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是一位实在的个体吗?
“上帝必然存在,”1981年8月14日的《每日快报》声称。当时报章所报道的是,有两位著名科学家转而相信上帝。他们是在发现生命自然萌生一事在数学上的可能性如何微乎其微之后才转而相信上帝的。可是,这两位新信徒所说的“上帝”是什么意思呢?《每日快报》报道说:“他们心目中的上帝便是宇宙本身。”
你若相信上帝,你对上帝的观念是怎样的呢?你是否同样把上帝看作一种难以下定义的智力,一种无处不在的抽象力量,一种了不起的“伟大事物”?抑或你把他看作一位可以阐释的、有才智的个体?
有些人认为把上帝看作一位个体是难以想像的事。他们甚至认为把上帝看作一位个体就无异于把他低贬为一个与人相若的生物——仿佛孩子想像有个戴着头巾的白须长袍老人坐在云端一般。或者像米盖朗基罗在梵蒂冈的小礼拜堂天花板上所绘的图画一般,飘浮在空中体格魁伟、充满活力的老人。
诚然,我们一听到“个体”或“人物”一词,就自然而然地想到人类。例如,《韦氏第三新国际词典》对“个体”或“人物”(person)所下的定义是“个别的人”,但另一个定义则是“具有自觉的理解力、理智和道德感为特征的生物”。因此,我们可以正确地想像上帝是一位个体而不必把他描绘成有如凡人一般。
也许有人提出异议说:‘把上帝看作一种抽象力量或一位实在的个体有什么分别呢?’请想想,上帝若只是一种力量或“事物”,这岂不意味到人的生命也同样纯粹是一种机械作用而已?这样,人就被低贬为“它”了——仅是大机器中的一个齿轮。可是,上帝若是一位有智慧的个体,这岂不是使生命具有更大的意义吗?不错,这样人才会有与上帝建立关系的可能性——不是两个“它”而是两位个体之间的关系。
显然,与上帝建立个人关系是再好不过的事。但首先我们怎么知道上帝是一位实在的个体呢?他若是一位个体,我们怎样才能和他建立关系?我们且看看圣经对这件事有什么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