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個重大日子開始了有史以來最偉大的人物
-
-
第105章
一個重大日子開始了
星期一晚上,耶穌離開耶路撒冷,回到位於橄欖山東面山麓的伯大尼。過去兩天,他把握機會在耶路撒冷執行他最後的服事職務。他無疑再度在朋友拉撒路的家中過夜。這是他自星期五從耶利哥抵達伯大尼以來的第四個晚上。
現在是尼散月11日星期二的清晨,耶穌和門徒再次上路。事實證明這是耶穌從事服事職務以來的一個重大日子,也是最忙碌的一天。這是他最後一次在聖殿露面,也是他在受審和被處決前公開從事服事職務的最後一天。
耶穌和門徒依照同一路線從伯大尼越過橄欖山向耶路撒冷進發,途中彼得看見那棵在前一天早上被耶穌咒詛的樹,便高聲喊道:「拉比,請看!你所咒詛的無花果樹已經枯乾了。」
但何以耶穌要將這棵樹毀去呢?他接著指出原因,說:「我實在告訴你們,你們若有信心,不疑惑,不但能行無花果樹上所行的事,就是對這座山[他們正站在其上的橄欖山]說:『你挪開此地,投在海裡!』也必成就。你們禱告,無論求什麼,只要信,就必得著。」
因此,藉著使樹枯萎,耶穌向門徒提出一個客觀的教訓,表明他們必須對上帝有信心。正如他說:「凡你們禱告祈求的,無論是什麼,只要信是得著的,就必得著。」特別鑑於他們快要面臨令人生畏的考驗,這是個多麼重要的教訓!然而,在無花果樹的枯萎與信心的質素之間還有另一個連繫。
以色列國像這棵無花果樹一般具有一副騙人的外表。儘管這個國家與上帝締結立約的關係,在表面上遵守他的誡命,但事實卻證明他們毫無信心,也沒有結出任何好果子來。由於缺乏信心,他們甚至猖狂到拒絕接受上帝的兒子!因此,藉著使沒有生產力的無花果樹枯萎,耶穌以生動逼真的方式表明這個不結果子、缺乏信心的國家最後會有什麼結局。
不久,耶穌和門徒抵達耶路撒冷,他們照例到聖殿去,耶穌在那裡開始教訓人。祭司長和民間的長老無疑想到耶穌在前一日把兌換銀錢的人從聖殿逐出的事,於是質問他說:「你仗著什麼權柄做這些事?給你這權柄的是誰呢?」
耶穌回答說:「我也要問你們一句話,你們若告訴我,我就告訴你們我仗著什麼權柄做這些事。約翰的洗禮是從哪裡來的?是從天上來的?是從人間來的呢?」
祭司和長老於是彼此商議怎樣回答耶穌。「我們若說『從天上來』,他必對我們說:『這樣,你們為什麼不信他呢?』若說『從人間來』,我們又怕百姓,因為他們都以約翰為先知。」
領袖們不知如何回答,只好對耶穌說:「我們不知道。」
耶穌於是對他們說:「我也不告訴你們我仗著什麼權柄做這些事。」馬太福音21:19-27;馬可福音11:19-33;路加福音20:1-8。
◼ 尼散月11日星期二有什麼重要性?
◼ 藉著使無花果樹枯萎,耶穌提出什麼教訓?
◼ 耶穌怎樣回答那些質問他憑什麼權柄做事的人?
-
-
以葡萄園的比喻揭發反對者有史以來最偉大的人物
-
-
第106章
以葡萄園的比喻揭發反對者
耶穌在聖殿裡。宗教領袖們質問他憑著什麼權柄做事,但他駁倒了他們,使他們無言以對。在他們仍然感到困惑之際,耶穌進一步問他們:「你們認為怎樣?」然後他用一個比喻去表明他們其實是怎樣的人。
耶穌說:「有一個人,他有兩個兒子。他去對大兒子說:『孩子,你今天到葡萄園去工作吧。』他說:『我不想去。』但後來他改變主意,就去了。父親又照樣去吩咐小兒子。小兒子說:『父親,我會去的。』後來卻沒有去。」耶穌問道:「這兩個兒子,那一個聽父親的話呢?」
「大兒子,」他的反對者回答說。
耶穌接著解釋:「我實在告訴你們:稅吏和娼妓比你們先進上帝的國。」稅吏和娼妓在實際上有如起初不願事奉上帝,後來卻像大兒子一般感到懊悔,於是轉而事奉他。在另一方面,宗教領袖們則像小兒子一般。他們雖然自稱事奉上帝,但正如耶穌指出:「[施浸者]約翰來到你們那裡,指示你們行義路,你們不信他;稅吏和娼妓卻信了他。你們看見了之後,還是沒有改變心意去信[他]。」
耶穌接著表明,宗教領袖們的不妥不是僅在於忽略了事奉上帝而已。他們其實是惡人。他說:「有一個家主,栽種了一個葡萄園,四面圍上籬笆,在園子裡挖了一個壓酒池,蓋了一座瞭望台,然後把園子租給佃戶,就遠行去了。到了收成的時候,園主派了僕人到佃戶那裡,收取應該納給他的果子。佃戶卻抓住他的僕人,打傷一個,殺了一個,又用石頭打死一個。於是園主再派其他的僕人去,人數比前一次更多,但佃戶也是同樣對待他們。」
「家主」耶和華上帝派到「葡萄園」「佃戶」那裡的「僕人」就是眾先知。佃戶則是以色列國的首領代表。聖經表明,上帝的「葡萄園」便是以色列國。
