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推理》 15-23頁
  • 怎樣克服障礙,延續傳道話題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怎樣克服障礙,延續傳道話題
  • 根據聖經而推理
  • 小標題
  • 相似資料
  • 「我沒興趣」或「不需要了」
  • 「我不信教」
  • 「我已經信了教」
  • 「我拜神」
  • 「我對耶和華見證人沒興趣」
  • 「我很忙」
  • 「為什麼你們常常探訪人?」
  • 「我很清楚你們的工作」
  • 「我沒有錢」
  • 如果對方說「我信佛」
  • 如果對方說「我信印度教」
  • 如果對方說「我信猶太教」
  • 傳道可用的引言
    根據聖經而推理
  • 宗教
    根據聖經而推理
  • 耶和華見證人
    根據聖經而推理
  • 「我不感興趣」——為什麼?
    警醒!1973
查看更多
根據聖經而推理
《推理》 15-23頁

怎樣克服障礙,延續傳道話題

導論:人要永遠活下去,就必須認識耶和華上帝,認識基督耶穌統治的王國。上帝王國的信息振奮人心,讓人看出人類惟一可靠的希望。這個信息能夠改變人的生活。我們希望人人都聽見這個信息。雖然接受信息的人不會太多,可是人起碼得聽見這個信息,才能決定接受不接受。我們不會勉強人聽,不過,學會因人制宜往往能化拒絕為機會,繼續討論下去。有些經驗豐富的耶和華見證人曾經用以下的話找出配得的人。(馬太福音10:11)你不必背誦這些詞句,只要記得大意就行了。然後你可以用自己的話和語氣,情真意切地說下去。你可以放心,秉性正直的人一定會聽。他們會接受耶和華的仁愛安排,親近上帝,領受永生。(約翰福音6:44;使徒行傳16:14)

「我沒興趣」或「不需要了」

● 「您的意思是,您對聖經沒興趣呢,還是對宗教沒興趣呢?我這樣問,是因為我遇到過很多人,他們一度信教,後來覺得教會很虛偽(或者說『教會只顧賺錢』『教會參與政治』等),就不再去教會了。其實聖經也不贊成教會這樣做。我們來是想告訴您,聖經說我們會有個美好的前途。」

● 「如果您的意思是說您對別的宗教沒興趣,我理解您的想法。不過,相信您關心前途。世上一天有戰禍,我們的前途就不會好到哪裡去(或者說『相信您關心怎樣才能保護兒女避免濫用藥物』『相信您關心有什麼方法可以改善治安』)。您認為這個難題能徹底解決嗎?」

● 「您說不需要,是因為您已經信了教嗎?……您認為有朝一日人人都會信同一個宗教嗎?……您認為實現這件事有什麼障礙?……你認為實現這個理想的先決條件是什麼呢?」

● 「我明白您的意思,幾年前我也這樣說過。但後來我在一本名著裡讀到幾句話,就改變了想法。(說明是聖經裡的哪幾句話)」

● 「如果我用聖經說明去世的親友會復活跟我們團聚(或者說『人生有什麼目的』『怎樣促進家庭幸福』等),您想聽聽嗎?」

● 「如果您的意思是不想買東西,那麼請放心,我不是來推銷的。不過,人人都希望生活在樂園裡,相親相愛,不被壞人傷害,也不再受疾病折磨。您想知道怎樣做才能生活在這樣的樂園裡嗎?」

● 「耶和華見證人探訪的時候,經常聽到人這麼說。您有沒有認真想過,為什麼我們經常探訪人,究竟我們想說些什麼呢?我們來是因為我們知道一些您也應該知道的事。聽聽又何妨呢?」

「我不信教」

● 「我明白您的意思。老實說,各教會從來沒有為全世界帶來和平。請問您是不是一向都不信教呢?……您信不信有一位造物主呢?」

● 「許多人都像您一樣。他們覺得信教沒有用。其實我來是要講講聖經的價值,幫助人看出怎樣把握未來。」

● 「但是您一定關心自己的前途,對嗎?……您知不知道聖經曾經預言今天的社會形勢呢?……聖經也透露了未來會有什麼轉變。」

● 「您一向都不信教嗎?……您對未來有什麼看法呢?」

「我已經信了教」

● 「謝謝您告訴我。那麼,您一定知道耶穌曾經親自上門探訪人,而且吩咐門徒這樣做。您知道他們傳道時說些什麼嗎?……今天我想跟您說的就是這些事。(路加福音8:1;但以理書2:44)」

