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线上书库
守望台
线上书库
中文简体(广东话)
  • 圣经
  • 出版物
  • 聚会
  • 自行其是
    根据圣经而推理
    • 就消失了。你们倒该说:‘如果耶和华愿意,我们就可以活着,也可以做这件事,做那件事。’”

      人意图自行其是,以致仿效基督徒会众以外的世人,就会受谁操纵?上帝对此有什么看法?

      约翰一书2:15;5:19:“不要爱世界和世界的事。谁爱世界,爱父亲的心就不在他里面了”。“全世界都受那恶者控制。”

      雅各书4:4:“谁想跟世俗做朋友,谁就沦为上帝的仇敌。”

  • 宗教
    根据圣经而推理
    • 宗教

      定义:宗教源于崇拜,包括由某个人或某个组织所主张的一套道德规范、信仰和礼仪。宗教一般牵涉到信奉上帝、天神、鬼灵,或把某些人、物、欲望、力量等当做神灵来崇拜。大多数宗教基于人类对自然的探索,也有一些基于神明的启示。宗教有对错真伪之分。

      为什么有这么多宗教?

      统计显示,全世界有十大宗教,有一万多个教派,其中约有六千个在非洲,一千二百个在美国,其余分布各地。

      许多因素促使新的宗教团体成立。有些人说,不同的宗教只是从不同的角度阐释宗教道理而已。可是,把各宗教的教义和行为跟圣经比较一下就可以看出,世上有这么多宗教,主要在于信众听从的是人,而不是上帝。值得注意的是,各宗教的教义有不少大同小异,却都源于古巴比伦,跟圣经背道而驰。(另见48-52页“大巴比伦”)

      这么混乱的宗教情况是谁造成的呢?圣经说是“现行制度的神”魔鬼撒但。(哥林多后书4:4)圣经告诉我们,“外邦人所献的祭,是献给邪灵,不是献给上帝”。(哥林多前书10:20)所以,我们应该确保自己崇拜的是创造天地的真神,也该确保我们的崇拜蒙真神悦纳。这样做十分重要。

      所有宗教都蒙上帝悦纳吗?

      士师记10:6,7:“以色列人又行耶和华看为恶的事,去事奉巴力神、亚斯他禄像、叙利亚的神、西顿的神、摩押的神、亚扪人的神、非利士人的神。他们离弃耶和华,不事奉他。耶和华向以色列人发怒”。(只有创造天地的真神耶和华才配受崇拜,崇拜其他人或物都不会蒙真神悦纳。)

      马可福音7:6,7:“耶稣[对法利赛派和抄经士]说:‘虚伪的人,以赛亚指着你们说的预言,说得一点不错。经上记着说:“这个民族口头上尊重我,心却远离我。他们不断崇拜我也是枉然的,因为他们把人的命令当做教义去教人。”’”(不管一个团体声称 崇拜谁,如果谨守的是人所主张的道理,而不是上帝所启示的话语,他们的崇拜就是枉然的。)

      罗马书10:2,3:“我可以为他们作证,他们对上帝有热心,但不是按照确切的知识。他们不知道上帝的正义,想要确立自己的正义,结果没有顺服上帝的正义。”(人也许拥有圣经,却由于没有受到适当的教导,结果不能确切地认识圣经。尽管他们热心事奉上帝,还是达不到上帝的要求,这样的崇拜自然不会蒙上帝悦纳。)

      宗教不都是导人向善的吗?

      的确,许多宗教都劝人为善,不要说谎,不要偷窃等等。但宗教只是劝人不做这些事就行了吗?假如有人给你一杯放了剧毒的水,告诉你里面大都是 水,你会喝吗?

      哥林多后书11:14,15:“撒但也时常假扮光明的天使。所以他的仆人时常假扮正义的仆人,也没有什么大不了。”(圣经在这里提醒我们,源于撒但的事物表面上不一定邪恶。撒但骗人的一个主要手段,就是让各种误导人的宗教看来十分正派。)

      提摩太后书3:2,5:“人……有敬虔的形式,却没有体现敬虔的力量。你要避开这样的人。”(跟你信仰相同的人也许声称自己很爱上帝。可是,假如他根本不想按照圣经的标准生活,圣经劝你不要再跟这样的人来往。)

      放弃父母的宗教有什么不对吗?

