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守》88 10/15 15-20頁
  • 要不斷留意自己的教訓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要不斷留意自己的教訓
  •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88年
  • 小標題
  • 相似資料
  • 怎樣開拓「新」地區
  • 作徹底的見證
  • 表示不滿的人
  • 應付反應冷淡的挑戰
  • 貫徹始終
  • 宣揚好消息——在地區裡作徹底的見證
    王國傳道月報-1986年
  • 行善不可喪志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88年
  • 宣揚好消息——在頻常傳道的地區裡
    王國傳道月報-1988年
  • 要在傳道工作上富於成效
    王國傳道月報-1998年
查看更多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88年
《守》88 10/15 15-20頁

要不斷留意自己的教訓

「要不斷留意自己和自己的教訓。在這些事上要有恆心,因為你這樣行,又能救自己,又能救那些聽你的人。」——提摩太前書4:16,《新世》。

1.為什麼現在絕不是我們在宣揚王國的工作上緩慢下來的時候?

耶和華現正加速召集與綿羊相若的人。因此,現今無疑絕不是他手下的子民在宣揚王國及使人作基督門徒的活動上緩慢下來的時候。(以賽亞書60:8,22;馬太福音24:14;28:19,20)我們行事必須與上帝在現今所行的事的精神一致。當末日日益臨近之際,我們會更頻常回去探訪我們的鄰舍。的確,由於有越來越多傳道員與先驅增加他們的傳道活動,他們正使世界的田地受到很大的衝擊。這件歡樂的收割工作看來仍會有更大的進展。——以賽亞書60:11;可參看詩篇126:5,6。

2.(甲)據以賽亞書40:28-31所說,我們可以從什麼方面獲得所需的力量去完成宣揚王國的工作?(乙)我們有什麼充分理由要在現今格外留意自己的傳道質素?

2 我們無疑不應當因某些地區頻常有人傳道而感到『疲乏困倦』。反之,現在正是我們要禱告求耶和華賜給我們所需的「活力」去完成這件工作的時候。(以賽亞書40:28-31,《新世》;約翰一書5:14)誠然,有幾百萬「大群」『另外的羊』已被召集起來。可是,在幫助某些人方面一度相當成功的方法也許現在已不再能夠有效地幫助地區裡其他的人了。(啟示錄7:9,10,《新譯》;約翰福音10:16)因此,我們需要格外留意自己的傳道職分的質素。

3.我們可以怎樣重新激發我們對傳道工作的熱心?

3 我們可以決心集中精神改善自己的傳道效能。這樣行可以重新激發我們對傳道工作的熱心。但我們可以怎樣著手如此行呢?藉著「不斷留意自己和自己的教訓」而非僅是例行公事般從事傳道工作。(提摩太前書4:16,《新世》)我們嘴唇所獻的必須超乎僅是循例地『以頌讚為祭』。(希伯來書13:15,《新譯》)我們也必須在工作上養成熟練的技巧。(箴言22:29)因此,我們所需的乃是以熟練的方式在地區裡作見證。以下是我們在傳道工作上需要「不斷留意」的若干地方。

怎樣開拓「新」地區

4.我們可以用什麼方法在自己會眾的範圍內開拓「新」的地區?

4 我們要懷著現實的眼光去看這個問題。許多地方並沒有任何新的或不常有人傳道的地區。既然如此,何不在自己會眾的地區範圍內開拓一些「新」地區呢?方法如何?我們若在某個地區頻常傳道,就不能彷彿首次上門一樣,僅是說些我們通常所說的話。無論如何,我們若再三在某地區裡傳道,戶主就很可能會認得我們。《根據聖經而推理》一書提出40個引言給我們傳道時運用。我們必須以新鮮和吸引人的方式準備好這些引言,並且將它們與當地人士時下感興趣的題目連貫起來。我們無需因時常上門探訪而感到不好意思,反之我們需要懷著積極的態度,以優良的介紹詞使地區成為「新的」。但戶主的態度若不友善,這樣行會有所幫助嗎?

5.(甲)我們可以怎樣使戶主上次所表現的不友善態度轉變為對我們有利?(乙)在本地,你發覺怎樣行相當有效?(丙)何以留心聆聽及衷誠稱讚戶主會頗有幫助?

