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因劳碌而得福
韩国的釜山是个拥挤的城市。在不及三十年间,这城的人口从二十五万剧增至一百五十万,而且数目仍在增长!在韩战期间,釜山一跃而成为著名的城市,因为有一段时期它被立为国家的临时首都,而且成为成千上万在共产党进侵前离家逃亡的人的避难中心。
在这些难民中,有些相信圣经里上帝王国的应许。像早期的基督徒一样,这些人在他们被“分散”时继续“传[这好消息之]道。”结果在釜山有一个耶和华见证人的小组成立。那时是1950年。但至1976年,第一个小组已在釜山地区中扩增至五十四个小组。
这种扩展以及人口的激增带来了难题。在这拥挤的城市里,耶和华见证人为他们半年一度的环务大会租一个大会场所几乎变成不可能的事。有什么可行的方法呢?在许多西方国家里,见证人建造会堂以容纳这些大会。倘若在美国和欧洲这是可行的,在亚洲为什么不能呢?而这便是韩国的见证人准备要做的事。
在一个饱受经济难题重压的国家里,他们怎能负担这项大计划呢?一个见证人出售了他的生意,把他卖得的钱大部份捐作这用途。这给予建造计划所需的推动力,于是捐款纷纷涌至;结果到这会堂完成时,它已差不多付清一切款项。毫无疑问,耶和华的灵激动他的子民对这项努力作全心的支持,并在适当的时候为他们带来奇妙的属灵祝福。
工作必须赶快完成,以便供冬末以至春初的环务大会使用。它仅在两个月内便完成了!大部份的建筑均由自愿的义务工作人员完成。由于见证人的工作如此迅速,以致大感惊奇的邻舍不能相信他们曾遵守每晚四小时的宵禁。但他们的确有如此行。工作的结果是一间优良的水泥建筑物,光线充足和令人愉快,其中可以坐1,200人。
“坐”——不错,这是按照韩国人的习惯,在漂亮的木板地上,在奉献大会堂的那天——四月五日——堂中坐满了1,300个观礼者。他们进入会场时,每个人都获得一个载鞋的胶袋和东方习俗的纪念品——在这场合是一枝刻有奉献礼的原子笔。光亮的讲台,优良的音响设备,二楼的浸礼池以及建筑物前面在完成中的东方花园,均使各人满心欢喜。
奉献的演讲由米尔顿·咸美顿讲出,他是许多个勤恳的海外传道员之一,曾于韩战后不久便抵韩致力于帮助建立釜山耶和华的工作。大约有二十五位海外传道员曾在釜山多年工作,现在他们和本地的见证人多么欢欣地‘因劳碌而得福!’釜山的耶和华见证人很高兴有这间在东方兴建的第一所大会堂,他们喜乐的热泪充分表现出他们对上帝的感谢。——传道书2:24。
[第152页的图片]
韩国的釜山大会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