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守》93 10/1 22-25頁
  • 對上帝的慈悲懷有正確的觀點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對上帝的慈悲懷有正確的觀點
  •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93年
  • 小標題
  • 相似資料
  • 我們的想法也曾這樣嗎?
  • 什麼是正確的觀點?
  • 耶穌的觀點
  • 從忍耐得到訓練
  • 無條件的忠誠
  • 上帝的慈悲是否遮掩你一切的罪?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75年
  • 「你們的父親慈悲為懷」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2007年
  • 我們崇拜的上帝「富於憐憫」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2021年(研讀版)
  • 『憐恤人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必蒙憐恤』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72年
查看更多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93年
《守》93 10/1 22-25頁

對上帝的慈悲懷有正確的觀點

醫生仁慈而且關懷備至。根據他最審慎的判斷,病人若要活下去,就必須動手術。病人有點躊躇,並提出了輸血的問題;醫生不禁面有難色。接著病人解釋自己基於宗教理由,所以不會接受輸血,這時醫生大表驚愕。他想盡辦法去幫助她。最後,他認為他終於想出一個好方法。他說:「你知道,要是你不接受輸血,你便會死。你不想死,對嗎?」

「當然,」病人說。

「不過,看來假如你接受輸血,你便會違反你的宗教信仰,而這種信仰對你又是十分重要的。好,我有個提議。你可以接受輸血,先救活自己,接著你向上帝認罪,然後悔改。這樣,你也可以在宗教上復原過來。」

這位滿懷好意的醫生認為自己已經想出一個萬全之策。他知道病人相信上帝是慈悲的。無疑,這就是利用上帝慈悲的適當時候了!但他的建議像聽來一樣合理嗎?

我們的想法也曾這樣嗎?

有時,我們會發覺自己的思想仿如這個醫生一般。我們可能由於在學校或工作地方遇到突如其來的反對,因此便驚惶失措。或者我們會發覺自己正困惑不安,受到壓力要做一些違反良心的事情。教我們意外的是,我們會傾向於跟從容易的途徑,做明知是錯的事,然後懇求寬恕。

或者,一個人可能會受到自己錯誤的傾向引誘。例如,一個年輕男子可能發覺自己受到強烈的引誘去犯不道德。他沒有抵抗錯誤的慾望,反之妥協屈膝,心想待事情過去之後才矯正事態。更甚的是,有些人雖然知道有被會眾開除的危險,卻仍然干犯重罪。顯然他們曾經想道:『我會稍候一會兒,然後悔改,重返組織。』

以上的情況全都有兩個共同之點。第一,當事人妥協而非努力做對的事。第二,他們覺得犯過之後,只要懇求上帝,上帝便會自動寬恕他們。

什麼是正確的觀點?

這樣做有對上帝的慈悲表現適當的體會嗎?不妨想一想上帝的慈悲。耶穌說:「上帝愛世人,甚至將他的獨生子賜給他們,叫一切信他的,不致滅亡,反得永生。」(約翰福音3:16)使徒約翰解釋上帝的慈悲會怎樣發揮作用,他說:「我將這些話寫給你們,是要叫你們不犯罪。若有人犯罪,在父那裡我們有一位中保,就是那義者耶穌基督。」(約翰一書2:1)因此,假若由於不完美,我們陷入罪中,我們可以向上帝禱告,根據耶穌的祭物懇求寬恕。

然而,這是否意味到只要我們在事後懇求寬恕,我們犯罪與否便無關重要呢?絕不然。要記得以上所引經文的第一句:「我將這些話寫給你們,是要叫你們不犯罪。」約翰在該節接著的說話表明,耶和華為我們的不完美作了仁愛的安排。可是,我們卻必須盡力避免行差踏錯,否則我們便會蔑視上帝的愛,就像猶大所描述的那些人一樣,利用從上帝而來非配得的仁慈作為藉口,放縱自己。——猶大書4。

把上帝的慈悲看作一個絕對保險的安全網,這其實是對上帝的慈悲一種大不敬的看法,而且還把罪看得不那麼可惡。這種觀點與真理大相逕庭。使徒保羅對提多說:「上帝救眾人的恩典已經顯明出來,教訓我們除去不敬虔的心和世俗的情慾,在今世自守、公義、敬虔度日。」——提多書2:11,12。

保羅竭力抵抗個人的不完美,由此表明自己體會上帝的慈悲。他說:「我是攻克己身,叫身服我,恐怕我傳福音給別人,自己反被棄絕了。」(哥林多前書9:27)保羅並沒有對他不時受到罪性束縛一事處之泰然。我們應該嗎?