      如果父母所教的确实来自圣经,我们就该谨守。即使父母的信仰和宗教习俗不符合圣经真理,我们也该孝敬父母。可是,如果你明知父母有某个坏习惯,可能会危害他们的健康,缩短他们的寿命,你会怎样做呢?你仍会仿效他们,甚至叫儿女也仿效他们吗?还是你会尊尊敬敬地把所知的事告诉父母呢?照样,认识圣经的真理带来责任。只要可能,我们就该把学到的圣经真理告诉家人。我们必须问问自己:我真的爱上帝吗?我真的愿意服从上帝的儿子吗?如果我们真的爱上帝,爱耶稣,也许要放弃父母的宗教,改变信仰。这样做并不容易,但对上帝和基督的爱,不是应该超过对父母的感情吗?耶稣说:“谁对父母的感情比对我的感情更深,就配不上我;谁对儿女的感情比对我的感情更深,就配不上我。”(马太福音10:37)

      约书亚记24:14:“现在你们要敬畏耶和华,纯全无疵,按真理事奉他。你们要清除你们祖先在大河那边和埃及所事奉的神,去事奉耶和华。”(这节经文不是清楚显示,以色列人要放弃祖先的宗教吗?以色列人要事奉耶和华,蒙他悦纳,就必须除去祖先所拜的偶像,也不能再留恋这些东西。)

      彼得前书1:18,19:“你们以往秉承祖宗的传统而生活,徒劳无功。但你们知道,你们得救脱离了这样的生活,不是凭着能朽坏的东西,不是凭着金银,而是凭着宝血,好像无瑕疵、无污点的绵羊羔的血,也就是基督的血。”(早期基督徒放弃了祖宗的传统,这些传统根本不能带来永生。基督牺牲生命,早期基督徒深表感激,甘愿舍弃从前徒劳无益的生活,不再耽于羞辱上帝、毫无价值的活动。我们不是应该有同样的态度吗?)

      圣经对宗教联合有什么看法?

      耶稣对假装正义、不尊重上帝的宗教领袖有什么看法?“耶稣对他们说:‘如果上帝是你们的父,你们就会爱我了,因为我是从上帝那里来的。我不是自作主张来的,而是他差我来的。……你们是从你们的父魔鬼那里来的,你们想照你们父的欲望行事。他从最初就是杀人凶手,没有在真理中站稳,因为真理不在他里面。他说谎,是按照自己的性情说的,因为他是说谎者,也是谎话之父。另一方面,因为我说真理,你们就不相信我。……你们不听,因为你们不是从上帝那里来的。’”(约翰福音8:42-47)

      有些宗教宽容恶行,任凭属下的信徒做上帝谴责的事,上帝的仆人如果跟这些人称兄道弟,还算得上忠于上帝和上帝的正义标准吗?“凡称为弟兄的人,如果是淫乱的、贪心的、拜偶像的、咒骂的、醉酒的、敲诈的,就不要再跟他来往,连跟他一起吃饭也不可。……无论是淫乱的、拜偶像的、通奸的、做娈童的、同性恋的、偷窃的、贪心的、醉酒的、咒骂的、敲诈的,都不能承受上帝的王国。”(哥林多前书5:11;6:9,10)“谁想跟世俗做朋友,谁就沦为上帝的仇敌。”(雅各书4:4)“爱耶和华的人啊,你们要憎恨恶事。上帝守护他忠贞子民的性命”。(诗篇97:10)

      哥林多后书6:14-17:“你们跟不信的人毫不相配,不要与他们同负一轭。正义跟不法有什么交情呢?光明跟黑暗有什么交谊呢?基督跟彼列怎能和谐呢?忠信的跟不信的怎能相合呢?上帝的殿跟偶像怎能一致呢?……‘耶和华说,“所以,你们要从他们当中出来,离开他们,不要接触不洁净的东西”,“我就收纳你们”。’”

      启示录18:4,5:“我听见另一个声音从天上发出,说:‘我的子民啊,你们要是不想分担她的罪,不想有分受她的灾殃,就要从她里面出来。她的罪累累滔天,上帝已经追想她的不义了。’”(详见48-52页“大巴比伦”)

      一定要属于一个宗教组织吗?

      大多数宗教组织都劣迹昭彰。但问题的关键不是组织起来成为一个宗教团体这件事。许多宗教组织鼓吹错误的道理,只注重礼仪,却没有提供健全的属灵指导;被人用来达成自私的目的,操纵别人的生活;过度关心所得的捐款,热中于兴建富丽堂皇的崇拜场所,而不是倡导属灵的价值观;属下的成员时常假冒为善,只做些表面工夫。喜爱正义的人显然不想加入这样的组织。可是,纯正的宗教跟这些组织截然不同。崇拜上帝的人要符合圣经的规定,就得组织起来。

      希伯来书10:24,25:“要彼此关注,激发爱心,促进善行。不要放弃聚会,像有些人习惯了一样,倒要彼此鼓励。你们既然看见那日子临近,就更要这样做。”(要听从圣经这个规定,就必须有聚会让我们经常参加才行。在聚会里,我们有机会向人显出爱心,而不是只关心自己。)