5 知道戶主以往所懷的態度可能使我們對於再次上門探訪感到消極。但何不設法使這件事轉而成為對你有利呢?方法如何?你也許可以首先提及這件事,然後按照上次探訪時所說的話去發展話題。你也許可以說:「你早,夏先生!」如果看來適當,你可以補充說:「你最近好嗎?」然後你可以說:「上星期我探訪你的時候,你告訴我,你的教會照顧你的一切屬靈需要,而且你本人是個活躍的教徒。由於我自己對宗教也很認真,我想請問你,關於我們在這個核子時代有沒有生還的希望,你的教會有什麼意見?」然後,讓他告訴你。只要是可能,要衷誠稱讚戶主。留心聆聽和加以稱讚也許能夠改變戶主的態度。時常,戶主本身若有機會發言,他們便會接納另一次探訪。當然,你會按照戶主所說的話去調整你的信息。

6.(甲)我們可以怎樣訓練戶主期望我們經常回去探訪他們?(乙)說些怎樣的話能夠幫助我們成功?(丙)在本地,怎樣行相當有效?

6 藉著你所說的話,你可以訓練戶主期望我們經常回去探訪他們。你可以試試這樣說:「你好,費太太!你今天精神怎樣?我們這次探訪鄰舍是要討論……。」或者你可以說:「您早!我們正從事每週的經常探訪。我們很高興再次回來。你的鄰舍都很賞識我們這次探訪所討論的新題目。」然後繼續下去。這樣行也可以使地區對你成為「新的」。實際的措辭也許因地而異,但這些提議給你一個概念。何不盡量加以運用而使你自己得益呢?

7.(甲)有些見證人在離去前怎樣使戶主樂於接受另一次探訪?(乙)在這方面,怎樣行在本地相當有效?

7 為了使戶主樂於接受下次探訪,有些見證人曾運用以下一類的結論而頗成功:「我們希望很快便能夠再來探訪你。」你也許可以對那些起初不願跟你交談的人說:「我很高興剛才我們有機會作一番討論。你無疑提出了一些相當有意思的論點。即使這個討論花了你幾分鐘的時間,但至少我們沒有談及壞消息,而壞消息是我們今日可以隨時聽見的。我們的討論的確有益。」你無疑會想出其他適當的方式跟戶主交談。無論如何,要盡力以積極的言談、優良的介紹詞及和藹可親的態度幫助大眾不致對我們的經常探訪發生反感。

作徹底的見證

8,9.有些什麼提議可以幫助我們更徹底找出配得的人?

8 另一件能夠使我們保持高度熱心而值得我們留意的事是要徹底找出配得的人。(使徒行傳8:25;20:24)例如,在週末或黃昏傳道時,出來應門的若是個女子或孩童,弟兄可以請求見男戶主,因為很可能我們大部分時間都是跟妻子交談。我們若能夠對家主說話,就有如對這家人作個新的探訪一般,然後我們可以調整談話的內容去適合戶主,例如說:「你認為什麼可以確保你的家人會享有一個快樂的前途?」或,「請留意聖經怎樣促進家庭的團結。」戶主若發表中肯的見解,要敏於稱讚對方。

9 找尋「新」地區的另一個方法是,設法接觸同一戶人家裡的其他成員——例如祖母、在學的姪兒或表親、在週中出外工作的姑嫂……。留意住宅外有多少個電錶或郵箱也是切實可行的辦法。這些東西通常顯示戶主將地下室、頂樓或其他地方分租與別人。要設法接觸租住這類地方的人——例如學生、單身工人、寡婦和其他人。這樣行也有助於「擴展」可用的地區。

10.我們還有什麼方法可以「擴展」自己的逐戶傳道地區?有些人怎樣行以求接觸到在夜間工作的人?

10 「擴展」逐戶傳道地區的另一個方法是不時參與其他形式的傳道活動而讓地區歇息一下。為了增加變化,我們傳道時可以直接向人推薦免費的家庭聖經研究安排。有些人也許在我們上門探訪時不在家,但我們卻可以在這些人做生意或工作的地方找到他們。在商業地區作見證可以有頗佳的成果。其他的人則可能在我們揀選適當的時候作街頭見證時遇到。在加拿大,有些先驅在晚間向受雇於通宵營業的汽油站、商店和旅館的人作見證而有很好成績。在這樣的時間,在辦公室當值的職員通常不會很忙,因此時常會喜歡有點書刊可讀。當然,在晚間工作時,姊妹特別需要避開某些地區。

11.(甲)由於初次探訪時有許多住宅沒有人在家,有些見證人怎樣行?(乙)我們若勤於探訪沒有人在家的住宅,這件事會對地區產生什麼影響?在傳道工作上則會造成什麼結果?

