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基督徒青年——要堅守自己的信仰
    守望台1991年 | 8月15日
    • 基督徒青年——要堅守自己的信仰

      「人人都必須出席。」校方作了這樣的宣布。日本的一間學校規定所有學生都必須出席在禮堂舉行的集會。一位年輕的基督徒學生無法接受校歌歌詞中的某些思想。他自忖:「我知道屆時一定會唱校歌。不過,我不會有什麼難題。我可以像平時一樣坐在後排。」

      可是,這位年輕的耶和華見證人進入禮堂時,發現全體教職員均坐在後排。因此他被迫坐在他們前面。當別的同學起立唱校歌之際,他懷著尊重的態度坐著不動。這使老師們勃然大怒,他們甚至實際試圖把他拉起來。你能夠想像自己在這樣的情況中嗎?你會怎樣行?

      何以必須有堅強的信仰

      人若任由基督徒按照他們那受過聖經薰陶的良心而生活,那自然很好。可是,基督徒卻往往面對困難棘手的情況。不過,我們不該因此感到詫異,因為上帝的兒子耶穌基督曾說:「他們若逼迫了我,也要逼迫你們。」(約翰福音15:20)除了公然的逼迫之外,耶和華的僕人還要面對各種不同的信心考驗。

      基督徒青年時常需要有堅強的信心才能應付他們在學校裡所遇到的不同考驗。他們可能要跟一些喜歡說粗言穢語或蔑視上帝的同學接觸。年輕的基督徒可能要面對日益強烈的國家主義精神,也要抵抗各種迫使他們加入危害靈性的會社、學校政治或其他活動的壓力。老師或同學可能試圖向年輕的基督徒施加壓力,迫使他們妥協。因此敬虔的年輕人必須仰賴耶和華的靈給予所需的信心,使他們能夠為自己所懷的希望提出清晰有力的辯護。——馬太福音10:19,20;加拉太書5:22,23。

      『隨時預備好提出辯護』

      使徒彼得的勸告對年輕和成年的基督徒均適用。他說:「隨時預備好,大凡有人質問你們裡面希望的理由,都能在他們面前提出辯護,然而要帶著溫和的性情和深深的尊重這樣做。」(彼得前書3:15,《新世》)隨時預備好提出辯護意味到什麼?首先,你必須明白聖經的教訓。在學校裡,你若要在諸如國家主義、政治、濫用麻醉劑或道德一類的問題上採取正確立場,你自己就必須首先了解基督徒採取這樣的立場的理由,並且衷心相信這樣行是對的。

      且舉個例,使徒保羅告訴基督徒同工說:「不要受騙。不良的交往會破壞有用的習慣。」(哥林多前書15:33,《新世》)你同意嗎?正如保羅指出,人很容易在交往一事上受騙。一個人也許看來和藹可親,但他若對於為耶和華服務一事與你的看法不同,也不相信聖經的應許,他就是不良的交往了。何以故呢?因為他按照不同的原則而生活;除此之外,對基督徒來說至為重要的事,在他看來也許不足輕重。

      這種情形並不令人感到意外,因為耶穌曾論及他的跟從者說:「他們不屬世界,正如我不屬世界一樣。」(約翰福音17:16)人無法一面是個真正的基督徒,同時又屬於以撒但為神的世界。(哥林多後書4:4)你能夠看出,與世界保持分離可以怎樣保護基督徒,使他們免受今日影響到許多人的腐敗和紛爭所傷害嗎?若然,你就會明白何以你必須與世界保持分離,即使這樣行意味到你不能參加學校裡的若干活動。a

      堅守自己的信仰及在生活上把王國事物置於首位的確十分重要。一個基督徒女孩的事例可以說明這點。(馬太福音6:33)有一天學校宣布為畢業禮作排演的日期,但女孩發覺這天正好是耶和華見證人舉行環務大會的日子,而女孩正打算參加。於是女孩寫了一封措辭恭敬的信,解釋她何以會在排演時缺席。她在上課之前把信交給老師。下課後,老師把她叫到一旁,要她再次解釋何以她不會參加排演。女孩說:「老師想知道我的看法是否一樣。這到底是我自己的意願,抑或信中的內容僅是家母的話?老師獲悉這是我個人的意願之後,並沒有阻止我。」