      哥林多前书1:10:“弟兄们,我凭着我们主耶稣基督的名,劝你们大家要说话一致,不可分裂,也要想法相同,意念一致,好使你们团结和谐。”(不同的人要团结和谐,就必须经常聚集,领受相同的灵粮,并且尊重供应灵粮的代表。另见约翰福音17:20,21。)

      彼得前书2:17:“爱整个弟兄团体”。(这里说的仅是指在家里聚集起来崇拜上帝的一小群人吗?当然不是。加拉太书2:8,9和哥林多前书16:19表明,基督徒会众是个国际弟兄团体。)

      马太福音24:14:“这王国的好消息会传遍普天下,对所有国族作见证;到时终结就会来到。”(为了让所有国族都有机会听到圣经的好消息,传道工作必须受到适当的督导,有秩序地执行。不管我们住在世上什么地方,只要我们爱上帝,爱别人,就会团结合一地做好这件工作。)

      另见423-427页“组织”。

      只要爱人如己就行了吗?

      爱人如己无疑很重要。(罗马书13:8-10)但基督徒不是只对人友善就行了。耶稣说,他的真门徒彼此相爱,别人就能够清楚认出他们来。(约翰福音13:35)圣经再三表明这样做十分重要。(加拉太书6:10;彼得前书4:8;约翰一书3:14,16,17)可是,耶稣指出爱上帝更加重要。只有遵守上帝的诫命,才是真的爱上帝。(马太福音22:35-38;约翰一书5:3)我们爱上帝,就会研读上帝的话语圣经,谨守遵行,而且跟上帝的仆人聚集起来崇拜上帝。

      真正重要的只是跟上帝建立感情吗?

      跟上帝建立感情当然很重要。只循例参加宗教集会是绝对不够的。可是我们要谨慎。为什么呢?公元1世纪,有些人自以为跟上帝感情很好,耶稣却指出他们大错特错。(约翰福音8:41-44)使徒保罗说有些人显然对信仰很热心,自信跟上帝感情深厚,其实根本不了解上帝的要求,也不蒙上帝悦纳。(罗马书10:2-4)

      我们不重视上帝的诫命,还能够说跟上帝有深厚的感情吗?上帝的诫命之一,就是要我们经常跟信徒聚集。(希伯来书10:24,25)

      自行阅读圣经就够了吗?

      的确,许多人通过自行阅读圣经学到不少道理。他们这样做,如果是为了认识上帝和上帝的旨意,就很值得称赞。(使徒行传17:11)不过,老实说,我们单靠自己,真的能完全明白圣经吗?圣经提到一个谦虚的大臣,他坦言需要帮助才能明白圣经的预言。结果基督徒会众的一个成员奉派帮助他。(使徒行传8:26-38;另见使徒行传6:1-6;8:5-17提到腓力的经文)

      当然,只是阅读圣经,不付诸实行,就不会得到什么益处。人如果相信圣经,实践圣经的道理,就会经常 参加聚会,跟上帝的仆人密切来往。(希伯来书10:24,25)他也会跟他们一起传讲圣经的好消息。(哥林多前书9:16;马可福音13:10;马太福音28:19,20)

      怎样辨明哪个宗教是对的?

      一、这个宗教的教义以什么为根据?这些教义来自上帝还是主要来自人?(提摩太后书3:16;马可福音7:7)例如,圣经说过上帝是三位一体的神吗?说过人有不死的灵魂吗?

      二、这个宗教显扬上帝的名吗?耶稣向上帝祷告说:“你从世人当中赐给我的人,我已经向他们显明你的名。”(约翰福音17:6)耶稣说:“要崇拜耶和华你的上帝,单要敬奉他。”(马太福音4:10)你的宗教有没有教你“崇拜耶和华”呢?你认识名叫耶和华的上帝和他的旨意、作为、特质,能够充满自信地亲近他吗?

      三、这个宗教真的信从耶稣基督吗?基督为人牺牲生命,献出赎价,人真的信从基督就会坚信赎价的作用,而且深信基督今天已经在天上作王。(约翰福音3:36;诗篇2:6-8)对赎价有信心的人会服从耶稣,亲自参与耶稣委派给门徒的工作,热心行善。正确的宗教不但基于信心,还把信心化作行动。(雅各书2:26)

      四、这个宗教注重的是礼仪形式还是生活内涵?上帝绝不悦纳徒具形式的宗教。(以赛亚书1:15-17)正确的宗教拥护圣经的道德标准,倡导纯洁的语言,而不会无奈地附和世俗潮流。(哥林多前书5:9-13;以弗所书5:3-5)这个宗教的成员在生活上结出圣灵的果实。(加拉太书5:22,23)他们努力在生活上实践圣经的原则。无论在聚会的地方、工作的地方,还是在家里、学校里,以至娱乐的时候,他们都谨守圣经的标准。因此,人们可以看出他们信奉的是正确的宗教。

