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世界的人都可以聯絡上!警醒!2012年 | 2月
-
-
全世界的人都可以聯絡上!
● 從前有個人叫薩姆,大家都叫他「老古董」。很多年來,他一直不肯使用新科技來跟家人和朋友聯絡。人人都說要用新科技,連薩姆十幾歲的孩子也這麼說。但是薩姆卻笑著跟他16歲的女兒說:「我寧願跟以前一樣,跟別人面對面說話!」
後來,薩姆開始想自己這麼堅持到底好不好。他想起有些朋友已經很多年沒見面也沒說過話了,還有,他覺得有些家人太忙,沒有時間好好聊聊。薩姆就問自己:「如果我希望跟他們保持聯繫,是不是真的要開始用新科技呢?」當時是20世紀中葉,薩姆住在美國的鄉村,他這個大家口中的「老古董」終於開始考慮要裝一部電話了!
時間來到了2012年。薩姆的孫子納坦剛剛跟好朋友羅伯托和安潔拉通完電話,他們搬到了離美國很遠的地方。納坦心裡想:「哇!他們搬家都十年了!」他很驚訝時間過得這麼快。
納坦還有些朋友和家人住在很遠的地方,這些年來,納坦有時會接到他們的電話,他已經很滿意用這種方式聯絡。不過,現在似乎每個人都用社交網站來保持聯絡,連納坦十幾歲的孩子也不例外。
大家都說納坦是個「老古董」,說他不喜歡跟上科技的潮流。他說:「我寧願跟以前一樣,用電話跟別人交談,聽到他們的聲音!」現在,納坦開始想自己是不是該改變改變了。他問自己:「如果我希望跟他們保持聯繫,是不是真的要開始用新科技呢?」
你的想法是不是也跟納坦一樣呢?跟別人溝通是人類的天性。(創世記2:18;箴言17:17)既然現在很多人都使用社交網站來保持聯絡,你是不是也該多了解一下這種新科技呢?
-
-
為什麼很多人都喜歡?警醒!2012年 | 2月
-
-
為什麼很多人都喜歡?
請想想,上個月你 用了哪些方法來跟別人溝通聯絡呢?
面對面說話
寫信或問候卡
打電話
發電子郵件
發短信(簡訊)
用即時通訊(即時訊息)
用視頻(視訊通話)
上社交網站
現在的人比以往的人有更多的聯絡方式可以選擇,而這些聯絡方式有優點也有缺點。我們來看看幾個例子:
面對面說話
優點:可以看到對方的動作和臉上細微的表情,從他的語氣聽出他的感受。
缺點:雙方都要有時間。
寫信或問候卡
優點:既溫暖又親切。
缺點:寫信的人要花時間寫,還要等一段時間才能寄到收信人手中。
電子郵件
優點:可以很快就寫好,而且很快可以發到對方的電郵信箱。
缺點:缺少親切感,很容易誤解對方的意思。
那麼社交網站(社群網站)又怎麼樣呢?有些人說這是跟別人保持聯絡的最好方式。目前全世界的社交網站有幾百種,最受歡迎的就是臉書(Facebook),用戶有八億之多!《時代》週刊說:「假如臉書也算是個國家,那麼以人口來說,臉書就是全世界第三大國家了,僅次於中國和印度。」到底社交網站是什麼?為什麼這麼多人喜歡用呢?