      『在眾人面前提出辯護』

      基督徒青年往往發覺,他們若在問題發生之前便向教職員和同學清楚表明自己的立場,在難題產生時,他們所受的壓力便不會那麼大。日本的一位年輕基督徒敘述,她11歲的時候,學校當局要求所有同學出席聖誕慶祝會。高年級的同學向她施加壓力,想迫她參加,可是她並沒有出席,而老師也了解她的立場。為什麼?因為在學年的起頭,見證人和她的父母早已跟老師會晤過,把他們所持守的基督徒立場的不同方面向教師解釋清楚。

      有些年輕基督徒害怕在從事外勤傳道時遇見同學或老師。你有這樣的感覺嗎?若然,何不先採取主動,讓同學知道你經常從事逐家逐戶的傳道工作,並且解釋你何以要如此行。一位14歲的耶和華見證人報導說:「學校裡人人都知道我身為基督徒的立場。他們的確知道得很清楚,所以我傳道時若碰見一位同學,我絕不會感到尷尬。同學們通常都會聆聽,許多時還接受聖經書刊。」一位12歲大的年輕基督徒則說,他預料在傳道時會碰見自己的同學。他不但不害怕碰見同學,還經常練習在遇到這樣的情形時該說些什麼話。因此,他隨時作好準備為信仰提出有力的理由。

      據報在許多學校裡,參加課餘活動與否是任憑學生選擇的。但在實際上老師和同學時常向個別的學生大施壓力,要他們參加這樣的活動。一位20歲的基督徒發現應付這種壓力的一個好方法。她說:「我上中學的期間經常作輔助先驅。人人都知道我在自己的宗教活動上十分忙碌,根本沒有時間參加其他事務。」這位見證人的妹妹也跟從同樣的途徑。有些基督徒青年一完成學業,便從輔助先驅服務直接轉入正規先驅的行列而成為全時的王國宣揚者。

      千萬不要忽視優良的品行和放膽作見證所導致的好結果。與其噤口不言,何不懷著深深的尊重放膽發言,表明你堅守自己的信仰?一個被擄的以色列女孩便曾如此行。她在敘利亞的元帥乃縵家中為奴。(列王紀下5:2-4)由於這個女孩採取主動,結果耶和華的名受到讚美。照樣,你所表現的類似信心既可以為耶和華增光,又可以幫助別人採取立場成為他的讚美者。

      事實是,我們若在信仰上妥協,就無法繼續作基督徒了。耶穌說:「凡在人面前認我的,我在我天上的父面前也必認他;凡在人面前不認我的,我在我天上的父面前也必不認他。」(馬太福音10:32,33)身為耶穌的跟從者,堅守自己的信仰是一項嚴肅的責任,豈不是嗎?

      可得的幫助

      你若要緊守身為耶和華見證人的立場,就必須懷有堅強的信心才行。為了這緣故,你必須勤於研讀聖經,出席基督徒的聚會及參與外勤服事職務。假如你仍然感到有所欠缺,你可以怎樣行呢?門徒雅各說:「你們中間若有缺少智慧的,應當求那厚賜與眾人、也不斥責人的上帝,主就必賜給他。」(雅各書1:5)要在禱告裡把你的難題向耶和華傾訴;他能夠賜你力量去面對信心的考驗和試煉。

      年輕的基督徒還可以做些什麼?箴言一書告訴我們:「你要聽從生你的父親;你母親老了,也不可藐視她。」(箴言23:22)使徒保羅也支持這項勸告,因為他說:「你們作兒女的,要凡事聽從父母,因為這是主所喜悅的。」(歌羅西書3:20)基督徒父母可以幫助你堅守信仰。要聽從他們的提議。你可以在父母協助之下查考聖經和基於聖經的刊物,找出一些有益的主意、勸告和經驗。你和你的父母都會賞識這樣的查考,這樣行也可以幫助你克服膽怯或對人的恐懼。——提摩太後書1:7。