● 「相信您一定看出耶穌的『登山寶訓』非常有價值。他的話雖然說得坦率,卻出於愛心。(馬太福音7:21-23)我們是不是該問問自己,天父的旨意到底是什麼呢?(約翰福音17:3)」

● 「我同意人人有權選擇信什麼。可是您知不知道,上帝要找怎樣的人崇拜他呢?請看看約翰福音4:23,24怎樣說。『按真理』崇拜上帝是什麼意思呢?……上帝怎樣幫助我們辨明真理呢?……(約翰福音17:17)這件事對我們每個人都非常重要。請看看這節經文。(約翰福音17:3)」

● 「您在教會裡很活躍嗎?……現在去教會的人多嗎?……您覺得大多數教友有沒有認真實踐聖經的吩咐呢?(或者說『對於怎樣解決今天的社會難題,教友們意見一致嗎?』)……我發覺個別討論聖經,對人幫助更大。」

● 「您喜不喜歡閱讀聖經呢?……您能夠經常騰出時間閱讀聖經嗎?」

● 「耶穌差門徒出去傳道,吩咐他們到世界各地去,所以門徒遲早會遇到許多不同信仰的人。(使徒行傳1:8)可是耶穌知道,熱愛真理的人一定會聽。耶穌說今天我們特別要傳講什麼信息呢?(馬太福音24:14)這個王國對我們有什麼意義?」

「我拜神」

● 「請問您的神有沒有說好人會在地上永遠活下去呢?……真的這樣就好了,對不對?……聖經提出這樣的保證。(詩篇37:29;馬太福音5:5;啟示錄21:4)」

● 「您一向都拜神嗎?……人人都拜同一個神,您認為好不好?……我經常想這個問題,因為聖經啟示錄5:13說了一句很有意思的話。……你認為這件事會實現嗎?」

● 「我正想找一些像您這樣虔誠的人。今天許多人沒那麼虔誠了。我很想聽聽您的看法。聖經說造物主會鏟除一切罪惡,好人會在地上永遠安居,您覺得怎樣?您想不想看見這件事實現呢?」

● 「看來您對自己的神相當滿意。您對今天的社會風氣也滿意嗎?許多人並不滿意。……幾年後情況會怎樣呢?」

● 「謝謝您告訴我。我想,無論您拜什麼神,信什麼教,都希望世界和平(或者說『希望左鄰右里彼此照應』『希望大家能同舟共濟,渡過逆境』『不希望兒女學壞』等)。」

● 「看來您很注重精神生活。今天許多人只關心金錢。有些人甚至認為沒有神。可不可以聽聽您的看法,您認為神是怎樣的?……聖經說他有個名字。(出埃及記6:3;詩篇83:18)」

「我對耶和華見證人沒興趣」

● 「不少人都這樣說。您有沒有想過,為什麼我們明知不大受歡迎,還是出錢出力去探訪人呢?(簡述以西結書9:1-11,指出人是否得到『記號』,有幸渡過大患難,不致滅亡,很在乎人是否響應上帝王國的信息。)」

● 「我明白您的意思,以前我也是這樣的。後來我想,至少該聽聽他們說什麼,然後再拒絕也不遲。聽了以後,我發覺議論他們的人並不了解實情。(舉出一個常見的謠傳,然後解釋我們其實相信什麼。)」

● 「以前我也曾經這樣說過。為了使耶和華見證人知難而退,我問了他一個問題,以為他肯定答不上來。您想不想知道我問了個什麼問題呢?」(確實這樣做過的傳道員可以用)

● 「您有自己的信仰,對嗎?我明白您很重視自己的信仰。不過我想,您和我都關心一個問題(舉出一個合適的題目)。」

● 「我猜您是個教徒,對嗎?請問您是哪個教會的?……我們很喜歡跟你們交流看法。您對(提出一個討論話題)有什麼看法呢?」

● 「我明白。我們探訪人是因為我們一家都希望增加對別人的了解,促進和睦。每天的新聞都是不好的消息,聽都聽煩了。我想,您也有這種感覺吧。……究竟什麼時候才能好起來呢?……聖經提出的保證給我們很大安慰。」

● 「謝謝您告訴我。能不能請您說說不喜歡我們的原因?您不喜歡我們傳講聖經,還是不喜歡我們上門探訪呢?」

「我很忙」

● 「好的,我會盡快說完。我來探訪只是想告訴您一件重要的事。(用兩三句話簡述傳道話題)」

● 「沒問題,我可以在您方便的時候再來。不過臨走前,我想只是讀一句話給您聽聽。聖經裡的這句話很有道理,值得想想。」

● 「我明白。我是個家庭主婦(或者說『我也要工作』『我是個學生』等),也很忙,所以我會盡快說完。您知不知道今天是個關鍵時刻?聖經說上帝就要毀滅這個邪惡的世界制度了。不過,有些人會渡過這場毀滅。聖經告訴我們怎樣才能渡過毀滅。請您看看這句話。(西番雅書2:2,3)」

