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重生——是踏上了得救的道路嗎?
    守望台2009年 | 4月1日
    • 重生——是踏上了得救的道路嗎?

      如果有人問「你重生了沒有?」,你會怎麼回答呢?世界各地許多自稱相信聖經的人會毫不猶豫地說:「我已經重生了!」他們相信重生是真基督徒的標誌,也是通往得救的惟一道路。他們認同羅伯特·斯普勞爾等神學家的看法。斯普勞爾在他的著作裡說:「沒有重生的人……算不上是基督徒。」

      你相信重生能使你踏上得救的道路嗎?要是這樣,你無疑也希望幫助親友找著這條路,並在其上邁步向前。不過要這樣行,他們就得明白重生和沒有重生有什麼分別?你會怎樣向親友闡明重生的含意?

      許多人認為,「重生」是指人由於鄭重地承諾要事奉上帝和基督,因而在靈性上死而復生。一本通用詞典說,重生的人「向來信奉基督,但他們有過一些令人激動的宗教體驗之後,重申或再次確認自己的信仰」。(《韋氏大學詞典》,英語)

      如果知道聖經的解釋跟以上的說法不一樣,你會感到意外嗎?你想知道聖經怎樣論及重生嗎?清楚了解重生的含意,必定會使你得益不淺,因為確切地明白了重生是什麼意思,你對人生和未來都會有不同的看法。

      聖經到底怎麼說?

      「重生」一詞見於聖經的約翰福音3:1-12。這段經文記載了耶穌和耶路撒冷一個宗教領袖尼哥德慕的對話,這番對話意味深長,你可以在附欄讀到整段話的內容,請仔細讀讀。

      在這個記載裡,耶穌強調了重生的幾個特色。a實際上,耶穌的話有助於解答以下五個問題:

      ◼ 重生有多重要?

      ◼ 重生是由人自己決定的嗎?

      ◼ 重生的目的是什麼?

      ◼ 重生的過程是怎樣的?

      ◼ 重生的人跟上帝的關係有什麼轉變?

      讓我們來逐一看看這些問題。

      [腳注]

      a 「新生」一詞見於彼得前書1:3,23。這個詞的意思跟「重生」相同,兩者都是源自希臘語動詞「根納奧」。

      [第4頁的附欄或圖片]

      「你們必須重生」

      「有一個法利賽人,名叫尼哥德慕,是猶太人的官。這人夜裡來見耶穌,說:『拉比,我們知道你是由上帝那裡來作師傅的;因為你所行的神跡,若沒有上帝同在,無人能行。』耶穌回答說:『我實實在在地告訴你,人若不重生,就不能見上帝的國。』尼哥德慕說:『人已經老了,如何能重生呢?豈能再進母腹生出來嗎?』耶穌說:『我實實在在地告訴你,人若不是從水和聖靈生的,就不能進上帝的國。從肉身生的就是肉身;從靈生的就是靈。我說:「你們必須重生」,你不要以為希奇。風隨著意思吹,你聽見風的響聲,卻不曉得從哪裡來,往哪裡去;凡從聖靈生的,也是如此。』尼哥德慕問他說:『怎能有這事呢?』耶穌回答說:『你是以色列人的先生,還不明白這事嗎?我實實在在地告訴你,我們所說的是我們知道的;我們所見證的是我們見過的;你們卻不領受我們的見證。我對你們說地上的事,你們尚且不信,若說天上的事,如何能信呢?』」(約翰福音3:1-12,《和合本》)

  • 重生——有多重要?
    守望台2009年 | 4月1日
    • 重生——有多重要?

      耶穌跟尼哥德慕談話時,自始至終都強調重生是非常重要的。他怎樣表明這點呢?

      請留意耶穌跟尼哥德慕所說的話,怎樣道出重生是非常重要的。耶穌說:「人若不 重生,就不能 見上帝的國。」(約翰福音3:3,《和合本》)「若不……就不能」道出了重生有多重要。舉個例,假如有人說:「太陽若不 出來,就不能 看見日光。」他的意思就是:「要有日光,太陽就必須出來。」類似地,耶穌說人要「看見上帝的王國」,就必須重生。

      最後,有些關於重生的問題仍未獲得解決,為了消除這些疑問,耶穌說:「你們必須 重生」。(約翰福音3:7)耶穌的話清楚表明,重生是進上帝王國的必須條件。(約翰福音3:5)

      耶穌把重生看得那麼重要,基督徒就該對重生這課題有正確的理解。比如說,你認為重生是由人自己選擇 的嗎?

      [第5頁的精選語句]

      「太陽若不出來,就不能看見日光」

  • 重生——是由人自己決定的嗎?
    守望台2009年 | 4月1日
    • 重生——是由人自己決定的嗎?

