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埃兰洞悉圣经(上册)
-
-
语言 一般参考书提到埃兰时都声称,创世记的执笔者把埃兰列为闪的后代,只是基于政治或地理因素,因为埃兰人并不是闪族人。这个观点的根据是,埃兰人的语言不属于闪语族。然而研究显示,最早在称为埃兰的地区发现的铭文,“仅是一连串草草记在泥板上的图像,每个图像旁边标示数字。这些数字是一套由笔画、圆形和半圆形组成的简单符号……铭文的内容纯粹是关于经济或行政的。”(《闪族文字》,G.R.德赖弗著,伦敦,1976,2-3页)这些铭文被称为“埃兰语”的理由只有一个:铭文是在埃兰境内 发现的。
因此,主张埃兰人不属于闪族的论据,主要来自较后期的楔形文字铭文(人们认为这些铭文是公元前第二个千年的文物),以及比索通纪念碑上几篇内容相同,但分别以古波斯语、阿卡德语和“埃兰语”写成的铭文(公元前6世纪的文物)。人们认为,其中一些楔形文字铭文由埃兰人写成,用的是一种黏着型语言(把不同词根组合起来形成复合词的语言,有别于屈折语)。语文学家至今仍无法确定这种“埃兰语”跟任何已知语言的关系。
考虑上述资料时,我们不该忘记埃兰的后代最终聚居的地区,很可能早就有其他民族住在那里,甚至跟埃兰人同时住在一起,就像早期非闪族的苏美尔人住在巴比伦地区那样。英语《不列颠百科全书》(1959,第8卷,118页)说:“[称为埃兰的]整个地区住着许多不同的部落族群,当中大多数人说黏着型语言,但住在西部地区的是闪族人。”(楷体本书所排;见上册329页地图和附表)
单凭在埃兰地区发现的楔形文字铭文并不能证明,真正的埃兰人本来不是闪族人。从很多古代民族的事例可以看出这一点。由于受外族人统治或影响,这些民族采纳了母语之外的语言。另外,古代有些民族在商业活动和国际往还方面同时使用母语和另一种语言,比如阿拉米语成为很多民族的通用语。卡拉泰佩的“赫梯人”所写的铭文(看来写于公元前8世纪)用了两种语言,一种是“赫梯语”象形文字,另一种是古腓尼基语。在波斯的王城波斯波利斯,人们发现约三万块于大流士一世在位期间写成的泥板。虽然泥板上的铭文主要是用称为“埃兰语”的语言写的,但没有人把波斯波利斯称为埃兰人的城。
还有其他证据表明,说创世记第10章列出的国族完全按地理位置而不按家系划分,是不明智的。这些证据来自为埃兰王制作的雕像。考古学家鉴定,这些雕像的年代可追溯至萨尔贡一世的日子(据估计他在位的时间是公元前第三个千年末叶)。雕像不仅反映出典型的阿卡德人(闪族 的亚述-巴比伦人)形象,而且还刻了阿卡德语的铭文。(《图解圣经辞典》,J.D.道格拉斯编,1980,第1卷,433页)
-
-
埃兰洞悉圣经(上册)
-
-
一个名叫库杜·马布克的埃兰官员成功占领重要城邑拉尔萨(位于吾珥北面,幼发拉底河岸边),并任命儿子瓦拉德·西恩做当地的王。值得留意的是,瓦拉德·西恩和里姆·西恩(瓦拉德·西恩的兄弟,后来接续他作王)都是闪族名字,这进一步证实埃兰跟闪族有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