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相信輪迴嗎?守望台1997年 | 5月15日
-
-
你相信輪迴嗎?
穆昆巴伊寫信給在美國念大學的兒子:「你還記得,你早年在印度本鄉愛上的那個鄰家女孩嗎?再過幾個星期,她就出嫁了。我認為你有必要知道這件事。」
做父親的為什麼要把這個女子的婚訊告訴兒子呢?畢竟,幾年前穆昆巴伊曾毫不留情地拆散這對小情人,況且他的兒子往美國追求高等教育也有六年光景了。穆昆巴伊清楚知道,兒子在這段期間並沒有跟以往的情人聯絡。
既然這樣,他又何必為這件事擔心呢?原來,穆昆巴伊相信輪迴轉世。a兩人早年相戀,如果湊巧他們前生是夫婦的話,現在他們既已到達結婚年齡,強迫兩人分開就未免不近人情了。所以,趁女子還沒嫁給別人,穆昆巴伊想讓兒子清楚知道當時的情勢。
再考慮另一個事例。在印度的孟買,一個四歲女孩多次住院治療,其間飽受痛苦折磨。她的心臟出了毛病,心瓣有缺損。這個女孩家境富裕,雙親雖不忍看著女兒受苦,卻對事情懷有以下的想法:「我們不得不接受現實,女兒一定是在前世種下惡因,所以今世得著惡果。」
印度教、佛教、耆那教、錫克教和其他源於印度的宗教都相信輪迴,這個觀念對千百萬教徒的生活操有重大影響。從談戀愛到備嘗苦楚,人們把今生的種種經歷都看做前生行為的因果報應。
在西方國家,輪迴的主張也令不少人著迷。美國女演員雪莉·麥克萊恩自謂相信輪迴。在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省的溫哥華,女作家勞蕾爾·費倫聲稱,記得自己的靈魂曾投生50次。1994年,美國有線新聞電視網絡同《今日美國》攜手舉辦一次蓋洛普民意測驗。接受調查的1016個成人當中,有270多個自稱相信輪迴。此外,新世紀運動也鼓吹輪迴之說。但是,這樣的信仰到底有什麼證據支持呢?
相信輪迴的人聲稱,證據在於「前生經歷記憶猶新」!曼谷的拉塔娜只有三歲,但前生經歷已開始在她的腦海浮現。她「記得自己前生是個虔誠的婦人,活到60多歲才撒手人世」。大部分信徒都認為,這個女孩的事例足以證明真有輪迴這回事。
不過,許多人都對這個信仰表示懷疑。關於前生的回憶,還有其他可能的解釋。b印度教哲學家尼基拉南達在《印度教對靈魂解脫的詮釋》一書指出,『身後經歷是不能用理性來說明的』。不過,他還是斷言,「轉世這個道理,與其說是不大可能,不如說是頗有可能。」
但是,聖經支持這樣的主張嗎?上帝靈示的話語向死者提出什麼希望?
-
-
你應該相信輪迴嗎?守望台1997年 | 5月15日
-
-
你應該相信輪迴嗎?
希臘哲學家柏拉圖把談戀愛和輪迴的見解拉上關係。他認為軀體死後,不死的靈魂隨即遷移到「純形態的領域」。既然沒有軀殼,靈魂就在那裡逗留一段時期,衡量各種不同的形態。後來,靈魂在另一個軀殼中轉世投生,但下意識還是對形態領域念念不忘。據柏拉圖說,人的腦海對於完美的形態一直存有模糊的意識,於是朝著這個目標追求,而男女墮入情網,就是因為對方體現了自己心目中的完美形態。
追本窮源
人要相信輪迴,就得相信靈魂不死。所以,要追溯輪迴這個主張的起源,就必須從相信靈魂不死的民族著手。根據這個準則,有些人認為輪迴的信仰源於古埃及。另一些人則認為古巴比倫才是輪迴主張的發源地。為了建立宗教威望,巴比倫的祭司大力鼓吹靈魂轉世的道理。這樣他們就可以聲稱,他們所崇敬的宗教英雄其實是有名祖先的轉世化身。
儘管這樣,輪迴的信仰卻在印度得到發揚光大。印度教的哲人為罪惡猖獗、人間苦難等普遍難題大傷腦筋。他們問道:『這些情形又怎可能跟創造者主持正義的觀念一致呢?』在這些哲人看來,上帝主持正義的觀念跟人間許多無妄之災和不平有所抵觸。他們試圖解決兩者之間的矛盾,結果想出了「業的法則」,也就是因果報應的法則——「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他們還訂出一個詳細的『善惡結算表』,說明今生的功過會招致來生什麼賞罰。
「業」的意思就是「行為」。據稱印度教徒的行為如果符合社會準則、宗教標準,就是善業; 行為要是傷風敗俗, 就是惡業。印度教徒每次輪迴轉世,他生前的行為(業)就發揮決定性的作用。哲學家尼基拉南達說:「人人生來都有自己的品格藍圖。身體特徵雖然得自遺傳,品格卻取決於前生的行為。人[因此]能夠主宰自己的命運,創造自己的未來。」印度教徒的最高目標,就是從輪迴轉世的循環過程獲得解脫,與梵(最高實在)合一。印度教徒相信,只要嚴守社會公認的行為規範,同時努力修行,最後他們就能與梵合一,獲得解脫。
由此可見,輪迴的信仰是以靈魂不死的主張為根據的,再用業的法則形成進一步的發展。現在讓我們看看,上帝靈示的話語聖經對這些見解有什麼論述。
靈魂果真不死?