社交網站讓用戶可以在網上跟一群特定的朋友分享消息。21歲的琴恩說:「上社交網站是跟朋友聯絡的好方法,而且用社交網站來跟朋友分享生活照或旅遊時拍的照片也很方便。」
那為什麼不寫信來跟朋友聯絡呢?有些人會說:「太花時間啦!」,而且要寄照片的話還要花很多錢來沖洗。那為什麼不打電話聯絡呢?還是太花多時間了,而且一次只能打給一個朋友,有的人可能不在家,有的人可能沒時間跟你 慢慢聊。那麼發電子郵件怎麼樣?20歲的丹妮爾抱怨說:「現在沒有人會回覆電子郵件了,就算他們願意回覆,也要花好幾個星期 才回你。但是,上社交網站就不一樣了,我只要貼上一句話說我在做什麼,朋友也會貼上一些話說他們在做什麼,我們只要登入網站,馬上就可以知道大家的最新消息了,很方便!」
當然,不是所有貼在社交網站上的話都是毫無意義的閒聊。當有天災發生時,例如日本在2011年3月11日發生地震和海嘯,有些地方遭受嚴重的破壞,很多人都上社交網站來查看家人和朋友的情況。
看看住在美國的本傑明的經歷。他說:「日本發生海嘯後,電話完全打不通,有個朋友告訴我,他發了電子郵件給一個在東京的朋友,但她卻沒有回覆。這個人我也認識,我立即拿起手機上網,進她的社交網站,馬上就看到她在網頁上貼了簡短的話『我一切安好,之後再詳細告訴你們這裡的情況』。」
本傑明又說:「知道她的情況後,我就通知朋友中所有認識她的人。由於有些人沒有 自己的社交網站,我必須花時間找出他們的電郵地址,再發電郵給每個人。幾天後我收到幾個人的回覆,有一個人大約過了兩星期才回!他們收到的電郵太多,不能很快看完。可是,用社交網站來聯繫可以省很多時間,只要幾分鐘,大家就知道彼此的最新消息了!」
顯然,社交網站是有一些優點的。但有沒有缺點呢?如果有的話,缺點是什麼?該怎樣小心使用?
[第5頁的附欄或圖片]
社交網站的通訊方式
1.登入自己的網頁貼一句話(更新消息)。
2.朋友名單裡的人只要登入他們的網頁就會看到你貼的話,而你只要登入自己的 網頁也會看到他們 貼的話。
-
-
社交網站——你該想想的四個問題警醒!2012年 | 2月
-
-
社交網站——你該想想的四個問題
既然使用社交網站跟上網做許多事一樣都有危險,a我們該想想以下幾個問題:
1 上社交網站對我的隱私有什麼影響?
「多言多語,難免犯錯;約束嘴唇,才算睿智。」——箴言10:19
你要知道 要是不小心,你在社交網站上的個人資料、照片、最新消息(給朋友名單裡的人的貼文),以及回覆(看了別人的貼文後所寫的話)都會透露出很多關於你的事,例如你住在哪裡、什麼時候在家或不在家、在哪裡工作、上什麼學校。如果有個小偷看到你的貼文寫「我們明天要去旅行了!」,又在你的網頁找到你的住址,那麼他就知道什麼時候可以到你家偷東西了。
泄露其他資料,例如你的電郵地址、出生日期、電話號碼,都可能使你被人騷擾、恐嚇,或被盜用身份資料。不過,很多人都會毫無顧忌地在自己的社交網站上透露這些資料。
很多人都忘記自己的資料一放在社交網站上,其實就等於放在公共領域上了。即使他們設定只有「朋友」才能看自己更新的資料,卻無法控制這些朋友會怎樣使用這些資料。你該知道,任何資料一放在社交網站上,就要當做是公開的,什麼人都可以看,或者有可能被人公開。
你該怎麼做 要清楚知道自己的社交網站有什麼隱私設定的功能,然後要設定好。還要限制只有你認識和信任的人才可以看到你最新的消息和照片。
就算是這樣,你也要知道,會看到你貼文的人可能比你想像的還多。要經常檢查你的網頁,看看會不會有些資料被有企圖的人利用,例如知道你現在在哪裡或盜用你的身份資料。還有,就算你只是貼一些話給好朋友看也要小心,不要在社交網站貼上自己或別人的隱私。(箴言11:13)如果你想跟朋友說些私事,要用其他的通訊方法。年輕的卡梅倫說:「用電話談私事比較親切又可以保護隱私。」
要記得 有位女子名叫金,她提醒人說:「如果你很小心自己貼什麼資料,在社交網站上就仍然可以有一些隱私。只要你上網的時候留心保護自己,就不會招惹麻煩。」
2 上社交網站會浪費我很多時間嗎?
