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在冰火之地堅忍不拔向人傳道
    守望台1993年 | 9月15日
    • 有兩年了。他們深信耶和華必定會使真理種子生長起來。——哥林多前書3:6。

      增長的光明前景

      藉著地溫的熱能和人工照明,冰島農夫能夠在溫室裡種植多種水果、蔬菜,以及其他植物。同樣,見證人由於擁有屬靈的真理,他們以柔和的方式散發出說服的熱力,再加上耶和華聖靈的祝福,他們在冰島這塊田地獲得了奇妙的成果。

      今年有542人出席基督的受難紀念,傳道員主持的家庭聖經研究現已接近200個。此外,從社方鼓勵傳道員到未經委派地區服務所得的積極反應來看,我們深信這個廣大島上所有與綿羊相若的人都會聽到好牧人耶穌基督的聲音。(約翰福音10:14-16)對那些過去64年來在這塊冰火之地傳講好消息、期間不知表現多少耐心和堅忍的忠心王國宣揚者說來,這是個多麼令人喜出望外的成果啊!

  • 在先驅服務上鍥而不舍
    守望台1993年 | 9月15日
    • 在先驅服務上鍥而不舍

      現今大約有450萬耶和華見證人正在普世宣揚好消息。在這些人當中,有超過60萬是先驅,即全時的王國宣揚者。這支先驅隊伍的年齡由未滿13歲到90歲的退休高齡不等。他們來自許多不同背景,並且具有不同的生活體驗。

      毫無疑問,所有這些全時傳道員都想成功留在先驅崗位上——許多甚至渴望以此為終生事業。當然,有些先驅由於某些理由而未能這樣做。然而,不少先驅雖然面對經濟困難、健康欠佳、灰心沮喪及其他種種障礙,但仍能繼續從事先驅服務。全時的傳道員可以怎樣應付這一切艱辛,而能夠鍥而不舍地留在先驅崗位上呢?

      面對經濟困境

      一般而言,先驅都會像使徒保羅一樣從事世俗工作,以維持自己的開支。(帖撒羅尼迦前書2:9)但在世界許多地區,他們均要面對糧食、衣著、住屋和交通等開銷日益飛漲的現實情況。很多時他們甚至很難找到一份部分時間的世俗工作;即使找著,這類工作往往都是入息微薄,也沒有健康保險一類的福利。

      如果我們『不斷先求上帝的國和他的義』,我們可以深信耶和華會供給我們生活所需。因此,即使面對經濟困境,先驅也無需「為明天憂慮」。(馬太福音6:25-34)先驅在竭力應付這些難題之際,他們對耶和華懷具的堅強信念,可以使他們不致過度憂慮。

      一旦遇上經濟困難,先驅也許可以盡量削減開支。很多時藉著量入為出,生活總也可以應付過去而不虞凍餒。有些先驅為了減低開支,於是跟其他基督徒分租一層住宅樓宇。有些父母為了協助兒女成為先驅,便為他們提供免費的居停或只收取低廉的租金,其他人則在食物和交通費方面予以協助。但先驅絕不想成為別人的重擔,因為他們負有聖經的責任要維持自己的生活。——帖撒羅尼迦後書3:10-12。

      跟其他先驅分擔交通費用亦可以減少若干開支。如果兩個先驅都有汽車,而他們又可能在同一地區從事傳道工作,共用一輛汽車便可以削減一半開銷。沒有汽車的先驅亦可以跟有汽車的先驅結伴傳道,大家分擔交通開銷。如果能夠在一些鄰近的地區工作,步行則可以進一步減低交通費的支出。在有些國家,先驅大多乘坐廉價的公共交通工具。

      不少先驅都曾成功克服經濟障礙,而繼續留在全時服務之上。紐頓·坎特韋爾和他妻子的經驗就是一個活例子。他們將自己的農場賣掉,並在1932年攜同七個孩子當中的六個開始先驅工作,當時正值經濟大蕭條。坎特韋爾弟兄寫道:「我們很快便用光我們從出售農場所得來的金錢——主要花在醫藥費之上。我們還記得在我們前往第二個受委派的地區時,我們的儲蓄除了僅能足夠支付兩星期的租金之外,餘下的便只有五美元。可是,我們深信,只要我們繼續努力服務,耶和華必定會供給我們生活所需。……我們學會在多方面節省開支。例如每當我們遷往一個新的地區時,我總會對電油站的東主解釋,我們每天都使用三部汽車來執行基督徒的工作,通常我們都可以在購買電油方面取得特價。後來兒子都學會修理汽車,從而節省了不少金錢。」坎特韋爾一家就是這樣成功渡過了經濟上的種種挑戰,得以繼續從事全時服務。坎特韋爾弟兄一直鍥而不舍地留在先驅崗位上,直至他於103歲與世長辭為止。