由於「佃戶」惡待及殺害「僕人」,耶穌解釋說:「最後,他[葡萄園的主人]派了自己的兒子去,說:『他們必尊敬我的兒子。』佃戶看見他的兒子,就彼此說:『這是繼承產業的;來,我們殺了他,佔有他的產業吧!』於是他們抓住他,把他推出葡萄園外殺了。」
耶穌這時遂向宗教領袖們問道:「那麼,葡萄園的主人來到的時候,會怎樣對待那些佃戶呢?」
他們回答說:「他會毫不留情的除掉那些惡人,把葡萄園租給按時繳納果子的佃戶。」
這樣,宗教領袖們便不自覺地定了自己的罪,因為在耶和華那有如「葡萄園」的以色列國裡,「佃戶」把他們也包括在內。耶和華期望從這些佃戶收取的果子就是要他們對自己的兒子——真正的彌賽亞——懷具信心。既然他們沒有產生這樣的果子,耶穌遂警告說:「經上[詩篇118:22,23]記著:『建築工人所摒棄的石頭,成了房角的主要石頭;這是主[耶和華]所作的,在我們眼中看為希奇。』這話你們沒有念過麼?因此我告訴你們,上帝的國要從你們那裡取去,賜給那結果子的外族人。誰掉在這石頭上,就必摔碎;這石頭掉在誰的身上,就必把他壓得粉碎。」
文士和祭司長這時才恍然大悟,原來耶穌正談及他們,於是合謀要殺死這位合法的『繼承者』。由於這緣故,以一個國家而言,他們會失去作王國統治者的特權。上帝會產生一個由新的『葡萄園佃戶』所組成的國家,一個能夠產生適當果子的國家。
由於宗教領袖們害怕群眾——後者認為耶穌是先知——他們沒有試圖在這個場合殺害他。馬太福音21:28-46,新譯;馬可福音12:1-12;路加福音20:9-19;以賽亞書5:1-7。
◼ 耶穌在頭一個比喻裡所描述的兩個兒子分別代表誰?
◼ 在第二個比喻裡,「家主」、「葡萄園」、「佃戶」、「僕人」及『繼承者』代表誰?
◼ 『葡萄園的佃戶』會有什麼遭遇?誰會取代他們?
-
-
婚宴的比喻有史以來最偉大的人物
-
-
第107章
婚宴的比喻
耶穌用兩個比喻將文士和祭司長揭發出來之後,他們決心要殺死他。但耶穌對他們的譴責並非至此為止,他接著對他們設了另一個比喻,說:
「天國好比一個王為他兒子擺設娶親的筵席,就打發僕人去,請那些被召的人來赴席,他們卻不肯來。」
耶和華上帝就是比喻裡的王,他替他的兒子耶穌基督擺設了娶親的筵席。耶穌的新婦——14萬4000位受膏的跟從者——最後會在天上與他結合。王的臣民就是在公元前1513年被帶進律法之約中的以色列人,他們享有成為一個『祭司王國』的機會。當時他們首次接獲邀請參加婚宴。
然而,直至公元29年秋季耶穌和門徒(王的僕人)開始從事宣揚王國的工作時,首次的呼召才向被邀的人發出。但那些在公元29至33年期間接獲呼召的以色列人卻不願赴席。於是上帝給這個受邀請的國家另一次機會,正如耶穌解釋說:
「王又打發別的僕人,說:『你們告訴那被召的人,我的筵席已經預備好了,牛和肥畜已經宰了,各樣都齊備,請你們來赴席。』」向被邀的人發出第二次(也是最後一次)呼召的時間開始於公元33年的五旬節,當時上帝將聖靈傾澆在耶穌的跟從者身上。這項呼召一直延續至公元36年。
可是,大部分以色列人依然對呼召不屑一顧。耶穌說:「那些人不理就走了;一個到自己田裡去;一個做買賣去;其餘的拿住僕人,凌辱他們,把他們殺了。」耶穌繼續說:「王就大怒,發兵除滅那些兇手,燒毀他們的城。」這件事發生於公元70年,當時耶路撒冷被羅馬大軍夷為平地,兇手也被殺戮淨盡。
然後耶穌解釋與此同時有什麼事發生:「於是[王]對僕人說:『喜筵已經齊備,只是所召的人不配。所以你們要往岔路口上去,凡遇見的,都召來赴席。』」僕人就遵囑而行,於是「筵席上就坐滿了客」。
從城外的大路上召聚賓客赴宴一事開始於公元36年。在未受過割禮的非猶太人當中,首先被召的乃是羅馬的百夫長哥尼流及其家眷。這件召聚非猶太人去取代那些先前拒絕赴宴的人的工作一直延續到現今這20世紀。
婚筵在20世紀才坐滿賓客。耶穌敘述在此之後有什麼事發生,說:「王進來觀看賓客,見那裡有一個沒有穿禮服的,就對他說:『朋友,你到這裡來怎麼不穿禮服呢?』那人無言可答。於是王對使喚的人說:『捆起他的手腳來,把他丟在外邊的黑暗裡;在那裡必要哀哭切齒了。』」
沒有穿禮服的人預表基督教國中的假基督徒。上帝從沒有將這些人正式視為屬靈的以色列人,也沒有以聖靈膏他們成為王國的後嗣。因此他們會被丟在外邊的黑暗裡遭受毀滅。
耶穌結束他的比喻說:「因為被召的人多,選上的人少。」不錯,以色列國中有許多人均接獲邀請成為基督新婦的成員,但只有少數血統上的以色列人被選上。事實證明在獲得屬天獎賞的14萬4000位賓客中,大部分都是非以色列人。馬太福音22:1-14;出埃及記19:1-6;啟示錄14:1-3。
◼ 誰是最初接獲邀請出席婚宴的人?他們在何時接獲邀請?
