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工厂的新设备
这间耗资四百万美元的新工厂多么壮观!那些刚参加完它的奉献典礼的人一踏进里面便有指导员引领他们参观在左边长六十五尺、宽二十五尺的王国聚会所,它已被当地耶和华见证人的两个小组经常用作聚会的处所。深蓝色的地毯,金黄色的窗帘而衬以浅棕色的镶板——多优雅美观!
楼上的运输部予人更多的惊喜。它与前多么不同!观众的注意力立刻被引至他们头顶上一个115尺长的轮带。它有一条电动的链子,悬吊着特别适合装戴各种大小书籍的纸箱。在其下则有一条高及腰际共长450尺的轮带,有许多特别适合装书的纸箱和纸皮盒在其上移动着。
运输部的右端设有许多书架,由此可以取得各种书籍置于盒内。在书架前面有一条轮带。一待所需的书籍收集齐备之后转运带便把它们提升数尺,然后借重力作用使书籍沿着轮带向下滑行,而经过五张包装台,轮带会将它们送至其中一张那里。订单在那里经过双重的查核,然后将纸皮盒封好,贴上标签注明运送到美国耶和华见证人的5,317个不同的小组里。去年社方收到大约45,000张订单而将差不多一千万本圣经、精装书和小册子运送到这些小组里!现在借着改良了的处理订单的方法,社方甚至可以游刃有余地应付更大数目的订单。
但这只是运输的一部分而已,因为在这部门的另一部分,甚至有数量更大的书籍被运送出去。不错,去年它将超过一千一百万本圣经、精装书和小册子运送到分布世界各地的九十五个耶和华见证人分社!运输部所储备的圣经书籍共有115种文字。参观者见到一盒盒标明运往全球各地的书籍,这使他们不禁想到王国的信息的确散播到整个“为人所居的大地。”——马太福音24:14。
参观者然后步上三楼,那里主要是供存放书籍之用。每个人均留意到的一件事是那里每件东西看来都非常清洁新净。工厂的墙髹上两种悦目的而深浅不同的绿色,底部是暗绿色,上部则是浅绿色。它的天花板则是奶白色。配合得多么和谐!
钉装部
在四五楼的钉装部景象多么不同!单在去年社方便装置了价值五十万美元的新机器!一排三十三部缝纫机留给人多么深刻的印象!此外还有五部制封面的机器、五部压字机和五组包括不同部分的钉书机。
钉装一本书的确牵涉到许多个步骤!它的过程并不简单。但是在这里每小时却有数以千计的精装书被制成!去年工厂钉装了超过一百万本圣经和七百多万本其他的精装书,包括许多种文字在内。现在这里的设备既然大大扩增了,生产的速度无疑亦会大增。
现在这里平均每日制成五万本精装书。并且创下了一日制成82,464本精装书的高峰。若将这个数目的精装书推叠起来,它的大小若像“上帝所不可能说谎的事”这本书一样的话,它便会高达一哩,比帝国大厦高四倍。在不久之前的一个月,这里制成了1,140,459本精装书。
印刷机
制成如此巨量的书籍自然牵涉到巨量的印刷工作。但是社方计划将印刷设备扩增至甚么程度呢?
参观者满怀着希望步上这座新大厦宽敞的六楼,那里现在完全是空的。这里一个发言人提醒他们在毘连的其他几间工厂(用天桥连接起来)的六楼目前总共有十八部大型的回旋印刷机。
可是据发言人解释,新的工厂中这层特制的钢骨水泥地板和同样构造的上一层可容纳多二十三部巨型的回旋印刷机。其中四部订于今年夏天运到,翌年会另有四部运来。到1969年年尾,工厂里回旋印刷机的数目应该增至二十六部!社方还有十六部较小的平台型印刷机用来印制传单、单张、秩序表、表格及其他零碎的印刷品。
印刷的成就
由于新工厂的七、八、九、十楼现在都是空置的,参观者遂横过六楼的天桥而进入于1927年和1949年落成的工厂里。
在这里环绕他们四周的都是大型的印刷机,最大的一部超过五十吨重,在四十分钟内即消耗一卷重一千六百磅、阔五十九寸的纸。十八部印刷机平均每日大约用一百卷纸。这些纸共重四十吨左右而价值一万美元以上。这显然不是小规模的印刷工作。
三部较大的印刷机平均每小时印成二万五千本三十二页的杂志,或一日超过五十万本!其他十五部较小的回旋印刷机平均一小时可印成一万二千五百本杂志。去年社方的印刷房总共印了154,681,710本《守望台》和《儆醒!》杂志,比1955年的生产量增加了一倍有多。
发言人解释工厂需要这么多印刷机的原因是守望台社印制许多种文字的书刊。在过去多年来,这里印制过146种文字的书刊!《守望台》在布洛克林工厂经常每期被印成三十种文字,《儆醒!》则每期印成十二种文字以上。以如此多种文字印刷需要花费许多额外的时间和人力。
同时值得留意的是守望台社在一方面是印刷业的先锋。那便是用回旋印刷机印制圣经。在1940年代的早期,试将印圣经的薄纸用在高速的回旋印刷机上是一件从所未闻的事,可是社方却以各种薄纸作实验,过了一段时期之后终于找到一种可用而令人满意的纸。现在其他的印刷厂亦以回旋印刷机代替速度较慢的平台型印刷机去印圣经了。
这时参观者已横过六楼的第二条天桥而进入1956年落成的工厂了。他们在这里看见其余的回旋印刷机。有许多人不禁想到将每年印成的超过一亿五千万份杂志邮寄出去必然是一件十分庞大的工作。
订户部及邮寄部
电梯刚刚来到,于是参观者遂被送至十三楼的订户部。他们步出电梯进入一个宽敞而光线充足的办公室,那里有许多张写字台和大约九十个用来盛放订户模板的深绿色铁柜。它们被放在有大量的阳光的窗口处。
参观者获悉在这层楼的一边,一些较大的柜里存放着大约1,250,000个英文模板。在另一边一个招牌指出,那里的柜存放着大约350,000个其他三十三种文字的杂志模板,在这层楼当眼的地方设有一个引人入胜的展览:将目前社方出版的74种文字的《守望台》杂志和26种文字的《儆醒!》杂志陈列出来。
在下面的十楼,杂志被包成卷寄给各地的耶和华见证人小组。这个部门的惊人速率令参观者大感惊奇。杂志从印刷房以巨大的滑材运到这层楼,每架滑材装载32,000本杂志。杂志从滑材被运到整修机里以每小时40,000本的速度将杂志修齐。
杂志从整修机出来之后以大约八十本一堆由转运带运送到六个人一组的卷杂志部。这些工作人员以惊人的速度将杂志用纸包卷起来,然后将它们抛进另一个迅速移动的转运带里。在这带的尽头有人将标签贴在包好的杂志上。最后它们被放进邮袋里送往邮局。多么迅速的工作!
