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守》89 2/15 21-24頁
  • 給精神困擾者的『屬靈話語』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給精神困擾者的『屬靈話語』
  •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89年
  • 小標題
  • 相似資料
  • 「快快的聽」
  • 提出幫助而「不斥責人」
  • 用智慧的舌頭醫人
  • 聚會與組外傳道
  • 幫助病者的家人
  • 緊守忠誠
  • 精神困擾——當基督徒受其所苦時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89年
  • 上帝關心精神病患者嗎?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84年
  • 仁愛的督導能造就人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77年
  • 怎樣幫助抑鬱的人恢復喜樂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90年
查看更多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89年
《守》89 2/15 21-24頁

給精神困擾者的『屬靈話語』

甚至上帝手下有些忠僕也受到精神難題所困擾。雖然很多時受困擾的人尋求專業幫助是既必需又合宜的做法,他們也能從基督徒會眾的幫助和鼓勵得益。例如,有一次忠信的基督徒以巴弗提變得極度消沉,保羅勸腓立比的信徒同工切勿對以巴弗提的痛苦視而不見,相反「要在主裡歡歡樂樂的接待他,而且要尊重這樣的人」。——腓立比書2:25-29。

現代的耶和華見證人也同樣有義務要「彼此勸慰」和「扶助軟弱的人」。(帖撒羅尼迦前書5:11,14)基督徒長老應該在這件事上帶頭。——以賽亞書32:2。

當然,長老通常沒有資格像醫生一般施行治療或運用精神病學的概念和術語。他們若這樣行,就可說是自不量力,有時甚至是危險的。(箴言11:2)像使徒保羅一樣,他們所說的必須「不是用人智慧所指教的言語,乃是用聖靈所指教的言語,將屬靈的話解釋屬靈的事」。(哥林多前書2:13)這些「屬靈的話」包括聖經裡的思想和原則。只要用得正確,這些話對於安慰和造就受困擾的人頗有幫助。——提摩太後書3:16。

「快快的聽」

但首先長老必須「快快的聽,慢慢的說」。(雅各書1:19)人若「未曾聽完就回答」,便很可能會提出不合適的建議。(箴言18:13)一群長老由於未能體會到某個弟兄所患的抑鬱病的性質,所以只把他當作靈性軟弱。長老團告訴他:「多點禱告吧。」但這個弟兄在抑鬱的精神狀況下根本很難聽從這個勸告。

因此長老在未提出勸告之前應該先聽聽病人所要說的一切話。也許他所需要的是個細心聆聽的人。要用耐心和辨識力把他的心事「汲引」出來。(箴言20:5)如果受困擾的人覺得很難用言詞表達自己的感覺,要記得以利加拿怎樣用仁慈中肯的問題去探知妻子為何抑鬱不樂。他問道:「哈拿阿,你為何哭泣,不吃飯,心裡愁悶呢?」(撒母耳記上1:8)以溫柔的語氣提出機巧的問題常常能幫助抑鬱的弟兄道出他「憂慮」的緣由。(箴言12:25)例如有一次婚姻難題證實是使某個弟兄抑鬱的原因。

提出幫助而「不斥責人」

受困擾的人對自己的感覺並非常常都有合乎情理的解釋。一個精神病人寫道:「我開始患病時並不明白實情,有時我會責怪耶和華。」因此病人也許毫無理由地埋怨會眾苛待或排斥他們。長老應該有什麼反應呢?

耶和華立下了「厚賜與眾人、也不斥責人」的榜樣。(雅各書1:5)長老不應當使病人因為所懷的感覺而覺得自己愚蠢、可笑的。他們的感覺儘管不合邏輯,但對他們來說卻是十分真實的。他們所需要的是「體恤」,而不是批評。(彼得前書3:8)長老也應當小心避免指責病人犯過,以免使他們的感情重擔百上加斤。義人約伯曾感覺如此苦惱,以致他悲嘆說:「我厭煩我的性命。」(約伯記10:1)但他的三個朋友非但沒有安慰他,其中一個甚至說:「你的罪惡豈不是大麼?你的罪孽也沒有窮盡。」——約伯記22:5。

可是,有時情緒的不安是由行為不檢所造成或惡化的。詩篇的執筆者大衛說:「我閉口不認罪的時候,因終日唉哼而骨頭枯乾。」(詩篇32:3)類似地,一個弟兄極度焦慮,以致無法繼續工作。他苦惱的原因何在?他偷偷犯了通姦。故此,倘使長老有理由懷疑事情牽涉到過犯,他們可以查探一下這件事的可能性。但他們應該以仁慈的方式如此行而非嚴詞指控對方做了錯事。

