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敬拜》 14章110-116頁
  • 『我與你們立約去承受一個王國』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我與你們立約去承受一個王國』
  • 團結一致地敬拜獨一的真神
  • 小標題
  • 相似資料
  • 將王國的繼承者召集起來
  • 屬靈的兒子——他們怎麼知道?
  • 以合適的方式領食
  • 「我們要與你們同去」
  • 主的晚餐對你有什麼意義?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2003年
  • 你應該領受主的晚餐嗎?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62年
  • 為什麼要舉行耶穌受難紀念聚會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2015年
  • 你領受了「顯示真理的聖靈」嗎?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2002年
查看更多
團結一致地敬拜獨一的真神
《敬拜》 14章110-116頁

第14章

『我與你們立約去承受一個王國』

1.耶穌在臨死的晚上向使徒們提出什麼希望?

在耶穌被人處死之前的晚上,他告訴忠心的使徒們說:『在我父的家裡有許多住處。我現在要去為你們預備地方,好叫我在那裡,你們也在那裡。』他進一步對他們說:「我現在和你們立約,正如我父和我立了約,去承受一個王國。」(約翰福音14:2,3;路加福音22:29,《新世》)他將多麼奇妙的前途希望放在他們面前!

2.有多少人會與基督一同在他的屬天王國裡共事?

2 可是,耶穌的意思並不是說唯獨使徒才會與他一同在屬天的王國裡統治。後來,聖經透露從地上被贖的144,000人會享有這項偉大的權利。(啟示錄5:9,10;14:1,4)今日有些人正在努力追求這項權利嗎?

將王國的繼承者召集起來

3.耶穌在公開傳道工作上向人指出什麼機會?

3 施洗約翰被希律安提帕投入獄中之後,耶穌發動了一項有力的公開傳道運動,當其時他將人們的注意集中在「天國」之上。(馬太福音4:12,17)他使人意識到他們有機會進入這王國裡,而他的門徒均熱切地追求這個獎賞。——馬太福音5:3,10,20;7:21;11:12。

4.(甲)耶穌的第一批門徒在什麼時候受聖靈所膏?(乙)什麼表明從那時起注意力被集中於將王國繼承者召集起來一事之上?

4 公元33年的五旬節,門徒中的第一批受到聖靈所膏。(使徒行傳2:1-4;哥林多後書1:21,22)他們獲悉上帝為人作了得救的安排,使人能夠享有不死的屬天生命。彼得運用「天國的鑰匙」將這項知識向人打開——首先對猶太人,然後對撒馬利亞人,最後對外邦國家的人。(馬太福音16:19)當時上帝對於組成這個會統治人類一千年的政府一事予以特別的留意,在基督教希臘文聖經中差不多所有受上帝感示的書信均主要是對這群承受王國的人寫的——他們是「同蒙天召」的「聖徒」。a

5.他們之被召承受屬天的生命是因為,與生活在以前的人比較,他們是上帝手下較優的僕人嗎?

5 他們被召承受屬天生命並非因為他們優於在公元33年五旬節之前死去的上帝忠僕。(馬太福音11:11)反之,只是耶和華現已開始揀選人成為基督的助理統治者而已。在隨後的19個世紀,上帝只向人提出屬天的呼召。這是上帝賜給一群數目有限的人的恩典,目的是要實現他那明智、仁愛的旨意。——以弗所書2:8-10。

6.(甲)為什麼必有一天來到屬天的呼召會告結束?(乙)誰會指揮事態的發展,使關於「大群人」的預言也獲得應驗?實際有什麼事發生?

