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聖經時代的教育
    守望台1992年 | 11月1日
    • 耶穌指責他們廢了上帝的話語。(馬太福音15:1,6,9)難怪耶穌和他的大部分門徒都沒有在律法師的學校裡受過教育。——約翰福音7:14,15;使徒行傳4:13;22:3。

      20.對聖經時代的教育所作的這項回顧向我們顯示什麼?什麼事表明耶和華的僕人需要受教育?

      20 我們對聖經時代的教育所作的這項回顧顯示,耶和華乃是他子民的偉大導師。通過摩西,上帝在以色列國中設立了一項效率良好的教育制度。但是過了一段悠長的時期之後,猶太社會形成了一項高等教育制度,倡導一些與上帝的話語背道而馳的主張。耶穌雖然沒有在這些猶太學校裡受過教育,他卻是個無與倫比的教師。(馬太福音7:28,29;23:8;約翰福音13:13)他也吩咐門徒從事教導工作,直到這個事物制度的末了。(馬太福音28:19,20)為了執行這項任務,他們必須是優良的教師才行,因此他們需要受到適當的教育。既然如此,今日真正的基督徒應當對教育懷有什麼看法呢?下一篇文章會檢討這個問題。

      記憶測驗

      ◻ 為什麼我們能夠肯定,耶和華對他僕人的教育深感興趣?

      ◻ 以色列的教育制度在什麼方面與其他國家不同?

      ◻ 以色列兒童受到怎樣的教育?

      ◻ 以色列國採用什麼教導方法?

      ◻ 為什麼耶穌和門徒沒有到猶太的高等學府接受教育?

  • 懷著目的而受教育
    守望台1992年 | 11月1日
    • 懷著目的而受教育

      「指教義人,他就增加學問。」——箴言9:9,《新譯》。

      1.關於知識,耶和華期望他的僕人怎樣行?

      耶和華是「大有智識的上帝」。(撒母耳記上2:3)他教育手下的僕人。摩西預言當代的民族會論及以色列說:「這大國的人真是有智慧,有聰明!」(申命記4:6)真正的基督徒也應當同樣具有充分的知識。他們必須勤於研讀上帝的話語。使徒保羅表明這樣的研讀具有什麼目的,他寫道:「我們……沒有停止過為你們禱告,求上帝使你們具有一切智慧和屬靈悟性,對他的旨意滿有確切認識,繼續在各樣善工上結出果實,不斷增加對上帝的確切認識,好以對得起耶和華的方式行走,從而完全取悅他。」——歌羅西書1:9,10,《新世》。

      2.(甲)若要對上帝獲得確切的認識,什麼是必需的?(乙)耶和華見證人的治理機構怎樣處理這個問題?

      2 我們若要研讀聖經以求對上帝和他的旨意獲得確切的認識,就必須至少受過最低程度的教育才行。但是,有許多認識了上帝話語的真理的人,在自己的國家裡只有很少機會,甚至全無機會,接受適當的世俗教育。他們居於不利的地位。為了克服這個難題,耶和華見證人的治理機構多年來一直吩咐各會眾,若有需要就在會眾內設立識字班。30多年前,巴西的一份報章(Diário de Mogi)發表了一篇文章,題目是:「耶和華見證人努力掃除文盲」。文章說:「一位具備資格的導師……耐心地教導別人讀書寫字。……學生們都是上帝的傳道員,由於環境所需,他們要對語言具有相當認識以求能夠發表演講。」世界各地有數以萬計的人因此得以成為上帝話語的優良學生。他們懷著崇高的目的接受這項基本教育。

      有成效的服事者需要有技能

      3,4.(甲)為什麼真正的基督徒對教育深感興趣?(乙)關於教育,以色列國中的情形如何?在今日的基督徒會眾裡,什麼基本教育是不可少的?