「看清哪些事更為重要」。——腓立比書1:10
你要知道 有時上社交網站會浪費你很多時間,也會使你分心無法做更重要的事。一個名叫凱的女孩說:「社交網站上的朋友越多,你花的時間也越多,越容易上癮。」有些人就曾陷入這樣的情況,我們來看看一些過來人怎麼說:
「就算一個人不太喜歡上社交網站,但一上就很難停下來。社交網站幾乎可以控制你!」——埃莉絲
「社交網站上有很多東西可以玩、可以看,有遊戲、小測驗、『粉絲』[歌迷]專頁,還有朋友的個人檔案!」——布萊恩
「社交網站好像有一種魔力,一上去就被吸引了。你根本不知道自己花了多少時間,直到媽媽回來問你『怎麼還沒洗碗?』,你才發現時間過了那麼久!」——安娜莉絲
「我一放學就想快點回家,看看誰在我的貼文下留了言,然後還要回覆很多人的留言,看看他們貼了什麼新的照片。我上網的時候總是很煩躁,很不喜歡被人打擾。我知道有些人整天都在網上,到別人家裡玩也要上網,最誇張的是連三更半夜也待在網上!」——梅甘
你該怎麼做 時間就是金錢,不可以浪費。要好好規劃怎麼運用時間,就像規劃怎麼用錢一樣。首先,要寫下你覺得每天用多少時間來上網才是合理的,然後記錄自己一個月中每天上網的時間,看看是不是可以遵守這個規定。有需要的話可以調整一下自己的上網習慣,好符合這個規定。
如果你十幾歲的孩子花太多時間上社交網站,那麼就要看看到底是什麼原因讓他們這麼沉迷。例如南茜·威拉德在她的書《小孩安全上網,青少年聰明上網》(英語)中指出,花太多時間上社交網站可能是跟焦慮、壓力、缺乏自尊心有關。她說:「很多青少年都很擔心自己是不是受朋友歡迎。要是他們以自己在網上有多少朋友、跟朋友有多少網上的互動,來決定自己是否受歡迎的話,就會很容易上癮。」
不要讓社交網站或任何 網上的活動,妨礙你跟家人培養良好關係。唐·塔普斯科特在他的書《在數碼時代中成長》(英語)中指出,「諷刺的是,當家人分開很遠的時候,上網就很容易互相聯絡,但當家人一起住的時候,上網反而使彼此的關係疏遠」。
要記得 一個叫愛米莉的女孩說:「我覺得上社交網站是跟朋友保持聯絡的好方法,但什麼事都要適可而止,你也要知道應該什麼時候離開網站。」
3 上社交網站怎樣影響別人對我的看法?
「選擇巨財不如選擇美名,獲得金銀不及贏得喜愛。」——箴言22:1
你要知道 你在社交網站上所貼的話可能會影響別人對你的看法。你一旦有了不好的名聲就很難除去了。(箴言20:11;馬太福音7:17)看來很多人都沒有意識到事情會有多嚴重。拉克爾是個年輕女孩,她說:「很多人一上社交網站就什麼都不管了,他們會說一些平常不會說的話。有些人沒有意識到,只要貼一句不好的話,自己的名聲就毀了。」
如果你在社交網站上的名聲不好,受到的影響可能很長遠。《在數碼時代中成長》指出:「據說有很多社交網站的用戶找工作時不被錄用或丟掉工作,原因就是他們在社交網站上貼了不好的話或照片。」
你該怎麼做 試試從別人的角度看自己的社交網站,想想別人會怎麼樣看我。想想看:我真的希望別人這麼看我嗎?如果別人看我貼的照片,他們會用什麼字眼來形容我呢?很隨便?很性感?很愛玩?如果我真的給別人這樣的印象,那麼我之後去面試工作時,我希望未來的老闆看我的網頁後也有一樣的印象嗎?這些照片真的可以顯示出我的價值觀嗎?