      誰使人重生呢?有些牧師和教士在勸勉聽眾成為重生的基督徒時會引用耶穌的話,說「你們必須重生」。(約翰福音3:7)他們把耶穌的話當作命令,實際上吩咐人「要重生!」因此他們認為,人可以自己決定是否聽從耶穌的吩咐,採取所需的步驟,以求重生。按照他們的說法,重生純粹是基督徒的個人決定。可是,他們對重生的看法跟耶穌對尼哥德慕所說的話一致嗎?

      仔細讀讀耶穌的話就會看出,耶穌沒有說重生是由人自己決定的。我們怎麼知道呢?譯做「重生」的希臘詞也可以譯作「從上頭生」。a因此按照這個譯法,重生是「從上頭來的」,也就是說是「從天上」或從「父那裡」來的。(約翰福音19:11;雅各書1:17)因此,使人重生的是上帝。(約翰一書3:9)

      我們如果記得「從上頭」這個詞組,就不難理解為什麼人不能夠使自己重生。想想看,你誕生世上是你自己選擇的嗎?當然不是!同樣,基督徒也不能自己選擇重生,惟獨我們的天父上帝使人重生,我們才能重生。(約翰福音1:13)順理成章地,使徒彼得說:「願我們主耶穌基督的父上帝受到稱頌,因為他 按著自己的大慈悲……賜給我們新生」。(彼得前書1:3)

      這是一道命令嗎?

      也許有人會問:「如果重生不是人自己可以決定的事,為什麼耶穌吩咐說『你們必須重生』呢?」問得好。畢竟,要是耶穌的話相當於一道命令,他就等於要我們做一些我們做不來的事了,這看來並不合理。那麼,我們該怎麼理解「你們必須重生」這句話呢?

      我們仔細看看,就會看出在希臘語原文裡,約翰福音3:3的這句話只是一個陳述句,沒有祈使或命令的意味。換句話說,耶穌說「你們必須重生」時,他是陳述一個事實,不是頒布一道命令。他說:「你們必須[從上頭生]」。(約翰福音3:7,《聖經》,呂振中譯)

      為了說明頒布命令和陳述事實有什麼分別,讓我們看看一個比喻。某個城市有幾所學校,其中一所學校只錄取那些土生土長、住在偏遠地區的學生。一天,有一個外來的年輕人對該校校長說:「我想申請入讀你們的學校。」校長告訴他:「我們學校只錄取本土的學生。」校長的話當然不是命令。他不是吩咐這個年輕人要成為本國人。校長僅是陳述事實,說明入學的條件。同樣,耶穌說「你們必須重生」時,也是陳述事實,說明進上帝王國要符合的條件。

      談到進上帝的王國,這跟重生的另一個特色密切相關,也引起了一個問題:重生的目的是什麼?我們找到這個問題的確切答案,就能清楚知道重生是什麼意思。

      [腳注]

      a 有幾部聖經譯本這樣翻譯約翰福音3:3。例如呂振中譯本就把這節經文譯成:「人若沒有重生[或譯『從上頭生』],就不能看見上帝的國。」

      [第6頁的圖片]

      重生跟實際的誕生有什麼相似的地方?

  • 重生——目的是什麼?
    守望台2009年 | 4月1日
    • 重生——目的是什麼?

      許多人認為人必須重生才能永遠得救。可是請留意耶穌怎樣談及重生的目的,他說:「誰不重生,就不能看見上帝的王國。」(約翰福音3:3)因此,人重生是為了進上帝的王國,而不是為了得救。也許有些人會說:「進上帝的王國和得救不是指同樣的獎賞嗎?」不是的。為了明白進上帝的王國和得救有什麼分別,讓我們先看看「上帝的王國」是指什麼。

      王國是個實在的政府。因此,「上帝的王國」是指上帝所建立的政府。聖經表明,「人子」耶穌基督是上帝王國的君王,跟他一起統治的還有其他人。(但以理書7:1,13,14;馬太福音26:63,64)此外,使徒約翰從接獲的一個異象知道,跟基督一起統治的人是「從各部族、語言、民族、國族中」揀選出來的,他們將要「作王,統治大地」。(啟示錄5:9,10;20:6)聖經進一步透露,這些組成「小群」的成員共有十四萬四千人。他們都是「從地上買來的」。(路加福音12:32;啟示錄14:1,3)

      上帝的王國在哪裡施行統治呢?既然「上帝的王國」又叫做「天上的王國」,這表明耶穌和他的助理君王會在天上作王統治。(路加福音8:10;馬太福音13:11)由此可見,上帝的王國是在天上的,這個政府是由君王耶穌和一群從人類當中揀選的助理君王共同組成的。

      那麼,耶穌說人如果不重生,「就不能進上帝的王國」,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耶穌的意思是,人必須重生,才能到天上跟他一同作王。簡單來說,重生的目的是要讓一群數目有限的人到天上去和耶穌一起統治。

      現在我們可以看出,重生是很重要的。上帝使人重生,是要讓一群人能夠到天上去施行統治。那麼,人怎樣才能重生呢?