◼ 首次的呼召在何時向被邀的人發出?誰是奉差發出呼召的僕人?
◼ 第二次呼召在何時發出?誰在後來接獲邀請?
◼ 沒有穿禮服的人預表誰?
◼ 被召的多人是誰?蒙揀選的少數人是誰?
-
-
他們陷害耶穌不遂有史以來最偉大的人物
-
-
第108章
他們陷害耶穌不遂
耶穌在聖殿裡教訓人,剛向他的宗教仇敵講完三個比喻,將他們的邪惡揭發出來。法利賽人勃然大怒,於是商議要從耶穌的話找出把柄,將他逮捕。他們策劃了一項陰謀,打發門徒與希律的黨徒一起去見耶穌,希望設法找他的錯。
這些人說:「夫子,我們知道你是誠實人,並且誠誠實實傳上帝的道,什麼人你都不徇情面,因為你不看人的外貌。請告訴我們,你的意見如何?納稅給凱撒可以不可以?」
耶穌絕沒有被他們恭維的話所愚。他意識到他若說:『不,納這稅是不合法或不對的,』他便犯了企圖顛覆羅馬政府的罪了。然而,由於猶太人不滿受制於羅馬,如果他說:『不錯,你們應當納稅,』猶太人就會恨他。因此他回答說:「假冒為善的人哪,為什麼試探我?拿一個上稅的錢給我看!」
他們就拿一個銀錢給他。他問道:「這像和這號是誰的?」
他們回答說:「是凱撒的。」
「這樣,凱撒的物當歸給凱撒;上帝的物當歸給上帝。」眾人聽見耶穌這麼機巧得體的回答,都大感驚訝,於是便離開他走了。
撒都該人一向聲稱沒有復活這回事,現在眼見法利賽人陷害耶穌不遂,便去見耶穌,問他說:「夫子,摩西說:『人若死了,沒有孩子,他兄弟當娶他的妻,為哥哥生子立後。』從前,在我們這裡有弟兄七人,第一個娶了妻,死了,沒有孩子,撇下妻子給兄弟。第二、第三,直到第七個,都是如此。末後,婦人也死了。這樣,當復活的時候,她是七個人中哪一個的妻子呢?因為他們都娶過她。」
耶穌回答說:「你們所以錯了,豈不是因為不明白聖經,不曉得上帝的大能嗎?人從死裡復活,也不娶也不嫁,乃像天上的使者一樣。論到死人復活,你們沒有念過摩西的書荊棘篇上所載的嗎?上帝對摩西說:『我是亞伯拉罕的上帝,以撒的上帝,雅各的上帝。』上帝不是死人的上帝,乃是活人的上帝。你們是大錯了。」
群眾再次對耶穌的答覆感到詫異。有些文士甚至承認說:「夫子!你說得好。」
法利賽人看見耶穌堵住了撒都該人的口,於是便聚集起來,要進一步試探他。他們當中一個人問道:「夫子,律法上的誡命,哪一條是最大的呢?」
耶穌回答說:「第一要緊的就是說:『以色列啊,你要聽,主——我們上帝是獨一的主。你要盡心、盡性、盡意、盡力愛主——你的上帝。』其次就是說:『要愛人如己。』再沒有比這兩條誡命更大的了。」事實上,耶穌補充說:「這兩條誡命是律法和先知一切道理的總綱。」
一位文士同意說:「夫子說,上帝是一位,實在不錯;除了他以外,再沒有別的上帝;並且盡心、盡智、盡力愛他,又愛人如己,就比一切燔祭和各樣祭祀好的多。」
耶穌見文士的回答很有見地,就對他說:「你離上帝的國不遠了。」
直至當時,耶穌已一連三天——星期日、星期一及星期二——在殿裡教訓人。群眾很樂於聽他的教訓,但宗教領袖們卻密謀要殺害他;可是,他們的計謀一直未能得逞。馬太福音22:15-40;馬可福音12:13-34;路加福音20:20-40。
◼ 法利賽人策劃什麼陰謀去陷害耶穌?他若回答是或不是,便會有什麼結果?
◼ 耶穌怎樣擊破了撒都該人試圖陷害他的計謀?
◼ 法利賽人怎樣進一步試探耶穌?結果如何?
◼ 耶穌在耶路撒冷執行最後的服事職務時,他花了多少天在聖殿裡教訓人?結果如何?