      五、这个宗教的成员真的彼此相爱吗?耶稣说:“你们要是彼此相爱,所有人就因此知道你们是我的门徒了。”(约翰福音13:35)这种爱超越种族、社会、国界的藩篱,使人精诚团结,成为真正的弟兄团体。他们切实彼此相爱,表明他们真正与众不同。列国开战的时候,谁深爱其他国家的基督徒弟兄,拒绝拿起武器杀害他们呢?早期基督徒就这样做了。

      六、这个宗教真的跟世俗分离吗?耶稣说他的真门徒“不属于世界”。(约翰福音15:19)我们希望上帝悦纳我们的崇拜,就必须“不让自己被世俗玷污”。(雅各书1:27)一个宗教的领袖和信徒都参与政治,或者专注于追求物质、满足私欲,这样的宗教可说是跟世俗分离吗?(约翰一书2:15-17)

      七、这个宗教热心传讲上帝的王国吗?耶稣预言说:“这王国的好消息会传遍普天下,对所有国族作见证;到时终结就会来到。”(马太福音24:14)哪个宗教真正宣扬上帝的王国,坚信这是人类惟一的希望,而不是劝人仰望世上的政府去解决难题呢?你的宗教有没有教你执行传道工作,例如挨家逐户传道,像耶稣教使徒所做的一样呢?(马太福音10:7,11-13;使徒行传5:42;20:20)

      耶和华见证人认为只有他们的宗教才是对的吗?

      见“耶和华见证人”346-347页。

      为什么有些人信上帝,有些人却不信呢?

      见318-322页“信心”。

      假如有人说

      “我不信教”

      你可以说:“很多人跟您一样。这一点我明白。请问您是不是一向都不信教呢?”然后说:“有一件事我印象很深,就是今天教会的主要教义,几乎都不是 来自圣经的。(也许用“耶和华见证人”346,347页强调上帝的王国,也可以用342-344页的论点,逐一说明耶和华见证人的信仰跟各教会有什么不同。)”

      另见“延续传道话题”16,17页。

      “我觉得教会很虚伪”

      你可以说:“我赞同您的看法。很多信教的人说一套,做一套。可是您对圣经怎样看呢?您认为圣经是本怎样的书?(诗篇19:7-10)”

      “我生活得很好,对别人也很好。我觉得这样就够了”

      你可以说:“您说生活得很好,我想,您一定很快乐了,对不对?……您喜不喜欢在启示录21:4描述的情况下生活呢?……请看看约翰福音17:3,经文说明要怎样做才能够享有这些幸福。”

      另见本题目410页。

      “我对去教会没兴趣,我觉得最重要的是诚心”

      你可以说:“您的话很有意思。您是不是一向都有这个想法呢?……您以往是不是属于某个教会呢?……(也许用本题目409-411页)”

      “我不是完全同意自己的教会,但也不觉得有必要换一个教会。我宁可为改良自己的教会做些事”

      你可以说:“谢谢您告诉我这件事。我想,您一定会同意,对我们所有人来说,真正重要的是上帝悦纳我们所做的事,对不对?”然后说:(1)“上帝在启示录18:4,5提出的事很值得我们认真想想。……圣经在这里表明,如果我们支持的组织做坏事,即使我们自己没有参与,也要分担这些组织的罪。(另见48-52页‘大巴比伦’)”(2) (也许用本题目411-413页)(3)“上帝正在找寻喜爱真理的人。他把这些人召集起来,同心同德崇拜他。(约翰福音4:23,24)”

      “所有宗教都是导人向善的。你有你的教,我有我的教”

      你可以说:“看来您挺开明的。您也看出,人人都需要一个宗教。我想,这也是您有宗教的原因吧。”然后说:“我读过一本经书,里面有一句很有意思的话,想请您看看。(读出马太福音7:13,14)……您认为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

      另见本题目406,407页。

      “只要信耶稣,属于哪个教会都没关系”

      你可以说:“信耶稣无疑很重要。我想,您的意思是只要听从耶稣的一切吩咐就够了,对不对?也许您像我一样,看到很多自称基督徒的人都名不副实。”然后说:(1)“请看看马太福音7:21-23耶稣怎么说。”(2)“任何人只要努力认识上帝的旨意,切实遵行,就会有幸福的前途了。(诗篇37:10,11;启示录21:4)”

      “为什么你认为世上只有一个正确的宗教呢?”

