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以全時服務表達對耶和華的感激!
    守望台2000年 | 5月1日
    • 包租的飛機和輪船。這個名為「上帝的旨意」的國際大會的確是個難忘的盛會,出席人數高達25萬3922人,有7136人受浸,表示他們獻身事奉耶和華。這個數目比聖經所載在公元33年五旬節的歷史盛會中受浸的人數還高出一倍有多。——使徒行傳2:41。

      後來,諾爾弟兄更仁慈地親自邀請瓊和我出席這次大會,並請我協助接待從123個國家前來紐約出席大會的代表。能夠有這個榮幸,實在叫我們大感喜樂和滿足。這是個令我們畢生難忘的經歷。

      全時服務的福分

      我們返回英國之後,繼續從事周遊工作,直至我們的健康不再容許我們這樣做為止。瓊因病要入院治療,我則患了輕微中風。所以,我們只好轉而做特別先驅,後來更有特權做點短期的環務工作。最後,我們返回布里斯托爾,在那裡繼續從事全時服務。弟弟迪克一家就住在附近,我們時常一起緬懷往昔的歡樂時光。

      1971年,我因為視網膜脫落,視力嚴重衰退。閱讀變得相當困難,所以不得不轉而聽聖經書刊的錄音帶。這的確是來自耶和華的恩物。瓊和我仍然主持聖經研究,幫助別人明白聖經。過去多年來,我們有幸能夠幫助四十多個人認識真理,包括一個有七口子的家庭在內。

      六十多年前,我們獻身給耶和華的時候,我們的願望是要投入全時服務,以此為終生的事業。我們深深感激偉大的創造主耶和華,至今我們仍然有力量繼續事奉他。鑑於他過去多年來一直善待我們,讓我們過著快樂、滿足的生活,這的確是我們報答他的惟一方法。

  • 耶和華比我們的心大
    守望台2000年 | 5月1日
    • 耶和華比我們的心大

      詩篇執筆者寫道:「耶和華喜悅敬畏他的人。」創造主的確很高興看見事奉他的人努力緊守他的公義標準。上帝祝福這些忠僕,激勵他們;每逢他們感到絕望灰心,他就安慰他們。耶和華深知敬拜他的人都是不完美的,所以不會對他們懷有不切實際的期望。——詩篇147:11,《聖經新譯本》。

      我們通常不難同意,耶和華深愛事奉他的人。然而,看來有些人過度關注自己的弱點,以致他們認為耶和華是沒有可能愛他們的。他們說:「我太多缺點了,耶和華怎可能愛我呢。」當然,人人都不時會有消極的情緒,但有些人卻總是覺得自己一無是處。

      感到沮喪

      在聖經時代,許多忠心人物都曾感到極度灰心沮喪。約伯曾認為自己生不如死,而且覺得上帝已經捨棄了他。撒母耳的母親哈拿曾一度由於膝下猶虛而痛哭流淚。大衛曾悲痛到「俯首俯到極低」。以巴弗提也曾為了自己患病的消息令弟兄憂心而大感抑鬱。——詩篇38:6,《聖經》,呂振中譯;撒母耳記上1:7,10;約伯記29:2,4,5;腓立比書2:25,26。

      今天基督徒的情況又怎樣?也許患病、年事日高或其他個人狀況,使有些人在神聖服務上無法符合自己的理想。由於這緣故,他們認為自己辜負了耶和華和信徒同工的期望。或者有些人以往做了錯事,時常為此責怪自己,於是懷疑耶和華是否已經饒恕他們。另一些人家庭環境惡劣,就認為自己不配被耶和華所愛。他們是怎會有這種想法的呢?