11 我們上門探訪時沒有人在家又如何?照樣,我們的工作也必須徹底。有些見證人運用周詳的逐戶傳道記錄,做完逐戶傳道後隨即返回較早時沒有人在家的住宅去。許多時,戶主在這個時候已返家,或者夜間工作的人已起床。在許多地方,有百分之50或以上的住宅白天沒有人在家。因此,我們若在不同的時間上門探訪那些沒有人在家的住宅,直到我們找著有人在家為止,我們便可以在實際上等於把地區擴大一倍。先驅與經驗豐富的傳道員都一致同意,勤於探訪沒有人在家的住宅時常比初次在地區裡所作的逐戶探訪更有收穫。留意傳道工作的這方面很可能導致許多祝福。——箴言10:22。

表示不滿的人

12.若有人埋怨我們過頻上門探訪,我們應當有什麼反應?為什麼?

12 別人若埋怨我們頻頻上門探訪,我們可以說些什麼呢?最重要的是,我們必須表現了解。(馬太福音7:12)在這些人看來,我們很快便回去探訪他們。但我們最好記住,甚至在許多年前別人已對我們說,『你們上星期剛來過』,但其實我們清楚知道,上次探訪已是六個月或更早之前的事了。除此之外,頻常的探訪可以激發戶主的興趣。在瓜德盧普,一個男子追上一位見證人,對他說:「我觀察你已有許多個星期。我通常是不會聽見證人說話的,但我想知道你為何這麼頻常探訪別人!」結果,一個新的聖經研究遂建立起來。

13,14.有些信徒同工怎樣應付戶主的怨言?

13 有些弟兄仁慈地告訴抱怨的戶主上次探訪的精確日期,並且向戶主介紹最新出版的雜誌,同時清楚指出其中的文章跟上次探訪時所介紹的不同。與這類戶主推理時,我們也許可以說,自上次探訪以來,戶主可能已接獲許多報章和雜誌,但這些刊物並非時常都登載好消息。我們可以解釋,我們探訪是要帶來好消息,而我們的探訪絕不會過長。戶主若十分忙碌,我們也許可以說:「現在若不是跟你交談的最適當時候,我可以在下次探訪時——大約一週之後——再見你。」

14 我們還可以說些什麼話?事情有賴於戶主的態度和當地社區的一般禮節。日本一位姊妹這樣解釋我們經常上門探訪人的原因:『電視新聞再三報導颱風的行蹤,屢次覆述這些資料是要造益那些錯過了較早的廣播的人。這樣行是必需的,因為性命攸關。風暴越接近,報導的頻度亦隨之而增。照樣,哈米吉多頓的風暴正越來越近,因此警告的信息也必須盡量頻密地發出以求挽救生命。』當然,我們會以仁慈、衷誠的方式說出這段話來,希望能夠打動聽者的心。

應付反應冷淡的挑戰

15.(甲)由於我們頻常在地區裡傳道,什麼事可以成為日益重大的挑戰?(乙)有些人何以反應冷淡?

15 隨著我們上門探訪別人的頻度越來越密,我們時常要應付的一項挑戰是別人的反應冷淡。可是,我們若研究一下戶主反應冷淡的箇中原因,便可以受到鼓勵而留意到仍有可能打動某些人的心。別人反應冷淡可能反映出他們的挫折和絕望感。他們也許感到目前的世界情況毫無解決辦法,認為最好還是盡情享受自己的一生。其他的人則目擊有些宗教領袖參與政治,行為不檢,或未能堅守立場抗拒性不道德,以致深感厭惡。因此,這些戶主在大失所望之餘只求過一種『今朝有酒今朝醉』的生活。

16.我們也許可以怎樣打動一個反應冷淡的人的心?

16 我們獲悉早期的基督教傳道員曾成功地克服同樣的態度,因為當時有些人說,「我們就吃吃喝喝吧!因為明天要死了。」(哥林多前書15:32)我們深知自己擁有這些人所亟需聽見的信息。雖然如此,我們怎樣行才能打動他們的心呢?一個方法是,將所有聖經書刊暫時收藏起來,並且讓他們看見我們這樣行。然後,我們也許可以向他們提出一些經過深思熟慮的問題,例如:「你認為今日的種種難題有任何解決方法嗎?大部分人豈不是還沒有找到解決的辦法嗎?你認為我們應當表現積極的態度而繼續找尋答案嗎?」對其他的人,我們也許可以說:「你無疑會同意,懷有希望而活著總好過沒有任何改善的希望。你希望見到怎樣的將來?」我們也許可以問:「你認為使世界無法獲致團結和平的最大障礙是什麼?」我們也許可以問其他的人:「你認為所有宗教都像你所描述的一般嗎?」許多時,這樣的問題會推使戶主發表他們的見解。若然,戶主回答時,務要留心聆聽。不錯,要給戶主機會向你傾心吐意。他們當中有許多人正『因現今世界所行的可憎之事而嘆息哀哭』。——以西結書9:4。

17.即使有些人在起初堅稱他們不感興趣,我們卻可以怎樣運用我們的書刊去打動他們?

