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线上书库
守望台
线上书库
中文简体(广东话)
  • 圣经
  • 出版物
  • 聚会
  • 毒品——难题日渐升级
    警醒!1989年 | 6月8日
    • 毒品——难题日渐升级

      近来毒品一类的事频常在报章出现。拿起报纸或新闻杂志时很难看不到与毒品有关的难题:外交官携带毒品入境被捕。国家领袖因涉嫌偷运毒品活动而被免职。运动好手正作戒毒后的康复调养。联邦密探搜查某架飞机或某艘船只发现大批违禁药物。某著名演员因服食过量麻醉药而丧生。涉嫌与火车失事有关的司机被发觉在毒品影响之下失事。政客以控制毒品作为竞选运动的主要题材。诸如此类的新闻不胜枚举。

      毒品问题已变成这么显著,以致前年有24个国家联手对毒品采取严厉措施。《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说:‘他们毁去5,046公吨古柯叶和1万7,585吨大麻。可是,[美国]国务院却认为现行扑灭计划“未足以减少普世的毒品供应。”’

      充公毒品、逮捕人数和判罚额虽然增加,但非法毒品的供应量亦随之增加。输出的毒品只有小部分被发现和扣押,在许多地方,麻醉药比以前更易买到。例如,尽管在1986年经各方协力合作搜查和毁灭了许多可卡因制造所,但在1986和1987年间,从古柯叶制造出来的可卡因在玻利维亚、哥伦比亚和秘鲁等地却实际增长了百分之10。在街上售卖的可卡因现时纯净得多,价格又直线下降——证明供应量已经增加。

      《今日行为》报告说:‘在世上任何工业国家中,美国青年非法使用麻醉药已达最高水平,麻醉药初度服用者的年龄也较前为低。’据一项调查透露,过半高中学生承认曾经试过非法吸毒;在20岁过外的青年当中,比率增长至百分之80。美国估计现时有120万吸毒者,2,300万以上是‘娱乐性质’的麻醉药使用者。

      其他国家也免除不了吸毒的流行。苏联的《真理报》引述内政部长拉索夫(Alexander Vlasov)的话说:‘努力对付吸毒和与之有关的罪行已成了内政部主要工作之一。’正如《苏联周报》报道说:‘在以往两年间,有8万多人被控吸毒。’尽管吸毒者获得治疗,‘难题依然严重,因为登记的瘾君子就有13万1,000人之多。’

      据报匈牙利有3万至5万的吸毒者,波兰估计有20万至60万吸毒者和硬性毒品使用者。巴基斯坦估计将近有31万3,000名鸦片烟民和15万名海洛英吸食者。欧洲议会议员克拉克(Jack Clark)爵士预言,到1990年代西欧的可卡因常用者数目可能达到300万至400万。据估计西班牙有6万至8万名可卡因使用者。

      据联合国一项调查说,吸毒的难题增加得这么厉害,以致现时已危及‘若干国家的安全’。

      何以吸毒问题那么引人注目?的确,人为什么要吸毒?为什么虽然有关当局力图遏止吸毒难题升级,却没有成功?有什么方法可以终止毒品日增的威胁?

  • 毒品——危害健康,且可致命
    警醒!1989年 | 6月8日
    • 毒品——危害健康,且可致命

      麻醉药——影响感官的物质——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人类最早的时候。对神经系统发生作用的天然物质很快就被人发现:酒精能松弛疲乏的头脑。鸦片能减缓痛楚和催眠。古柯叶能麻木感官和增强耐力。

      酒精的作用久已广为人知。我们在圣经的创世记9:20,21读到:‘挪亚作起农夫来,栽了一个葡萄园。他喝了园中的酒便醉了。’鸦片在古代的美索不达米亚即已为人所知,据报在古希腊也广泛为人使用。仙人球、烟叶、古柯叶、醉人的植物汁——这一切在历史上均担任一个角色。

      麻醉药的功能甚至在虚构作品中也有记载。荷马的史诗叙述奥德西斯全军在一处地方吃了忘忧果而浑忘了一切。小说中的名探福尔摩斯注射了百分之7的可卡因,结果发现‘神奇的刺激,头脑清醒异常’——这种看法与维多利亚时代非小说家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所倡导的说法相似。

      麻醉药在医学上的价值很快就受到注意,但它们的用途并非仅限于医学方面,在宗教仪式上也受到广泛使用。它们被用来扩大知觉范围、增加感觉力、提高了解力、改变情绪和催情。但它们同时具有无限的破坏力和制造社会难题。

