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主持有進步的聖經研究
    月報1988年 | 10月
    • 所學得的東西?(路6:45)健康和環境若容許他如此行,他是否正養成經常參加聚會的習慣?(來10:23-25)考慮學生在這些方面的進步可以幫助你斷定學生「存溫柔的心領受那所栽種的道」至什麼程度。——雅1:21。

      終止不結果子的研究

      4.經過你耐心幫助他一段合理的時期後,學生若仍沒有顯出有意義的進步,你也許最好將時間撥作更有價值的事之上——用來找尋配得的人。(太10:11-13)視乎環境而定,明智之舉也許是中止研究。由衷稱讚戶主所作的進步。但是要指出,既然他們獲悉聖經的真理,就應當將其付諸實行。可運用耶穌所說撒種的比喻,你可以討論比喻中四種土壤所顯示的個別情況,然後表明這個比喻強調人需要積極響應王國的信息。這樣行也許能幫助學生明白什麼阻止他穩定進步。你也許有機會評論你觀察到的事。要仁慈,但也要坦率,清楚。(林前14:8,9)要讓他知道,他若已作過所需的調整,也許可以恢復研讀。在這期間,你可以不時上門探訪以鼓勵他。——可參看1970年二月份英文《王國月報》第4頁。

      5.我們若在地區遇到以前曾研究聖經的人,明智之舉是找出他們研讀了多久以及他們跟誰研讀。他們何以停止?若知道以前主持研究的人是誰,在恢復這個聖經研究之前,最好跟前主持人和服務監督商討一下。很可能有些因素是你不察覺的。有些人在過去多年曾跟許多不同的傳道員研讀聖經,但卻從沒有任何真正的進步。我們需要撥出時間幫助那些對真理表現真正興趣的人。

      6.不論是終止一個聖經研究,抑或是恢復一個較早前停止的研究,你也許喜歡跟戶主討論一下刊登在《守望台》1976年10月1日刊第559-601頁題名「仍有時間『歸向耶和華』」一文的優良資料。我們若努力提高自己在主持有進步的聖經研究方面的能力,其實有無數的人是我們可以幫助去學習、接受及實踐真理的。這件事可以導致他們與耶和華上帝締結蒙嘉許的關係,而最後得享永生。——腓4:9;約17:3。

  • 宣揚好消息——放膽發言,但卻表現機巧
    月報1988年 | 10月
    • 宣揚好消息——放膽發言,但卻表現機巧

      1.彼得和約翰被命令停止傳道時。他們回答說:「我們所看見所聽見的,不能不說。」(徒4:20)什麼促使他們這樣放膽發言?他們「禱告」,並且「都被聖靈充滿,放膽講論上帝的道。」(徒4:31)我們若跟從使徒們的榜樣,我們無疑也能夠同樣放膽傳道。

      2.然而,我們可以怎樣放膽發言而同時表現機巧?一部字典對「機巧」一詞所下的定義是:『敏於留意怎樣做或說以免冒犯別人的意思』。建立雙方同意之點可以幫助我們表現機巧。學會跟別人推理也可以幫助我們如此行。為了幫助我們表現勇氣和機巧,我們實在沒有什麼可以比運用《根據聖經而推理》一書更佳的工具。

      保持平衡

      3.若要使傳道工作大功告成,在勇敢和機巧兩方面保持平衡相當重要。例如,我們可以怎樣回答別人提出『所有宗教豈不都有好處』這個問題?我們可以在《推理》第323頁找到一個直接但富於機巧的答案。此外,別人若提出問題——我們何以屢次上門探訪那些並非耶和華見證人,同時又有自己信仰的人——時,我們可以按照《推理》第206頁所舉出的資料,勇敢而機巧地加以答覆。有些人則問,何以耶和華見證人並不參與改善社區環境的事務。《推理》第207和208頁提供多個優良的論點,使我們能夠放膽發言,但卻表現機巧。

      例子

      4.彼得說,我們應當「常常作好準備,去回答那些問[我]們為什麼懷有盼望的人」。接著,他補充說,我們應當「用溫柔敬畏的心回答」。(彼前3:15,《新譯》)不錯,彼得意識到需要放膽,但也需要機巧。社方出版的刊物報導傳道員跟從這種方法曾有很好的成果。——中《守》86 10/1 6-7頁;中《守》87 2/1 21、24頁;《年鑑》87(英文)53-54頁。

      5.正如許多事例表明,在禱告中仰賴耶和華可以使我們獲得聖靈的幫助,從而強化我們放膽發言和表現機巧。——徒5:29。

  • 神治新聞
    月報1988年 | 10月
    • 神治新聞

      ◆ 吉里巴提島報導:在五月,傳道員數目達到24人的新高峰,比去年的平均人數增加了百分之60。會眾傳道員的傳道時間平均有19.5小時。

      ◆ 新喀里多尼亞報導:在五月,傳道員數目達到954人的高峰。當地舉行的環務大會共有2,159人出席,30人受浸。

      ◆ 尼日利亞報導:在五月,傳道員數目達到13萬4,543人的空前高峰。直至目前為止,這個服務年度已有5,456人受浸,比去年同期的平均受浸人數超出了百分之16.1。

  • 傳道話題
    月報1988年 | 10月
    • 傳道話題

      獲致快樂的要訣。

      太5:3——認識自己的靈性需要。

      啟1:3——遵守上帝的話語。

  • 1989年神治傳道訓練班秩序表
    月報1988年 | 10月
    • 8月28日筆試。彌迦書1-7;鴻1-3;哈1-3;番1-3;該1-2;亞1-14;瑪1-4章至馬太福音1-15章

      唱詩第114首

      9月4日 閱讀經文: 馬太福音16至17章

      唱詩第123首

      1.撒迦利亞書——簡介 (si 168-9頁1-7段)