      3 真正的基督徒對教育深感興趣,但不是僅因為他們喜歡受教育,而是為了要成為耶和華手下更有效能的僕人。基督授予所有基督徒一項使命,要他們「使萬民作我的門徒,……凡我所吩咐你們的,都教訓他們遵守」。(馬太福音28:19,20)若要教導別人,他們自己必須先學習才行;這需要他們懂得運用良好的研讀方法。他們必須有能力仔細考查聖經。(使徒行傳17:11)為了執行他們的任務,他們也需要有良好的閱讀能力。——可參閱哈巴谷書2:2;提摩太前書4:13。

      4 正如我們在上一篇文章見到,我們有充分的理由相信,以一般而言,在古代的以色列甚至小孩子也懂得讀書寫字。(士師記8:14;以賽亞書10:19)今日的基督徒傳道員在逐戶向人作見證的時候需要作簡潔的記錄。他們寫信,在聚會裡作筆記,為研讀的資料作注解——這一切都需要有清楚的字跡。人若在基督徒會眾裡負責保持記錄,就至少要懂得基本的算術才行。

      適當學校教育的好處

      5.(甲)英文的「學校」一詞起源如何?(乙)年輕人應當把握什麼機會?

      5 令人感興趣的一點是,英文的「學校」(school)一詞來自希臘文的斯科勒 (skho·leʹ )。這個字詞原本的意思是「閒暇」,意即運用閒暇時間從事某種嚴肅的活動,例如學習。後來人們把這個字詞用來指一個學習的地方。由此可見,有一個時期,惟獨特權階級——在希臘及大部分其他地方——才有閒暇去學習。勞動階級通常都沒有受過教育。今日在大部分國家裡,孩童和少年人都有時間學習。年輕的見證人無疑應當把握時機裝備自己,以求成為耶和華手下具有充分知識和能力的僕人。——以弗所書5:15,16,《新譯》。

      6,7.(甲)適當的學校教育有些什麼好處?(乙)學會一種外國語言可以有些什麼用處?(丙)今天有許多年輕人畢業時的情形怎樣?

      6 在歷史、地理、科學等方面具有基本的認識能使年輕的見證人成為發展均衡的服事者。他們所受的學校教育不但使他們學會許多門學科的知識,同時也幫助他們認識學習的過程。真正的基督徒離開學校之後不會就此停止學習和研讀。可是,他們從研讀得益多少,則大大有賴於他們是否懂得怎樣研讀。他們從學校和會眾所受的教育都能夠幫助他們養成思考的能力。(箴言5:1,2,《新世》)這樣,他們閱讀的時候就更能夠辨明什麼資料真正重要,什麼資料值得他們特別留意、熟記在心。

      7 例如,學會一種外國語言不但能夠幫助青年人發展心智的能力,同時也能夠使他們對耶和華的組織更有貢獻。在守望台社的若干分社裡,有些年輕弟兄發覺,能夠流利地講或讀英語對他們大有好處。不但如此,所有基督徒服事者都應當努力在他們的母語方面養成良好的表達能力。王國的好消息配受人以清晰易明、文法正確的方式表達出來。事實表明,今天世上有許多青年人從學校畢業出來之後仍然未能通順地寫作和談話,而且甚至最簡單的算術也做不來。他們對歷史和地理的認識也十分貧乏。

      適當的教育

      8.什麼經文與世俗教育和人的謀生能力有關?

      8 有鑑於此,我們考慮一下基督徒對世俗教育的態度看來是合時之舉。有些什麼聖經原則跟這個問題有關呢?首先,在大部分國家中,基督徒父母若要順服「凱撒」,就必須讓兒女上學讀書。(馬可福音12:17;提多書3:1)至於年輕的基督徒,他們在求學方面應當將歌羅西書3:23的吩咐緊記在心:「無論做什麼,都要從心裡做,像是給主[耶和華]做的,不是給人做的。」事情所牽涉到的第二條原則是:基督徒應當有能力維持自己的生活,即使是全時的先驅傳道員也應當自食其力。(帖撒羅尼迦後書3:10-12)已婚的男子則應當能夠適當地維持妻子兒女的生活,並且有一點餘錢去賙濟貧窮的人,以及支持當地和普世的傳道工作。——以弗所書4:28;提摩太前書5:8。

      9,10.(甲)看來在許多國家裡有一種怎樣的趨勢?(乙)先驅傳道員可能把怎樣的薪酬視為適當?