      你可以说:“我衷心相信,每个宗教都有诚心崇拜真神的人。但真正重要的是圣经怎么说。圣经说正确的宗教信仰有多少个呢?请看看以弗所书4:4,5。”然后说:(1)“其他经文也表达类似的看法。(马太福音7:13,14,21;约翰福音10:16;17:20,21)”(2)“所以,我们要做的是辨认出这个宗教。怎样认出来呢?(也许用本题目411-413页)”(3)(另见页“耶和华见证人”342-344页)

      “我觉得自己在家里阅读圣经,求上帝帮助我明白就够了”

      你可以说:“您有没有读过整本圣经呢?”然后说:“您如果读下去,就会在马太福音28:19,20读到一段很有意思的话。……这段话很重要,因为圣经在这里表明,基督任用一些人帮助我们明白,做基督徒牵涉到什么事。这就是耶和华见证人上门探访人的原因了。我们乐意免费提供每周一小时的圣经课程。您想知道这个课程是怎样的吗?我可以用几分钟示范一下。”

      另见本题目411页。

      “我觉得信什么宗教是很私人的事”

      你可以说:“今天一般人都有这个看法。如果您对圣经没兴趣,我们尊重您。我们会继续探访别人。但您知道吗?我来探访邻居是因为听从耶稣的吩咐。……(马太福音24:14;28:19,20;10:40)”

  • 宗徒继承
    根据圣经而推理
    • 宗徒继承

      定义:按照罗马天主教教义,十二宗徒(使徒)立了继承人,由主任命,授予权力。在教会里,主教们集体称为宗徒的继承人,教宗则称为伯多禄(彼得)的继承人。据教会说,罗马主教(教宗)直接继承伯多禄的职位和职权,享有基督授予的最高权力,管理整个教会。不符合圣经真理。

      伯多禄(彼得)是用来建立教会的奠基“磐石”吗?

      玛窦福音16:18(萧静山):“我也告诉你,你是伯多禄,我将在这磐石上,建立我的教会,地狱的门不能攻胜他。”(请留意上下文[13和20节],经文要说明的是耶稣 的身份。)

      伯多禄自己和保禄(保罗)认为“磐石”和“屋角基石”是谁?

      宗徒大事录4:8-11(思高):“伯多禄充满圣神,向他们说:‘各位百姓首领和长老!……凭纳匝肋人耶稣基督的名字即是你们所钉死,天主从死者中所复活的;就是凭着这人,这个站在你们面前的人好了。这耶稣就是为你们“匠人所弃而不用的石头,反而成了屋角基石。”’”

      伯多禄前书2:4-8(思高):“你们接近了他[主耶稣基督]……你们也就成了活石,建成一座属神的殿宇……。这就是经上所记载的:‘看,我要在熙雍安放一块精选的,宝贵的基石,凡信赖他的,决不会蒙羞。’所以为你们信赖的人,是一种荣幸;但为不信赖的人,是‘匠人弃而不用的石头,反而成了屋角的基石;’并且是‘一块绊脚石,和一块使人跌倒的磐石。’”

      厄弗所书2:20(思高):“[你们]已被建筑在宗徒和先知的基础上,而基督耶稣自己却是这建筑物的角石”。

      被天主教会奉为圣人的奥斯定(奥古斯丁)有什么看法?

      “我当教士期间也写过一本书,驳斥多纳图斯的一封信。……在这本书里,我有一段论到宗徒伯多禄的话,说:‘教会在他这磐石上建立起来’。……但是我知道,后来在解释主说的‘你是伯多禄,我将在这磐石上,建立我的教会’时,我常常说,既然伯多禄宣认主是基督,是活天主子,主说的这句话自然应该表示,教会要在伯多禄所宣认的主上面建立起来,被称为‘这磐石’的伯多禄代表在‘这磐石’上建立的教会,取得了‘天国的钥匙’,因为主对他说的是‘你是伯多禄’,而不是‘你是磐石’。‘磐石就是基督’。由于西满[西门]宣认基督,正如整个教会宣认基督一样,基督就称他为伯多禄。”(玛丽·博根译:《教父圣奥斯定改变主张》,第1卷,90页,美国首都华盛顿,1968)

      其他宗徒有没有认为伯多禄在他们当中占首位?

      路加福音22:24-26(思高):“在他们[宗徒]中又起了争论:他们中数着谁最大。耶稣给他们说:‘外邦人有君王宰制他们,那有权管治他们的,称为恩主;但你们却不要这样。’”(如果伯多禄是“磐石”,在他们当中“谁最大”还有疑问吗?)

      既然教会的元首耶稣基督仍然活着,他需要继承人吗?

      希伯来书7:23-25(思高):“[在以色列],肋未人成为司祭的,人数众多,因为死亡阻碍他们长久留任,但是耶稣因永远长存,具有不可消逝的司祭品位。因此,凡由他而接近天主的人,他全能拯救,因为他常活着,为他们转求。”

      罗马书6:9(思高):“我们知道:基督既从死者中复活,就不再死。”

      厄弗所书5:23(思高):“基督是教会的头。”

      伯多禄(彼得)受托管理的“钥匙”是什么?