      令人感兴趣的是,我们留意到今日受法律禁制的麻醉药并非一向均被视为对人类的健康和福利有损。例如,在十九世纪后半叶,可卡因、鸦片、海洛英在美国均属合法,并且到处有售,非经医生处方也可以从任何药房买到。有些麻醉剂则属于专卖药物而被人广泛使用。含有可卡因的可口可乐饮品销售了17年之久,在1903年才改用咖啡因代替。

      今日禁制麻醉药的国家有些在以前曾经为了推销麻醉药而发动战争。在鸦片战争——十九世纪中叶由毒品贸易所引起的两场战争,当时中国企图禁止在国内进行非法的鸦片贸易——中国战败,结果被迫容许鸦片合法输入。

      没有受害者的罪行?

      今日依然有人赞成麻醉药合法化,他们认为这样行可以解决在对付非法麻醉药贸易方面的难题。其他的人则认为以‘玩乐’性质使用麻醉药乃是个人的私事,服用麻醉药可以视作无害的娱乐。可是,使用非法麻醉药可说是‘没有受害者的罪行’,正如有些人所声称一般吗?请考虑以下各事:

      ● 26岁的阿殊莉怀孕八个半月,她在纽约市称为小意大利区的一条行人道上和女友谈话。突然有一辆车冲上行人道,撞向两个妇人,把阿殊莉的左腿压在灯柱上,从膝以下严重压碎。女友的腿也断了。警察发现车里的驾驶人在麻醉药影响下茫然不知何事,手上仍然抓着皮下注射器。照顾伤者的护理人员说:‘看来他在驾车时吸取了过量毒品。’

      ● 珀金斯死时只有12岁,——死于他所住的分层大厦的火警中。警方说这是毒贩故意纵火的,因为男童的父亲先前投诉毒贩在大厦从事贩毒活动。

      ● 尤伦娜今秋不会进大专学校,也不会按照计划在次年结婚。她睡在床上时伤重不治,因为有一颗流弹穿过窗户和床头板,击中她的头部。毒贩为了争夺地盘在她的大厦发生枪战。

      ● 一名17岁的吸毒者疯狂抢劫以维持他的吸毒恶习。当他在八日之后被捕时,他已经杀死了五个人,击伤了六个人。探长指出,‘所有受害者都是无辜的工人。’

      上述各事只是从去年一个城市所发生的多宗案件中举出几个例子而已,这些事件都与毒品有关。罪案已增加至令人吃惊的程度。

      你若知道有若干百分率的驾车人服用麻醉药而损害了他们的判断力和反射作用,你会安心驾车吗?你若意识到那些负责你安全的人也许处于毒品影响之下,你会放心乘坐公共汽车、飞机或火车吗?《曼彻斯特前卫周刊》指出:‘不少例子证明有些飞机驾驶员、火车服务员、公共汽车和货车司机、公司经理、医生、教师和其他权威人士是瘾君子,他们在执行任务之际“腾云驾雾”[吸毒时兴奋状态的俚语],因而造成危险的情况。’

      不久之前,纽约弗农山发生严重火车意外事件,研究结果显示,与事件有关的五名火车控制员在检验之下全都表明曾经吸毒。联邦铁路管理局局长赖利说:‘在以往16个月,我们发现每10天就有一次严重铁路意外与醉酒或吸毒有关;在这些意外中死伤人数超过375名。两年以来,我们发现每五次铁路意外便有一次有人在吸毒检验中出现正反应,在严重的交通意外发生时,有一个或多个雇员在醉酒或吸毒检验中出现正反应的占百分之65。’

      毒品与犯罪

      要看到吸毒的祸害未必要在交通失事方面。受害者许多时是瘾君子自己家里的人和街上的行人。不少吸毒者为了要找钱来维持昂贵的吸毒习惯,于是不惜犯罪——行劫、强抢、偷盗。《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声称:‘司法部最近的一项调查发现,在若干城市中,罪案被告人在接受吸毒检验时出现正反应的占百分之75,这项比率十分惊人。’

      贩毒集团之间的竞争许多时导致枪战,毒贩对付欠钱的人也有不少寻仇争斗。无辜的旁人往往因此受害。一位官员说:‘寻仇的目标若恰巧置身在四、五个人当中,这四、五个旁人就有祸了。’

      美都华盛顿在1987年有228宗凶杀案——其中百分之57与毒品有关。纽约市共计有1,691宗凶杀,平均一日4宗。其中有百分之38以上是毒品促成的。《纽约时报》的一项报道说:‘[加州]奥克兰市消防局认为,前年该市的180宗纵火案起因于毒贩黑帮冲突,对欠钱的顾客或对公开投诉的市民施行报复,因为有些市民不满该市明目张胆的毒品交易,例如可卡因精的贩卖等。’

      社会以整体而言感受到滥用麻醉药的影响——犯罪和暴力的增加、经济生产力减缓、悲惨的意外、贿赂公行等——而且为之付出高昂的代价。但付出最高代价的却是吸毒者本身。怎会如此呢?