      有些人自小得不到愛,他們在瀰漫著自私自利、說話刻薄、誠惶誠恐的家庭氣氛下長大成人。他們從不知道,好父親會深愛兒女,經常找機會稱讚、鼓勵他們。宅心仁厚的父親不但寬容兒女輕微的差錯,還願意饒恕他們較嚴重的過犯。慈父的溫情會使整家人都感到安全。既然他們從沒有從肉身的父親感受到真愛的滋味,他們根本無法理解仁愛的天父究竟是怎樣的。

      舉個例,弗里茨a寫道:「爸爸不仁的態度深深影響到我的童年和青少年階段。他從不稱讚我,我感到跟他很陌生。事實上,大部分時間我都很害怕他。」由於這緣故,雖然弗里茨現在已經五十多歲,他依然覺得自己很不中用。瑪格蕾蒂說:「我的父母對我十分冷漠、毫無感情,所以我開始研讀聖經時,很難想像到仁愛的父親是怎樣的。」

      不管為了什麼理由,由於有這樣的感覺,有時我們事奉上帝大多出於罪咎感和恐懼,而不是主要出於愛心。所以,無論我們做得多好,似乎仍然有不足的地方。我們渴望取悅耶和華和信徒同工,但卻感到心有餘而力不足。結果我們達不到自定的目標,就責怪自己,然後感到灰心喪氣。

      有什麼補救辦法嗎?我們也許必須提醒自己,耶和華是多麼寬宏大量。對於上帝品格的這個仁愛特色,有一個人知道得很清楚,他就是使徒約翰。

      「上帝比我們的心大」

      公元1世紀末,使徒約翰寫信給信徒同工說:「憑著這一點,我們就知道自己是源於真理的,可以在他面前放心;不管我們的心在什麼事上定我們的罪,都可以放心,因為上帝比我們的心大,知道一切。」為什麼約翰會寫出這番話來呢?——約翰一書3:19,20。

      約翰清楚知道,耶和華的僕人感到內疚是可能發生的事。或者約翰本人就曾有過這樣的感覺。約翰年輕時性情剛烈,曾好幾次由於對人苛酷不仁而被耶穌基督糾正。事實上,耶穌給約翰和兄弟雅各「起了別名叫博尼格,意思是『雷的兒子』」。——馬可福音3:17;路加福音9:49-56。

      在接著的六十多年間,約翰變得穩健成熟,成為一個平衡合理、宅心仁厚、富於憐憫的基督徒。到公元1世紀末,這個惟一在生的使徒執筆寫下他第一封受上帝靈示的書信時,他深知耶和華絕不會追究手下僕人所犯的每個微小過失。相反,耶和華是個親切慈祥、胸襟廣大、慷慨大度、富同情心的父親。凡是衷誠愛戴他,按真理敬拜他的人,都深受他所愛。約翰寫道:「上帝就是愛。」——約翰一書4:8。

      耶和華喜悅我們的服務

      上帝深知我們與生俱來的弱點和缺點。無論他對我們有什麼要求,他都考慮到我們的能力限度。大衛寫道:「他知道我們的本體,思念我們不過是塵土。」耶和華知道我們的背景怎樣影響我們的為人。事實上,他認識我們遠比我們自己更清楚。——詩篇103:14。

      他知道我們許多人都想做得更好,只是我們無法克服自己的不完美。我們的情況好像使徒保羅一樣,他寫道:「我願意行的善,我不去行;我不願意作的惡,我反而常作。」我們人人都經歷同樣的掙扎。有些時候,我們的內心會感到自慚形穢。——羅馬書7:19。

      要時刻記住:耶和華對我們的看法,比我們對自己的看法重要得多。每逢他看見我們盡力取悅他,他不是僅稍表滿意,而是歡欣雀躍。(箴言27:11)即使我們覺得自己的成就微不足道,只要我們表現甘心樂意的精神,並且懷著純正的動機,就會使他感到高興。他不只看見我們所成就的事,還會察出我們想 做的事;他知道我們的心願和願望。耶和華能鑑察我們的內心。——耶利米書12:3;17:10。

      舉個例,許多耶和華見證人生來性格內向、膽小怕事,不喜歡引人注目。對這些人來說,逐家逐戶向人傳講好消息是相當困難的事。然而,他們渴望事奉上帝和幫助鄰人;在這個願望驅使下,膽小的人也學會向鄰人談論聖經。他們也許覺得自己一事無成,結果失去了喜樂。他們心裡也許覺得,自己的公開服事職務沒有什麼價值。但是,耶和華卻對他們付出的努力感到高興。況且,他們也無法肯定自己所散播的真理種子會在什麼時候、什麼地方萌芽長大,最後結出果實來。——傳道書11:6;馬可福音12:41-44;哥林多後書8:12。

