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們何以要訴諸暴力守望台1998年 | 11月1日
-
-
最近的科學研究透露,人腦的生理和人的生活環境跟人所表現的敵對心理有密切關係。伊利諾伊州少年研究所的馬庫斯·克呂斯說:「我們大家都開始看出,由於有越來越多兒童暴露在不良的環境之下,結果促成了暴力橫行的現象。周遭發生的事情的確會使腦分子產生變化,使人變得更衝動易怒。」《腦內乾坤》一書說,有些事情,例如「家庭結構崩潰、單親家庭激增、持續的貧窮、長期吸毒等,都會實際擾亂腦裡的化學成分,使人容易動怒。以往人認為這是不可能的事,但現在已證明是事實」。
有人聲稱,腦裡的變化包括血清素下降;據稱腦裡的這種化學物質能遏制動怒的傾向。研究顯示,酒精會降低腦裡的血清素。許久以來,人已看出暴力跟醉酒有密切關係;從以上看來,這個說法是有若干科學根據的。
今日暴力激增還有另一個原因。聖經這本可靠的預言之書提醒我們:「世界的末期會有種種苦難。那時候,人只顧自己、貪財、自誇、狂傲……沒有親情、殘忍、散播謠言、蠻橫、兇暴、恨惡良善。他們出賣師友,任意妄為,狂妄自大,……這一類的人,你們要躲避他們。」(提摩太後書3:1-5,《現譯》)今日我們看見的暴力事件正好應驗了聖經就「末期」所作的預言。
還有些事情使現今這段日子變得更暴戾。聖經說:「地和海有苦難了,因為魔鬼知道自己時候無多,就大為憤怒,下到你們那裡了。」(啟示錄12:12)魔鬼和他手下的鬼靈已被逐出天界,現在他們集中火力用惡毒的手段殘害人類。魔鬼既是「統治空氣的」,他自然能夠操縱「目前在不服從的眾子身上發揮作用的靈」,使地球成為一個越來越強暴的地方。——以弗所書2:2。
然而,我們怎樣才能應付今日世上的暴力「空氣」呢?我們可以用什麼方法解決人與人之間的歧見,而無須訴諸暴力?
-
-
以和平的方法解決問題守望台1998年 | 11月1日
-
-
以和平的方法解決問題
人類的暴力跟歷史一樣源遠流長。聖經記載把暴力追溯到第一對人類的長子,亞伯的哥哥該隱身上。由於上帝悅納亞伯的祭物,該隱「非常忿怒」。他怎樣做呢?「該隱就起來襲擊他的弟弟亞伯,把他殺了。」之後,上帝嚴詞譴責他。(創世記4:5,8-12,《新譯》)該隱在上帝面前的名聲壞透了,但暴力沒有把問題一筆勾銷。
我們怎樣才能避免步該隱的後塵,動輒用暴力解決問題?
