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守》89 1/15 25-29頁
  • 精神困擾——當基督徒受其所苦時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精神困擾——當基督徒受其所苦時
  •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89年
  • 小標題
  • 相似資料
  • 何以基督徒也不能幸免
  • 造成精神困擾的原因
  • 長老可以怎樣行
  • 「需要醫生治療」的人
  • 受鬼靈所騷擾
  • 精神病的藥物治療
  • 傾談療法
  • 給精神困擾者的『屬靈話語』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89年
  • 讀者來函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96年
  • 心理健康問題席捲全球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2023年(公眾版)
  • 認識精神障礙
    警醒!2014年
查看更多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89年
《守》89 1/15 25-29頁

精神困擾——當基督徒受其所苦時

據心理衛生專家說,在美國,每五個人當中也許便有一個患上某種可以辨認的精神錯亂。世界衛生組織則進一步說,在發展中的國家地區,未經治療的精神病也許有4000萬宗之多。甚至在樂園般的太平洋島嶼上,居民中有些也發現患上精神病。

由於這緣故,我們不應當感到驚奇,今日有若干基督徒經歷精神或情緒上的困難,從簡單的憂慮及輕微的抑鬱症至嚴重的病情諸如深度抑鬱症、雙重錯亂(躁狂抑鬱症)、病態性恐懼症及精神分裂症不等。有些人在成為見證人之前已患上這些病症,其他的則在較大的年紀才開始受到困擾。

何以基督徒也不能幸免

一位已獻身20多年的基督徒女子據報受到各種強有力而持續不斷的聲音所折磨。她說,「我正想著其他的事情,但卻有聲音說,『殺死你自己。』……你會一而再、再而三的聽見這些聲音,直至你無法忍受下去為止。」一個忠心的基督徒怎可能受到這樣的苦楚?提摩太後書1:7豈不是說:「上帝所賜給我們的,不是膽怯的靈,而是有能力、仁愛、[頭腦健全]的靈」(《新譯》)嗎?

不錯,但以一般而言,「頭腦健全」並非指基督徒的心理健康而是指基督徒能夠根據聖經作出正確決定的能力。基督徒與世上一般「心思昏昧」或「心思敗壞」的人不同,他們已藉著研讀上帝的話語而「更新頭腦」。(以弗所書4:17,18,《新譯》;提摩太後書3:8,《新譯》;羅馬書12:2,《新世》)毫無疑問,這樣行對於使基督徒在感情和思想上保持平衡一事大有幫助;然而,這樣行卻不會使基督徒免去心理健康方面的難題。在聖經時代,上帝手下若干忠僕,例如以巴弗提,便曾受到某種形式的精神困擾所苦。——腓立比書2:25,26;路加福音2:48。

使徒保羅提醒我們,「在亞當裡眾人都死了。」(哥林多前書15:22)我們當中許多人都在身體上有顯然的疾病。其他的人則患上精神或情緒上的疾病。

造成精神困擾的原因

許多精神困擾的病例看來均起源於外界的因素。舉個例說,聖經論及人眼「看見異怪的事」。人何以會有這種神祕的幻覺?由於他「流連飲酒」!(箴言23:29-33)顯然,酒精能使人的腦產生幻覺。照樣,醫生說腦部不完善的化學作用、遺傳因子、甚或飲食習慣都可以造成腦的機能失常。結果可能導致精神及情緒上的各種毛病。a

強大的心理壓力,例如緊張,也可以引發情緒上的難題。在現今「難以應付的危險時期」中,僅是力求保持道德清白及基督徒的品格也能夠不斷導致緊張。(提摩太後書3:1-5,《新世》)事實上,羅得曾因他在所多瑪城中天天見到許多惡事,以致他『正直的心感到傷痛』!(彼得後書2:8,《新譯》)除此之外,有些基督徒曾受到強姦和性虐待,或由於以往性雜交或吸毒的行為,以致精神大受打擊。這樣的事可以使人在精神健康方面付出可怕的代價。

長老可以怎樣行

長老關心牧養所有託付給他們照料的羊——包括受情緒困擾所苦的人。(彼得前書5:2;以賽亞書32:1,2)誠然,長老並非醫生,他們無法醫治別人的病,正如使徒保羅沒有醫好以巴弗提身體上的疾病和後來的抑鬱症一般。(腓立比書2:25-29)可是,藉著表現真正的關懷和體恤之心,許多時長老可以對這樣的人提出很大的幫助和鼓勵。——彼得前書3:8。