用智慧的舌頭醫人

長老盡了力去決定對方難題的性質之後,就應該採取跟箴言12:18一致的行動,這節經文說:「智慧人的舌頭,卻為醫人的良藥。」不,長老並不能治好疾病本身。但藉著運用小心選擇過的措辭,他們也許能夠減輕精神困擾者不必要的憂慮和緊張。《守望台》和《儆醒!》有不少文章談及精神和情緒問題,長老可以首先揀選一些這樣的文章。長老可以和受困擾的人討論這些文章,好使他們更了解自己的景況。他們若知道自己的難題是由於身體不完美而非因為招惹耶和華不悅的緣故,他們便時常會感覺安心一點。

誠然,心理失常的人可能很難應付,有些人甚至變得頗為激動。但明智的長老記得「回答柔和,使怒消退。」(箴言15:1)他若肯定自己的話總是仁慈和藹的就能防止不必要地使情形惡化。(歌羅西書4:6)例如一個患精神分裂症的弟兄可能堅持自己聽見聲音。a托里(E. Fuller Torrey)醫生評論道:「跟精神分裂症患者爭辯,試圖說服他們不再相信自己的幻想,是沒有什麼好處的。嘗試這樣做往往引起誤會和憤怒。與其跟他們爭辯,倒不如輕描淡寫地表示自己不同意。」換句話說,長老可以耐心地解釋,雖然聲音似乎很真實,卻很可能是他的腦袋騙倒了他。

善用聖經也可以產生良好的結果。(希伯來書4:12)例如,假如病人不合理地恐懼上帝已離棄他,要仁慈地對他的恐懼表示同情。可是,要同時耐心地提醒他贖價的力量。你可以運用諸如詩篇103:8-14和約翰一書2:1,2一類的經文。彼得前書5:6,7和羅馬書8:26,27也可以幫他體會到上帝「顧念他」,即使他難以用言詞表達自己的感覺,上帝仍會垂聽他的禱告。然後長老可以遵照雅各書5:14的原則和受困擾的人一起禱告。

病人若有因瑣事大動肝火的傾向又如何?你可以提醒他聖經勸人「不要行義過分」。(傳道書7:16)另一個人也許可以從腓立比書4:8的鼓勵得益,幫助他抵抗不道德的思想。另一個人或者無法接受自己的能力限度,為了疾病限制他的基督徒活動而感到灰心。長老可以用馬太福音13:23和路加福音21:1-4一類的經文去幫助他體會到,雖然我們的環境也許使我們所能做的事頗為有限,耶和華卻深深賞識我們的努力。

不錯,長老既具有飽受聖經訓練的舌頭,他們可以大大幫助和安慰受困擾的信徒同工。一位曾受精神難題困擾的姊妹說:「我的確體會到以賽亞書32:2論及會眾長老的話。每逢我需要他們時,他們總是給我切合實際的勸告。」

聚會與組外傳道

精神受困擾的人仍然有屬靈的需要。(馬太福音5:3)事實上,對有些人來說,在靈性上保持堅強造成了生死的差別。艾琳被精神分裂症折磨了30年,她回憶道:「我有時感覺十分困惑,但真理始終深印在我腦海中——堅固得像混凝土一樣。因此我才不致自殺!」

是故,長老應在可行的範圍內鼓勵病人參與傳道工作和出席聚會,而非「孤立自己」。(箴言18:1,《新世》)由於患上了精神病,一位姊妹所懷的感覺是:「我堅信自己患了無可饒恕的過錯,得罪了我們的上帝耶和華。結果,我把在聚會裡聽到的一切話都加以斷章取義;無論怎樣的責備,我都以為是在罵自己。」但她繼續參加聚會,最後聽到一個演講,幫助她克服幻想而不再以為上帝棄絕了她。

但倘若一個病得很嚴重的人變成十分激動,以致擾亂會眾的聚會或組外傳道又如何?很可能病人並非惡意破壞,只不過因思想紊亂而煩躁不安而已。但儘管如此,這種情形仍可以使一切有關的人感覺很難應付。如果騷擾輕微或並非頻常發生,很可能會眾會只是表現恆忍的精神。(歌羅西書3:12,13)但情形若非如此,就也許有必要提議受害人坐在一個特別的位置,使可能發生的騷擾不致如此令人分心。會眾也可以作出仁愛的安排,幫助這人在傳道工作上保持活躍,同時留意總是有成熟、機警的傳道員陪伴著他,或者安排他到一個了解他的情況而願意加以寬容的聖經學生家裡參加聖經研究。