      [第7頁的精選語句]

      重生的目的是要讓一群數目有限的人到天上去施行統治

      [第7頁的圖片]

      上帝的王國是由君王耶穌和一群從人類當中揀選的助理君王共同組成的

  • 重生——過程是怎樣的?
    守望台2009年 | 4月1日
    • 重生——過程是怎樣的?

      耶穌跟尼哥德慕除了談及重生有多重要,誰使人重生,以及重生的目的是什麼,還談到人怎樣才能重生。耶穌說:「誰不是從水和聖靈生的,就不能進上帝的王國。」(約翰福音3:5)這樣說,重生的人是從水和聖靈生的。但「水和聖靈」所指的是什麼呢?

      「水和聖靈」是指什麼?

      尼哥德慕是猶太宗教學者,他無疑清楚知道《希伯來語經卷》使用「上帝的靈」這個詞組時所指的是什麼。上帝的靈是指上帝的動力,這股力量能使人做出一些異乎尋常的事來。(創世記41:38;出埃及記31:3;撒母耳記上10:6)因此,當耶穌提到「聖靈」的時候,尼哥德慕知道聖靈就是上帝的動力。

      那麼,耶穌所說的水指的是什麼呢?請考慮耶穌和尼哥德慕這段對話之前和之後的經文。經文透露,施浸者約翰和耶穌的門徒都用水替人施浸。(約翰福音1:19,31;3:22;4:1-3)在當日的耶路撒冷,這是眾所周知的事。因此,當耶穌提到水時,尼哥德慕會意識到,耶穌指的是浸禮的水,而不是指一般的水。a

      聖靈的浸禮

      如果「從水而生」是指受水的浸禮,那麼「從聖靈而生」又是指什麼呢?耶穌和尼哥德慕說話之前,施浸者約翰已向人宣告,人不但要受水的浸禮,也要受聖靈的浸禮。他說:「我用水為你們施浸,他[耶穌]卻要用聖靈為你們施浸。」(馬可福音1:7,8)福音書的執筆者馬可敘述了首個水和聖靈的浸禮。他寫道:「在那段日子,耶穌從加利利的拿撒勒來,約翰在約旦河裡為他施浸。耶穌一從水裡上來,就看見天開了,聖靈好像鴿子降在他身上。」(馬可福音1:9,10)耶穌完全浸入約旦河的時候,他受了水的浸禮;他領受從天降下的聖靈時,就受了聖靈的浸禮。

      耶穌受浸後大約過了三年,他向門徒保證說:「再過幾天,你們必在聖靈裡受浸。」(使徒行傳1:5)這件事在什麼時候發生呢?

      公元33年五旬節那天,大約有120個門徒聚集在耶路撒冷的一個房子裡。「突然有響聲從天上傳來,像刮烈風的響聲,充滿了他們所坐的整個房子。他們又看見火一樣的舌頭……各人就充滿聖靈」。(使徒行傳2:1-4)當天在耶路撒冷,還有其他人也受到勸勉要在水裡受浸。使徒彼得對群眾說:「你們各人要悔改,奉耶穌基督的名受浸,好叫你們的罪得蒙寬恕,你們也可以白白領受聖靈的恩賜」。群眾有什麼反應呢?「衷心接受他話的人都受了浸。那一天,大約增加了三千人。」(使徒行傳2:38,41)

      重生的過程有兩部分

      關於重生,我們從水和聖靈的浸禮知道些什麼?水和聖靈的浸禮表明,重生的過程有兩部分。請留意,耶穌先在水裡受浸,然後領受聖靈。早期的門徒也是先受了水的浸禮(有些是施浸者約翰為他們施浸的),然後領受聖靈。(約翰福音1:26-36)同樣,三千個新門徒也是先在水裡受浸,然後才領受聖靈的。

      鑑於公元33年五旬節門徒所受的浸禮,今天人重生的過程會是怎樣的呢?情況無疑跟耶穌的使徒和早期門徒所經歷的一樣。首先,一個人要先為自己所犯的罪悔改,離惡行善;接著獻身給耶和華,並以水浸禮公開表明自己獻身事奉和崇拜他。之後,如果他蒙上帝揀選成為王國的君王,上帝就會用聖靈膏立他。這個過程的頭一部分(水浸禮),是當事人採取主動的,第二部分(聖靈的浸禮)則是上帝促成的。人接受了水和聖靈的浸禮,就是重生了。

