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守》96 9/15 22-24頁
  • 你真的需要道歉嗎?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你真的需要道歉嗎?
  •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96年
  • 小標題
  • 相似資料
  • 愛心促使我們道歉
  • 「要以謙卑的思想束身」
  • 道歉對婚姻有重大影響
  • 實踐道歉的藝術
  • 為什麼我要道歉?
    青年人問
  • 婚姻幸福的祕訣:真誠地道歉
    家庭生活
  • 你該道歉嗎?
    警醒!2015年
  • 道歉乃和睦之道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2002年
查看更多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96年
《守》96 9/15 22-24頁

你真的需要道歉嗎?

蕭伯納曾寫道:『我從不道歉。』另一些人可能認為:『反正事情已經發生了,道歉也於事無補。』

或者我們因為怕失面子而不肯認錯。我們也許托詞是對方的錯。或者我們本來打算道歉,卻一天推一天,直到後來我們認為事過境遷,別人不會再追究,於是就不了了之。

既然這樣,道歉仍是必需的嗎?道歉真的能夠達成有益的目的嗎?

愛心促使我們道歉

耶穌說:「你們要是有彼此相愛的心,所有人就因此知道你們是我的門徒了。」(約翰福音13:35)因此,弟兄之愛是耶穌基督的真正跟從者的標誌。聖經也敦促基督徒要「從心裡極力彼此相愛」。(彼得前書1:22)熱切的愛心促使我們向別人道歉。為什麼?因為無法避免的是,人類與生俱來的不完美不時在人與人之間造成感情上的創傷;除非這些創傷得以治愈,否則愛心就會受到妨礙了。

舉個例,在基督徒會眾裡,由於我們與某個同工發生衝突,就不想跟對方交談。如果是我們冒犯了別人,我們怎樣才能在彼此之間恢復友愛的關係呢?在大多數情況下,我們可以向對方道歉,然後盡力以親切的態度跟對方交談。我們欠了信徒同工的「債」,要以愛心償還;每逢我們冒犯了同工,說聲對不起可以把這筆「債」償還一部分。——羅馬書13:8。

我們可以舉出一個事例去說明這點:瑪麗·卡門和帕姬是兩個相識了很久的基督徒女子。後來瑪麗·卡門聽信了有害的閒話,就跟帕姬疏遠了。瑪麗·卡門不由分說,完全避開帕姬。差不多一年之後,瑪麗·卡門才發覺,原來這些閒話是毫無根據的。她有什麼反應?愛心推使她去找帕姬,謙卑地為自己的惡劣態度道歉。兩個人都禁不住哭起來。自此之後,她們一直是非常要好的朋友。

即使我們認為自己沒有錯,道歉也可以化解誤會。曼紐爾回憶說:「許多年前,一位屬靈姊妹要住院留醫,我和妻子在她留院期間住在她家裡,盡力幫助她和她的兒女。可是她回家之後,竟向一個朋友訴苦,說我們在家庭開支方面處理不當。

「於是我們到她家裡向她解釋,可能因為我們年輕,而且缺乏經驗,所以未能像她一樣把每件事情都打點妥當。她立即對我們說,其實是她虧負了我們,她實在很感激我們為她做的一切。於是問題就這樣解決了。我們從這個經驗學到,每逢有誤會,謙卑地請求寬恕是非常重要的。」

由於這對夫婦表現愛心,繼續「追求促進和平的事」,他們贏得了耶和華的祝福。(羅馬書14:19)愛心也包括敏於留意別人的感受。彼得勸勉我們要「體恤別人」。(彼得前書3:8)如果我們體恤別人的感覺,就較容易看出自己出言不遜或行事魯莽對別人所造成的傷害,於是毅然向別人道歉。

「要以謙卑的思想束身」

甚至忠心的基督徒長老,也可能偶爾發生激烈爭辯。(可參閱使徒行傳15:37-39。)在這些時候,道歉會有很大益處。可是,如果一個長老或其他的基督徒覺得很難向人道歉,什麼可以幫助他這樣做呢?