      吸毒的危险

      负责处理国际麻醉药控制事宜的美国前任国务卿特别助手劳伦斯(Malcolm Lawrence)说:‘滥用麻醉药是坏事。它可以戕害头脑、杀害身体。简言之,滥用麻醉药是愚蠢的。’可是,那些自夸不会上瘾,声称能够随时停止的人又如何?一位高中学生说:‘我知道有些人吸食几次可卡因精之后就不再尝试了。’

      ‘当然,并不是每个吸几支大麻或喝下一瓶酒的孩子都变成和我一样,’会一度吸毒的巴伦说。巴伦在16岁就开始吸食大麻,继而吸食香烟、幻觉剂、海洛英、可卡因;他甚至不期望看到自己的25岁生日。但许多人的确养成对毒品的依赖;没有人能断言这人会变成怎样,说得出时已经太迟了。

      难题之一是,毒品有使人对之不存戒心的效果。例如,现时最为人滥用的可卡因首先吸食时使你自觉更加强壮、更加警觉和自信,更加能控制生活。那美好的感觉会令你希望一再尝试。可是,你若真的这样行,便会开始感到没有毒品就不对劲——紧张、混乱、焦虑、沮丧。你需要更多毒品。沉迷下去便上了瘾,难题于是纷至沓来,包括妄想狂、幻觉和精神错乱等。

      研究家发现,使用可卡因会对心脏造成永久的伤害,触发心脏病和中风。22岁的美国篮球明星比亚斯在1986年死于可卡因惹起的心脏病发作,据说他使用这种麻醉药只有一次。

      可卡因精甚至更糟。《人类性欲的医学方面》杂志说:‘可卡因精之特别危险是因为它具有高度的上瘾潜力,并且能够造成医学上和精神上的严重难题。’由于它价廉和容易买到,在青年当中特别有吸引力。据报曾有可卡因精的使用者杀死父母和自戕。

      美国审计长在一项特别报告中说:‘据报从1983至1986年,与可卡因有关的死亡和急症送院事件数目大增。’滥用麻醉药警告网(简称DAWN)从各医院和药物审查处所搜集的统计表明,在该段期间之内,医院的急症增加了百分之167,因吸毒而致的死亡增加了百分之124。

      对幼儿的悲惨影响

      滥用麻醉药最悲惨的后果之一是对幼儿的影响。人类资源管理局体内死婴调查组所作的一项报告说:‘1987年在纽约市发生的虐待和疏忽儿童事件乃是吸毒激增所造成的结果。’该处曾接获4万6,713宗虐待和疏忽幼儿的报告,共中有103个幼儿死亡。此外,在纽约市的1987财政年度内,有2,500名婴儿生来就带着吸毒的脱瘾病征。

      可卡因的作用导致许多婴儿早产,出生时体重不足,因为麻醉药抑制血液流入胎盘,从而减少胎儿所得的氧气和养分供应。有些婴孩生来便带着致命的爱滋病毒,病毒最初由麻醉药静脉注射所传播,再经由母体传到胎儿。去年年尾,只在纽约市一地就大约有1000个婴儿生来便感染到爱滋病毒。金斯行政区医院中心的新生婴儿服务组主持人格拉斯(Leonard Glass)医生说:‘我们只是开始看到它的摧毁力而已。’这间位于布洛克林的医院每月有三、四个婴儿死于爱滋病。

      毒品既造成这么危险和致命的后果,你会以为这个世界应该奋起与毒品贸易作战,务求将之击溃才对。那么,何以毒品反而日益流行呢?前头有任何希望吗?

