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而易见的差别
世界各地的一般人对非洲的“新兴国家”愈来愈感兴趣。因此,难怪有人提出疑问,各教会的传教士在以往使非洲土著成为“基督徒”方面究竟进步到什么程度。一位社会学家,安第斯基,在《非洲人的窘境》一书中写道:
“成千上万的虔诚基督徒看见当地欧洲人对宗教的不冷不热态度大起反感;他们看见欧洲人在应该上教堂的时候穿着泳衣懒洋洋地躺在游泳池附近而感到震惊。可是,我们却无法说基督教的信仰在非洲对人与人之间关系产生了很大影响。正如世界其他地方一样,大多数宗教仅是和仪式及几项禁忌有关而已——大部份缺乏任何道德意义。传教士在使人对裸体感觉羞愧方面已经成功。(可顺带一提的是,这可能是早期传教士从棉织厂获得经济支持的理由之一)但却无法改变多妻主义。至于对非亲属的人表现忠实和诚恳以及勤恳工作,传教士在此毫无贡献。”——第83页。
但这并不是说真正的基督徒毫无成绩。第一世纪的基督教曾帮助个人改变道德习惯、人生观以及对工作的态度。以上帝之道为本的同一真正基督教现时仍产生这类良好结果,其中的差别是显而易见的。
郎格博士在他所著的《社会改变和个人》一书(1968年)中讨论他在一个非洲乡村社区中仔细研究当地情况的观察所得。这个社区有很多耶和华见证人,这些人都切实遵守基督的教训。请留意他们在忠实和信任方面的差别。该书的序言评论:“老实说,虽然非见证人只能信任亲属(而且并非时常如此),见证人却能信任亲属和见证人同工。”至于多妻婚姻又如何?郎格博士写道:“我在这里不打算详细讨论耶和华见证人所提倡的社会道德的内容。……他们的道德强调家庭是一个基督徒群体,……因此禁止多妻的婚姻。”——第78页。
在生活的其他方面,例如乐意工作,两者有什么显著差别呢?郎格博士指出:“耶和华见证人看来赞赏某种生活方式,见证人应该服饰端庄(这意味到男子要穿外衣和打领带,特别以出外传道和参加宗教聚会时为然),有清洁的习惯。他应该照料家人所需,在灵性上和物质上兼顾……耶和华见证人不将他们的生活方式和宗教方式分别开来。在他们看来,日常生活其实是宗教生活的扩展;作为新世界社会的成员意味到属灵的进步和准备过新生活,这也暗示到对他们在世上的生活怀有切合实际的看法。……时间和金钱是宝贵而不应浪费的;它应该用来在灵性上,社会上和经济上改善自己。他们始终强调个人主义和勤恳,教会组织和管教均一致维护这个团体的价值观念。”——第215,216页。
至于努力学习读书写字又如何呢?作者评论说:“每个成员均必须精通圣经及养成教人的能力。为了教人,他需要读得懂经文。因此各小组都举办识字班和特别的圣经研究节目。”这有什么结果呢?“在同一地区内,我们若将见证人和非见证人的识字水平和教育程度比较一下,便会发现有百分之87.2的男性见证人和百分之31.9的女性见证人是识字的,而非见证人中识字的男性仅占百分之51,女性仅占百分之11.7。”——第157,216页。
因此人们的注意力愈集中于非洲,他们便可以愈清楚看出真正基督教在非洲促成了极大的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