      可是,為什麼耶穌對尼哥德慕說「從水和聖靈生」?耶穌這樣說是要強調,那些在水和聖靈裡受浸的人跟上帝的關係會經歷顯著的轉變。下一篇文章會談談這種轉變。

      [腳注]

      a 類似地,使徒彼得曾在一個受浸的場合說:「誰能禁止他們受水的浸禮呢?」(使徒行傳10:47)

      [第9頁的圖片]

      約翰用水為悔改的以色列人施浸

  • 重生——帶來什麼轉變?
    守望台2009年 | 4月1日
    • 重生——帶來什麼轉變?

      為什麼耶穌說在聖靈裡受浸的人是從「聖靈生 的」呢?(約翰福音3:5)「生」是比喻的說法,意思是「開始」,比如可以說,「一個國家誕生了」。「重生」表示一個「新的開始」,所以耶穌以「生」和「重生」為喻,強調在聖靈裡受浸的人會跟上帝展開一種新關係。這種徹底的轉變是怎樣發生的呢?

      保羅以家庭關係做比喻,來解釋上帝怎樣揀選人到天上去作王統治。他寫信給當日的基督徒說,上帝把他們「收納為兒子」,好待他們「像待兒子一樣」。(加拉太書4:5;希伯來書12:7)被收納為兒子的例子,怎樣幫助我們明白人在聖靈裡受浸之後所經歷的轉變呢?要找到答案,讓我們再看看前文談過的那個年輕人的比喻。那個年輕人想入讀一所學校,但那所學校卻只收本土的學生。

      被收納為兒子後的轉變

      比喻裡的年輕人不是本土居民,所以不能入讀那所學校。可是有一天,事情有了重大的轉變。一個本土家庭的父親正式收養他做兒子,這對他有什麼影響呢?他做了本國人的養子,現在可以跟其他年輕人享有同等的權利,也符合資格申請入讀那所學校。年輕人被收養之後,前景完全改變了!

      這個比喻可以說明重生的人所經歷的重大轉變。且看看被收納為兒子與重生有哪些相似的地方。比喻裡的年輕人要入讀那所學校就必須符合入學條件,他必須是土生土長的居民。同樣,有些人會進上帝的王國,但他們也必須符合條件,就是必須重生。可是,人靠自己是無法符合這個要求的,因為只有上帝才能使人重生。

      什麼改變了這個年輕人的前景?就是他正式被收納為兒子。當然,收養的法律程序沒有改變這個年輕人本身,他仍然是同一個人。不過,辦妥收養手續之後,他就有了新的身份。不錯,他有了一個新的開始,如同獲得新生。他做了本土居民的兒子,成為養父家庭的成員,就符合資格入讀那所學校了。

      同樣,耶和華也採取了合法的程序,收納一些不完美的人做兒子,改變了他們的身份。使徒保羅就是其中一個被收納的兒子。他在給基督徒同工的信中寫道:「你們所得的,是蒙收納做兒子的心,這樣的心使我們喊叫:『爸爸,父親!』聖靈本身和我們的心一同作證,表明我們是上帝的孩子。」(羅馬書8:15,16)不錯,由於蒙上帝收納做兒子,有些基督徒得以成為上帝大家庭的成員,成為「上帝的孩子」。(約翰一書3:1;哥林多後書6:18)

      當然,蒙上帝收納做兒子的人,本身不會因此而改變,他們仍然是不完美的人。(約翰一書1:8)不過,正如保羅進一步解釋,他們正式蒙上帝收納做兒子之後,就有了一個新的身份。與此同時,上帝的聖靈會使他們在心裡產生信念,讓他們堅信自己會到天上跟基督一同生活。(約翰一書3:2)這種從聖靈而生的信念非常明確,使他們對人生有了不同的看法。(哥林多後書1:21,22)他們彷彿重獲新生,有了一個新的開始。

      談到那些蒙上帝收納做兒子的人,聖經說:「他們會做上帝和基督的祭司,在那一千年跟基督一起作王。」(啟示錄20:6)他們會到天上去,在上帝的王國即天上的政府裡,跟基督一同作王。使徒彼得告訴基督徒同工,他們會獲得「不能朽壞、沒有污穢、不會衰殘的產業」,是為他們「留存在天上的」。(彼得前書1:3,4)這份產業的確十分寶貴!

      關於王國的統治,這可能引起一個疑問:如果那些重生的基督徒會到天上作王,他們會統治誰呢?下一篇文章會談談這個問題。

      [第10頁的圖片]

      關於人蒙上帝收納為兒子,保羅怎麼說呢?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