禱告
定義:懷著崇敬的態度對真神或假神說話,不論說出聲來還是在心中默禱。
你跟許多人一樣,覺得上帝沒有垂聽你的禱告嗎?
上帝樂意垂聽誰的禱告?
詩篇65:2;使徒行傳10:34,35:「聽禱告的主啊,人人都要來向你祈求。」「上帝是不偏心的,無論哪個國族的人,只要敬畏他,行正義,都蒙他悅納。」(禱告是否蒙上帝垂聽,並不取決於人的國籍、膚色或經濟狀況,倒取決於人的動機和為人。)
路加福音11:2:「你們禱告,要說:『父親,願你的名彰顯為聖。』」(你向誰禱告呢?是向聖經裡名為耶和華的天父禱告,還是向所謂的「聖人」禱告?)
約翰福音14:6,14:「耶穌說:『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要不是通過我,誰也不能到父親那裡去。要是你們奉我的名求什麼,我都一定成全。』」(你有沒有奉耶穌基督的名禱告?你意識到自己有遺傳的罪,需要他為你代求嗎?)
約翰一書5:14:「我們按照上帝的旨意,不管求什麼,他都聽我們。這就是我們對他所懷有的信心。」(要有這樣的信心,你必須先知道上帝的旨意是什麼,而且肯定你所求的跟上帝的旨意一致。)
彼得前書3:12:「耶和華的眼看顧義人,他的耳傾聽他們懇切的祈求;耶和華的臉卻向作惡的人顯出怒容。」(你有沒有撥出時間研讀聖經, 認識耶和華的善惡標準呢?)
約翰一書3:22:「我們不管求什麼,他都賜給我們,因為我們遵守他的誡命,做他眼中喜悅的事。」(你真的渴望令上帝喜悅嗎?你明白了上帝的誡命就切實遵守嗎?)
以賽亞書55:6,7:「你們當趁耶和華可尋找的時候尋找他,趁他仍在近處的時候呼求他。惡人應當離開歧途,壞人應當摒除惡念。他們當回來歸向耶和華,就必蒙他大顯慈悲;當回來歸向上帝,就必蒙他寬大赦免。」(耶和華慈悲為懷,他甚至促請做過壞事的人禱告呼求他。但要蒙上帝悅納,人就必須洗心革面,痛改前非。)
人要是怎樣做,禱告就不會蒙上帝垂聽?
馬太福音6:5:「你們禱告的時候,也不可像那些虛偽的人。他們喜歡站在會堂和大街的轉角上禱告,故意讓人看見。我實在告訴你們,他們已經得到全部的獎賞了。」(另見路加福音18:9-14)
馬太福音6:7:「你們禱告,不要反反覆覆說同樣的話,好像列國的世人一樣,他們以為話說得多就蒙垂聽。」
箴言28:9:「對[上帝的]律法充耳不聞的人,他的禱告也是可憎的。」
彌迦書3:4:「將來這些人向耶和華求救,他卻不會回應。將來他要掩面不顧他們,因為他們作惡多端。」
雅各書4:3:「你們祈求,還是得不到,因為你們為了錯誤的目的祈求,要用來滿足你們貪圖享樂的慾念。」
依撒意亞42:8,牧靈;瑪竇福音4:10,思高:「我是雅威[「耶和華」,新世],這是我的名字。我決不會把我的榮耀讓給另一位,或把我應受的讚頌歸給偶像。」「你要朝拜上主,你的天主[『耶和華你的上帝』,新世],惟獨事奉他。」(另見聖詠集115:4-8,牧靈)(禱告是崇拜的一種形式。如果你向偶像禱告,上帝會喜悅嗎?)
以賽亞書8:19:「他們對你們說:『你們要向靈媒和有預卜之靈的,就是那些聲如鳥鳴、喃喃細語的人求問。』人民不是應該求問自己的上帝嗎?活人的事,難道該向死人求問嗎?」
雅各書1:6,7:「人應該懷著信心不斷祈求,一點也不要懷疑,因為懷疑的人就像海中的浪,被風吹動,翻騰不已。這樣的人不要以為可以從耶和華那裡得到什麼。」
我們可以在禱告裡提到什麼?
馬太福音6:9-13:「所以你們要這樣禱告:『[1]我們在天上的父親,願你的名彰顯為聖。[2]願你的王國來臨。[3]願你的旨意在地上實現,像在天上一樣。[4]我們今天所需的食物,求你今天賜給我們;[5]寬恕我們的罪債,就像我們也寬恕了欠我們罪債的人一樣。[6]不要叫我們陷入引誘,求你救我們脫離惡者。』」(請留意,我們應當首先關注上帝的聖名和旨意。)
詩篇25:4,5:「耶和華啊,求你使我認識你的道,教導我走你的路。求你使我按你的真理而行,求你教導我,因為你是拯救我的上帝。」
路加福音11:13:「你們雖然邪惡,尚且懂得送好東西給兒女,何況天父,不是更要把聖靈賜給懇求他的人嗎?」
帖撒羅尼迦前書5:17,18:「不斷禱告,凡事感謝。」
馬太福音14:19,20:「[耶穌]拿起五個餅、兩條魚,抬頭望天,稱謝了,就把餅擘開,分給門徒,門徒又分給群眾。所有人都吃,而且吃飽了。」
雅各書5:16:「你們要……彼此禱告代求」。
馬太福音26:41:「你們要切切守望,不斷禱告,免得陷入引誘。」
腓立比書4:6:「什麼事都不要憂慮,只要凡事藉著禱告和懇切祈求,連同感謝,把你們所請求的告訴上帝。」
假如有人說
「請先跟我一起禱告,然後才告訴我你要說什麼」
你可以說:「您這麼重視禱告,真好。耶和華見證人也經常禱告。但是耶穌曾經指出,我們應當在什麼時候禱告和怎樣禱告,不知道您聽說過嗎?您知道耶穌曾吩咐門徒不要為了炫耀自己的虔誠而當眾禱告嗎?……(馬太福音6:5)」然後說:「請留意,耶穌接著說的話表明,我們應該先關注什麼,禱告時應該先求什麼。這正是我希望跟您談談的事。(馬太福音6:9,10)」
也可以說:「我知道有些宗教團體的信徒喜歡跟別人一起禱告,然後才開始討論聖經。耶和華見證人卻有不同的做法,因為耶穌吩咐門徒要用另一種方式開始傳道。耶穌並沒有說『你們進那一家的時候,要先禱告』。請留意,根據馬太福音10:12,13記載,耶穌這樣說……。請也留意,第7節說耶穌的門徒要傳講什麼。……上帝的王國會怎樣造福我們呢?(啟示錄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