      [第6页的附栏]

      若干时常被人滥用的麻醉药

      麻醉药可能发生的效果滥用的危险

      鸦片陶醉,困倦,呼吸急速,

      海洛英冷淡,恶心抽搐,昏迷,死亡

      巴比通口齿不清,不辨方向,脉搏微弱急速,

      安眠酮喜怒无常,机能缓慢呼吸急速,昏迷,

      安定死亡

      可卡因增加警觉和自信,陶醉,性情多疑,行为怪诞,

      可卡因精食欲不振,焦虑不安幻觉,抽搐,死亡

      安非他明

      迷幻药(LSD)狂想,幻觉,发生较长和更激烈的桥段,

      天使尘对时间和距离发生歪曲感行为怪诞危险,精神错乱,死亡

      印度大麻陶醉,抑制力松懈,疲劳感,行动失措,

      大麻食欲增强偏执狂,可能精神错乱

      [第8页的图片]

      由于父母滥用麻醉药,未出生的婴儿成为孤立无援的受害者

  • 毒品——有被扑灭的希望吗?
    警醒!1989年 | 6月8日
    • 毒品——有被扑灭的希望吗?

      为什么扑灭不法毒品浪潮的一切努力都告失败?一言以蔽之:金钱。贩毒是一种大商业,利润以亿万美元计算。

      只在美国一地,贩卖毒品的全年收入估计在600亿至1,200亿美元之间,共中的纯利达400亿至1,000亿美元。《世界新闻评论》说:‘毒品贸易总额一年达3,000亿美元,可算是世上最大的商业。’

      既有这么大量金钱可以支配,毒品商人遂利用人的贪婪和自私天性去攫取权力,为所欲为。一位警官说:‘他们不再数点钞票了——反之他们用天平来衡量。他们可以收买证人;他们想收买谁就收买谁。’在玻利维亚,据报有个毒枭建议代国家清还38亿美元的全部外债,只要当局放缓执行禁止毒品的法例就行了。

      西半球的大麻和可卡因毒枭的势力已凌驾亚洲的老牌鸦片毒枭之上。《时代》杂志报道说:‘毒枭先用行贿方法,在必要时使用武力。从玻利维亚至巴哈马,他们造成了一片贪污之风,一国复一国受到毒枭所威胁,要推翻当选的政府,由他们来统治。’前任哥伦比亚总统贝坦库尔(Belisario Betancur)说:‘我们所要对抗的组织比国家还强。’

      他应该知道。在哥伦比亚,麦德林市的卡特尔成员——垄断可卡因贸易的大毒枭——正进行一项暴力运动去对付一切反对者或企图告发他们的人。已经遇害的人包括一位司法部长、21位法官、一位报纸编辑、十多个专栏记者、数十名军人和警察。《新闻周刊》指出:‘犯罪行业使一个大国受到这么重大的威胁是前所未有的。哥伦比亚的法官害怕判案;警察害怕拘人。反对毒贩的专栏记者如今时常从海外写作专栏;他们在海外有许多同病相怜的哥伦比亚人,都是逃命而来的。’

      遏止毒品供应之战一败涂地

      由于金钱作祟,遏止毒品供应之战在各方面都告失败。农夫继续种植古柯叶、大麻和鸦片;种植这些东西比种植常规作物获利多倍。在他们看来,毒枭乃是养活他们的恩人。许多警察和海关人员在遇到毒贩偷运毒品时佯为不见,这样行每次可获5万美元或以上。

      毒贩也发动幼至九岁或十岁的儿童参加贩毒活动:从街上搜集可卡因精空瓶,每个可获25美仙;把风发出警察将临的信号,每日可赚100美元;运输毒品,每日可赚300美元;作少年毒贩,每日可赚3,000美元。这些少年毒贩购买昂贵的皮草衣服,粗重的金链和名牌汽车去向同学夸耀自己的财富,借此引诱别人入彀。

      恐怖分子发现毒品可以作为经济上支持他们活动的工具。于是,他们也协助毒贩。有些政治领袖利用毒品贸易自肥和暗中破坏敌对的政府。拘捕和定罪均无法阻遏他们的活动。由于利润这么巨大,以致一个毒贩或贪官被打倒,立刻有两个起来取而代之。

      美国国务院在去年三月所发表的报告说:‘很不幸地,毒品生产和贩卖仍然是一项大商业,滥用麻醉药的全球水平继续增长。政府官员和执法者的贪污、受贿、毒贩的威胁和暴力,以及毒贩人数众多、火力充足、挥金如土,令各国政府束手无策,这些冷酷的事实使全球在扑灭毒品的生产和贩卖方面所作的努力无法收效。’那么,希望究竟在何处呢?

      减少需求是解决方法吗?

