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讀者來函
    守望台1987年 | 10月15日
    • 是將某些東西撥出來,」因此人向上帝起誓是純屬自願的。鑒於上述的解釋,既然獻身是上帝今日向所有渴望蒙他嘉許的人提出的要求,那麼,一個人獻身受浸成為耶穌的門徒豈不是不能算作誓願嗎?a

      誠然,耶和華對渴望成為他朋友的人提出若干明確的要求,但這並不意味到人沒有任何個別選擇的餘地。摩西曾告訴以色列人說:「我將生死、禍福陳明在你面前,所以你要揀選生命,使你和你的後裔都得存活。」(申命記30:19,20;詩篇15:1-5;參看約書亞記24:15;列王紀上18:21)請也記得耶穌的話:「凡勞苦擔重擔的人,可以到我這裡來,我就使你們得安息。我心裡柔和謙卑,你們當負我的軛,學我的樣式,這樣,你們心裡就必得享安息。」(馬太福音11:28,29)這是個無理專橫的條件或要求嗎?抑或是一項邀請,讓人自願作出響應?

      耶穌出生於一個獻了身給上帝的國家,他的一生和死亡的許多方面都在預言裡預先決定,上帝也為耶穌預備了一個身體作為祭物。可是,基督仍須親自作出自願的決定,將自己呈交出來執行這項特別任務。他所說的話將自己的決定反映出來,他說:「那時我說:『上帝阿,我來了,為要照你的旨意行,我的事在經卷上已經記載了。』」(希伯來書10:5-10)類似地,在獻身受浸成為基督徒方面,每個人也必須個別作出決定。

      再者,現今的基督徒意識到「誓願」一詞的用法並非僅限於聖經的使用法。許久以來,耶和華見證人在王國聚會所舉行的婚禮中都採用「婚姻的誓願」b。這是與「誓願」一詞的普遍意思一致的,這個字詞的定義是:「一項嚴肅的應許或保證,特別是對上帝所許的諾言。」——《牛津美國詞典》,1980年版,第778頁。

      因此,我們看來無須限制「誓願」一詞的用法。一個人可能覺得,他若決心事奉上帝,對他來說,這種毫無保留的獻身乃是他個人對上帝所許的願——一個獻身的誓願。他「嚴肅地作出應許或保證他會做一些事」,那便是誓願的意思了。在這個事例上,他起誓運用自己的一生事奉耶和華,忠貞地執行他的旨意。這人必須對此舉懷有嚴肅的態度,像詩篇的執筆者一樣;他論及自己所起的誓說:「我拿什麼報答耶和華向我所賜的一切厚恩?我要舉起救恩的杯,稱揚耶和華的名。我要在他眾民面前向耶和華還我的願。」——詩篇116:12-14;也可參看詩篇50:14。

  • 讀者來函
    守望台1987年 | 10月15日
    • 讀者來函

      撒母耳記下18:8(《新世》)說:「樹林所吃掉的比刀劍所吃的更多。」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大衛王俊美的兒子押沙龍篡奪了王位,迫使父親逃離耶路撒冷。這件事發生之後,在以法蓮的叢林裡(也許在約但河東面),押沙龍的軍隊與忠於大衛——耶和華所膏立的君王——的人之間爆發了一場戰役。撒母耳記下18:6,7的記載報導說,在這場激戰中,大衛手下的人殺死了2萬名叛軍。接著的經文補充說:「[那日],死於樹林的,比死於刀劍的更多。」

      有些人認為這是指叛軍被樹林裡的野獸所吞噬。(撒母耳記上17:36;列王紀下2:24)可是,這句話無需實際指給野獸吃掉的意思,猶之乎在戰役裡被殺的人並非實際給「刀劍」吃掉。事實上,雙方「在那裡,四面打仗」。因此,較合理的解釋是,押沙龍手下被擊潰的兵士在岩石嶙峋的樹林裡倉皇逃命。他們也許有些掉進坑裡或隱藏的深谷中,有些則給茂密的矮樹叢纏繞著。饒有趣味的一點是,記載繼續描述押沙龍本人也成為樹林的受害者。顯然由於押沙龍的頭髮濃密,他的頭給大樹纏住,以致他無能為力地被約押及其手下的人殺死。押沙龍的屍首被「丟在林中一個大坑裡,上頭堆起一大堆石頭」。——撒母耳記下18:9-17。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