      2.馬太福音16:13-28

      3.兩種復活 (pe 20章19-24段)

      4.聖誕節互贈禮物的習俗起源如何?(rs 177-8頁)

      9月11日 閱讀經文: 馬太福音18至19章

      唱詩第38首

      1.撒迦利亞書1:1至7:14 (si 169-70頁8-17段)

      2.馬太福音18:17-22

      3.基督徒何以應當絕不參加聖誕節的慶祝?(rs 178-9頁)

      4.基督徒何以不應當慶祝復活節或新年?(rs 179-80頁)

      9月18日 閱讀經文: 馬太福音20至21章

      唱詩第195首

      1.撒迦利亞書8:1至14:21 (si 170-1頁18-22段)

      2.馬太福音20:17-34

      3.復活的確是個奇跡 (pe 20章25-27段)

      4.萬靈節的起源如何?(rs 180-1頁)

      9月25日 閱讀經文: 馬太福音22至23章

      唱詩第204首

      1.瑪拉基書——簡介 (si 172-3頁1-6段)

      2.馬太福音22:15-33

      3.基督徒何以不參與世俗節日的慶祝?(rs 181-2頁)

      4.聖經怎樣論及偶像崇拜?(rs 183頁)

      10月2日 閱讀經文: 馬太福音24至25章

      唱詩第193首

      1.瑪拉基書1:1至4:6 (si 173-4頁7-12段)

      2.馬太福音24:3-22

      3.審判日會有多長?誰會施行審判?(pe 21章1-4段)

      4.純真的崇拜絕不需要以偶像作輔助物 (rs 183-4頁)

      10月9日 閱讀經文: 馬太福音26章

      唱詩第112首

      1.羅馬書——簡介 (si 204-5頁1-7段)

      2.馬太福音26:1-5,17-30

      3.「聖者」無法替人代求 (rs 184頁)

      4.上帝對受人崇拜的像懷有什麼看法?(rs 185-6頁)

      10月16日 閱讀經文: 馬太福音27至28章

      唱詩第129首

      1.羅馬書1:1至8:39 (si 205-6頁8-12段)

      2.馬太福音28:7-20

      3.何以人毋須對審判日感到恐懼?(pe 21章5-7段)

      4.我們對於自己一度崇敬的像應當懷有什麼感覺?(rs 186頁)

      10月23日 閱讀經文: 馬可福音1至2章

      唱詩第92首

      1.羅馬書9:1至12:21 (si 206-7頁13-15段)

      2.馬可福音1:1-15

      3.使用偶像可以對我們的前途有什麼影響?(rs 186-7頁)

      4.拋棄聖經的道德標準並不會帶來自由 (rs 187-8頁1段)

      10月30日 閱讀經文: 馬可福音3至4章

      唱詩第2首

      1.羅馬書13:1至16:27 (si 207頁16-19段)

      2.馬可福音4:21-34

      3.生命的復活與審判的復活是什麼?(pe 21章12-14段)

      4.追求物質反會對自己不利 (rs 188頁2段)

      11月6日 閱讀經文: 馬可福音5至6章

      唱詩第35首

      1.哥林多前書——簡介 (si 208-9頁1-7段)

      2.馬可福音6:30-44,56

      3.基督徒必須避開不良的交往 (rs 189頁2段)

      4.撒但是煽動人違背上帝命令的罪魁 (rs 189-90頁)

      11月13日 閱讀經文: 馬可福音7至8章

      唱詩第48首

      1.哥林多前書1:1至7:40 (si 209-10頁8-13段)

      2.馬可福音7:5-23

      3.人在審判日會根據什麼受審?(pe 21章15-18段)

      4.基督徒必須避免什麼獨立自主的態度?(rs 190頁)

      11月20日 閱讀經文: 馬可福音9至10章

      唱詩第207首

      1.哥林多前書8:1至11:34 (si 210-11頁14-17段)

      2.馬可福音9:1-13

      3.在若干流行的聖經譯本中,我們可以在什麼地方見到上帝的名字?(rs 191-3頁6段)

      4.何以許多聖經譯本忽視了上帝的名字?(rs 193-4頁)

      11月27日 閱讀經文: 馬可福音11至12章

      唱詩第86首

      1.哥林多前書12:1至16:24 (si 211頁18-22段)

      2.馬可福音12:28-44

      3.耶和華會怎樣決定把誰的名字寫在生命冊上 (pe 21章19-21段)

      4.我們怎麼知道基督教希臘文聖經的執筆者曾使用耶和華的名字?(rs 194-5頁)

      12月4日 閱讀經文: 馬可福音13至14章

      唱詩第206首

      1.哥林多後書——簡介 (si 213頁1-4段)

      2.馬可福音13:21-37

      3.我們何以採用「耶和華」而非「雅威」?(rs 195-7頁)

      4.為什麼知道和使用耶和華的名字至為重要?(rs 197-8頁)

      12月11日 閱讀經文: 馬可福音15至16章

      唱詩第58首

      1.哥林多後書1:1至7:16 (si 213-4頁5-12段)

      2.馬可福音15:1-15

      3.誰會渡過目前的審判日?(pe 21章22-23段)

      4.《舊約》的耶和華並非《新約》的耶穌基督 (rs 198頁)

      12月18日 閱讀經文: 路加福音1章

      唱詩第12首

      1.哥林多後書8:1至13:14 (si 214-5頁13-17段)

      2.路加福音1:57-80

      3.我們何以能夠畏懼耶和華而又愛他 (rs 198-9頁)

      4.哪三個信仰使我們與其他宗教截然不同(以經文支持)(rs 199-200頁)

      12月25日筆試。馬太福音16-28;可1-16章至路加福音1章

      唱詩第191首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