-
-
耶穌譴責他的反對者有史以來最偉大的人物
-
-
第109章
耶穌譴責他的反對者
耶穌徹底挫敗了他的宗教反對者,以致他們不敢再向他提出任何問題。於是他採取主動將他們的愚昧暴露出來。他問他們說:「論到基督,你們的意見如何?他是誰的子孫呢?」
法利賽人回答說:「是大衛的子孫。」
雖然耶穌並沒有否認大衛是基督或彌賽亞的屬人祖先,他卻問道:「這樣,大衛被聖靈感動[載於詩篇第110篇],怎麼還稱他為主,說:[耶和華]對我主說:你坐在我的右邊,等我把你仇敵放在你的腳下。大衛既稱他為主,他怎麼又是大衛的子孫呢?」
法利賽人無話可說,因為他們根本不知道基督(受膏者)到底是誰。法利賽人看來相信彌賽亞只是大衛屬人的後代,但其實彌賽亞曾一度在天上,因此居於比大衛優越的地位而是大衛的主。
耶穌轉過來向群眾和門徒說話,警告他們要提防文士和法利賽人。既然這些人負責將上帝的律法教導人,「坐在摩西的位上」,耶穌便囑咐人說:「凡他們所吩咐你們的,你們都要謹守遵行。」但是他補充說:「不要效法他們的行為;因為他們能說,不能行。」
他們是偽君子。耶穌譴責他們的口吻與他數月前在法利賽人家裡進膳時所用的類似。他說:「他們一切所做的事都是要叫人看見。」然後他舉出例子去說明這點:
『他們將佩戴著作為護身符的經文匣做闊了。』猶太人所用的經文匣是一些比較小巧的匣子,用來戴在額上或手臂上,裡面裝有律法的四個片段:出埃及記13:1-10,11-16;申命記6:4-9;11:13-21。可是,法利賽人卻故意將這些匣子做得大一點,藉此使人以為他們對律法十分熱心。
耶穌也指出他們將「衣裳的繸子做長了」。上帝在民數記15:38-40吩咐以色列人在衣服的邊上做繸子,但法利賽人卻將繸子做得比任何人的更長。他們所做的一切事都是為了要沽名釣譽!耶穌宣告說:『他們喜愛最顯要的位置。』
可惜的是,耶穌自己的門徒也受到這種出人頭地的慾望所影響。因此他勸戒他們說:「你們不要受拉比的稱呼,因為只有一位是你們的夫子;你們都是弟兄。也不要稱呼地上的人為父,因為只有一位是你們的父,就是在天上的父。也不要受[領袖]的稱呼,因為只有一位是你們的[領袖],就是基督。」他們必須摒棄好為首的慾望!耶穌勸告他們:「你們中間誰為大,誰就要作你們的用人。」
接著他向文士和法利賽人宣布一連串的災禍,並且再三稱他們為假冒為善的人。他指責他們「把天國的門關了」,並且「侵吞寡婦的家產,假意做很長的禱告」。
耶穌說:「你們這瞎眼領路的有禍了!」他譴責法利賽人缺乏屬靈的價值觀,這由他們所作的武斷區別足以見之。例如他們說:「凡指著殿起誓的,這算不得什麼;只是凡指著殿中金子起誓的,他就該謹守。」他們將聖殿裡的金子看得比崇拜處所的屬靈價值更為重要,由此顯示他們在辨別是非的能力上是瞎眼的。
然後,耶穌再次像在較早時候所為一般,譴責法利賽人雖在獻十分之一的瑣細香料方面一絲不苟,但卻將律法上「更重的事,就是公義、憐憫、信實」等,完全忽視了。
耶穌把法利賽人稱為「瞎眼領路的,蠓蟲你們就濾出來,駱駝你們倒吞下去」。他們從酒裡濾出蠓蟲來,並非僅因為這是昆蟲,而是因為蠓蟲在禮儀上是不潔的。然而,他們卻忽略了律法上較重要的事;在相比之下,他們彷彿吞下了一隻駱駝一般。從禮儀上說來,駱駝也同樣是不潔的動物。馬太福音22:41-23:24;馬可福音12:35-40;路加福音20:41-47;利未記11:4,21-24。
◼ 耶穌向法利賽人問及大衛在詩篇第110篇所說的話時,後者為什麼無言以對?
◼ 法利賽人為什麼要將經文匣做大,將衣服的繸子加長?
◼ 耶穌向門徒提出什麼勸告?
◼ 法利賽人作出什麼武斷的區別?耶穌怎樣譴責他們忽視了更重要的事?
-
-
完成在聖殿的服事職務有史以來最偉大的人物
-
-
第110章
完成在聖殿的服事職務
耶穌最後一次在聖殿露面。事實上,他三天之後便會受審而被處決,至此他在地上的公開服事職務便完成了。現在他繼續嚴詞斥責文士和法利賽人。
他一連三次高聲說:「你們這假冒為善的文士和法利賽人有禍了!」首先,他宣告他們有禍是因為他們洗淨「杯盤的外面,裡面卻盛滿了勒索和放蕩」。因此他吩咐他們說:「先洗淨杯盤的裡面,好叫外面也乾淨了。」
他接著再宣告文士和法利賽人有禍,因為他們試圖以外表的虔誠去掩飾內心的不潔和腐敗。他說:「你們好像粉飾的墳墓,外面好看,裡面卻裝滿了死人的骨頭和一切的污穢。」
最後,他們的偽善從他們建造及粉飾先知們的墳墓以炫耀自己的善行一事顯露出來。然而,正如耶穌透露,他們是「殺害先知者的子孫」。事實上,任何膽敢揭露他們偽善的人均有喪命之虞!