從訴諸暴力到保持容忍
請想想一個人,他目睹人把第一個基督教殉道者司提反殺死,卻袖手旁觀表示默許。(使徒行傳7:58;8:1)這個人就是大數城的掃羅。掃羅不同意司提反的宗教立場,於是支持人用暴力殺死他;在掃羅看來,用這個方法終止司提反的宗教活動並沒有什麼不對的地方。儘管掃羅未必是個動輒訴諸暴力的人,至低限度他把暴力視為解決難題的辦法。司提反死後,掃羅隨即「開始肆意凌辱[基督徒]會眾,闖進一家又一家,連男帶女都拖出來,送到監獄去」。——使徒行傳8:3。
聖經學者艾伯特·巴恩斯指出,譯作「肆意凌辱」的希臘詞語通常用來指兇猛的野獸,如獅子、豺狼等,所造成的傷害。巴恩斯說:「掃羅像野獸般襲擊基督徒;從這個強烈的措詞看來,掃羅迫害基督徒時非常狂熱,滿腔怒火。」掃羅向大馬士革進發,要圍剿更多跟從基督的人;他「仍然殺氣騰騰,氣勢洶洶地威嚇主[基督]的門徒」。途中,復活了的耶穌對他講話;結果掃羅改變了信仰,成為基督徒。——使徒行傳9:1-19。
掃羅改信基督教之後,他對待別人的方式也改變了。從一宗大約在十六年後發生的事,我們可以清楚看出他的轉變。當時有一批人來到掃羅所屬的安提阿會眾,極力主張基督徒要恪守摩西律法,結果引起了一場「鬧得不小」的紛爭。掃羅(這時大多數人都稱他為保羅)站穩立場,雙方唇槍舌劍,爭持激烈。在這件事上,保羅絕沒有訴諸暴力;相反,他贊成會眾的決定,把事情交給耶路撒冷會眾的使徒和長老處理。——使徒行傳15:1,2。
在耶路撒冷的長老會議上,也有「不少辯論」。保羅耐心等候,直至「全體都靜默無聲」,然後他才敘述上帝的靈在未受割禮的信徒當中所行的偉舉。他們討論了《希伯來語聖經》中眾預言者的話之後,使徒們和耶路撒冷的眾長老「一致同意」不該為未受割禮的信徒加添不必要的重擔,只需提醒他們要「禁戒獻給偶像的犧牲,禁戒血,禁戒勒死的動物,也要禁戒淫亂」。(使徒行傳15:3-29)保羅的確改變了。他學會了怎樣無須訴諸暴力,把引起爭論的問題和平解決。
應付暴力的傾向
後來保羅勸勉基督徒說:「主的奴隸不必爭鬥,倒該對所有人溫柔,具備資格教導人,在逆境下保持克制,用溫和的態度教誨不懷好感的人。」(提摩太後書2:24,25)保羅敦促較年輕的監督提摩太,要平心靜氣地處理艱難的情勢。保羅的想法是切合實際的;他明白甚至在基督徒當中,情緒激動也是可能發生的事。(使徒行傳15:37-41)他有理由勸告他們:「你們發烈怒,卻不要犯罪;不要到日落還在動怒。」(以弗所書4:26)控制怒氣,使它不致變成一發不可收拾,就是處理這種情緒的適當方法。可是,我們怎樣才能控制怒氣呢?
今日,控制怒氣並不是容易的事。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副院長,德博拉·普羅思羅-斯蒂瑟醫生說: 「脾氣暴躁十分普遍。事實上一般人認為,只有弱者才會跟人洽談、妥協,或表現同情、寬恕等與人和睦共處的技巧。」可是,其實表現這些特質的人才是真正的男子漢;如果我們想控制內在的暴怒傾向,就必須養成這些特質才行。
保羅成為基督徒之後,學會用較好的方法處理與別人的歧見。這個方法是以聖經教訓為根據的。保羅本身是個猶太教學者,自然非常熟悉《希伯來語聖經》。因此他必定會讀過以下這些經文:「不可嫉妒強暴的人,也不可選擇他所行的路。」「不輕易發怒的,勝過勇士;治服己心的,強如取城。」「人不制伏自己的心[『靈』,《呂譯》],好像毀壞的城邑沒有牆垣。」(箴言3:31;16:32;25:28)可是,保羅改信基督教之前,這些淵博的知識卻未能制止他用暴力殘害基督徒。(加拉太書1:13,14)但何以他成為基督徒之後,卻能夠用理智和說服力去解決容易叫人惱火的問題,而不是訴諸暴力呢?
