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警》05 1/8 19頁
  • 我們這個飽受摧殘的地球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我們這個飽受摧殘的地球
  • 警醒!2005年
  • 相似資料
  • 鮭魚不費力的游泳特技
    警醒!2010年
  • 撒門
    洞悉聖經(下冊)
  • 水產養殖——養魚如養「畜」
    警醒!1995年
  • 魚
    洞悉聖經(下冊)
查看更多
警醒!2005年
《警》05 1/8 19頁

我們這個飽受摧殘的地球

1805年,名聞遐邇的探險家梅里韋瑟·劉易斯和威廉·克拉克,來到現今位於美國華盛頓州境內的哥倫比亞河。a河流景色美不勝收,但更為壯觀的是,河裡有許多許多的鮭魚在嬉戲。他們在日誌中寫道:「鮭魚數量之多,叫人難以置信。大群大群的魚兒被急流裹挾而下,沖到河岸上,印第安人只消把魚撿起、剖開、放到架子上晾曬即可。」真的,鮭魚實在太多了,印第安人乾脆把魚曬乾了當柴燒!

今天的情形可謂天差地遠。《新聞週刊》報導:「科學家們十多年前發現,海洋的休養生息已經跟不上人類捕撈的速度。」據估計,大西洋北部海域中百分之90的野生鮭魚已經蕩然無存。

跟不上人類需求的,不僅限於魚類。人類消耗化石燃料、礦物、森林出產的速度也一樣驚人。世界野生動物基金會報告,1970至1995年間,地球百分之30的資源消耗殆盡。開採地球資源往往利弊參半,因為開採手段破壞生物的天然棲息地。

有些人說,解鈴還須繫鈴人,人能帶來問題,也能解決問題。舉例說,近年來許多工業國家的空氣污染狀況都已得到改善。這些事實的確帶來微茫的希望,可是,人真的能夠控制事態,不再濫用資源嗎?

[腳注]

a 美國政府新購得密西西比河以西的地區,劉易斯和克拉克奉派前往那裡考察並繪製地圖。

[第19頁的圖片鳴謝]

© Kevin Schafer/CORBIS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