      獲得部分時間的工作

      許多先驅均藉著部分時間的工作來維持自己的生活。保羅在哥林多傳道時,為了維持自己的服事職務,他跟信徒同工亞居拉和百基拉從事製帳篷的工作。(使徒行傳18:1-11)今日,許多屬靈的弟兄也樂意為先驅提供部分時間的世俗工作;其他先驅則通過一些提供臨時工的職業介紹所而找到這類工作。在這方面,對上帝的信心是絕對不可少的;其次是要恆切地向上帝禱告,祈求他指引你在尋找職業方面作出正確的決定。——箴言15:29。

      一位先驅弟兄說:「經過一番深思熟慮,並且恆切禱告之後,我自覺力量大增。於是我通知上司,向他解釋傳道工作是一項嚴肅的個人責任,所以我無法接受全時的工作職位。在接著的星期三,上司問我是否願意接受一份部分時間的工作。我當然欣然接受。」千萬不要低估禱告的力量,並且要表現與禱告相稱的行為。

      先驅可能發覺一項明智之舉是:預先向未來的雇主解釋,他們做部分時間工作,目的是在於維持自己的傳道活動;並表明自己一週可以撥出哪幾天,以及可用多少時間來工作。有兩位胞姊妹曾在一間法律諮詢機構工作,共同分擔一份全時的工作,每人每週工作兩天半。這樣她們便能夠維持先驅生活,直至她們進入守望台基列聖經學校及獲得海外傳道委派為止。

      藉著跟信徒同工商談和留意報章所刊登的廣告,許多先驅都能夠找到不同類型而又合乎聖經原則的工作。在這件事上,謙卑非常重要,因為這種品質可以使先驅不致對工作的性質有過高的要求。(可參閱雅各書4:10。)若要繼續留在先驅的崗位之上,他們可能需要從事一些在許多人看來也許是很卑微的世俗工作。即使這類工作未如理想,但若能暫時屈就,日後的情況是有可能改變的。

      健康欠佳、灰心沮喪

      有些人由於有嚴重的健康難題,以致被迫停止先驅服務。可是,如果先驅們能夠在這方面三思,不匆匆作決定,他們可能發覺,疾病是可以治愈的,健康是有好轉可能的。這樣他們便可以繼續從事先驅工作,許多人儘管有健康難題,他們卻藉著藥物治療、緊守一個適合自己的餐單、有適當的休息及運動而繼續作先驅。一位周遊監督曾認識一位先驅姊妹,她飽受關節炎之苦,甚至需要有人攙扶她走路,才能從事逐戶傳道工作。(使徒行傳20:20)然而,她和丈夫卻主持33個家庭聖經研究,並且幫助了83人接受上帝的真理。後來,她的健康大有好轉,11年後她出席先驅訓練班。

      灰心也可以使人離開先驅的服務崗位。(箴言24:10)一位先驅曾告訴周遊監督說:「我要停止先驅工作了,……我有許多帳單要支付。」他需要一副價值20美元的眼鏡。周遊監督問道:「你會因為需要20元而放棄先驅工作嗎?」他提議這位先驅到當地的咖啡種植場去工作一天,賺取20美元買眼鏡,然後繼續先驅工作。但進一步的交談才發現先驅原來是因為維修汽車的費用而感到憂慮。於是周遊監督提議他每天限制自己的行車距離,以便減低開銷;監督更提議他要保持靈性健康。先驅果然遵囑而行。六個月之後,他受到邀請加入基列學校,畢業後被派往海外,在當地忠信地服務至去世為止。不錯,如果我們竭力抗拒灰心、沮喪的精神,並緊記耶和華會與我們同在,我們便會獲得豐盛的祝福。

      珍惜你的服務特權

      儘管面對不少考驗,例如在飢貧交迫的情況下,保羅仍將他的服事職務視作一項珍寶。(哥林多後書4:7;6:3-6)今日,在面對艱辛和逼迫之際,不少身處非洲、亞洲、東歐和其他許多地區的上帝的僕人仍持守他們的先驅特權。因此,在面對考驗時,務要努力不懈地持守這項服務特權而為耶和華帶來讚美。

