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线上书库
守望台
线上书库
中文简体(广东话)
  • 圣经
  • 出版物
  • 聚会
  • 希伯来人
    洞悉圣经(下册)
    • 希伯来人

      (Hebrew,I)

      “希伯来人”这个称呼第一次出现,是指亚伯兰,用来区分他跟毗邻的亚摩利人。(创14:13)自此以后,这个称呼差不多每次都用作对照或区别以色列人和非以色列人。使用的场合包括:说话的人不是以色列人(创39:13,14,17;41:12;出1:16;撒上4:6,9),以色列人跟外族人说话(创40:15;出1:19;2:7;拿1:9)或叙述时提到外族人(创43:32;出1:15;2:11-13;撒上13:3-7)。

      上述经文显示,早在公元前18世纪,埃及人已很熟悉“希伯来人”这个称呼。这表明,那时亚伯拉罕、以撒、雅各在一个广泛的地区已经相当著名,所以人们都知道“希伯来人”这个称呼指的是哪些人。

  • 希伯来人
    洞悉圣经(下册)
    • 第一种观点是,这个称呼源自词根“阿巴尔”(ʽa·varʹ),意思是“经过;路过;越过;横越”。按照这种理解,“希伯来人”这个称呼用于亚伯拉罕,是因为上帝把他“从[幼发拉底]河那边带来”。(书24:3)希腊语《七十子译本》的译者就持有这种观点,所以译本中创世记14:13称亚伯拉罕为“横渡者”而不是“希伯来人”。很多人都接受这种观点,但并非没有漏洞。ʽIv·riʹ(伊卜里,即“希伯来人”)这个词的词尾跟一些词相同,而这些词肯定是源于父名的名字,也就是把父亲或父系祖先的名字加上前缀或后缀形成的名字,以此表示新名与父祖之名的关系。因此,Moh·ʼa·viʹ(莫阿比,即“摩押人”)的主要意思是摩押(Moh·ʼavʹ,莫阿卜)的后代,而不是某个地区的人。与此类似的还有ʽAm·moh·niʹ(安莫尼,即“亚扪人”),Da·niʹ(达尼,即“但人”)以及很多别的词。

      此外,如果用“希伯来人”一词来指亚伯拉罕,只是因为他曾“横越”幼发拉底河,这个词就该是个十分笼统的称呼,可以用来指任何同样做的人。历代以来,这样迁移的人想必有很多。如果“希伯来人”一词真是源于“横越”,那么除非人们承认亚伯拉罕渡过幼发拉底河是出于上帝的呼召,这个称呼才能用来特指亚伯拉罕。说使用这个词的异教徒承认这件事,是有待商榷的,但也不能说绝不可能。

  • 希伯来人
    洞悉圣经(下册)
    • 第三种观点跟圣经显示的证据一致,认为“希伯来人”(ʽIv·riʹ,伊卜里)一词来自“希伯”(ʽEʹver,埃贝)这个名字。希伯是闪的曾孙,亚伯拉罕的祖先。(创11:10-26)关于希伯,我们除了知道他是从闪到亚伯拉罕的世系中的一代,就一无所知了。圣经并没有记载希伯做过什么大事或个人有什么特别之处,作为子孙后代广泛使用他名字的依据。但值得留意的是,创世记10:21特意提到希伯,把闪称为“希伯所有子孙的祖先”。巴兰在公元前15世纪所说的预言显示,希伯死去多个世纪后,人们用他的名字来指某一族人或某个地区。(民24:24)如果“希伯”是父名,加上词缀而成为他后代的名字,那么以色列人就跟创世记10:1-32记载的挪亚“世系”中的某一个联系起来了。

      这个观点跟头两种观点面对的问题一样,如果“希伯来人”一词源于“希伯”这个名字,为什么这个称呼专门用来指以色列人呢?希伯还有一个儿子叫约坍,他所生的后代跟亚伯拉罕(及以色列)的后代不是同一世系。(创10:25-30;11:16-26)看来希伯的所有后代都可以称为“伊卜里”(希伯来人)。有些学者认为,起初情况的确是这样,但随着时间过去,这个称呼开始仅用来指以色列人,因为他们在所有希伯人(或希伯来人)中是最出名的。圣经的记载中也有其他类似的情况。例如,亚伯拉罕的后代中有很多不是以色列人,包括以东人、以实玛利人,以及亚伯拉罕的妻子基杜拉所生的后代。可是,只有以色列人才称为“亚伯拉罕的苗裔”。(诗105:6;赛41:8;另见太3:9;林后11:22)原因显然是,上帝谨守跟亚伯拉罕所立的契约而善待以色列人。上帝为以色列人立国,赐给他们迦南地作为产业,帮助他们战胜许多强大的敌人,这一切使以色列人不但有别于亚伯拉罕的其他后代,也有别于希伯的其他后代。另一种可能性,是希伯的其他后代中,有很多跟外族人通婚,以致失去了“希伯人”的身份。

      因此,圣经的家系记录特意提到希伯,很可能是要表明,挪亚预言上帝会赐福给闪的话,最终会在希伯的后代中应验。随后的发展显示,得福的主要是以色列人。另外,在家系记录中提到希伯,也是为了说明上帝应许的苗裔出自什么世系。据创世记3:15记载,耶和华早就预言这个苗裔会出现。这样,希伯成为联系闪和亚伯拉罕的重要环节。

中文简体(广东话)出版物 (1956-2025)
登出
登录
  • 中文简体(广东话)
  • 分享
  • 设置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条款
  • 隐私政策
  • 隐私设置
  • JW.ORG
  • 登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