在十楼的另一端,单份的杂志被包起来寄给一百五十多万个订户。为了完成这项工作,社方动用了四部包卷机,每部能够以每小时6,000本的速度包卷杂志和印上地址。发言人告诉参观者这些构造复杂的机器是由伯特利之家机器厂的弟兄们自己设计和制造出来的。
纸仓及机器厂
参观者经过八楼时看见那里放满了一卷卷的纸,他们并且从一个大告示牌获悉社方存贮了足供六个月用的纸。这意味到社方存有超过5,000吨的纸,或超过200架载重250吨的火车厢所载的纸!
这里还有一个部门是大部份的游客不想错过的。它就是五楼的机器厂。在这里工作的四十个传道员很熟练地使工厂里的全部机器保持良好的性能。他们的大工程之一是将几部旧回旋印刷机彻底拆开检查。
回到六楼之后参观者经过天桥回到1927和1949年筑成的工厂参观铸造排字机、排字部和制电版部;它们全部设在七楼。
印刷的准备工作
参观者注意到将写好的资料印刷出来的第一步准备工夫是将它排成一行行的铅字。这是铸造排字机的工作。社方现在拥有三十二部这种机器,刚好是二十年前(1948年)的四倍。
看完这些机器所铸造的铅字之后,访者接着参观排字部。在这里排字员将一行行的铅字与空铅排成版面。当这些版面被紧紧地拑在钢架上时,它们便可以直接用在平台型的印刷机上了。可是,若要将其用在回旋印刷机上,则还须经过其他必需的步骤以制成孤形的金属字版。
步骤是首先将纸板浸湿,将它放在紧锁着版面的金属排字架上,然后将这些版面放在纸模压制机里。在热力和压力之下,排了字的金属版面遂压进纸板里而产生一幅精确的印版复制本。
然后在这层楼另一端的制电版部里,这块厚纸板或纸模被放在一个孤形的铸造箱里,参观者聚精汇神地观看炽热的金属液体被泵进这个箱里。这些重约十八磅的液体注入纸模的字痕里凝固而形成一块供回旋印刷机用的孤形金属字版。将这块字版在镍槽里镀上一层薄镍之后,它可以被用来印一百多万次。
油墨房及木器厂
下一个参观的地方是油墨房和木器厂,它们位于这座大厦的底层。守望台社每年由于自制印刷用的油墨而节省许多万美金;这个部门单在去年便制造了一百四十吨油墨。可是油墨并不是油墨房的唯一产品。在去年它还制造了二十吨肥皂和清洁剂供伯特利之家和工厂之用,约一千加仑的油漆和九十五吨胶水供钉书部和邮寄部之用。
参观者两个半钟头的游览在二楼的木器厂结束。社方亦借着在这里为伯特利之家制造家私而节省许多万美元。自1960年以来,这个部门制造了四百四十二个精美的胶板衣柜、三百八十一张胶板书桌和二百九十三个胶板书架。
这是一次多么畅快的游览!一个多么难忘的日子!所有参加这座大厦的奉献典礼和刚参观完这间工厂的人都怀着这样的感想。印刷上帝的道的设备扩增得多么惊人!但是扩张并非仅限于在布洛克林。
普世的印刷设备
参观者经过油墨房时看见一大批油墨准备运往德国,这使他们想到印刷的设备在美国以外的守望台分社亦有很大的扩展。去年在其他国家的分社以四十多种文字印了超过九千六百万本《守望台》和《儆醒!》杂志。这比布洛克林在十二年前所印的总数还多。
去年在德国的两部回旋印刷机印了将近二千七百万本杂志,他们的钉装机制成了超过三十万本精装书。英国的工厂印成了二千一百万本杂志;加拿大超过一千六百万本;瑞士差不多一千一百万本。三个斯堪的纳维亚国,丹麦、瑞典和芬兰,在去年亦印成了一千万本《守望台》和《儆醒!》杂志。在南非,这些杂志被印成十种文字。
在现今这末世,耶稣的预言的确获得了显著的应验。毫无疑问地,上帝的王国的信息正被印成书刊分派到整个“为人所居的大地。”——马太福音24:3,14,《新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