,造帳棚居住。(利未記23:39-40;尼希米記8:14-18)猶太人在聖殿唱詩讚美耶和華,那時,參與崇拜的人會揮舞著棕樹枝。(詩篇第113-118篇)大群人揮舞著棕樹枝無疑也使約翰想起,耶穌騎驢進入耶路撒冷時,大群崇拜者興高采烈地揮舞著棕樹枝,大聲呼喊說:「奉主名來的以色列王是應當稱頌的!」(約翰福音12:12,13)所以,揮舞棕樹枝意味著,大群人歡樂地向耶和華的王國和他的受膏君致敬。
11.為什麼事奉耶和華為上帝的僕人帶來真正的喜樂?
11 甚至在現今,大群人為耶和華服務時也表現這種喜樂的精神。這不是說大群人無需應付艱辛,也不會經歷憂傷痛苦。但是,事奉和取悅耶和華為他們帶來的滿足,足以把這些不愉快的事抵消。一位海外傳道員跟丈夫在危地馬拉服務了45年,她敘述他們盡量把王國的信息傳到當地印第安人的村落去。當時周遭的情況落後,工作艱難,旅途危險,但這就是他們生活的一部分。她在結論說:「那些日子是我們一生最快樂的時光。」這位海外傳道員雖然飽受年老力衰、體弱多病所煎熬,她日記上所寫的最後的話卻有以下一句:「這是很美好的一生,多麼富於報酬。」對於自己的服事職務,普世各地的耶和華見證人也有同樣的看法。
-
-
大群人作神聖服務守望台1995年 | 2月1日
-
-
『從各邦國、各支派、各民族、各方言而來』
16.什麼證明大群人是來自『各邦國』的?
16 大群人來自各邦國。上帝是大公無私的,通過耶穌基督而作的贖價安排足以造益他們所有人。1935年,上帝的子民首次根據聖經辨明大群人的身分,當時耶和華見證人正在115個國家地區活躍地傳道。到了1990年代,尋找綿羊般的人的工作已擴展到雙倍有多的地區。——馬可福音13:10。
17.見證人怎樣幫助「各支派、各民族、各方言」的人加入大群人的行列?
17 為了找出有希望成為「大群人」的人,耶和華見證人不僅留意各邦國,也留意各邦國中各支派、各民族、各方言的人。為了幫助這些人,見證人以300多種文字出版聖經書刊。這件工作牽涉到訓練和維持具備資格的翻譯員,提供電腦設備處理各種文字,同時也包括實際的印刷工作。僅在過去五年間,組織就有36種文字加添在出版文字的名單上,這些文字是世上9800萬左右的人所使用的。此外,見證人也盡力親自上門探訪這些人,幫助他們明白上帝的話語。——馬太福音28:19,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