● 「太巧了。我時常想,我們天天都很忙,會不會忙得連一些重要的事也忽略了?我想,您會對這段經文感興趣。(路加福音17:26,27)我們當然不希望自己好像經文所說的人一樣,所以我們無論怎麼忙,也該騰出時間考慮一下聖經的話。(介紹書刊)」

● 「如果我們先探訪您的鄰居,半小時後再回來,好不好?」

● 「那麼,我不想打擾您。也許我改天再來。不過臨走前,我想讓您看看一本很有意思的書。(拿出該月介紹的書刊)這是一冊聖經教學課本。您可以在這本書裡找到很多人生問題的答案,例如(提出一兩點)。」

● 「對不起,原來您現在不方便。也許您知道我是個耶和華見證人。我本來想告訴您一個重要的信息。既然您沒時間,我就送您一份傳單吧。傳單討論(指出題目),幾分鐘就可以看完,您會發覺裡面說的事很有意思。」

● 「我明白您的意思。我們好像總是沒時間做妥一切事。但是您有沒有想過,如果我們可以永遠活下去,就大大不同了?我知道這聽起來不大可能。但這件事其實是可能的。您看看這節經文就知道了。(約翰福音17:3)我們首先要做的就是認識上帝和他的兒子。所以,我想送這本書給您。」

「為什麼你們常常探訪人?」

● 「因為我們相信現在就是聖經所說的末世。我們認為人人都應該認真想想未來會怎樣。(舉出近來一兩宗新聞或當前的局勢)我們要怎樣做才能渡過這個世界制度的末日呢?」

● 「因為我們愛上帝,也關心別人。不是人人都應該這樣嗎?」

「我很清楚你們的工作」

● 「謝謝您告訴我這件事。您有親戚或朋友是耶和華見證人嗎?……請問您信不信聖經呢?您信不信現在就是末世,上帝很快就會鏟除惡人呢?您想不想看到地球成為樂園,人人相親相愛,有完美的健康,永遠活下去呢?」

「我沒有錢」

● 「我不是來募捐的,而是想向您介紹免費的聖經課程。這個課程的一個討論問題是(舉出要介紹書刊的其中一章)。我可以用幾分鐘示範這個課程嗎?課程是免費的。」

● 「我們關心的是人,不是錢。(繼續討論,介紹書刊,說明書刊的價值。如果對方想讀讀我們的書刊,就送給他。適當的話,說明我們的全球見證工作怎樣維持。)」

如果對方說「我信佛」

● 不要以為對方一定跟其他佛教徒一樣。佛教信仰往往因人因地而異。日本佛教和東南亞佛教大不相同,不同佛教徒的信仰也可能不同。可是,以下幾點值得記住:(一)佛教不承認有造物主。許多佛教徒崇拜偶像和佛陀遺物。(二)佛教徒奉釋迦牟尼為佛陀,以他為宗教楷模。他勸人要精進修行,參悟世間的無常,以求覺悟,也要抑制七情六慾,好解脫人生的一切苦難。他聲稱這樣做就能得道成佛,達到涅槃的境界,擺脫生死輪迴之苦。(三)佛教徒崇拜祖先,認為祖先是生命的來源。

建議:(一)跟佛教徒傾談,要強調你不屬於一般基督教會。(二)佛教徒尊重聖典,所以一般都尊重聖經。與其跟他們討論佛學,不如提出聖經積極的信息,請對方看看聖經。婉轉地讓他們知道聖經不是人的哲學,而是造物主耶和華上帝的金玉良言。(三)許多佛教徒都祈求平安和家庭幸福,注重道德修養。他們一般不會介意討論這些事。(四)指出聖經說有一個天上的政府會統治地球,伸張正義,徹底解決人類的難題。聖經預告地球的前途,表明人有希望在地上樂園裡永遠活下去。(五)也可以指出聖經能說明生命的來源、人生的意義、死人的情況、復活的希望和罪惡存在的原因。只要耐心提出聖經的清晰真理,就可以吸引像綿羊一樣的人。

