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讀者來函守望台2004年 | 7月15日
-
-
基督徒會在什麼時候擺脫罪的律法呢?使徒保羅向受膏基督徒指出:「聖靈叫人享有跟基督耶穌聯合的生命,這聖靈的律法釋放了你,讓你擺脫罪和死的律法。」(羅馬書8:2)有希望在天上享永生的人,受到聖靈膏立時就會獲得這種自由。雖然他們的身體是血肉之軀,是不完美的,他們卻蒙上帝稱義,獲接納成為上帝的屬靈兒子。(羅馬書3:24;8:16,17)對整個受膏基督徒群體來說,他們的禧年始於公元33年五旬節。
至於有希望在地上享永生的「另外的綿羊」,禧年對他們又有什麼意義呢?(約翰福音10:16)對另外的綿羊來說,基督的千年統治是帶來復興和自由的時期。在這段長達一千年的禧年期間,耶穌會運用他犧牲生命獻出來的贖價,使忠心的人得益,消除罪的一切影響。(啟示錄21:3,4)基督的千年統治結束時,人類的身心都會變得十全十美,完全不受遺傳的罪和死亡所奴役。(羅馬書8:21)這一切實現之後,基督徒的禧年就會完結。
-
-
「精明人都按知識行事」守望台2004年 | 7月15日
-
-
「精明人都按知識行事」
聖經是上帝的話語,所提供的指引「比金子可貴,甚至比極多的精金更可貴」。(詩篇19:7-10)為什麼呢?因為「[耶和華]的律法是生命之泉,可以叫人避開死亡的網羅」。(箴言13:14)我們聽從聖經的勸告,不但能夠改善生活的素質,還能避開危害生命的網羅。由此可見,尋求聖經的知識並實踐所學的真理,是多麼重要!
箴言13:15-25記載了古以色列王所羅門的忠告。我們聽從這些忠告,就能按知識行事,使自己活得更好,活得更久。a所羅門用精煉簡潔的箴言,表明上帝的話語能使人得蒙恩待,激勵人在傳道工作上保持忠信,幫助人對管教有正確的看法,提醒人要選擇有益的交往。所羅門也談到,為子孫留下產業、本著愛心管教兒女是謹慎明智的做法。
透徹地洞悉事理的人,必蒙恩待
所羅門說:「透徹地洞悉事理的人,必蒙恩待;詭詐背信之輩的道路,崎嶇難行。」(箴言13:15)洞悉事理的人悟性好。一本參考書指出,譯做「透徹地洞悉事理」的詞組,在原文所指的是「通達情理、英明善斷、充滿真知灼見」。有這些特質的人不難蒙別人恩待。
使徒保羅對待他的基督徒弟兄腓利門的態度,處處表明他洞悉事理。腓利門的奴隸奧尼西慕逃走了,後來成為基督徒。保羅勸腓利門,當奧尼西慕回到他那裡去的時候,要好好接待奧尼西慕,就像接待保羅本人一樣。保羅還建議,如果奧尼西慕欠了腓利門什麼,就由他來償還好了。其實,使徒保羅本可以吩咐腓利門善待奧尼西慕,但他卻寧願本著愛心相勸,深信腓利門一定會照他的話去做,甚至比他提到的還多。我們對待基督徒弟兄姊妹,不是也該像保羅那樣洞悉事理嗎?(腓利門書8-21)
至於詭詐背信之輩,他們的道路是「崎嶇難行」的。在什麼意義上「崎嶇難行」呢?一位學者認為,原文的這個詞組,意思是「強硬或頑梗,指惡人毫無同情心,麻木不仁。……慣常行惡的人對別人的忠告充耳不聞,毫無反應,結果走上了滅亡之路」。
所羅門接著說:「精明人都按知識行事,愚昧人張揚自己的愚昧。」(箴言13:16)精明不但跟知識密切相關,也用來形容做事謹慎的人。精明人做事會三思而行,面對別人的無理指責、甚至侮辱時,他會約束自己的嘴唇。接著,他會懇切禱告,祈求上帝幫助,好使自己能結出聖靈的果實,以免怒火中燒。(加拉太書5:22,23)做事謹慎的人不會受人擺布,也不會受情勢影響。他不會像有些人那樣,一被觸怒就馬上火冒三丈,跟別人吵架,倒會克制自己,保持鎮靜。
精明人面對抉擇,也會按知識行事。他很清楚,單憑推測、因一時感情衝動或順著多數人的意見而做出的決定,大都是不明智的。因此,精明人會仔細分析自己的處境,考慮所有事實,看看有什麼選擇。接著,他會考查聖經,想想自己應該謹守哪些律法或原則。這樣,他就能修直自己所走的道路。(箴言3:5,6)
「忠信的使節是治病良方」
我們是耶和華見證人,受耶和華所託向人傳講他的信息。接著的箴言提醒我們,要忠信地執行這個使命:「邪惡的使者必陷入災禍,忠信的使節是治病良方。」(箴言13:17)
這節經文所強調的是使節的品質。要是使節作惡,擅自歪曲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