然而,有時病人的行為變得令人震驚,招致非難,或不受控制而達到危險的地步。或許這人不再遵照醫生的吩咐服藥,因此需要別人予以有力的鼓勵去恢復按時服藥的習慣。但要是病人沒有反應,或者繼續有騷擾的行動;為了維持秩序,會眾也許必須禁止他參加聚會或組外傳道。(哥林多前書14:40)長老應當以仁慈的方式告訴病人,上帝並非判定他不忠,只不過他的病情限制了他所能做的事而已。「上帝並非不公義,以致忘了他的工作」,上帝了解他的能力有限。(希伯來書6:10)經常的牧養探訪會有助於病人保持靈性健康,直至病情有改善為止。

幫助病者的家人

精神病對家庭造成極大的摧殘。一位弟兄有一個成年的兒子患上嚴重的精神病,這位弟兄說:「這件事對我們的打擊極大。」他的妻子補充說:「日復一日,你看不見任何舒解。這甚至影響到我們的婚姻,因為我們有時發生爭吵。」也試想想眼見配偶被精神病所折磨的痛苦。一個弟兄說:「我的妻子被診斷為患了『妄想狂樣精神分裂症』。她聽見聲音,並且拒絕接受治療,因為她相信這會『毒死』她。她不相信我是她的丈夫,也不肯傳道和參加聚會。」我們可以怎樣幫助這些病者的家人呢?

保羅說:「[要]勉勵灰心的人。」(帖撒羅尼迦前書5:14)有些弟兄姊妹很吃力地照顧患了精神病的家人,避開或不理會這些基督徒同工是件殘忍的事。保羅說:「要彼此接納。」(羅馬書15:7)基督徒的聚會使我們有機會親切地彼此接納,並且對那些「在自己家裡實踐敬虔」的人表現愛心和賞識。——提摩太前書5:4,《新世》。

長老作牧養探訪時也可以進一步鼓勵這些人繼續舉行家庭研讀,參加聚會,及在宣揚王國的工作上保持活躍。倘若這些弟兄姊妹有物質和實際的需要,會眾就應該切實予以援手而非只是說:「願你們穿得暖,吃得飽。」(雅各書2:16)也許這家人需要弟兄姊妹幫助他們參加聚會。有些人或者有能力幫助他們支付日增的醫療費用。(約翰一書3:17,18)弟兄姊妹多麼體會這種仁愛的關注!有一個姊妹患上精神病,她的丈夫說:「會眾知道我們的困難,他們非常仁愛地表示他們的確關心我們。」

緊守忠誠

保羅說:「被造的萬物直到現在都一同在痛苦呻吟。」(羅馬書8:22,《新譯》)我們承受到種種不完美,精神困擾只是這些痛苦缺陷之一而已。醫生也許能給人若干舒解。但很多尋求醫生幫助的人都有過像耶穌日子某個婦人的經驗,這婦人「在好些醫生手裡受了許多的苦,又花盡了她所有的,一點也不見好,病勢反倒更重了」。——馬可福音5:26。

故此,很多人必須學會忍受自己的難題,盼望在上帝的新世界裡得到真正的舒解。(啟示錄21:3,4)詩篇執筆者喊道:「你要稱頌耶和華……[他]醫治你的一切疾病。」(詩篇103:2,3)在這日子未來到之前,我們最關心的不是要在精神上和身體上享有完美的健康,而是證明自己的忠誠。(詩篇26:11;可參閱哥林多前書7:29-31。)患上精神病也許會使這件事格外困難。但上帝有許多僕人都帶著「肉體的刺」忠心服務,保羅就是個好例子。(哥林多後書12:7)一個精神病的受害者說:「我知道醫生,甚至弟兄都無法治好我;但我學會了依靠耶和華。」受精神困擾的人也可以依靠仁愛的弟兄姊妹耐心地用「屬靈的話」去安慰和支持他們。

[腳注]

a 《守望台》1989年1月15日刊有一篇文章題名為「精神困擾——當基督徒受其所苦時」,其中提出若干指引,論及若懷疑有鬼靈影響,就應當怎樣處理。

[第21頁的圖片]

仁愛長老的『屬靈話語』可以對精神受困擾的人有極大幫助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