17 應付冷淡反應的另一個方法是,留意戶主所提出的論點或異議,然後在回去探訪時將一些論及這問題的雜誌或守望台的其他書刊介紹給對方。起初所討論的甚至可以是非宗教性的題目,例如嬰孩夭折或樹林消失等。要向戶主解釋,你想到他感興趣的題目而記起有這篇文章。接著指出文章的主要思想。一個女子剛拒絕接受我們的書刊後不及數秒鐘便接受了一本雜誌。何以故呢?只因見證人問她是否知道每年有5,500萬宗墮胎事件。女子獲悉這件事大感震驚,遂向見證人索取含有該項資料的雜誌。

貫徹始終

18,19.(甲)我們從事傳道工作時還應當「留意」其他什麼事?(乙)有些人對我們和我們的信仰懷有什麼成見?我們可以怎樣回答他們?

18 最重要的是,我們必須對別人保持忍耐。要懷著誠懇、親切的態度慢慢的說,也要表現愛心和仁慈。(加拉太書5:22,23)前往另一個門口之前,想一想在前一個門口所發生的事,看看有什麼可以改善的地方。要富於了解,因為許多人對耶和華見證人懷有錯誤的念頭。他們也許說:『你們逃避政治和公民的責任,』或『你們使別人的家庭破裂。』但這種態度與第一世紀的世人對我們的信徒同工所表現的態度如出一轍。要向戶主指出這件事實,也許運用《推理》書內「中立」的標題下所引述的資料。

19 論到早期的基督徒,歷史家杜蘭特(Will Durant)寫道:「對基督徒來說,宗教是與政治社會保持分離的,並且較之更為優越;他所效忠的最高對象是基督而非凱撒。……在異教徒看來,基督徒不參與世俗事務便等於逃避公民義務,削弱國家的本質與意志。……基督徒的領袖告誡他們要避開非基督徒,把非基督徒的節日遊戲視為野蠻,將他們的劇場視作猥褻的場所而避之若浼。……基督教[使人歸信時]被指控為使人家庭破裂。」——《凱撒與基督》(Caesar and Christ), 第647頁。

20,21.(甲)別人若沒有反應,我們希望能夠確定什麼事?(乙)我們何以絕不應當『灰心喪志』,反之要繼續從事宣揚王國的善工?

20 有些人無論我們說什麼都不會聽。但理由應當是他們拒絕接受王國的信息,而非因為我們的傳道方式欠佳的緣故。(路加福音10:8-11;使徒行傳17:32;以西結書3:17-19)我們應當憑著上帝的幫助盡力而為。這樣,耶和華就必定會「成全」這件工作。——可參看腓立比書1:6。

21 因此,我們要滿懷信心地繼續「常常竭力多作主工,因為知道你們的勞苦,在主裡面不是徒然的」。(哥林多前書15:58)「要不斷留意自己和自己的教訓。在這些事上要有恆心,因為你這樣行,又能救自己,又能救那些聽你的人。」(提摩太前書4:16,《新世》)總而言之,「我們行善,不可喪志;若不灰心,到了時候就要收成。」——加拉太書6:9。

你能夠記得嗎?

◻ 有些什麼方法可以幫助人在頻常傳道的地區裡保持積極的態度?

◻ 我們可以怎樣更徹底地找出配得的人?

◻ 我們可以怎樣設法應付那些埋怨我們過頻上門探訪的人?

◻ 我們有些什麼方法可以應付反應冷淡的挑戰?

◻ 什麼可以改善我們傳道的質素?

[第20頁的附欄]

由於在地區裡傳道的頻度越來越密,

「要不斷留意」:

◻ 有積極的態度與介紹詞

◻ 更徹底地找出配得的人

◻ 對抱怨的人表現忍耐

◻ 應付別人反應冷淡和誤解我們的挑戰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