琳門
(Rimmon)〔石榴樹〕
1.便雅憫人,是巴阿拿和利甲的父親,來自基比亞北部的比錄。巴阿拿和利甲殺害了掃羅的兒子伊施波設。(撒下4:2,5-7,9)
2.西緬部族的一座城,位於猶大部族的產業中(書19:1,2,7;「雷姆蒙」,KJ),被列在亞因城之後。尼希米記11:29的隱琳門,顯然是亞因和琳門兩城合起來的名稱。撒迦利亞書14:10提到的琳門位於南方。學者認為,別示巴北面約15公里(9英里)有一個名叫希爾拜烏姆拉曼明(霍巴特雷曼亞)的廢墟,可能是這座古城的遺址。
3.位於西布倫東面邊界的一座城,分給米拉利家族的利未人。(書19:10,13)這個城在約書亞記21:35看來叫「丁拿」,在歷代志上6:77則叫「臨摩挪」。學者認為,城的遺址就是拿撒勒北面約10公里(6英里)的魯馬納(琳門)。
4.一個岩石高地。由於便雅憫人淫辱和殺害了一個利未人的妾,導致全以色列人動員起來攻打便雅憫部族。戰事在基比亞附近展開,便雅憫人戰敗,只剩六百個倖存的人逃往琳門岩石。(士20:45-47)他們躲在那裡直到以色列人跟他們議和。(士21:13)這個以往的堅壘今天叫賴蒙,位於伯特利東面約6公里(3.5英里),耶路撒冷東北偏北18公里(11英里),現在那裡有個小村莊。當地有個圓錐形的石灰岩山,三面深谷環繞,山洞無數。
5.敘利亞神。敘利亞元帥乃縵的痲瘋病治好後,他承認惟獨耶和華才是真神,但他擔心有件事會得罪上帝,就是他要陪同敘利亞王進入琳門殿,因為王總是要靠他攙扶著,所以他也免不了要在琳門殿的神像前彎腰。(王下5:15-18)
學者一般認為,琳門就是臨門(意思是:咆哮者,打雷者),亞述和巴比倫尼亞附近的人都崇拜這個臨門神。有人認為,亞述的一些部落西遷時帶來了崇拜琳門(臨門)的習俗,後來這些部落在大馬士革一帶定居。有學者認為,琳門(臨門)只不過是暴風神哈達德(阿達德)的一個頭銜。事實上,敘利亞王的一些名字如塔琳門 和便哈達,顯示了琳門等同哈達德,因為這些王的名字很可能帶有他們的主神的名字或頭銜。(王上15:18)
敘利亞的琳門神無疑跟臨門有很多相似之處。對亞述人來說,臨門主要是暴風神和雷神。雖然臨門也被視為雨神,給井和田野提供水源,但臨門更常跟雨水和雷電造成的破壞有關。在亞述的碑銘上,臨門多次被描述為戰神。巴比倫人所拜的臨門也具有這些特色。在巴比倫尼亞,臨門、月神辛和日神沙瑪什是眾多的三一神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