6 過了相當時間之後,上帝所指定的有限數目——144,000人——便會滿額了。屆時這些屬靈以色列人最後受印表明他們業已獲得嘉許的時候已很近了。(啟示錄7:1-8)然後耶和華會藉著他的靈以及他通過他的顯形組織使人對他的道所獲得的了解,指引事態的發展以成就他的旨意的另一部分,正如啟示錄7:9-17(《新譯》)所描述一般。有一「大群」來自萬國萬族的人會被召集起來;他們會有令人振奮的希望,能夠渡過大災難而在地上樂園裡永享完美的生命。當我們考慮一下實際發生的事時,看來一般的屬天呼召在1935年左右已完成了。鑑於當時上帝的僕人已清楚體會到「大群人」所享的屬地希望。自那時以來,雖然屬天階級只有數目較少的幾千人仍留在地上,現今卻有幾百萬敬拜耶和華的人與他們聯絡交往;這些人熱切盼望永遠生活在地上。

7.甚至在今日,可能仍有人獲得屬天的呼召嗎?為什麼你這樣回答?

7 這意味到現在已沒有人蒙上帝所召去承受屬天的生命了嗎?在最後的受印尚未完成之前,仍有可能若干懷有屬天希望的人會變成不忠而需要另外揀選別人代替他們。但看來合理的想法是,這件事頗為罕見。

屬靈的兒子——他們怎麼知道?

8.保羅提出什麼解釋表明從聖靈而生的人怎麼知道這件事實?

8 上帝的聖靈向受了浸而獲得屬天呼召的基督徒提出肯定的保證,表明他們已被上帝收納為屬靈的兒子。使徒保羅在寫給羅馬「聖徒」的信中表明這點;他描述當時所有真正基督徒的處境說:「蒙上帝的靈引導的,都是上帝的兒子。你們接受的,不是奴僕的靈,使你們仍舊懼怕;你們接受的,是使人成為嗣子的靈,使我們呼叫『阿爸、父』。聖靈親自和我們的靈一同證明我們是上帝的兒女。既然是兒女,便是後嗣;是上帝的後嗣,也和基督一同作後嗣。我們既然和[他]一同受苦,就必和[他]一同得榮耀。」——羅馬書1:7;8:14-17,《新譯》。

9.「聖靈」怎樣與真正是上帝兒子的人的靈一同『作證』?

9 這裡我們留意到保羅兩次使用「靈」一字:「聖靈」和「我們的靈」。第一個靈是上帝的隱形動力。它使上帝的屬靈兒子具有堅強的信念,深知自己已被收納為上帝自由的兒女。這靈也通過上帝所感示的道聖經作證,而聖經好像是上帝親自寫給他的屬靈兒女的信一般。(彼得前書1:10-12)當那些從聖靈而生的人讀到聖經對上帝的屬靈兒子所說的話時,他們的適當反應是:『這話對我適用。』這樣,上帝自己的動力以各種方式與他們的靈,推動他們的頭腦和內心的力量,一同作證他們是上帝的兒女。按照上帝的靈的指示,他們的頭腦和心靈集中於與基督同作後嗣的希望之上,同時他們也接受身為上帝的屬靈兒女所負的各種責任。——腓立比書3:13,14。

10.(甲)什麼因素本身並不標明人是個受膏的基督徒?(乙)『另外的羊』對於他們在上帝旨意中所居的地位懷有什麼看法?

10 你的情形是這樣嗎?若然,你便享有一項奇妙的權利。可是,我們若僅因為一個人對較深奧的屬靈事物具有深刻的體會,熱心從事傳道或對弟兄具有熱切的愛心,就貿然認為他必定是個受聖靈所膏的基督徒,那便錯誤了。許多屬於『另外的羊』階級的人也具有這些特色。他們的心也受到他們在聖經中讀到關於與基督同作後嗣的人的資料所感動,但是他們卻沒有妄自聲稱自己擁有上帝其實並沒有為他們保留的東西。(可參閱民數記16:1-40。)他們體會到上帝對地球原定的旨意,並且懷著感恩的心力求參與這項旨意的實現。

以合適的方式領食

11.誰參加每年紀念耶穌受難的聚會?為什麼?

11 每年在尼散月14日日落之後,耶穌基督手下受膏的跟從者在世界各地按照他授予使徒的訓示記念他的死亡。(路加福音22:19,20)『另外的羊』也參加這個聚會,但他們僅是恭敬的旁觀者,因此並不領食酒和餅。

12.哥林多有些早期基督徒怎樣沒有對主的晚餐表現適當的體會?