創造者靈示的話語聖經是一切宗教問題的最高權威。讓我們看看這部權威著作對這個問題提出什麼答案。從聖經的第一本書創世記,我們獲知「魂」的確切意思。論到始祖亞當的創造過程,聖經說:「耶和華上帝用地上的塵土造人,將生氣吹在他鼻孔裡,他就成了[活的魂]。」(創世記2:7)很明顯,魂不是人所具有 的東西,而是人本身。在這節經文裡,譯做魂的希伯來語詞是尼發希。這個詞在聖經裡出現過700多次,所指的總是可觸摸的實物,而不是一個可以跟人體分離的隱形部分。——約伯記6:7;詩篇35:13;107:9;119:28。
人死時魂怎麼了?請留意亞當死後有什麼遭遇。亞當犯罪之後,上帝對他說:「你[將]歸回地土,因為你是從地土取出來的;你既然是塵土,就要歸回塵土。」(創世記3:19,《新譯》)請想想這段話的含意。上帝用塵土造亞當以前,亞當根本不存在。所以,亞當死後就歸回原狀,不復存在了。
簡單說來,聖經主張死亡和生命是截然相反的。我們在傳道書9:5,10讀到:「活人還知道自己必死,死人卻一無所知,而且再得不到酬勞,他們也被遺忘。凡是你手可作的,都當盡力去作;因為在你所要去的[希屋爾]裡,既沒有工作,又沒有籌謀;沒有知識,也沒有智慧。」(《新譯》)
所以,死人什麼都不能做,也毫無知覺。他們不再有思想,也不能記得什麼。詩篇的執筆者說:「你們不要倚靠君王,不要倚靠世人;他一點不能幫助。他的氣一斷,就歸回塵土;他所打算的,當日就消滅了。」——詩篇146:3,4。
聖經清楚說明,人死後魂並不會在另一個軀殼轉世;魂已實際死去。聖經斬釘截鐵地說:「犯罪的[魂],他必死亡。」(以西結書18:4,20;使徒行傳3:23;啟示錄16:3)所以,靈魂不死的教義——也就是輪迴主張的立論基礎——是毫無聖經根據的。既然沒有根據,輪迴的主張就站不住腳了。那麼,我們在世上見到的種種苦難,又有什麼解釋呢?
人為什麼受苦?