      9 為了遵守這些聖經原則而負起基督徒的義務,年輕的基督徒需要受多少教育呢?這件事隨國家而異。可是,以大體而言,看來在許多國家裡,一般的趨勢是,若要獲得適當的薪酬,所需的教育水平在現今比幾年前為高。守望台社從世界各地的分社接獲的報告顯示,在許多地方,人若僅是完成法律所規定的最低程度的學校教育(在有些國家裡,甚至達到中學畢業的程度),就很難找著薪酬適當的工作。

      10 「薪酬適當」是什麼意思呢?這並不是指薪酬優厚的工作。據《韋氏辭典》所下的定義,若用來形容薪酬,「適當」的意思是「足夠、令人滿意」。例如,對那些想成為好消息全時宣揚者的人來說,怎樣的薪酬才可以算是「足夠」呢?這樣的人通常需要找一份部分時間的工作,以免令弟兄或家人「受累」。(帖撒羅尼迦前書2:9)他們的收入若容許他們在生活上不愁溫飽,同時有充分時間和精力去執行基督徒的服事職務,他們的薪酬就可算是「足夠」和「令人滿意」了。

      11.為什麼有些年輕人放棄先驅服務?這引起了什麼問題?

      11 今日的情形時常是怎樣呢?據報在有些國家裡,許多懷著好意的青年人完成了最低程度的學業之後便離開學校,打算作先驅。他們沒有一技之長,也沒有適當的就業條件。如果父母不在經濟上支持他們,他們就不得不找一份部分時間的工作了。有些人被迫接受一些工作時間很長的差事才能糊口,結果精疲力竭而不得不放棄先驅服務。有什麼辦法使這些人能夠一方面維持自己的生活,而又同時恢復先驅服務呢?

      對教育懷有平衡的看法

      12.(甲)關於教育,基督徒會避免哪兩種極端的看法?(乙)對耶和華手下獻了身的僕人和他們的兒女來說,教育應當達成什麼目的?

      12 對教育懷有平衡的看法能夠有所幫助。在許多世俗青年看來,教育是一種身分象徵,是幫助他們出人頭地的工具,是令他們獲致一種豐裕、舒適的生活方式的要訣。在另一些人看來,求學是一件最好盡快結束的苦事。對真正的基督徒來說,這兩種看法都是不對的。那麼,什麼才是「平衡的看法」呢?基督徒應當把教育視為達到某個目的的方法。在現今這末世,他們的目的是要盡量以最有效的方式為耶和華服務。如果在他們生活的國家裡,完成最低程度的教育或甚至完成中學教育均不足以使他們有適當的收入去維持自己作先驅,他們也許可以考慮接受額外的教育或職業訓練。這樣行是有明確目標的:為了從事全時服務。

      13.(甲)菲律賓的一位姊妹怎樣能夠一方面從事先驅服務,同時又履行對家人的義務?(乙)什麼警告是合時的?

      13 有些人接受訓練課程,結果有機會找著適當的工作而能夠恢復全時服務。菲律賓的一位姊妹要維持家人生活,但卻渴望作先驅。分社報告說:「她接受了額外的教育,取得作公證會計師的資格,因此能夠如願以償。」同一項分社報告說:「我們有好些傳道員一方面求學,同時能夠安排時間從事先驅工作。以一般而言,只要他們不過度熱中於世俗的事務,他們都成為較佳的傳道員,因為他們比較勤懇。」上述報告所提出的警惕使我們有理由要三思。傳道員若看來必須接受額外的教育,就切不可忘記這樣行的目的,以致轉而追求崇尚物質的目標。

      14,15.(甲)為什麼在教育方面我們不應當定下一成不變的硬性規定?(乙)有些負有責任的弟兄只受過什麼程度的世俗教育?但什麼能夠補其不足?

