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守》12 2/1 18-21頁
  • 如果兒女質疑你的宗教信仰,怎麼辦?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如果兒女質疑你的宗教信仰,怎麼辦?
  •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2012年
  • 小標題
  • 相似資料
  • 要看出問題所在
  • 聽聽孩子心底話
  • 幫孩子用理智思考
  • 「受勸導去相信」
  • 幫助青春期的孩子為成年做好準備
    警醒!2011年
  • 教養孩子,目標是什麼?
    警醒!2011年
  • 父母該怎樣跟青春期的孩子溝通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2008年
  • 附錄——父母提出的問題
    青年人所提出的問題——有實效的答案(第1冊)
查看更多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2012年
《守》12 2/1 18-21頁

家庭幸福的要訣

如果兒女質疑你的宗教信仰,怎麼辦?

許多年輕人長大後都接受了父母的信仰。(提摩太後書3:14)但有些年輕人卻沒有。假如你的孩子開始質疑你的信仰,該怎麼辦?本文會說說耶和華見證人的處理方法。

「我不想再勉強自己。我不想信父母的宗教了。」——科拉,18歲a

你深信自己的宗教所說的,都是來自上帝的真理。你也相信,聖經倡導的生活方式是最好的。因此,你自然很想把自己的信仰灌輸給兒女。(申命記6:6,7)也許,你的孩子小時候很樂意接受你的教導,但要是他長大後不再喜歡崇拜上帝,甚至質疑你的信仰,那該怎麼辦呢?b(加拉太書5:7)

如果你的兒女出現這種情況,不要覺得自己很失敗。正如下文指出,事情還牽涉到其他因素。然而,孩子最終會願意接受 還是更加抗拒 你的信仰,很在乎你怎樣回應他提出的質疑。假如你要跟孩子「硬碰硬」,就肯定要打一場硬仗,而這場仗你是輸定了。(歌羅西書3:21)

父母按照聖經的勸告去做,效果肯定會好很多。聖經說:「主的奴隸不必爭辯,倒要對所有人和氣,勝任教導的工作,在逆境下保持克制」。(提摩太後書2:24)當兒女質疑你的信仰時,你怎樣才能做好「教導的工作」,幫助孩子培養對聖經的信心呢?

這是真的嗎?

有些人說:耶和華見證人強迫自己的兒女信他們的宗教。

事實:耶和華見證人聽從聖經的吩咐,努力幫助兒女愛戴上帝。(以弗所書6:4)可是,他們明白兒女長大後,就得自己決定要不要崇拜上帝。(羅馬書14:12;加拉太書6:5)

要看出問題所在

首先,要嘗試找出兒女不想崇拜上帝的原因。例如:

  • 他覺得在基督徒會眾裡沒有朋友,所以很寂寞嗎?「我很想有朋友,於是常常和幾個同學來往,這使我跟上帝的關係停滯不前。我之所以對屬靈的事失去興趣,主要是因為不良交往。現在我覺得很後悔。」——勒娜,19歲

  • 他是不是缺乏自信,所以覺得很難向人談及自己的信仰呢?「我還在念書的時候,不敢跟同學提起自己的信仰。我怕他們會覺得我很怪,或者叫我做『神父』。在學校裡,如果你與眾不同,就會被人排擠。我不想這樣的事發生在自己身上。」——拉蒙,23歲

  • 他是不是覺得,要符合基督徒的標準十分困難?「我覺得要得到聖經應許的永生,就好像要走一條很長的樓梯,而永生就在樓梯的頂端。現在我不但連第一級也沒踏上去,還離開這條樓梯很遠很遠。我一想到這條樓梯,就怕得要命,很想放棄。」——勒妮,16歲

聽聽孩子心底話

那你的 孩子呢?他面對的又是什麼問題?想知道的話,最好就是直接問他。但要小心,不要讓討論變成爭論。要做到這點,你必須像雅各書1:19所說那樣,「要敏於聆聽,不急於說話,不急於動怒」。此外,也要有耐性。你幫助孩子要像幫助外人一樣,「懷著極大的堅忍,發揮教導的藝術」。(提摩太後書4:2)

舉個例,如果你的孩子不想參加聚會,也許是因為有些事令他不開心。要耐心地跟他談談,嘗試找出原因。假如你像以下的父親那樣說話,就很難成功了。

兒子:我不想再去聚會了!

父親:[生氣地] 不去聚會?為什麼?

兒子:聚會太沉悶了。

父親:什麼?你說崇拜上帝很沉悶?真不像話!我告訴你,你一天住在家裡,就要跟我們去聚會,喜不喜歡都要去!

上帝的確吩咐父母要教導兒女認識他,也要求兒女服從父母。(以弗所書6:1)可是,你肯定不想兒女只是勉勉強強地跟著你去參與崇拜活動,對嗎?如果可以的話,你當然希望他人到心也到。

假如你能夠找出是什麼原因令兒女對屬靈的事失去興趣,就更有把握取得成功。上文提到的父親要是用以下方式跟兒子溝通,效果肯定會理想很多。

兒子:我不想再去聚會了!

父親:[平心靜氣地] 哦,為什麼你不想去呢?

兒子:聚會太沉悶了。

父親:嗯,要坐下來一兩個小時,可能真的有點沉悶。那麼在聚會時,你最不喜歡什麼呢?

兒子:不知道。反正去哪裡都比去聚會好。

父親:你在會眾裡的朋友也這麼想嗎?

兒子:朋友?我現在哪有什麼朋友!浩明搬走以後,我就不知道可以跟誰聊天了。會眾裡人人都談得很開心,好像沒人想理會我!

