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
耶路撒冷被巴比倫攻佔
古耶路撒冷享有獨一無二的地位:這城是世上惟一歸於耶和華名下的城(王上11:36),也是崇拜耶和華的正確宗教的中心。耶和華的聖殿在耶路撒冷興建,因此,這城可以稱為上帝「安歇的地方」。(詩132:13,14;135:21)此外,耶路撒冷也是大衛家歷代君王所在之處,他們在耶路撒冷坐在「耶和華的寶座」上,執行上帝的律法,代表他施行統治。(代上29:23)
與此相反,古巴比倫是錯誤宗教的中心,是世上錯誤宗教的發源地。因此,耶和華容許巴比倫毀滅不忠的耶路撒冷,的確是異乎尋常的事。公元前620年,耶路撒冷被迫臣服於巴比倫。(王下24:1)三年之後,即公元前617年,巴比倫人擄走耶路撒冷的許多居民,包括貴族、勇士和工匠,又搶走城裡的珍寶。(代下36:5-10)最後,耶路撒冷和城中的聖殿都被摧毀,成千上萬的猶太人被擄到異地。(代下36:17-20)
耶路撒冷於公元前607年被毀滅,這個年份在聖經預言中具有重大的意義。雖然許多聖經評注家並不使用這個年份,本書卻不斷重提這個年份。為什麼呢?因為本書重視來自聖經的證據,而不是學者們通過楔形文字泥板上殘缺不全的記載而得出的結論。
《巴比倫編年史》,記述尼布甲尼撒如何攻佔耶路撒冷,擄走猶大王,並任命他所選擇的人作王(公元前617)
據一些考古學家說,這個「焦土房」於耶路撒冷出土,可追溯到耶路撒冷被毀滅時,即最後一個猶大王在位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