《尋找人類之父》冊子是專為誠懇的佛教徒出版的。也可以介紹《恆久的平安和幸福——怎樣才能找著?》。

如果對方說「我信印度教」

● 印度教哲學十分複雜,非一般邏輯概念所能解釋。以下幾點值得記住:(一)印度教認為稱為「梵」的神有三個不同方面——世界的創造者梵天、宇宙的維持者毗濕奴、世界的破壞者和重建者濕婆。可是印度教徒不認為神是一個獨立存在的個體。(二)印度教宣稱,每一種生物都有不死的靈魂,靈魂會周而復始,不斷輪迴。對人來說,轉世的形體取決於人在世時的行為(業)。只有通過苦行,消滅五情六慾,才能擺脫輪迴的鎖鏈,獲得解脫。之後,靈魂就親證最高的存在,與梵合一。(三)一般來說,印度教徒尊重其他宗教。印度教徒相信,各宗教的信仰雖然彼此衝突,可是所有宗教都殊途同歸。

跟印度教徒交談的時候,與其討論複雜的印度教哲學,不如提出聖經可喜的真理。耶和華仁愛地讓各種各樣的人都有機會享受永生,聖經的清晰真理自然會感動喜愛正義的人。只有聖經才能提出不會落空的希望,也只有聖經才能完滿地解答關係到全人類的重大問題。讓他們聽聽聖經裡的話。有意思的是,印度教《梨俱吠陀》神曲10.121題名為「獻給未知的神」。如果適當,也許可以參照使徒保羅在雅典借用「獻給未知的神」祭壇的做法。(使徒行傳17:22,23)另外,印度教毗濕奴神的名字Vishnu刪去首字母V就是依濕奴Ish-nuh,這個詞的迦勒底語字面意思是「那個人挪亞」。不妨說說聖經記載的挪亞洪水有什麼重大意義。那些被輪迴觀念痛苦折磨的人不妨看看158-162頁「輪迴」的資料。

不妨請誠懇的印度教徒看看The Path of Divine Truth Leading to Liberation和From Kurukshetra to Armageddon—And Your Survival 冊子(英語)。

如果對方說「我信猶太教」

● 以下幾點值得記住:(一)虔誠的猶太教徒認為不該念出上帝的名字。(二)許多猶太教徒認為聖經是基督教的書。所以你把聖經稱為《希伯來語經卷》或《托拉》,他們可能更容易接受。(三)猶太教很重視傳統,許多虔誠的猶太教徒把傳統看得跟聖經一樣重要。(四)猶太教徒可能一聽到耶穌這個名字,就想到基督教會怎樣奉耶穌之名迫害猶太人。(五)猶太教徒一般都認為上帝規定他們守安息日,在安息日不可動用金錢。

為了建立共通點,你可以說:(一)「相信您會同意,我們都要面對世上的難題。您認為這些難題可以徹底解決嗎?(詩篇37:10,11,29;詩篇146:3-5;但以理書2:44)」(二)「我們不屬於一般教會,也不相信三位一體。我們崇拜的是亞伯拉罕的上帝。我們特別希望找到真理。如果您不介意,我想聽聽您的看法。既然在猶太人當中信仰也有不少差異,您怎樣辨別什麼是真理呢?……(申命記4:2;以賽亞書29:13,14;詩篇119:160)」(三)「我們很關心上帝對亞伯拉罕的應許。上帝曾經說,亞伯拉罕的後裔會使地上萬國得福。(創世記22:18)」

如果對方表示不信上帝,要問問他是否一向都不信。然後也許跟他討論為什麼上帝容忍罪惡和人間疾苦。許多猶太教徒可能因為納粹黨屠殺猶太人而對這個問題感興趣。

如果想討論為什麼要使用上帝的名字,就該先了解對方的看法。然後再說出埃及記20:7明令禁止濫用上帝的名字,卻沒有禁止人以尊重的方式使用。接著用以下經文說明為什麼要使用上帝的名字,例如出埃及記3:15(或詩篇135:13);列王紀上8:41-43;以賽亞書12:4;耶利米書10:25;瑪拉基書3:16。

如果想談談彌賽亞,就該注意以下幾點:(一)先談談彌賽亞的統治會帶來什麼幸福,而不是他到底是誰。(二)然後用經文說明彌賽亞是一個人,而不是一群人。(創世記22:17,18;撒迦利亞書9:9,10;但以理書7:13,14)(三)也許要指出彌賽亞會來兩次。(比較但以理書7:13,14和但以理書9:24-26)(四)提到耶穌,要強調上帝的旨意是逐漸揭示的。耶穌在世的時候,上帝容許聖殿被摧毀而永不重建的日子近了。耶穌指出,律法和先知的話一定應驗,有信心的人會有光明的前途。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