      許多先驅得以加入全時的傳道服務全賴他們甘願簡化自己的生活方式。像保羅一樣,他們抗拒物質的引誘而對『衣食』養成知足的心。他們若要在先驅工作上鍥而不舍,對必需品保持知足是不可或缺的。(提摩太前書6:8)他們由於珍惜上帝所賜的各項特權,並將其置於一切物質東西之先,結果他們滿心喜樂。

      且舉例說明:安東·凱尼伯在美都華盛頓有特權在政府官員面前代表王國的權益發言。他曾有一段時期從事先驅工作,並在1950年代以環務監督的身分為上帝服務。他以前的一些業務夥伴有一次向他提出一個可以賺取一百萬美元的業務計劃。可是,這個計劃需要他付出一年時間左右全身投入生意業務中。凱尼伯弟兄為此禱告,求上帝指引他,助他保持頭腦健全,之後他說:「要我放棄事奉耶和華的偉大特權,即使是一年時間,並可賺得全世界,這也是絕對不可能的。對我來說,能夠在華盛頓為弟兄們服務是一項更為寶貴的特權;我在這地方的確獲得耶和華的祝福。我雖則可以賺取一百萬美元,但我若這樣行,一年之後,我的靈性或甚至身體情況又會如何?」凱尼伯弟兄毅然拒絕這項建議。以類似的方式珍惜自己的特權可以幫助許多人鍥而不舍地留在先驅的服務之上。

      先驅們可以享受到多麼偉大的祝福!能夠每天花幾小時向人談論耶和華的榮耀王權無疑是一項祝福。(詩篇145:11-13)先驅們由於獻出大量時間來從事傳道工作,他們可以為那些困苦和受壓制、有病或痛失親者,以及其他痛苦哀傷和需要獲得穩確希望的人帶來屬靈的安慰。因此,如果環境容許我們投身於全時的傳道工作,我們必定會享有許多祝福,因為「耶和華所賜的福使人富足」。(箴言10:22)由於得到上帝的幫助和祝福,許多王國宣揚者能夠歡樂地在先驅服務上鍥而不舍。

  • 讀者來函
    守望台1993年 | 9月15日
    • 讀者來函

      使徒保羅在羅馬書9:3寫道:「為我弟兄,我骨肉之親,就是自己被咒詛,與基督分離,我也願意。」保羅的意思是他可以為了拯救猶太同胞而犧牲自己的生命嗎?

      耶穌在愛心方面立下了最高的典範。他甘願為有罪的人類捨棄自己的生命。在從事公開的服事職務期間,耶穌費盡時間精神,務求盡可能在本族猶太人當中幫助更多人從他的贖價祭物得益。(馬可福音6:30-34)儘管他們對救恩的信息置若罔聞,並採取對抗立場,但這卻沒有削減耶穌對猶太人的關懷及愛護。(馬太福音23:37)他也『給我們留下榜樣,叫我們跟隨他的腳蹤行』。——彼得前書2:21。

      不完美的人有可能跟隨耶穌在愛心方面所立的榜樣嗎?的確有可能。我們可以看看使徒保羅在這方面的描述。保羅非常關心自己的猶太同胞。基於對他們的愛,他說自己甘願為了這些人而「被咒詛,與基督分離」。

      保羅在這裡使用一種誇張的修辭方式去表達他的心聲。耶穌也曾在馬太福音5:18使用過類似的誇張手法,當時他說:「就是到天地都廢去了,律法的一點一畫也不能廢去,都要成全。」當然,耶穌深知天地是絕不會廢去的。同樣,保羅當然不會被咒詛,猶太人也不會全部接受基督教。但保羅的意思是,他願意為了幫助猶太人接受上帝通過耶穌基督所作的救恩安排而做任何事。難怪他可以鼓勵他的基督徒同工說:「你們該效法我,像我效法基督一樣。」——哥林多前書11:1。

      今日,基督徒也應當效法耶穌和使徒保羅的榜樣,對不信者表現同樣的關懷。即使在我們的傳道地區內人們反應冷淡,或甚至公開反對我們,我們也絕不應讓這樣的事削弱我們對鄰舍的愛心和幫助他們認識得救方法的熱心。——馬太福音22:39。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