這個父親用上述方式引導孩子說出心裡話,除了能知道他不想去聚會是因為寂寞,還可以贏得他的信任。孩子信任父母,日後就會願意繼續跟他們溝通。(請看「要對孩子有耐性」一欄)

要對孩子有耐性

如果你想跟青春期的兒女好好溝通,就必須有很大的耐性。但當你看見兒女越來越信任你,就會明白自己付出的努力是很值得的。一個少女說:「一天晚上,我跟爸爸聊天時,告訴他我偷偷開了一個社交網頁,交了個男朋友,甚至想離家出走。爸爸聽了後竟然非常平靜,還跟我談了好久。換了是別的父親,如果知道女兒曾跟男孩子親嘴,還不停給對方發短訊,不破口大罵才怪呢!我覺得,我跟爸爸真的可以無所不談。我知道他確實很想幫助我。」

許多年輕人努力克服那些妨礙他們屬靈進步的問題,因而變得更有自信,也更肯定自己的信仰。上文提過的拉蒙害怕告訴同學他是耶和華見證人,後來他發覺,表明信仰雖然會令自己受人嘲笑,但情況沒有想像中那麼可怕。他說:

「有一次,一個男同學取笑我的宗教。當時我很緊張,覺得所有同學都在聽我們說話。於是,我決定反過來叫他 說說他的 信仰。想不到,他比我還要緊張呢!我看出,很多年輕人雖然有宗教,但他們並不了解自己的信仰。至於我,起碼我能夠解釋 自己所信的道理。因此在信仰方面,覺得尷尬的應該是我的同學 而不是我。」

試一試:問問孩子對於做基督徒有什麼看法。他覺得成為基督徒有什麼益處,又有什麼代價呢?益處是不是比代價多?為什麼他有這個看法?(馬可福音10:29,30)你可以建議他把自己的想法寫在一張紙上,把代價寫在左邊,益處寫在右邊,這能幫助他看出自己的問題和找出解決的方法。

幫孩子用理智思考

許多父母和專家都留意到,孩童和青少年的思考方式有很大差別。(哥林多前書13:11)小孩的思想通常比較具體,非黑即白,但青少年傾向於思考抽象的事。例如,小孩很容易相信萬物都是上帝創造的。(創世記1:1)但到了青少年階段,他們心裡就可能出現以下的疑惑:「我怎麼知道世上真的有上帝?有愛心的上帝為什麼會容許罪惡存在?上帝怎可能是無始無終的呢?」(詩篇90:2)

你聽到孩子提出這些問題,也許會覺得他在屬靈方面退步了。但其實,這些疑問可以成為他屬靈進步 的踏腳石,因為基督徒必須懂得思考問題,才能在靈性上有所長進。(使徒行傳17:2,3)

在這個階段,你的孩子正在學習怎樣運用理智去思考,從而領會基督徒信仰的「長闊高深」,這種能力是他小時候沒有的。(羅馬書12:1,2;以弗所書3:18)因此,你必須把握這個關鍵時期,幫助孩子運用理智 明白基督徒的信仰。這樣,他才能對聖經的道理養成堅強的信心。(箴言14:15;使徒行傳17:11)

孩子需要良師益友

有時候,年輕人受到家人以外的成年人鼓勵,就能振作起來。你知道誰有屬靈思想,能對你的孩子產生好的影響嗎?你可以請這個人多跟你的孩子來往。你這樣做不是推卸做父母的責任。請想想提摩太,他成為使徒保羅的傳道夥伴,效法保羅,因而獲益良多。保羅也因有他作伴而大大得益。(腓立比書2:20,22)d

d 摘錄自耶和華見證人出版的《青年人所提出的問題——有實效的答案》第1冊(2011年版)318頁。

試一試:跟孩子重新討論一些基本的聖經道理,即使你認為這些道理無可置疑,而你的孩子看來也相信這些道理。例如,你可以請他想想以下問題:「為什麼我 相信上帝存在呢?有什麼證據讓我 看出上帝真的關心我呢?為什麼我覺得服從上帝的吩咐總是對我有益的呢?」千萬不要強迫孩子接受你的觀點。反之,要幫助他通過思考,自己看出聖經所說的是真理。這樣他就更容易對基督徒的信仰建立信心。

「受勸導去相信」

聖經提到一個叫提摩太的年輕人,他「從嬰兒時期」就認識聖經。然而,使徒保羅仍敦促他繼續持守「所學到和受勸導去相信 的事」。(提摩太後書3:14,15)你的孩子也許跟提摩太一樣,從嬰孩時就開始學習聖經的標準。現在孩子十幾歲了,你必須「勸導」他,跟他推理,好使他能夠衷心接受基督徒的信仰。

《青年人所提出的問題——有實效的答案》第1冊指出:「雖然孩子還跟你一起住,你就有權要求他遵守你定的屬靈常規,但你最終的目標是要幫助孩子從心裡愛上帝,而不是機械式地服從。」你朝著這個目標努力,便能幫助孩子「鞏固信心」。這樣,基督徒的信仰就不會只是你的 生活方式,也會成為他的 生活方式。c(彼得前書5:9)

a 本文中的人名不是真名。

b 為了簡化內容,本文使用男性代名詞「他」,但文章提到的原則也適用於女孩子。

c 請參考《守望台》2009年5月1日刊10-12頁,以及《青年人所提出的問題——有實效的答案》第1冊315-318頁。

問問自己……

  • 孩子質疑我的宗教信仰時,我有什麼反應呢?

  • 孩子下次提出質疑時,我可以應用這篇文章的哪些建議呢?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