那麼,若有弟兄開始行事古怪或埋怨情緒波動,那又如何呢?長老可以首先將病人的心事汲引出來,以求決定究竟有什麼事困擾病人。是某些個人的不幸或異常的緊張情況——也許是失業或親人去世——使他暫時失去平衡嗎?(傳道書7:7)精神受到困擾的人因為寂寞而輕微抑鬱,因此需要有人對他『予以安慰』嗎?(帖撒羅尼迦前書5:14)抑或弟兄因為某些個人的短處而感到惴惴不安?重申上帝的仁愛和憐憫——加上適當的勸告——也許能夠幫助病人減輕憂慮。(詩篇103:3,8-14)有時,僅是與精神受到困擾的弟兄一起禱告便對他大有幫助了。——雅各書5:14。

長老也可以與有病的人分享切合實際的智慧。(箴言2:7)例如,我們留意到有些心理失常的病例可能與飲食習慣有關。因此,長老也許可以建議弟兄在飲食方面保持平衡而避免走極端。長老也許留意到精神受困擾的人在工作上忍受巨大的壓力,因此『少量休息』——較經常享有一夜酣睡——會使他得益不淺。——傳道書4:6,《新世》。

「需要醫生治療」的人

可是,嚴重的精神困擾若持續不斷,我們就最好記住耶穌所說的話:「健康的人不需要醫生,有病的人才需要。」(馬太福音9:12,《新譯》)許多精神受到困擾的人不願求醫。這樣,長老和家人也許需要鼓勵有病的弟兄尋求醫藥治療,例如由一位受信任的醫生替病人作徹底檢查。馬丁(Maurice J. Martin)教授說:「有各式各樣種類繁多的身體疾病看來好像是精神錯亂。」即使病人真的患上精神病,也時常有奏效的治療方法。

一位長老的妻子談及她那心理失常的丈夫如何「變成害怕與弟兄一起,也不願參加聚會。……他只求一死了之!」可是,這位弟兄接受了專業的醫藥治療之後,他的妻子能夠報導說:「他不再極度抑鬱了,也不再規避聚會。今天早上,他還作了個公眾演講!」

誠然,並非所有情況都能夠這麼容易便解決了。科學剛剛才開始揭露精神病之謎。要獲得適當的診斷和治療可能是一項悠長而複雜的過程——但這樣行時常是值得的。

受鬼靈所騷擾

有些精神病受害人恐怕他們正受到鬼靈所攻擊,聲稱他們有時聽見「聲音」。不錯,鬼靈確曾使精神健全的人行事荒誕不經。(馬可福音5:2-6,15)可是,大部分行為古怪的事例卻沒有證據證明事情牽涉到鬼靈在內,正如並非一切啞、瞎、癲癇症的事例均涉及鬼靈。不過,在聖經時代,鬼靈確曾有時促成[或至少加重]這些疾病!(馬太福音9:32,33;12:22;17:15-18)但聖經卻將「生病的和被鬼附的」加以清楚的分別。(馬可福音1:32-34;馬太福音4:24;使徒行傳5:16)因此,顯然今日大部分瞎眼或癲癇症的事例都是由身體——而非鬼靈——的因素所促成。以大部分精神困擾的病例而言,無疑情形也一樣。

雖然如此,我們必須記住,撒但和他手下的鬼靈正與上帝的子民「爭戰」,有時忠心的基督徒也受其騷擾。(啟示錄12:17;以弗所書6:12)鬼靈都惡毒成性,因此,他們以折磨一些受精神困擾所苦的人——使他們的難題惡化——為樂並不應令我們感到意外。

因此,長老若有充分理由懷疑事情涉及鬼靈的影響,他們無妨作若干調查。例如,精神受困擾的人有從參與某種鬼魔崇拜的人那裡直接和蓄意地獲得一些可疑的物品嗎?拋掉這樣的物品也許會帶來舒解。(使徒行傳19:18-20)既然聖經吩咐基督徒要「抵擋魔鬼」,長老也可以勸勉受害人堅決抗拒任何可能源自鬼魔的詭祕『聲音』。(雅各書4:7;馬太福音4:10)人若感覺受鬼靈襲擊,就應當熱切禱告,大聲求告耶和華的名。——以弗所書6:18;箴言18:10。