接著耶穌以最嚴厲的措詞斥責他們,說:「你們這些蛇類、毒蛇之種啊,怎能逃脫[磯漢拿]的刑罰呢?」磯漢拿是耶路撒冷城外用來傾卸垃圾的山谷。耶穌藉此表示,由於文士和法利賽人蓄意跟隨他們那邪惡的途徑,他們會遭受永遠的毀滅。
論到耶穌所派出的代表,他說:「有的你們要殺害,要釘[苦刑柱];有的你們要在會堂裡鞭打,從這城追逼到那城,叫世上所流義人的血都歸到你們身上,從義人亞伯的血起,直到你們在殿和壇中間所殺的巴拉加[在歷代志下稱為耶何耶大]的兒子撒迦利亞的血為止。我實在告訴你們,這一切的罪都要歸到這世代了。」
由於撒迦利亞勇敢地抨擊以色列的領袖,他們便「同心謀害撒迦利亞,就照王的吩咐,在耶和華殿的院內用石頭打死他」。可是,正如耶穌預言,以色列人必定要償還所有這些義人所流的血。這件事終於在37年之後,亦即公元70年,發生在以色列人身上。當時羅馬大軍摧毀了耶路撒冷,有超過一百萬猶太人喪生。
耶穌想到這場可怕的災劫,不禁感到痛心。他再一次宣告說:「耶路撒冷啊,耶路撒冷啊,……我多次願意聚集你的兒女,好像母雞把小雞聚集在翅膀底下,只是你們不願意。看哪,你們的家成為荒場留給你們。」
然後耶穌補充說:「從今以後,你們不得再見我,直等到你們說:『奉[耶和華]名來的是應當稱頌的。』」那日便是基督在他屬天的王國裡臨在作王的時候,屆時眾人會以信心的眼看見他。
接著耶穌走到一處可以望見聖殿的銀庫及看到眾人投錢入庫的地方。他看見有錢的人投入許多錢幣。但隨後有一位窮寡婦來到,將兩個價值很微的小錢投入銀庫裡。
耶穌叫了門徒來,對他們說:「我實在告訴你們,這窮寡婦投入庫裡的,比眾人所投的更多。」門徒必然對此感到摸不著頭腦,於是耶穌解釋說:「他們都是自己有餘,拿出來投在裡頭;但這寡婦是自己不足,把她一切養生的都投上了。」耶穌說完這話之後,便離開聖殿而不再復返了。
門徒當中的一個對聖殿的宏偉壯麗讚嘆不已,說:「夫子,請看,這是何等的石頭!何等的殿宇!」真的,據報這些石頭長逾11米、闊逾5米、高逾3米!
耶穌回答說:「你看見這大殿宇嗎?將來在這裡沒有一塊石頭留在石頭上,不被拆毀了。」
耶穌說完這話之後,便和門徒越過汲淪谷,登上橄欖山。從那裡他們可以俯瞰宏偉壯麗的聖殿。馬太福音23:25-24:3;馬可福音12:41-13:3;路加福音21:1-6;歷代志下24:20-22。
◼ 耶穌最後一次視察聖殿時做了些什麼事?
◼ 文士和法利賽人的偽善怎樣顯露出來?
◼ 「磯漢拿的刑罰」是什麼意思?
◼ 何以耶穌認為寡婦所捐的比有錢人所捐的還多?
-
-
末世的標記有史以來最偉大的人物
-
-
第111章
末世的標記
現在是星期二下午。耶穌坐在橄欖山上,俯覽矗立在山下的聖殿。這時,彼得、安得烈、雅各和約翰私下來見耶穌。由於他剛才預言聖殿將會「沒有一塊石頭留在石頭上」,他們對這件事十分關注。
但他們去見耶穌時看來心裡還懷有其他的疑問。數星期前,耶穌曾論及他「臨在」和「人子顯現」的時候。在較早的一個場合,他也向門徒談及過「事物制度的末期」。因此使徒們對此深感好奇。
他們說:「請告訴我們,什麼時候會有這些事[耶路撒冷及聖殿遭受毀滅]?你的臨在和事物制度的末期會有什麼標記呢?」(《新世》)他們的問題其實包括三部分。首先,他們想知道耶路撒冷和其中的聖殿會在何時遭遇末日,其次是耶穌臨在執掌王國權柄的時候,最後是整個事物制度所遭遇的末日。
耶穌在他那詳盡的答覆中將三部分問題的答案都解釋清楚。他提出一個表明猶太事物制度行將遭遇末日的標記。除此之外他還提出一個標記,使他的未來門徒能夠知道他們正生活在他臨在的時期,而且整個事物制度的末日已近了。
隨著時間過去,使徒開始看見耶穌的預言獲得應驗。不錯,他所預言的事在他們的日子便開始發生。因此,那些在37年後,亦即公元70年,仍然活著的基督徒並沒有對臨到猶太制度和聖殿之上的毀滅感到意外。
可是,基督並沒有在公元70年開始臨在,現今的事物制度也沒有在該年進入末期。他要等到遲許多的時候才會帶著王國的權柄臨在。但究竟在什麼時候呢?考慮一下耶穌的預言可以幫助我們看出這件事。
耶穌預言世上會有「打仗和打仗的風聲」,「國要攻打國」,而且會有糧食短缺、地震及瘟疫等事發生。他的門徒會被人恨惡及殺害,也有假先知起來迷惑許多人。不法的事件會大增,大部分人的愛心會冷淡下來。與此同時,上帝王國的好消息會傳遍天下,向萬國作一個見證。
雖然耶穌的預言在公元70年耶路撒冷遭受毀滅之前已獲得了有限度的應驗,主要的應驗卻要等到他臨在及事物制度的末期才發生。我們若仔細回顧自1914年以來世上所發生的事,便可以看出自那年以來,耶穌的偉大預言已陸續獲得大規模的應驗。