      要充分利用耶和華通過基督徒會眾所作的一切安排。要為聚會作充分準備。你可以與受任命的長老商量,也可以跟一些曾經歷你現今面對的類似難題的人談談。所羅門說:「智慧的人會聆聽而吸收更多訓示,有了解力的人乃是獲得熟練指導的人。」(箴言1:5,《新世》)是故,要向這些年長的人學習。此外,你也可以向一些曾成功地應付類似難題的基督徒青年學習。

      緊守忠誠帶來祝福

      你若堅守信仰,就可說是聽從保羅的勸告了:「務要堅固,不可搖動,常常竭力多做主工。」(哥林多前書15:58)耶和華對你所面對的難題瞭如指掌。他曾賜力量給許多面對類似難題的人,他也會賜力量給你。只要你倚賴上帝,他便會支持你,因為詩篇的執筆者說:「你要把你的重擔卸給耶和華,他必撫養你;他永不叫義人動搖。」——詩篇55:22。

      彼得寫道:「要保持純正的良心,這樣,你們在什麼事上受人抨擊,就在什麼事上,使那些正輕蔑地談論你們與基督有關的好行為的人覺得羞恥。」(彼得前書3:16,《新世》)你若在有關上帝的公義律法和原則的事上拒絕妥協,你便能夠持有清白的良心;這的確是來自耶和華的一項真正祝福。除此之外,你也能夠為信心軟弱的基督徒青年立下優良的榜樣。(提摩太前書4:15,16)你的品行可以激勵他們努力堅守自己的信仰,從而能夠抵受試煉。

      你甚至可以幫助那些在起初反對你的基督徒立場的人。要記住以下激發希望的話:「早晨要撒你的種,晚上也不要歇你的手,因為你不知道哪一樣發旺;或是早撒的,或是晚撒的,或是兩樣都好。」(傳道書11:6)誰知道你藉著忠信行為所撒的好種會導致什麼優良的結果?

      你能夠獲得的最大祝福之一是在耶和華面前享有蒙嘉許的地位。最後,堅守信仰會導致永生。(約翰福音17:3;可參看雅各書1:12。)人若為了從試煉獲得短暫舒解而妥協,但因此失去永生的獎賞,那是多麼的不值。

      本文起頭所提及的青年又如何?他忍受試煉。學校的集會過後,他機巧地試向老師解釋他的立場。雖然老師們對他的話充耳不聞,他卻感到滿足,因為知道自己已使耶和華的心歡喜。(箴言27:11)他繼續為自己的信仰提出辯護,直至他完成學業為止。後來他成為一個先驅。願你的忠信忍耐也導致類似的快樂結局。你只要堅守信仰,就必然會獲得好結果。

      [腳注]

      a 若要獲得有關這些問題和其他聖經原則的詳細探討,可參看美國紐約守望台聖經書社所出版的《青年人所提出的問題——有實效的答案》一書。

      [第25頁的附欄]

      可得的幫助

      □ 聽從來自敬畏上帝的父母的智慧

      □ 充分運用基督徒會眾所作的屬靈安排

      □ 與受任命的長老和一度經歷類似難題的人談談

      □ 跟那些曾成功應付類似難題的年輕基督徒談談

  • 禱告的意義
    守望台1991年 | 8月15日
    • 禱告的意義

      「在希伯來文裡,禱告的主要字詞來自『審判』這個字根,而通常所用的反身動詞形式……的實際意思是『審判自己』。」《欽定每日禱告》課文這樣說。這意味到禱告的作用之一是幫助人看出自己是否符合上帝的公義標準和條件。

      由於這緣故,我們在整本聖經裡都可以讀到,除非人遵行上帝的旨意,他的禱告便不會蒙垂聽。「耶和華遠離惡人,卻聽義人的禱告。」——箴言15:29;約翰一書5:14。

      在耶和華上帝面前作自我檢討無疑應當促使禱告的人謙卑自抑,衷誠懺悔。有鑑於此,耶穌論及大吹大擂的法利賽人和到聖殿禱告的悔罪稅吏的比喻顯得更為有力。——路加福音18:9-14。

      是故,不論我們向耶和華禱告是為了感謝、讚美抑或懇求,禱告都是作一番自我檢討的適當場合。這樣,禱告既可以使我們更加親近耶和華,也可以強化我們與他的關係。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