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
彼此衝突的道德觀: 《守》04 12/1 5;《警》90 12/8 7
含義: 《推理》 379;《守》95 4/15 3;《警》91 2/8 19
哲學思想(按名稱排列): 《守》95 4/15 5
刻苦禁慾: 《警》97 10/8 20-21
論述: 《推理》 379-382
批評對上帝的信仰(19世紀): 《尋求》 332-333
啟蒙運動(17世紀至18世紀): 《守》06 7/1 3-4;《警》91 2/8 19-20
認為真理是無法找到的: 《守》95 4/15 3-5;《守》95 7/1 4
聖經的優越性: 《推理》 379-382
世俗哲學的危險: 《守》20.07 21-22;《守》19.06 5-6;《推理》 380-381;《守》01 8/1 8;《守》88 9/15 18-19;《守》87 8/1 27-28
歌羅西會眾(西2:8): 《洞悉下》 1135;《守》98 6/1 12-13;《守》86 1/15 10-11, 13
公元2世紀的護教士: 《守》10 6/1 29-31
戰爭: 《警》02 11/8 4-6, 8-11
希臘(古代): 《洞悉下》 510
對奧利金的影響: 《守》01 7/15 30-31
對教會的影響: 《守》12 1/15 6;《守》10 6/1 30;《守》09 8/15 12-13;《守》09 11/1 3;《守》01 4/15 19-20;《守》99 4/1 13;《守》99 8/15 10-13;《守》98 7/1 10-13;《守》96 8/1 7-8;《宣揚者》 36-38;《守》90 6/1 22;《尋求》 263-266;《警》90 7/8 21;《警》89 1/8 25
對猶太教的影響: 《洞悉下》 513;《守》99 4/1 12-13;《守》99 8/15 11;《守》96 8/1 6;《守》91 1/1 23;《尋求》 213-214, 216;《警》89 1/8 24-25
懷疑論: 《洞悉下》 510
靈魂: 《洞悉上》 1173-1174;《洞悉下》 320;《守》95 3/1 29;《宣揚者》 36-38
靈魂不死: 《警》 2/13 12-13;《守》11 7/1 6;《守》09 11/1 4;《推理》 157;《守》98 7/1 10-12;《守》96 8/1 6;《守》90 6/1 22
沒有希望: 《守》92 9/15 21
犬儒學派: 《守》00 7/15 21-22
三位一體: 《推理》 49-50, 212-213;《三位一體》 11;《守》99 8/15 13;《宣揚者》 36;《尋求》 264;《警》89 7/8 27
斯多葛派: 《作見證》 141, 144;《新世》 1834;《洞悉下》 320, 510, 1135;《造物主》 74;《守》89 7/15 5-6
伊壁鳩魯派: 《作見證》 141, 144;《新世》 1840;《洞悉下》 510, 861, 1135;《守》07 10/15 3;《警》05 8/22 25-26;《造物主》 74;《守》97 8/15 12;《守》97 11/1 23-25;《守》89 7/15 5;《守》88 9/15 18
哲學與宗教是互不相容的(引述): 《警》91 2/8 19
中國: 《尋求》 162-164
道教: 《尋求》 164-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