      玛窦福音16:19(萧静山):“我还要给你天国的钥匙;凡你在地上所捆绑的,在天上也捆绑[新世作‘已经捆绑’,李译也作‘已经捆绑’];凡你在地上所释放的,在天上也释放[新世作‘已经解开’,李译作‘已经释放’]。”

      在若望默示录,耶稣提到一条钥匙,象征他要亲自打开比喻的门,让人有机会得到殊荣

      若望默示录3:7,8(思高):“那圣洁而真实的,掌有达味[大卫]钥匙的,开了无人能关,关了无人能开的这样说:……我在你面前安置了一个敞开的门,谁也不能关闭它。”

      伯多禄运用耶稣交托给他的“钥匙”,让犹太人、撒玛黎雅人(撒玛利亚人)和外邦人都有机会获得天主的圣神(圣灵),可以进入天国

      宗徒大事录2:14-39(思高):“伯多禄就同十一位宗徒站起来,高声向他们说:‘犹太人和所有居住在耶路撒冷的人!……天主已把你们所钉死的这位耶稣,立为主,立为默西亚了。’他们一听见这些话,就心中刺痛,遂向伯多禄和其他宗徒说:‘诸位仁人弟兄!我们该作什么?’伯多禄便对他们说:‘你们悔改罢!你们每人要以耶稣基督的名字受洗,好赦免你们的罪过,并领受圣神的恩惠。因为这恩许就是为了你们和你们的子女,以及一切远方的人,因为都是我们的上主天主所召叫的。’”

      宗徒大事录8:14-17(思高):“当时,在耶路撒冷的宗徒,听说撒玛黎雅接受了天主的圣道,便打发伯多禄和若望往他们那里去。他们二人一到,就为他们祈祷,使他们领受圣神,因为圣神还没有降临在任何人身上,他们只因主耶稣的名受过洗。那时,宗徒便给他们覆手,他们就领受了圣神。”(请看20节,经文显示当时伯多禄是带头的。)

      宗徒大事录10:24-48(思高):“次日,他到了凯撒勒雅[凯撒里亚]。那时,科尔乃略[没有受割礼的外邦人哥尼流]……等候他们来。……伯多禄遂开口说……。伯多禄还在讲这些话的时候,圣神降在所有听道的人身上。”

      天上要等伯多禄作了决定,然后跟从他的指引吗?

      宗徒大事录2:4,14(思高):“众人都充满了圣神,照圣神赐给他们的话,说起外方话来。……[教会的元首基督倾注圣神充满他们之后,]伯多禄就同十一位宗徒站起来,高声向他们说”。(请看33节)

      宗徒大事录10:19,20(思高):“圣神[对伯多禄]说:‘看,有三个人找你。起来,下去,同他们一起[到外邦人科尔乃略的家里]去罢!不要疑惑,因为是我打发他们来的。’”

      另见玛窦福音18:18,19。

      伯多禄有权施行审判,决定谁可以进入天国吗?

      弟茂德后书4:1(思高):“那要审判生死者的基督耶稣”。

      弟茂德后书4:8(思高):“从今以后,正义的冠冕已为我预备下了,就是主[耶稣基督],正义的审判者,到那一日必要赏给我的;不但赏给我,而且也赏给一切爱慕他显现的人。”

      伯多禄(彼得)有没有到过罗马?

      圣经里有九节经文提到罗马,却没有一节说伯多禄到过罗马。伯多禄前书5:13透露,伯多禄当时身在巴比伦。在这节经文,“巴比伦”是个暗语,暗示罗马吗?迦拉达书2:9透露,伯多禄奉派向犹太人传道。既然巴比伦有很多犹太人聚居,伯多禄曾在巴比伦自然顺理成章。《犹太百科全书》(英语版,第15卷,755栏,耶路撒冷,1971)在论述《巴比伦塔木德》的编写过程时指出,在公元1世纪前后,犹太教“在巴比伦设立了重要学府”。

      从伯多禄(彼得)到现代教宗,其间一直有继承人吗?

      耶稣会会士约翰·麦肯齐就任美国圣母大学神学教授期间说:“没有任何历史证据表明,教会的权柄一直有继承人。”(《罗马天主教会》,4页,纽约,1969)

      《新天主教百科全书》(第1卷,696页,1967)说:“由于缺乏文献,主教职权的早期发展相当模糊。”

      人不服从天主和基督,即使自称蒙主任命也没有意义

      玛窦福音7:21-23(思高):“不是凡向我说‘主啊!主啊!’的人,就能进天国;而是那承行我在天之父旨意的人,才能进天国。到那一天有许多人要向我说:主啊!主啊!我们不是因你的名字说过预言,因你的名字驱过魔鬼,因你的名字行过许多奇迹吗?那时,我必要向他们声明说:我从来不认识你们;你们这些作恶的人,离开我罢!”

      另见耶肋米亚7:9-15。

      自称继承宗徒的人有没有遵循耶稣基督和宗徒的训诲和榜样呢?