耶穌的觀點

有一次,耶穌表明了他對妥協不做對的事的觀點,以及人有捨難取易的傾向的看法。他向門徒談及自己不久便要殺身成仁的時候,彼得試圖勸阻耶穌,說:「主啊,萬不可如此!這事必不臨到你身上。」耶穌的反應如何?「撒但,退我後邊去吧!你是絆我腳的;因為你不體貼上帝的意思,只體貼人的意思。」——馬太福音16:22,23。

耶穌對彼得的強烈訓斥有力地表明,他拒絕違反上帝的旨意,即使這樣行會容易得多。聖經的記載表明,耶穌毅然跟從公義的途徑,多番忍受撒但的羞辱。最後,他受人嘲笑,受人毒打,並且忍受苦刑至死。可是,他卻沒有妥協,由於這緣故,他能夠為我們獻上生命作為贖價。當然,耶穌忍受這一切並非要我們在面對困難和引誘的時候,『對自己仁慈點!』

論到耶穌,聖經說:「你喜愛公義,恨惡罪惡。」(希伯來書1:9)採取易走的途徑大多離不開惡事,因此,如果我們真的恨惡罪惡——像耶穌一樣,我們總不會妥協下來。耶和華在箴言這本書裡說:「我兒,你要作智慧人,好叫我的心歡喜,使我可以回答那譏誚我的人。」(箴言27:11)耶穌表現了平衡但絕不妥協的公義,這使耶和華的心大大歡喜。假若我們跟從耶穌那忠貞的途徑,我們也同樣可以叫耶和華的心歡喜。——彼得前書2:23。

從忍耐得到訓練

使徒彼得寫道:「因此,你們是大有喜樂;但如今,在百般的試煉中暫時憂愁,叫你們的信心既被試驗,就比那被火試驗仍然能壞的金子更顯寶貴,可以在耶穌基督顯現的時候得著稱讚、榮耀、尊貴。」(彼得前書1:6,7)既然我們是不完美的,而且生活在撒但的世界當中,因此我們會經常面對考驗和引誘。正如彼得所說,考驗和引誘可以達成良好的目的,我們的信心可以受到試驗,看看是軟弱還是堅強。

考驗也可以鍛鍊我們。耶穌「因所受的苦難學了順從」。(希伯來書5:8)如果我們忍受考驗,我們也可以學會順從,學會倚靠耶和華。這項學習的過程會繼續下去,直至我們達至完全的地步為止,就如彼得說:「上帝……必要親自成全你們,堅固你們,賜力量給你們。」——彼得前書5:10。

可是,如果我們在考驗之下妥協屈膝,我們便表明自己怯懦軟弱、缺乏了對耶和華和公義的熱愛,或欠缺自制。這樣的軟弱會大大危害我們與上帝的關係。事實上,保羅的警告可以對我們適用:「我們得知真道以後,若故意犯罪,贖罪的祭就再沒有了。」(希伯來書10:26)決心從一開始便不犯罪,這樣做遠較屈服於軟弱,而冒失去一切的危險好得多!

無條件的忠誠

在但以理先知的日子,三個希伯來人若不向偶像下拜,便有葬身火海的危險。他們怎麼說?「即便如此,我們所事奉的上帝能將我們從烈火的窯中救出來。王啊,他也必救我們脫離你的手;即或不然,王啊,你當知道我們決不事奉你的神,也不敬拜你所立的金像。」——但以理書3:17,18。

他們所以採取這項立場是因為他們渴望做對的事。如果他們要為此喪生,也在所不惜。他們對復活具有信心。但如果上帝搭救他們,情形會更好。不過,他們的立場是絕沒有保留的。因此,上帝的僕人應當經常表現這樣的忠誠。

在我們的日子,一些拒絕妥協的人曾經受到監禁、毒打,甚至殺害。其他人則蒙受物質上的損失,但他們寧願貧窮也不願為了致富而放棄公義的原則。文章起頭談及的基督徒女子又怎樣?她了解醫生是一番好意的,但她也知道這是不對的,她絕沒有在信仰上妥協下來。相反,由於尊重耶和華的律法,她拒絕進行輸血的手術。教人高興的是,她最後也完全康復過來,並且繼續活躍地事奉耶和華。可是,在她採取立場的時候,她並不知道會有什麼結果,但她作好了準備,把事情完全交在耶和華的手裡。

什麼幫助她在壓力之下保持堅定呢?她並沒有試圖倚靠自己的能力,上帝的所有僕人也不應當這樣。要記得,「上帝是我們的避難所,是我們的力量,是我們在患難中隨時的幫助。」(詩篇46:1)在考驗之下向上帝尋求幫助遠較在犯罪之後向他尋求寬恕好得多!

不錯,願我們永不要輕視上帝的偉大慈悲。反之,願我們養成衷心的願望去做對的事,即使在困難的情況下也這樣行。這會加深我們與耶和華的關係,予以我們永生所需的訓練,而且表明我們對上帝的慈悲懷有適當的尊重,這樣的明智行徑會使我們天父的心歡喜。

[第24頁的圖片]

對復活具有絕對的信心幫助三個希伯來人緊守忠誠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