假如你是個年輕人,請問問自己:「如果爸爸媽媽、老師或一個我尊重的成年人看了我的網頁,他們會有什麼反應呢?我會不會因此覺得不好意思呢?」
要記得 由於你在社交網站上所貼的東西會影響你的名聲,因此要記住使徒保羅所說的話:「人種的是什麼,收的也是什麼。」(加拉太書6:7)
4 上社交網站交朋友要小心什麼?
「跟智慧人同行,就有智慧;同愚昧人來往,難免吃虧。」——箴言13:20
你要知道 你的朋友會影響你的想法和行為。(哥林多前書15:33)因此,在社交網站上你也要小心地選擇朋友。有些人會接受幾十個甚至幾百個人加入朋友名單,但他們其實並不熟悉或根本不認識這些「朋友」。有些人發覺名單中的朋友並非全都對自己有好影響。來看看一些人怎麼說:
「如果你不管什麼張三、李四、王五都加為『朋友』的話,就會有麻煩了!」——安娜莉絲
「我知道有些人加了一些他們本來不想接受的朋友,但因為不想傷害他們的感情,所以就來者不拒。」——莉安
「接受網上的朋友就像面對面交朋友一樣,你必須留意自己交了什麼樣的朋友。」——亞歷克西絲
你該怎麼做 要定下自己的交友原則。例如,有些人規定自己要跟什麼樣的人做朋友:
「我只會加認識的人做『朋友』,是真正認識的,不光是知道有這個人 而已。」——琴恩
「我只會加認識很久的人做『朋友』,陌生人我是絕對不會加的。」——莫妮克
「只有我熟悉而且價值觀跟我一樣的人,我才喜歡加他做『朋友』。」——蕾
「我的原則很簡單,不認識的人要求加入做我的『朋友』,我一定不理會。我的『朋友』一定都是我認識的,而且在現實世界中,大家都已經是朋友了。」——瑪麗
「如果有個『朋友』所貼的照片或最新消息令我很反感,我一定會從朋友名單中刪除這個人,絕不會不好意思,因為只是看看這個人貼的東西,就會對我有不好的影響。」——金
「以前我有社交網站時,我定下了很嚴格的隱私設定。我絕不會讓朋友的朋友看我貼的話或照片,只有我自己的朋友才可以看。我這麼做是因為不肯定朋友的朋友對我的影響是好是壞,我不認識他們也不知道他們是怎麼樣的人。」——凱蒂
要記得 醫學博士格溫·奧基夫在《網絡安全》(英語)一書中指出,「最好的網上交友原則就是只加你認識的人做『朋友』,而且這些人是你在離線之後也會繼續接觸的」。b
[腳注]
b 如果你想知道更多關於社交網站的資料,請看《警醒!》2011年7月刊24-27頁;2011年8月刊10-13頁。
[第8頁的附欄]
要記得登出網站!
如果你不在電腦前,又沒登出(退出)你的社交網站,會有什麼風險呢?其他人就可以上你的網頁貼任何資料了。羅伯特·威爾遜律師說,如果你沒登出自己的社交網站,「就像把自己的錢包或手機放在公眾的地方一樣危險,因為誰都可以坐下來貼資料在你的塗鴉牆上」。他有什麼建議呢?「一定要記得登出你的社交網站」。
[第8頁的附欄]
自找麻煩?
美國《消費者報導》雜誌的一項調查顯示,在使用社交網站的人中,「有百分之15會貼上自己目前身在哪裡或旅遊的行程;百分之34的人會寫上自己出生的年月日;百分之21的人會貼上孩子的名字和照片。他們這麼做會有風險,例如被人跟蹤、入室盜竊或被盜取身份資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