      另一些見證人則長期患病或年事日高。他們渴望經常出席王國聚會所的聚會,但出席這些聚會卻往往叫他們疲憊不堪。他們在聚會裡聽到有關傳道工作的演講,也許使他們想起自己以往所能夠做的事,現在他們仍然想做,但卻由於體力限制而做不到了。有些這樣的弟兄姊妹可能自咎,因為他們雖然很想把勸告實行出來,卻心有餘而力不足。然而,耶和華無疑很珍視他們所表現的忠貞和忍耐。只要他們繼續保持忠貞,上帝永不會忘記他們的忠心記錄。——詩篇18:25;37:28。

      大可以「放心」

      約翰年紀老邁時,必然清楚知道上帝是何等寬宏大量。你記得他曾寫道:「上帝比我們的心大,知道一切。」除此之外,約翰還勸我們大可以「放心」。他的話是什麼意思呢?

      根據瓦因的《新舊約語詞詮釋詞典》,譯作「放心」的希臘詞語,意思是「遊說、勸服、勝過、說服」。換言之,我們要放心,就必須把自己的心贏過來,勸服自己的心去相信耶和華是深愛我們的。我們怎樣勸服自己的心呢?

      本文在較早時候提及的弗里茨,在耶和華見證人的會眾裡做長老已超過25年。他發覺個人研讀能夠勸服他的心,使他看出耶和華是深愛他的。「我經常仔細研讀聖經和社方的書刊,這樣做幫助我對美好的前景保持清晰的目光,而不是只想到過去不愉快的事。偶然我仍會想起舊事,甚至覺得上帝沒有可能愛我。但以一般而言,我發覺經常研讀聖經能鞏固我的心,加強我的信心,幫助我保持平衡和喜樂。」

      誠然,研讀和沉思聖經未必會改變我們的實際情況,但卻能夠改變我們對自己處境的看法。吸收上帝話語的思想能幫助我們養成與上帝一致的想法。此外,研讀使我們更清楚認識上帝的寬宏大量。我們會逐漸看出,耶和華並沒有因我們的童年環境責怪我們,也不會把我們的能力限度歸咎於我們。他深知我們許多人所背負的重擔,不論是感情上的還是身體上的,都不是自己招來的,所以他會仁愛地體諒我們的處境。

      本文在較早時候提及的瑪格蕾蒂又怎樣?她得以認識耶和華,研讀聖經也同樣使她得益不淺。像弗里茨一樣,她不得不改變自己對父親的看法。禱告幫助她把所學到的知識體現出來。瑪格蕾蒂說:「我不知道慈父是怎樣的,卻較清楚密友是怎樣的,所以我起初把耶和華視為密友。久而久之,我學會向耶和華披露自己的感情、懷疑、憂慮和煩惱。我不斷在禱告裡向他傾訴,同時把自己學到關於他的所有新知識連貫起來,像一幅鑲嵌畫一樣。過了一段時候,我對耶和華的感情加深了許多。現在,我可以毫無困難地把他視為仁愛的父親。」

      擺脫一切憂慮

      只要這個邪惡的舊制度一天存在,就沒有人能夠免去一切憂慮。對有些基督徒來說,這意味著他們不時會感到憂慮,甚至自我懷疑;這些感覺會對他們造成若干困擾。但我們可以放心,耶和華清楚知道我們所懷的純正動機,也賞識我們的辛勤服務。他永不會忘記我們為他的名所表現的愛心。——希伯來書6:10。

      在彌賽亞治下將臨的新地上,所有忠心的人都能期望擺脫來自撒但制度的種種重擔。這會帶來多大的舒解!屆時,我們甚至會看見更多證據,把耶和華的寬宏大量顯露無遺。但在這個日子來到之前,我們大家都可以放心,「因為上帝比我們的心大,知道一切」。——約翰一書3:20。

      [腳注]

      a 姓名已經更改。

      [第30頁的精選語句]

      耶和華絕不是苛刻不仁的暴君;相反,他是個親切慈祥、寬宏大量、富於憐憫的父親

      [第31頁的圖片]

      研讀上帝的話語幫助我們養成與上帝一致的想法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