      14 在有些國家裡,中學教育也提供職業訓練,使年輕的基督徒在畢業的時候已學會某種職業技能。即使沒有這樣的安排,在有些國家裡,只受過基本教育,但卻富進取心的年輕人仍能夠找著適當的部分時間工作,使他們有足夠的收入維持生活,同時也從事先驅工作。因此,對於是否要接受額外的教育,我們不應當定出一成不變的硬性規定來。

      15 有許多現在持有負責職位的弟兄——作環務監督,在總社或分社服務——只受過基本的教育。他們是忠心的先驅,努力不懈的學習,受過適當的訓練而被授予更大的責任。他們絕沒有遺憾。在另一方面,他們有些同輩選擇接受大學教育,結果受到各種破壞信心的理論和『世俗智慧』所影響而跌倒。——哥林多前書1:19-21;3:19,20;歌羅西書2:8。

      計算代價

      16.(甲)是否接受進一步的教育應當由誰決定?他們最關心的應當是什麼事?(乙)他們應當考慮到什麼事?

      16 究竟誰決定一個年輕的基督徒是否應當接受進一步的教育或訓練呢?在這件事上,我們要應用有關首領權的聖經原則。(哥林多前書11:3;以弗所書6:1)根據這個原則,父母無疑希望指導兒女揀選一種適當的技能或職業,同時決定兒女應當接受多少教育。在許多國家裡,兒童在中學階段就要及早決定接受什麼教育和職業訓練。在這樣的時候,基督徒父母和兒女需要求上帝指引,幫助他們作出一個先以王國事務為念的明智決定。年輕人各有不同的性格傾向和才幹。睿智的父母會考慮到這些因素。所有忠實的工作都是高尚的,不論是藍領抑或白領。雖然世人可能看重文職而瞧不起體力勞動,聖經卻絕沒有這樣的看法。(使徒行傳18:3)因此,今日的父母和年輕的基督徒若經過禱告求上帝指引,仔細權衡利弊之後決定兒女在中學畢業之後是否接受進一步的教育,會眾裡的其他人就不應當加以批評。

      17.有些見證人父母為兒女作出什麼決定?

      17 如果基督徒父母以負責的方式作出決定,要在兒女中學畢業之後提供進一步的教育,他們有權這樣做。就讀的時間長短視乎所選擇的職業類型而定。為了經濟的理由,同時要使兒女盡快投入全時服務,許多父母為兒女揀選了在職業學校或工業學院裡較短的課程。在有些事例上,年輕人必須在某些行業當學徒,但目標卻是要獻出一生為耶和華服務。

      18.年輕人若接受額外的課程,就應當把什麼事緊記在心?

      18 年輕人若接受額外的教育,他們的目的無疑不應當是要在學業上取得驕人的成績,或創立一番受人豔羨的世俗事業。他們應當小心選擇課程。本刊曾強調高等教育的危險;這項警告是有充分理由的,因為高等教育有很多地方跟聖經的『純正道理』背道而馳。(提多書2:1;提摩太前書6:20,21)不但如此,自1960年代以來,有許多高等學府淪為不法和性不道德的溫床。「忠信審慎的奴隸」極力勸人不要進入這樣的環境裡。(馬太福音24:12,45,《新世》)可是我們不得不承認,今日年輕人在中學和工業學院裡,甚至在工作的地方,也會遇到同樣的危險。——約翰一書5:19。a

      19.(甲)決定接受額外課程的人應當採取什麼預防措施?(乙)有些人怎樣善用自己所受的教育?

      19 一旦決定接受額外的教育,只要是可能,年輕的基督徒最好在求學期間住在家裡,這樣他便能夠保持正常的基督徒研讀習慣,參加聚會和傳道活動。他應當自始就對聖經原則採取正確的立場。他應當記住,但以理和三個同伴在巴比倫為奴的時候被迫接受該國的高等教育,但是他們始終如一地緊守忠誠。(但以理書第1章)在若干國家裡,年輕的見證人一方面將屬靈的事務置於首位,同時接受一些能夠裝備他們謀得適當部分時間工作的課程;他們作會計師、技工、教師、翻譯員、傳譯員,或從事其他能夠維持他們的生活,卻同時容許他們作先驅——他們的首要事業——的世俗工作。(馬太福音6:33)這些青年人當中有不少在後來成為周遊監督或伯特利的志願工作人員。

      一群團結一致、受過良好教育的人

      20.世俗的什麼區別在耶和華的子民當中是沒有立足之地的?