耶穌所列舉的標記的另一部分是有『行毀壞可憎之物』出現。在公元66年,羅馬大軍圍困耶路撒冷,並著手拆毀聖殿圍牆的根基。當時可憎之物以這種形式出現。『可憎之物』妄自站在它不當站的地方。
在標記的主要應驗中,可憎之物便是國際聯盟及其繼承者聯合國。基督教國把這個謀求世界和平的組織視為足以替代上帝的王國。這是多麼可憎的事!因此,到了適當時候,隸屬於聯合國的政治勢力會轉過來攻擊基督教國(耶路撒冷所影射的實體),將她一舉毀滅。
因此耶穌預言說:「那時必有大災難,從世界的起頭直到如今,沒有這樣的災難,後來也必沒有。」雖然耶路撒冷在公元70年所遭受的毀滅的確是一場大災難(據報當時有超過一百萬人被殺),但規模卻不及挪亞日子所發生的普世洪水。因此,耶穌的預言的這部分尚未獲得大規模的應驗。
在末世保持信心
當尼散月11日星期二行將結束之際,耶穌繼續和使徒討論有關他臨在執掌王國權柄以及事物制度終結的標記。他警告門徒務要提防追隨假基督。他透露假基督會起來迷惑人,「如果可以的話,他們連選民也要迷惑。」(《新譯》)可是,選民卻會好像能夠看得很遠的鷹一般,結集在可尋得真正靈糧的地方,意即在真基督隱形臨在之際聚集在他手下。他們不會受人誤導,以致被招聚到假基督那裡。
假基督只能顯形地出現。但耶穌的臨在卻截然不同:他會是隱形的。這件事會發生於人類歷史上一段令人驚懼的時期中,正如耶穌說:「太陽就變黑了,月亮也不發光。」(《新譯》)不錯,這會是人類有史以來最黑暗的時期,彷彿太陽在日間變黑了,月亮在晚上也不發光一般。
耶穌繼續說,「天上的萬象震動。」(《新譯》)他由此表明,實際的天會看來充滿凶兆。天不再僅是飛鳥的領域了,相反,空中會充滿戰鬥機、火箭和探測太空的人造衛星等。人類所經歷的恐懼和暴力會超越有史以來的其他任何時期。
由於這緣故,耶穌接著指出,「在地上,各國也要因著海洋波濤的咆哮而困苦不安。……人因為等待即將臨到世界的事,都嚇昏了。」(《新譯》)事實上,正如耶穌說,人類有史以來這段最黑暗的時期會把人帶到一個日子,「那時,人子的徵兆要顯在天上,地上的萬族都要哀號。」(《新譯》)
可是,當『人子帶著能力降臨』去毀滅這個事物制度時,並非所有人都會嘆息哀號。14萬4000位與基督一同在屬天的王國裡共事的「選民」並不會哀號;他們的同伴,即耶穌在較早時候稱之為『另外的羊』的人,也不會。儘管這些人生活在人類歷史上最黑暗的時期,他們卻聽從耶穌的勸勉:「一有這些事,你們就當挺身昂首,因為你們得贖的日子近了。」
為了幫助生活在世界末期的門徒決定末日確已臨近,耶穌設了以下的比喻:「你們應該從無花果樹學個功課:樹枝長出嫩芽生出葉子的時候,你們就知道夏天近了;同樣,當你們看見這一切,就知道人子已經近在門口了。我實在告訴你們,這一切都必要發生,然後這世代才會過去。」(《新譯》)
因此,門徒一旦看見標記的許多不同特色紛紛獲得應驗,便當曉得事物制度的末日已迫在眉睫,上帝的王國行將毀滅一切罪惡了。事實上,末日會在目擊耶穌所預言的各事獲得應驗的那代人一生中臨到!耶穌勸勉一切生活在末世的重大時刻的門徒說:
「你們應當自己小心,免得在貪食醉酒和生活的掛慮壓住你們的心的時候,那日子突然臨到你們,正如網羅臨到全地的所有居民。你們要時時警醒,常常祈求,好讓你們能逃避這一切要發生的事,可以站在人子面前。」(《新譯》)
聰明和愚拙的童女
使徒們問耶穌他帶著王國權柄臨在時會有什麼標記,他剛答覆完他們的問題,如今他進一步用三個比喻去說明標記的各項特色。
每個比喻的應驗都是那些生活在基督臨在時期的人可以目睹的。耶穌介紹第一個比喻說:「那時,天國好比十個童女拿著燈出去迎接新郎。其中有五個是愚拙的,五個是聰明[「審慎」,《新世》]的。」
耶穌說「天國好比十個童女」,但他的意思絕不是說承受屬天王國的人有一半是愚拙的人,一半是審慎的人。不,他的意思只是,在與天國有關的事上,會有這個或那個特色。換句話說,與王國有關的事會好像這裡所說的事一樣。
十個童女象徵一切有希望或自稱有希望承受屬天王國的基督徒。在公元33年的五旬節,上帝把基督徒會眾許配給復活得了榮耀的新郎耶穌基督。但婚禮卻會在未來某個沒有指定的時間在天上舉行。
在比喻中,十個童女出去準備迎接新郎和加入婚禮的行列。新郎來到時,她們會在路上點起燈來照亮遊行的行列,藉此在新郎將新娘帶往新居時向之表示敬意。可是,耶穌解釋說:「愚拙的拿著燈,卻不預備油;[審慎]的拿著燈,又預備油在器皿裡。新郎遲延的時候,她們都打盹,睡著了。」