我們可以從保羅的話獲得一些提示,他說:「你們要仿效我,像我仿效基督一樣。」(哥林多前書11:1)保羅萬分感激耶穌基督為他所做的事。(提摩太前書1:13,14)基督是他仿效的榜樣。保羅知道耶穌怎樣為了救贖有罪的人類而備受苦難。(希伯來書2:18;5:8-10)保羅證實以賽亞論及彌賽亞的預言已經應驗在耶穌的身上:「他被欺壓,在受苦的時候卻不開口;他像羊羔被牽到宰殺之地,又像羊在剪毛的人手下無聲,他也是這樣不開口。」(以賽亞書53:7)使徒彼得寫道:「[耶穌]被人咒罵的時候,沒有還以咒罵;受苦的時候,也沒有威嚇人,卻總是把自己交託給那憑正義審判人的。」——彼得前書2:23,24。
保羅非常欽佩耶穌基督應付這些緊張情勢的態度,這件事促使他毅然改變自己的處事方式。由於這緣故,他可以勸勉信徒同工說:「無論誰對人有不滿的地方,都要繼續彼此包容,彼此甘心寬恕。耶和華怎樣甘心寬恕了你們,你們也要怎樣甘心寬恕人。」(歌羅西書3:13)我們同意使用暴力是不對的仍不夠,還須對耶和華和耶穌基督為我們所做的事深懷感激,才足以打動我們的心,幫助我們克服使用暴力的傾向。
改變是可能的嗎?
日本有個男子急需這樣強大的推動力。他的父親是軍人,脾氣暴烈,不時以暴力對待家人。這個男子飽受暴力摧殘,也曾目睹母親遭受類似的苦待;後來他同樣變成性情暴烈。他隨身帶備兩把長短不一的武士刀,每逢跟人發生爭執,就用刀恫嚇人,這就是他解決難題的方法。
後來他妻子開始研讀聖經;起初他也坐下來一同研讀,但卻無心學習。然而,後來他讀了名為《『這王國的好消息』》a的冊子之後,就完全改變了。為什麼呢?他說:「我讀到『耶穌基督』和『贖價』這兩個次標題之下的資料時,不禁羞愧起來。雖然我一向過著任性的生活,我仍然想仁慈地對待自己的朋友。我喜歡做些叫他們開心的事,但以不影響自己的生活為限。可是,上帝的兒子耶穌卻甘願為人類,包括像我一樣的人,犧牲生命。這件事使我愣住了,彷彿給人狠狠打了一下。」
他於是不再跟以前的朋友來往,不久就報名參加耶和華見證人的神治傳道訓練班。這個訓練班幫助學生學會傳授聖經知識的藝術。這些課程也為這個男子帶來若干額外的裨益。他回憶說:「我年輕的時候,由於不懂得表達自己的感情,所以經常訴諸威嚇和暴力。但我學會跟別人溝通之後,我開始跟人講道理,而不是訴諸暴力。」
這個男子是否像保羅一樣,切實採納基督的和平生活方式呢?後來,他的信心遭受試煉。一個跟他結拜為兄弟的朋友設法阻止他成為基督徒。他的「朋友」毆打他,褻瀆他的上帝耶和華。這個以往性情兇暴的人極力抑制自己,甚至為自己無法遵守誓言向朋友表示歉意。他的「兄弟」大失所望,只好悵然離去。
藉著克服暴力的傾向,這個以往動輒光火的男子贏得了許多屬靈的弟兄姊妹;他們熱愛上帝和鄰人,並在愛裡團結起來。(歌羅西書3:14)事實上,他獻了身成為基督徒二十多年之後,現正以耶和華見證人的環務監督身分服務。他多麼高興能夠用聖經向別人表明,甚至性情像猛獸一樣的人也能學會用非暴力的方式解決歧見,就像他自己的經歷一樣!在他看來,能夠向人指出以下應許怎樣獲得實現是多大的殊榮:「在我聖山的遍處,這一切都不傷人,不害物;因為認識耶和華的知識要充滿遍地,好像水充滿洋海一般。」——以賽亞書11:9。
像使徒保羅和這個一度性情暴烈的人一樣,你也能學會用和平的方法處理惱人的情勢。住在你家附近的耶和華見證人很樂意幫助你。
[腳注]
a 紐約守望台聖經書社出版。
[第5頁的精選語句]
保羅懷有現實的看法。他深知甚至在基督徒當中,情緒激動也是可能發生的事
[第7頁的圖片]
對上帝為我們所做的事養成感激之心,會促使我們跟別人保持和平的關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