      20 在耶和華的子民當中,不論一個人的職業是白領、藍領、務農抑或從事服務行業,大家都應當是勤懇的聖經研究者和優良的教師。所有人在閱讀、研究和教導方面所養成的技巧有助於消除世俗在勞動工人和文職人員之間所作的區別。這促成了他們彼此之間的團結和互相尊重。在伯特利之家和守望台社的建築工地上,這種情形尤其顯著。在這些地方,最受注重的乃是屬靈的特質。人人都必須具備這些特質,因此我們在這些地方見到經驗豐富的文職人員喜樂地與熟練的勞動工人並肩工作,大家都在彼此之間表現賞識和愛心。——約翰福音13:34,35;腓立比書2:1-4。

      21.年輕的基督徒應當立下什麼目標?

      21 父母們,要幫助兒女立下正確目標,引導他們成為新世界社會裡有用的成員!年輕的基督徒,要善用受教育的機會,藉此裝備自己,以求更充分運用你在事奉耶和華方面所享的種種特權!身為受到良好教導的人,願你們都證明自己是神治社會裡獲得優良裝備的成員,不但現今是這樣,同時也永遠在上帝應許的「新地」裡保持這個美好地位。——彼得後書3:13;以賽亞書50:4;54:13;哥林多前書2:13。

      [腳注]

      a 也可參閱《守望台》1976年3月1日刊,158-60頁。

      測驗你的記憶力

      ◻ 真正的基督徒為什麼對教育深感興趣?

      ◻ 真正的基督徒會避免對教育懷有什麼極端的看法?

      ◻ 我們應當考慮到額外教育的什麼危險?我們應當採取什麼預防措施?

      ◻ 世俗的什麼區別在耶和華的子民當中是沒有立足之地的?

      [第16頁的圖片]

      藉著勤懇的研讀,年輕的基督徒能夠成為新世界社會裡更有用的成員

      [第19頁的圖片]

      人若選擇接受進一步的教育,所懷的動機應當是為了能夠對耶和華作更大的服務

  • 一個飽學之士
    守望台1992年 | 11月1日
    • 一個飽學之士

      「弟兄們,看看你們的蒙召吧:按肉身說、有智慧的並不多,有能力的並不多,屬貴族的並不多。」(哥林多前書1:26,《呂譯》)上述的話表明,人若埋首於世俗的智慧或享有高尚的社會地位,是會有一定危險的,因為這些事都可以妨礙人接受好消息。——箴言16:5;馬可福音10:25。

      然而,在保羅的日子,有些「按肉身說」有智慧的人也曾接受真理;保羅本身便是一個例子。保羅學識豐富,甚至可能出身名門望族,但他卻是個熱心的傳福音者;這足以表明,世上的名人學者只要心存正直,他們都能夠事奉耶和華,他們甚至可以利用自己的世俗才幹為耶和華服務。——路加福音16:9。

      在大數城出生

      正如保羅在後來指出,他的故鄉是大數城,「一個著名城市」。(使徒行傳21:39,《現譯》)保羅可能在這個城裡接受語文教育,特別是他所精通的希臘語;這對他的海外傳道工作大有幫助。大數城內的景物民風不單展現了猶太人的生活習慣,同時也充滿不少外邦文化的色彩。保羅在故居的生活體驗使他在隨後的歲月以使徒的身分前往各地時可以大派用場。他也曉得怎樣以別人能夠明白的方式講解真理。(哥林多前書9:21)例如我們可以考慮一下使徒行傳第17章保羅向雅典人所作的演講。保羅在講論真理時曾巧妙地將雅典的宗教資料編進講詞之中,更引用了他們的一首詩句。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