新郎姍姍來遲,表示基督會在遙遠的將來才以君王的身分掌權臨在。他最後在1914年登基作王。在這個日子來到之前的漫漫長夜裡,所有童女都睡著了。但耶穌並沒有因此責備她們。愚拙的童女是因為器皿裡沒有油而受到責備。耶穌接著解釋童女們在新郎來到前被喚醒的情形,說:「半夜有人喊著說:『新郎來了,你們出來迎接他!』那些童女就都起來收拾燈。愚拙的對[審慎]的說:『請分點油給我們,因為我們的燈要滅了。』[審慎]的回答說:『恐怕不夠你我用的;不如你們自己到賣油的那裡去買吧。』」
油象徵一些幫助真正基督徒不斷發出光來的東西,即上帝所感示的話語。基督徒緊緊持守這話語,並且憑著聖靈之助得以明白其中的內容。屬靈的油使審慎的童女們在迎接新郎時能夠照亮參加婚宴者的行列。可是,愚拙的童女階級卻在自己裡面——她們的器皿內——沒有所需的屬靈燈油。因此耶穌描述接著有什麼事發生:
「她們[愚拙的童女]去買[油]的時候,新郎到了。那預備好了的,同他進去坐席,門就關了。其餘的童女隨後也來了,說:『主啊,主啊,給我們開門!』他卻回答說:『我實在告訴你們,我不認識你們。』」
基督在屬天的王國裡執掌王權之後,審慎的童女階級——真正的受膏基督徒——醒覺過來,獲悉他們有特權在這黑暗的世界裡發出光來以讚美復臨的新郎。但那些由愚拙童女所預表的人卻沒有作妥準備以這樣的讚美去迎接新郎。因此,時候來到,基督拒絕開門讓他們參加天上的婚宴。他將他們撇下在外邊的黑暗裡,在世界深夜的幽暗中,最後與其他一切行不法之事的人一同遭受毀滅。因此,耶穌在結論中說:「所以,你們要警醒;因為那日子,那時辰,你們不知道。」
按才幹接受託付的比喻
耶穌繼續在橄欖山上與使徒們一起討論,並且向他們講述另一個比喻。這是一系列三個比喻中的第二個。他於數日前在耶利哥說了另一個有關銀子的比喻去表明王國仍要等待一段頗長的時間才會來到。如今他所敘述的比喻雖然與先前的比喻有若干相似的地方,但這個比喻的應驗卻指向基督執掌王國權柄臨在時的各項活動。比喻表明耶穌的門徒在地上時必須努力作工以增加「他的家業」。
耶穌開始說:「天國[意即與王國有關的環境]又好比一個人要往外國去,就叫了僕人來,把他的家業交給他們。」耶穌便是比喻裡要往外國去的人,他在升天之前將自己的家業交託給僕人——有希望承受天國的門徒。家業並非指實際的財產,而是代表一塊受到栽培的田地,耶穌已在其中奠下了能夠產生更多門徒的潛力。
耶穌在升天前不久把家業託付給僕人。他以什麼方式如此行呢?藉著吩咐他們在田地上繼續工作,將王國的信息傳到地極。正如耶穌說:「[他]按著各人的才幹給他們銀子:一個給了五千,一個給了二千,一個給了一千,就往外國去了。」
基督按照僕人的不同才幹或屬靈潛質將八千銀子——基督的家業——分給各個僕人。僕人代表不同階級的門徒。在第一世紀,接獲五千銀子的階級看來包括使徒在內。耶穌接著敘述那領受五千和二千銀子的僕人,都藉著努力從事宣揚王國及使人作基督門徒的活動使所得的銀子增加了一倍。可是,那接獲一千銀子的僕人卻將其埋藏在地裡。
耶穌繼續說:「過了許久,那些僕人的主人來了,和他們算帳。」基督一直等到20世紀,即1900多年之後,才回來與僕人算帳。這的確可說是「過了許久」。耶穌接著解釋說:
「那領五千銀子的又帶著那另外的五千來,說:『主啊,你交給我五千銀子。請看,我又賺了五千。』主人說:『好,你這又良善又忠心的僕人,你在不多的事上有忠心,我要把許多事派你管理;可以進來享受你主人的快樂。』」領受二千銀子的僕人也使所得的錢增加一倍,結果贏得同樣的稱讚和獎賞。
可是,這些忠信的僕人怎樣進去享受主人的快樂呢?請想想,他們的主人——耶穌基督——的快樂是指他升到天父那裡承受王國的產業而言。對現代忠信的僕人來說,他們由於進一步受託照管更多王國事務而大大喜樂。他們一旦完成了地上的旅程,便會復活升到天上的王國裡享受莫大的喜樂。但第三個僕人又如何?
這僕人埋怨說:「主啊,我知道你是忍心的人,……我就害怕,去把你的一千銀子埋藏在地裡。請看,你的原銀子在這裡。」僕人蓄意不肯在田裡作工,不願從事傳道和使人作基督門徒的工作。因此主人將他稱為「又惡又懶」的僕人,並且向他宣布判決,說:「奪過他這一千來,……把這無用的僕人丟在外面黑暗裡;在那裡必要哀哭切齒了。」屬於惡僕階級的人既被趕出去,自然得不著任何屬靈的喜樂。
所有自稱跟從基督的人都可以從這個比喻學得一個嚴肅的教訓。他們若想贏得稱讚及獎賞,不致被丟在外面的黑暗裡而最後遭受毀滅,就必須全力參與傳道工作,以求增加屬天主人的家業。你正努力這樣行嗎?