然而,涉及鬼魔的事件看來只是例外的情況——並非通常的情形。一位姊妹敘述說:「我以為自己『被鬼所附』,直至我尋求醫藥治療時才獲悉自己只是體內化學作用失調而已。獲悉影響我行為的只是疾病而非有鬼靈附在我身上使我如釋重負!」

精神病的藥物治療

今日,醫生採用許多不同的藥物去治療精神失常。在醫生督導下服用若干這樣的藥物曾使病情嚴重的基督徒恢復正常的功能。可是,有些出於好意的弟兄卻規勸病人不要服用醫生所開的藥物,恐怕這會造成損害或使人上癮。當然,任何種類的藥物療法都可能帶有若干冒險成分;是故,『聰明人會步步謹慎』而考慮到長遠的後果。——箴言14:15。

令人感興趣的是,許多精神病藥物並不使人發生幻覺、具有鎮靜作用或使人上癮。它們僅是糾正腦部化學作用的失調而已。例如,抗精神病藥物可以有助於抑制精神分裂症時常產生的各種怪異徵候。鋰則有助於減輕抑鬱以及平衡躁狂抑鬱症的情緒升降。

誠然,強力的藥物有時被用來使病人鎮靜下來或抑制病人的自殺傾向。即使如此,弟兄若按照醫生的規定服用藥物,不是為了尋求快感而是為了使身體操作正常,我們可以將這種情形視為有如糖尿病病人服用胰島素一般。

要謹記的是,精神病藥物時常作用緩慢,而且可能產生不良的副作用。此外,醫生為了尋找有效的藥物和/或適當的服量以求產生最少的副作用,有時難免會有若干程度的試驗和差錯。病人時常會因此感到灰心。所以家人及其他的人應當盡力支持接受治療的病人,鼓勵他安心忍耐,與具備資格的醫務人員通力合作。病人若對某種藥物產生疑問又如何?若有難題發生,或某種療法看來無效,那又如何?諸如此類的難題應當跟病人的醫生商討。b若有需要,可徵求另一位醫生的意見。

傾談療法

此外,在有些事例上,也可以考慮讓病人向受過訓練的專業人員傾吐一下。在這方面,也許病人所熟悉和信任的家庭醫生可以有所幫助。可是,接受精神病醫生或心理學家的治療又如何?這是個必須小心衡量的個人決定。治療學家所採用的療法各有不同。例如,其中有些仍然採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心理]分析學治療法,但現在許多心理衛生界人士都對這種療法的效能表示懷疑。

令人更感關注的是,有些好意的醫生竟向病人提出與聖經教訓背道而馳的勸告。有些治療學家不明白基督教的原則——甚至視之為「愚拙」——於是遂妄下結論,認為跟從聖經的嚴格道德標準便是引起難題的原因!——哥林多前書2:14。

在另一方面,有些醫生,包括心理學家和精神病醫生在內,則向人提供傾談療法。這種方法其實並非心理分析,而是一種幫助病人了解自己的病情、明白服藥的需要及消除實際難題的方法。基督徒可能發現這樣的療法頗有幫助;但在接受治療之前,他必須獲悉以下各事的實情:療法會涉及些什麼事?醫生會提出怎樣的勸告?醫生是否明白及尊重耶和華見證人的信仰?c病人若同意採用傾談療法,就要「試驗」醫生所說的話,而非所有話都篤信不疑。——約伯記12:11,12。

因此,以大多數而言,我們可以將精神困擾視為醫藥上的難題——而非靈性上的難題。既明白這件事實,家人、長老及會眾的成員就更能夠給予病人所需的支持。有時,受到困擾的人也需要靈性上的支持。至於會眾可以怎樣予以這種支持,未來發表的文章將會加以討論。

[腳注]

a 可參看本刊的姊妹雜誌《儆醒!》1987年10月22日刊(英文版)及1987年3月8日刊(中文版)。

b 對於各醫生所採用的不同藥物和療法,社方不會作出任何推薦或判斷。可是,查考社方所出版的書刊也許會頗有幫助。

c 病人若發覺難於向醫生或治療學家解釋他根據聖經而採取的立場,也許某個成熟的基督徒可以幫助他。

[第26頁的圖片]

藉著作富於同情的聆聽者和勸告者,長老時常可以對情緒受到困擾的人有所幫助

[第29頁的圖片]

有時,患了精神病的人尋求醫藥治療是適當的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