12 這絕不是一項沒有意義的宗教儀式,反之這件事充滿了有力的意義。在第一世紀,希臘哥林多的基督徒有些沒有對這個場合表現適當的體會,使徒保羅在信中向他們提出嚴肅的勸告說:「無論什麼人若用不合適的[方式]吃主的餅,喝主的杯,就是得罪主的身體、主的血了。」什麼使他們以「不合適」的方式領食呢?他們並沒有適當地準備自己的內心和頭腦。在小組中有分裂存在。此外有些人在參加聚會之前狂飲濫食。他們以漠不關心的態度對待主的晚餐。他們並非處於適當的情況而能夠體會到餅和酒所含的嚴肅意義。——哥林多前書11:17-34,《新譯》。

13.受難紀念中所用的餅和酒含有什麼意義?

13 這件事究竟含有什麼意義呢?意義並非在於餅和酒經歷任何神奇的改變。基督絕沒有在任何意義上在每次受難紀念均再次被獻作祭物。聖經說:「基督只一次地被獻上,就擔當了許多人的罪。」(希伯來書9:28,《新世》;10:10;羅馬書6:9)無酵餅和紅酒只是象徵物,代表耶穌所犧牲的實際身體和他所流出的實際的血。但是這些實體多麼寶貴!基督獻上他那無罪的屬人軀體,使人類世界能夠有機會永遠活下去。(約翰福音6:51)他所流出的血則達成了雙重的目的——洗去對他的血懷具信心的人的罪,同時也使上帝與屬靈以色列人,即受聖靈所膏的基督徒,的教會所締結的新約得以生效。(約翰一書1:7;哥林多前書11:25;加拉太書6:14-16)這些寶貴的安排使「小群」的成員能夠被上帝稱義,實際被視為具有屬人的完美。(路加福音12:32)上帝這樣行乃是要使他們能夠從聖靈而生,成為上帝的兒子而有希望與基督在屬天的王國裡共事。當他們每年領食受難紀念的象徵物而為他們所懷的屬天希望作證之際,他們對於自己已加入以基督為中保所立的「新約」一事亦不斷加深體會。——希伯來書8:6-12。

「我們要與你們同去」

14.(甲)為什麼『另外的羊』並不領食受難紀念的象徵物?但他們熱切地期待什麼?(乙)他們對於自己與王國繼承者的餘民的交往懷有什麼看法?

14 『另外的羊』體會到耶和華怎樣與他的受膏者交往,他們遂加入後者的陣營說:「我們要與你們同去,因為我們聽見上帝與你們同在了。」(撒迦利亞書8:20-23)他們不但與受膏者聚集起來,同時也與之一同在普世宣揚王國的好消息。可是,上帝沒有將『另外的羊』與屬靈的以色列人一同帶進「新約」中,他們也沒有被包括在耶穌與一切被揀選與他一同享有屬天生命的人所訂立的『王國之約』中,因此按理說來他們並不領食受難紀念的象徵物。(路加福音22:20,29)但是,隨著「新約」逐漸達成其目的,將「小群」階級的最後分子召集到屬天的王國裡,『另外的羊』意識到這顯示他們藉著王國在地上享有的種種幸福已臨近了。他們認為在世界「末期」中能夠與王國繼承者的忠貞餘民團結一致地為上帝服務乃是一項莫大的權利。

[腳注]

a 可參閱羅馬書、哥林多前書、哥林多後書、以弗所書、腓立比書、歌羅西書、提多書、彼得前書、彼得後書起頭的幾節;也可參看加拉太書3:26-29,帖撒羅尼迦前書2:12,帖撒羅尼迦後書2:14,提摩太後書4:8,希伯來書3:1,雅各書1:18,約翰一書3:1,2及猶大書1。

溫習的討論:

● 為什麼基督教希臘文聖經有這麼多的部分將人的注意引到屬天的希望之上?

● 由靈而生成為上帝兒子的人怎麼知道這件事?他們所領食的受難紀念象徵物含有什麼意思?

● 『另外的羊』怎樣表明他們真正與「小群」團結一致?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