      《天主教词典》声称:“罗马教会是以宗徒为本的,因为教会的教义就是天主一度向宗徒启示的信仰。教会负责捍卫和解释这个信仰,既不增添,也不删减。”(W.E.艾迪斯和T.阿诺德合著,176页,伦敦,1957)这个声称符合事实吗?

      主张天主是三位一体

      “三位一体是基督教的中心教义。”(《天主教百科全书》,第15卷,47页,1912)

      “三位一体这个名词和三位一体的明确教义,都没有在《新约》里出现。……这个教义是经过几百年和许多争论之后才逐渐确立的。”(《新不列颠百科全书·简编》,第10卷,126页,1976)

      “圣经注释家和圣经学者,包括越来越多的天主教学者,都承认对《新约》的三位一体论有所保留。研究教义的历史学家和系统神学家也同时承认,每当谈到完全的三位一体论时,指的已不是基督教创立初期的教义,而是4世纪最后二三十年才确立的教义了。”(《天主教百科全书》,第14卷,295页,1967)

      规定圣职人员独身

      教宗保禄六世在1967年颁布的《司铎独身》通谕中赞成圣职人员必须独身,可是他承认说:“《新约》保存了基督和宗徒的训诲……其中没有明文规定圣职人员必须独身。……耶稣在拣选十二宗徒的时候没有规定独身是先决条件,宗徒也没有规定早期管理各地基督教会的人必须独身。”(《教宗通谕1958-1981》,204页)

      格林多前书9:5(思高):“难道我们没有权利携带一位为姊妹的妇人[新译和现译作‘信主的妻子’],如其他的宗徒及主的弟兄并刻法一样吗?”(“刻法”或“矶法”是伯多禄的阿拉米语名字;参看若望福音1:42。另见马尔谷福音1:29-31,那里提到西满[西门、伯多禄]的岳母。)

      弟茂德前书3:2(思高):“监督必须……只作过一个妻子的丈夫。”

      在基督教创立以前,佛教早就要求僧侣保持独身。(亨利·莱亚:《基督教会教士独身制度发展史》,修订第4版,6页,伦敦,1932)根据A.希斯洛普著的《两个巴比伦》(219页,纽约,1943),甚至在更早时期,巴比伦的祭司阶级已经规定,高层必须独身。

      弟茂德前书4:1-3(思高):“圣神明明地说:在最后的时期,有些人要背弃信德,听信欺诈的神和魔鬼的训言……禁止嫁娶。”

      跟世俗分离

      教宗保禄六世在1965年对联合国发表的演说中指出:“世上万民都把协调与和平的最后希望寄于联合国。我等信徒谨与世人一起致以敬意和厚望。”(《教宗造访联合国》,《时代生活》特刊,26页,纽约,1965)

      若望福音15:19(思高):“[耶稣基督说:]若是你们属于世界,世界必喜爱你们,有如属于自己的人;但因你们不属于世界,而是我从世界中拣选了你们,为此,世界才恨你们。”

      雅各伯书4:4(思高):“你们不知道:与世俗友好,就是与天主为仇吗?”

      参与战争

      天主教历史家E.I.沃特金说:“尽管承认事实十分痛苦,我们却不能为了顾全大局或出于愚忠,就否认或无视历史真相:那就是,主教们始终如一地支持本国政府发动的大小战争。据我所知,教会从没有谴责战争是不义的,连一次也没有。……不管教会有什么理据,战时天主教的主教们在实际上奉行的格言是:‘祖国永远是对的。’”(查尔斯·汤普森编:《道德与飞弹》,57-58页,伦敦,1959)

      玛窦福音26:52(思高):“耶稣遂对他说:‘把你的剑放回原处;因为凡持剑的,必死在剑下。’”

      若望一书3:10-12(思高):“天主的子女和魔鬼的子女在这事上可以认出:就是凡……不爱自己弟兄的,就不是出于天主。……我们应彼此相爱;不可像那属于恶者和杀害自己兄弟的加音。”

      上述证据表明,自称继承宗徒的人真的遵循基督和宗徒的训诲和榜样吗?

  • 组织
    根据圣经而推理
    • 组织

      定义:由一群人所组成的团体,合力执行某项工作或达到某个目的。组织的成员接受同一的管理安排,遵守同一的标准或规定,借此团结起来。人献身受浸成为耶和华的见证人,加入他的组织,并非只因为父母是这个组织的成员,也不是受人强迫的缘故。相反,这是他们个人的决定。他们受耶和华的地上组织所吸引,因为他们衷心同意这个组织的主张,欣赏这个组织的表现,并且渴望参与这个组织所从事的工作。

      耶和华真的在地上有个组织吗?

      关于这个问题,请考虑以下的资料:

      上帝在天上创造的众生(天使)是有组织的吗?