      有些人认为减少毒品的需求量乃是解决方法。像其他商业一样,国际毒品贸易是受供求量所支配的。若没有现时对毒品的需求无厌,毒品的流通就会枯竭。可是,尽管当局提出警告、加强教育、加紧检查和呼吁‘别碰毒品’,毒品的使用依然不减。甚至更糟的是,它正在日益蔓延。

      《时报》的一项报道指出:‘普世其他国家也正陷入圈套。美国的毒品文化已输出到欧洲和亚洲的青年身上。统计数字虽然难获,但滥用麻醉药之风看来已伸展到全世界,特别以输出毒品到美国去的国家为然。’例如,玻利维亚近来吸毒之风大长。虽然在该国可以合法种植古柯叶给人咀嚼及作茶叶之用,但染上毒瘾的青年却数目日增,他们吸食一种称为巴素高(basuco)的有毒可卡因。越南报道,在南越和北越,吸食鸦片和海洛英的青年均数目显著上升。据报普世非法使用麻醉药的人不下4000万之多。

      无可否认,毒品的难题不是任何单一国家的力量所能控制的。那么,所有国家联手阻遏现行的祸害又如何?最难做到的事,鉴于在非法毒品贸易当中,贪婪和利润的驱策力量多么巨大——政治歧见的对立更不用说——这样的彻底合作根本是痴人说梦。有些国家虽知政治盟邦是毒品贸易中心,却避免对之实行重大制裁。此外,有千百万人倚靠种植麻醉药为生。《世界新闻评论》说:‘如果毒品商业在一夜之间消失,若干国家就会随之崩溃。’

      寄望于何方

      有关当局充其量只是希望减少毒品的流行,以求令现行的吸毒狂潮逐渐消退。可是,完全消灭毒品难题乃是一个有充分根据的希望。这个希望基于以下的圣经应许:‘在我圣山的遍处,这一切都不伤人,不害物;因为认识耶和华的知识要充满遍地,好像水充满洋海一般。’(以赛亚书11:9;哈巴谷书2:14)‘不伤人,不害物’包括扑灭所有源于滥用麻醉药的伤人难题在内。

      请留意原因何在:‘认识耶和华的知识要充满遍地。’若要摆脱滥用麻醉药,强烈的动机是不可或缺的。人必须对耶和华及他的行事方式具有确切的认识,进而爱戴和渴望取悦他。这样行曾经帮助过许多人摆脱毒品的影响。且以安吉洛为例。

      安吉洛现年60岁,他早在1964年就开始吸毒。由于一些看来十分快活的朋友介绍他使用麻醉药,安吉洛首先吸食大麻,继而吸食可卡因、印度大麻、吗啡和迷幻药(LSD);这只是其中几样而已。安吉洛说:‘我经常处于兴奋状态。每天都自觉飘飘然,认为可以飞越世界。我的头脑进入轨道飞行。那时太空人正在踏上月球,我却希望飞得更远一点。’

      但麻醉药同时令人产生幻觉、喜怒无常、脱离社会和渴望自杀。安吉洛说:‘1979年3月,我开始研读圣经。我曾经有过幻觉和希望自杀。可是,我认为先要探知人死后会到哪里去。见证人前来拍门探访时,我坚请他们向我解释圣经。研究圣经使我意识到吸毒是违反上帝律法的;我们的身体既属于上帝,正如哥林多后书7:1说,我们要将身体的‘污秽’除去。’

      他怎样戒除毒瘾呢?安吉洛说:‘祷告,诚恳地祷告,加上天天研读圣经。你必须有坚强的决心才能戒毒成功。这样行绝不容易。但我知道耶和华鉴察我的心;正如箴言3:5,6表示,我可以全心倚靠他。我深感我需要耶和华去纠正我,因为他了解我的渴求。’

      像安吉洛一样,其他许多人也意识到,凭着强烈的动机、对上帝的信心和倚仗他的帮助,辅以朋友的仁爱支持,致死的毒瘾是可以戒除的。可是,圣经的罗马书10:14问道:‘未曾听见他,怎能信他呢?’本刊的出版者很乐意帮助你对上帝获得“确切的认识”从而在无人吸毒的新世界里享有永生的稳确希望。——以弗所书1:17;罗马书15:4。

中文简体(广东话)出版物 (1956-2025)
登出
登录
  • 中文简体(广东话)
  • 分享
  • 设置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条款
  • 隐私政策
  • 隐私设置
  • JW.ORG
  • 登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