由於亞當犯罪,大家都通過遺傳承受了不完美,這就是人類受苦的基本原因。聖經說:「罪通過一個人進了世界,死又通過罪而來,於是死就傳給所有人,因為所有人都犯了罪。」(羅馬書5:12)我們大家都是亞當的後代,所以會生病、衰老而最後死去。——詩篇41:1,3;腓立比書2:25-27。
此外,創造者所定的道德律法也是無可變更的:「不要受迷惑了:上帝是嘲弄不得的。人撒播的是什麼,收割的也是什麼。因為,誰為肉體而撒播,就從肉體中收割腐壞;誰為靈而撒播,就從靈裡收割永遠的生命。」(加拉太書6:7,8)所以,人要是生活放蕩,就很可能遭受感情挫折,也可能非意願地懷孕,甚或染上性病。《科學美國人》雜誌報導說:「令人吃驚的是,在[美國的]致命癌症中,有百分之30的病例可直接歸咎於抽煙。跟生活方式有關的病例也佔同樣比率,主要是因飲食失調、缺少運動而引起的。」此外,天災人禍所造成的困苦,有的其實是人類自招的惡果,因為人類沒有好好管理大地的資源。——參閱啟示錄11:18。
不錯,世上的種種苦難,有不少要歸咎於人自己。既然魂並不是不死的,人就不可以用「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的法則,把人類的疾苦跟業(假定的前生行為)扯上關係。聖經說:「人已經死去,就被判無罪了。」(羅馬書6:7,23)所以,今生的罪孽是不會留到來生才遭受報應的。
此外,魔鬼撒但也給人類帶來許多苦難。事實上,這個世界是受撒但操縱的。(約翰一書5:19)正如耶穌基督預告,他的門徒「為了[他]的名字,會被所有人憎恨」。(馬太福音10:22)由於這個緣故,正義的人所遭遇的難題,往往比邪惡的人更多。
在這個世上,有些事情的成因不是一眼就能看透的。跑得最快的運動員可能不慎絆跌,結果輸掉比賽。兵強馬壯的大軍也許給勢單力薄的部隊擊敗。聰明的人可能找不到合適的工作,以致食不果腹。商業管理能手也許懷才不遇,一生窮途潦倒。學識豐富的人可能觸怒上司,結果不獲重用。這些事為什麼會發生呢?睿智的所羅門王答道:「臨到眾人的是在乎當時的機會。」——傳道書9:11。
事實上,在印度教的哲人試圖解釋人間為什麼有疾苦以前,人類久已飽經患難。儘管這樣,人可以指望明天會更好嗎?聖經向死者提出什麼應許?
和平的前途
創造者已經應許,不久他就會毀滅目前受撒但操縱的人類社會。(箴言2:21,22;但以理書2:44)一個正義的新人類社會將要取而代之;這就是聖經所說的「新地」。(彼得後書3:13)屆時,「住在那裡的人必不說:『我病了』。」(以賽亞書33:24,《呂譯》)臨死的痛苦會不復存在,因為上帝「會擦去他們眼睛裡的一切眼淚,不再有死亡,也不再有哀慟、呼號、痛苦。從前的事已經過去了」。——啟示錄21:4。
至於誰會住在上帝所應許的新世界裡,詩篇的執筆者預告說:「義人必承受地土,永居其上。」(詩篇37:29)不但這樣,謙卑的人還會「享受豐盛的平安」。——詩篇37:11,《新譯》。
上文提及的穆昆巴伊,還沒有認識上帝的奇妙應許就長眠了。千百萬的死者雖然生前沒有認識上帝,卻有希望從死亡的沉睡中覺醒過來,在和平的新世界裡生活,因為聖經應許說:「正義的人和不正義的人,將來都要復活。」——使徒行傳24:15;路加福音23:43。
「復活」一詞譯自希臘語的阿納斯塔斯,字面的意思是「再次站起來」。所以,復活牽涉到把死者以往的生活模式恢復過來。
天地的創造者具有無限的智慧。(約伯記12:13)對他來說,要記得個別死者的生活模式絕不是難題。(參閱以賽亞書40:26。)耶和華上帝也滿有愛心。(約翰一書4:8)所以,上帝能夠運用他完美的記憶力,使死者在地上的樂園裡活過來,回復生前的個性,而不是要他們為過去的惡行受罰。
像穆昆巴伊一樣,千百萬的死者可以通過復活跟親人重聚。但請想想,這件事對現今活著的人有什麼影響?且以穆昆巴伊的兒子為例。他有機會獲知奇妙的真理,得以認識上帝和他的旨意。他知道父親死後並沒有落入循環不止的輪迴之中,所以無需經歷每次轉世所帶來的苦難,也不用飽受罪惡折磨。知道這件事令他多麼欣慰!他知道父親不過暫時在死亡裡沉睡,等待著復活罷了。他想到有一天自己會有機會向父親講述從聖經學到的真理, 就興奮不已!
上帝的旨意是「要所有種類的人都可以得救,獲得真理的確切知識」。(提摩太前書2:3,4)你如果想知道怎樣才能在地上的樂園裡,跟幾百萬現正遵行上帝旨意的人一起享受永生,現在就是學習的時候了。——約翰福音17: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