基督帶著王國權柄來臨
耶穌仍與使徒在橄欖山上。使徒曾詢問他臨在及事物制度的末期會有什麼標記,為了回答他們的問題,耶穌向他們講出一系列三個比喻中的最後一個。他說:「當人子在他榮耀裡、同著眾天使降臨的時候,要坐在他榮耀的寶座上。」
人無法看見帶著屬天榮耀的天使。因此,人子耶穌基督與天使來臨時必然是人目所不能見的。這件事發生於1914年。但他為了什麼目的來臨呢?耶穌解釋說:「萬民都要聚集在他面前。他要把他們分別出來,好像牧羊的分別綿羊山羊一般,把綿羊安置在右邊,山羊在左邊。」
耶穌描述那些被分別出來安置在蒙嘉許一邊的人會有什麼遭遇,說:「於是王要向那右邊的說:『你們這蒙我父賜福的,可來承受那[從世界定基]以來為你們所預備的國。』」綿羊不會與基督一同在天上掌權統治,但卻會以地上臣民的身分承受王國。「世界定基」是指亞當夏娃初次生下一些可以從上帝救贖人類的安排得益的兒女的時候。
但何以綿羊會被安置在王所嘉許的右邊呢?王回答說:「因為我餓了,你們給我吃,渴了,你們給我喝;我作客旅,你們留我住;我赤身露體,你們給我穿;我病了,你們看顧我;我在監裡,你們來看我。」
既然綿羊在地上,他們想知道他們怎可能為屬天的君王行這些善事。他們問道:「主啊,我們什麼時候見你餓了,給你吃,渴了,給你喝?什麼時候見你作客旅,留你住,或是赤身露體,給你穿?又什麼時候見你病了,或是在監裡,來看你呢?」
王回答說:「我實在告訴你們,這些事你們既做在我這弟兄中一個最小的身上,就是做在我身上了。」基督的弟兄便是14萬4000個與他一同在天上作王統治的受膏基督徒當中仍然留在地上的分子。耶穌指出,善待他們便等於善待他。
王接著對山羊說:「你們這被咒詛的人,離開我!進入那為魔鬼和他的使者所預備的永火裡去!因為我餓了,你們不給我吃,渴了,你們不給我喝;我作客旅,你們不留我住;我赤身露體,你們不給我穿;我病了,我在監裡,你們不來看顧我。」
可是,山羊卻埋怨說:「主啊,我們什麼時候見你餓了,或渴了,或作客旅,或赤身露體,或病了,或在監裡,不伺候你呢?」山羊所受的不利判決其實與綿羊所受的有利判決根據同一的準則。耶穌回答說:「這些事你們既不做在我這弟兄中一個最小的身上,就是不做在我身上了。」
因此,基督臨在執掌王權的時候——在這個邪惡的事物制度於大患難中遭遇末日之前——會是一段審判的時期。山羊「要往永刑[「永遠剪除」,《新世》]裡去;那些義人[綿羊]要往永生裡去」。馬太福音24:2-25:46;13:40,49;馬可福音13:3-37;路加福音21:7-36;19:43,44;17:20-30;提摩太後書3:1-5;約翰福音10:16;啟示錄14:1-3。
◼ 什麼促使眾使徒向耶穌發問?但看來他們心裡還存有其他什麼疑問?
◼ 公元70年所發生的事應驗了耶穌的預言的哪一部分?但當時什麼事尚未獲得應驗?
◼ 耶穌的預言在何時獲得首次的應驗?但在何時才獲得大規模的應驗?
◼ 在首次及最後的應驗中,可憎之物是什麼?
◼ 何以耶路撒冷的毀滅並非有關大災難的預言的最後應驗?
◼ 世事的什麼發展將基督的臨在標明出來?
◼ 「地上的萬族都要哀號」這件事會在何時發生?但基督的跟從者卻會怎樣行?
◼ 耶穌設了什麼比喻去幫助他未來的門徒看出末日已近了?
◼ 耶穌向生活在末世期間的門徒提出什麼勸勉?
◼ 十個童女象徵誰?
◼ 新娘在何時許配給新郎?但新郎在何時到來接新娘前往參加婚宴?
◼ 油代表什麼?由於有油,審慎的童女能夠怎樣行?
◼ 婚宴在何處舉行?
◼ 愚拙的童女喪失了什麼偉大的獎賞?她們有什麼結局?
◼ 我們從按才幹接受託付的比喻學得什麼教訓?
◼ 眾僕人是誰?主人託付給他們的家業是什麼?
◼ 主人在何時回來與僕人算帳?他發現什麼情形?
◼ 忠信的僕人進去享受的快樂是什麼?第三個僕人——惡僕——卻有什麼遭遇?
◼ 何以基督的臨在必然是隱形的?那時他會做些什麼工作?
◼ 綿羊在什麼意義上說來承受王國?
◼ 「世界定基」是在什麼時候?
◼ 基督根據什麼準則將人判為綿羊或山羊?
-
-
耶穌行將度過他在世的最後一個逾越節有史以來最偉大的人物
-
-
第112章
耶穌行將度過他在世的最後一個逾越節
隨著尼散月11日星期二行將結束,耶穌完成了他在橄欖山上對使徒們所作的教導。當天他的確忙個不了,十分辛勞!現在,也許是在返回伯大尼過夜的途中,他對使徒們說:「你們知道,過兩天是逾越節,人子將要被交給人,釘在[苦刑柱]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