要訣是謙卑。使徒彼得勸告說:「你們所有人彼此相待,都要以謙卑的思想束身」。(彼得前書5:5)誠然,在大多數糾紛中,雙方都有錯;但謙卑的基督徒會留意到自己的過錯,而且願意認錯。——箴言6:1-5。

接受道歉的人應當懷著謙卑的態度去接受。我們且用一個喻例去說明這件事。假設有兩個必須互通信息的人分別站在兩個山頂上。隔著深谷,他們根本無法彼此交談,但如果他們當中一個人下到山谷去,另一個也跟著下去,交談就容易得多了。同樣,如果兩個基督徒需要解決彼此間的不和,比喻地來說,兩個人都應當謙卑地「下山」,跟對方在山谷會面,然後向對方道歉。——彼得前書5:6。

道歉對婚姻有重大影響

婚姻是兩個不完美的人的結合,因此夫婦雙方必然有很多機會向配偶道歉。如果夫婦偶爾出言不遜或行事魯莽,體恤之心會促使他們敏於向對方道歉。箴言12:18指出:「說話不慎,好像利刀刺人,智慧人的舌頭卻能醫治人。」(《新譯》)誠然,『不慎的刀傷』的確無法挽回,但衷誠的道歉卻可以把這樣的創傷治好。當然,人需要在這方面不斷作出努力,保持警覺才行。

蘇珊a談及自己的婚姻說:「杰克b和我結了婚24年,但我們仍然發現對方有些事是我們以前不知道的。很遺憾,不久之前,我們分了居幾個星期。但後來我們接受長老提出的聖經勸告,再次復合。現在我們意識到,既然大家的性格十分不同,發生摩擦是很可能的事。於是,每逢發生摩擦,我們就迅速向對方道歉,同時設法了解對方的觀點。現在我很高興的是,我們的婚姻生活已經有很大改善。」杰克補充說:「我們也學會看出什麼情況較易令我們生氣。在這些時候,我們彼此相處會格外小心。」——箴言16:23。

如果你認為自己沒有錯,你仍然應該道歉嗎?如果事情涉及強烈的感情,就很難客觀地判斷誰是誰非。但重要的是,要保持婚姻的和諧。請想想以色列女子亞比該的事例。亞比該的丈夫惡待大衛;雖然丈夫行事愚昧,根本不是她的錯,亞比該卻向大衛道歉。她請求說:「求你饒恕婢女的罪過。」大衛以體貼的方式對待她,並且謙卑地承認,如果不是她加以勸阻,他可能已經流了無辜人的血。——撒母耳記上25:24-28,32-35。

瓊是個基督徒女子,結婚已有45年;她認為,願意主動向配偶道歉,可說是成功婚姻的要訣。她說:「我告訴自己,我們的婚姻比我自己的感覺重要得多。所以每逢我向丈夫道歉,我就覺得自己正對我倆的婚姻作出貢獻。」一個名叫吉姆的年長男子說:「我甚至在微不足道的事上也向妻子道歉。自從她接受了一次大手術以來,她很容易氣惱。所以我時常用手臂摟著她,對她說,『親愛的,對不起;我不是故意使你生氣的。』她立即像澆了水的植物一樣,重新振作起來。」

如果我們傷害了自己最愛的人,即時道歉是非常有效的。米拉格羅斯衷心同意說:「我一向缺乏自信,如果我丈夫語氣重了一點,我就會感到很不安。但只要他一道歉,我就立即覺得好多了。」聖經說得不錯:「良言如同蜂房,使心覺甘甜,使骨得醫治。」——箴言16:24。

實踐道歉的藝術

如果我們養成習慣,一有需要就向人道歉,我們很可能發覺,別人會有很好的反應。也許他們甚至會向我們道歉。如果我們認為自己可能冒犯了別人,與其費盡心機去逃避認錯,何不養成道歉的習慣呢?一般人可能認為,道歉是弱者的表現;但其實道歉是基督徒成熟的明證。當然,我們不想好像有些人一樣,一面承認錯誤,但又一面設法減輕自己的罪責。例如,我們說對不起時是否毫無誠意?如果我們遲到,即使一再向人道歉,我們有沒有下定決心,以後準時赴約呢?

所以,我們真的需要道歉嗎?需要。無論為己還是為人,我們都有道歉的必要。道歉有助於減輕不完美所造成的痛苦,而且能夠使緊張的關係恢復正常。每逢我們向人道歉,我們都在謙卑方面上了一課。道歉也可以訓練我們,使我們更敏於留意別人的感受。結果,我們的信徒同工、配偶,以及其他人都把我們視為配受他們所愛,配得他們的信任。我們會享有內心的安寧,同時贏得耶和華的祝福。

[腳注]

a 不是真名。

b 不是真名。

[第23頁的圖片]

衷誠的道歉能夠促進基督徒之間的愛心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