      但以理书7:9,10:“我继续观看,见有宝座安放好了,万古常在者坐在上面。他的衣裳洁白如雪,头发好像洁净的羊毛。他的宝座是火焰,座轮是燃烧的火。在他面前有一道火河流出来。事奉他的有千千,在他面前侍立的有万万。审判者就座开庭,书卷都打开了。”

      诗篇103:20,21:“他的天使啊,大有能力、听从他的话、遵行他话语的使者啊,你们都要称颂耶和华。他所统率的全军啊,遵行他旨意的仆役啊,你们都要称颂耶和华。”(既然圣经把天使比做军队,他们自然是有组织的。)

      以往上帝怎样将训示传达给地上的仆人?

      当敬拜耶和华的人数目尚少的时候,上帝将训示授予家主,例如挪亚和亚伯拉罕,让他们代表他向家人发言。(创世记7:1,7;12:1-5)耶和华把以色列人从埃及拯救出来的时候,他通过摩西授予人民所需的训示。(出埃及记3:10)在西奈山,上帝将以色列人组织成一个国家,赐下律法和条文,规定他们该怎样崇拜他,以及该怎样彼此相待。(出埃及记24:12)耶和华设立了祭司团,让他们在崇拜的事上带头,并教导人民认识上帝的规定。有时他也兴起先知,向人民提出所需的劝勉和警告。(申命记33:8,10;耶利米书7:24,25)这样,虽然耶和华垂听每个崇拜他的人的祷告,却通过组织的安排给予他们所需的训示。

      耶和华定意要借着耶稣基督,使真正崇拜他的人与他自己联合起来。随着他所定的时间逐渐临近,就把耶稣差到地上来作代言人。(希伯来书1:1,2)后来他在公元33年的五旬节把圣灵倾浇下来,基督徒会众就产生了。耶稣返回天上之后,耶和华通过这个会众提供指引,并统筹基督徒所执行的工作。各地的会众都有监督领导。此外,有一个中央长老团负责作必要的决定和统筹各地会众的活动。显然,耶和华在地上兴起了一个由真基督徒构成的组织。(使徒行传14:23;16:4,5;加拉太书2:7-10)

      耶和华所创造的宇宙万物,显示他是个重视组织和秩序的上帝吗?

      以赛亚书40:26:“你们向天举目吧!这一切是谁创造的呢?是上帝创造的,他率领星辰如领大军,悉数号召,一一点名呼唤。他能力充沛,力量强大,所以连一颗星都不缺少。”(众星各有特色,并组成许多星系,各自运行,却保持固定的关系。各行星以分秒不差的速度在指定的轨道上运行。在每种物质元素的原子里,电子也循着轨道而行。从原子结构来看,所有元素都可以按照数字顺序排列起来,因此科学家在实际发现某些元素之前,已能推测有这些元素存在。这些事实显示,宇宙万物井然有序,组织精密,叫人惊叹不已。)

      圣经表明真基督徒是一群组织起来的人吗?

      马太福音24:14;28:19,20:“这王国的好消息会传遍普天下,对所有国族作见证;到时终结就会来到。”“所以你们要去,使所有国族的人做我的门徒,……给他们施浸,我吩咐你们的一切,都要教导他们遵守。”(如果没有组织,这件事又怎可能成就呢?耶稣训练早期门徒从事传道工作时,不是随便让他们到自己喜欢的地方,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把信仰跟别人分享,而是给他们明确具体的训示,然后以有条不紊的方式把他们差遣出去。见路加福音8:1;9:1-6;10:1-16。)

      希伯来书10:24,25:“要彼此关注,激发爱心,促进善行。不要放弃聚会,像有些人习惯了一样,倒要彼此鼓励。你们既然看见那日子临近,就更要这样做。”(如果没有组织经常举行聚会,让基督徒和对圣经感兴趣的人聚集在一起,他们又怎能听从这条命令呢?)

      哥林多前书14:33,40:“上帝不是要人混乱,而是要人和谐。……凡事都要规规矩矩,按着安排去做。”(使徒保罗在这里谈及会众的聚会,是按有条不紊的秩序举行的。人要实行上帝所启示的这个吩咐,就必须尊重组织的安排才行。)

      彼得前书2:9,17:“你们‘是一族蒙拣选的人,是有王权的祭司,是圣洁的国族,是上帝特别拥有的子民,好叫你们宣扬他的美德’,因为他已经召你们从黑暗出来,进入他那奇妙的光里。要……爱整个弟兄团体”。(一群人齐心合力执行一件工作,无疑可说是个组织。)

中文简体(广东话)出版物 (1956-2025)
登出
登录
  • 中文简体(广东话)
  • 分享
  • 设置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条款
  • 隐私政策
  • 隐私设置
  • JW.ORG
  • 登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