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线上书库
守望台
线上书库
中文简体(广东话)
  • 圣经
  • 出版物
  • 聚会
  • 令圣经批评家大感为难的失落帝国
    守望台1993年 | 6月1日
    • 自高自大的亚述王

      尼尼微皇宫有70多个房间,外墙几有三公里长。墙上遗留着烧焦了的雕刻,上面记着各场胜仗及其他功绩。但它们大多已损毁不堪。莱亚德快要离去时发现了一个保存得很好的房间,墙上展示的浮雕描述一个坚固城遭敌军攻陷,御驾亲征的国王坐在城外一个宝座上,俘虏在他面前列队走过。国王的上头刻了一些以亚述文写成的字,专家们将这句话译作如下:“世界的王亚述国王西拿基立坐在尼米杜 宝座上,检阅从拉吉(夺得)的战利品。”

      今日我们可以在大英博物馆看到这个展品和铭刻。铭刻与圣经列王纪下18:13,14所记载的历史事件十分吻合:“希西家王十四年,亚述王西拿基立上来攻击犹大的一切坚固城,将城攻取。犹大王希西家差人往拉吉去见亚述王,说:‘我有罪了,求你离开我;凡你罚我的,我必承当。’于是亚述王罚犹大王希西家银子三百他连得,金子三十他连得。”

      考古学家也在尼尼微的废墟发掘到其他铭刻。关于西拿基立王进攻犹大,以及希西家进贡一事,这些铭刻提供进一步的细节。莱亚德写道:“在历史证据方面,最一致的记录之一也许是希西家要付出的黄金数量,三十他连得。在两项完全独立的记载中,这个金额不谋而合。”协助解释亚述文字的亨利·罗林森博士宣告,这些铭刻表明“[西拿基立]在历史上的地位是无可置疑的”。此外,莱亚德在他所著的《尼尼微与巴比伦》一书中问道:“在一堆焦土和垃圾底下竟是尼尼微的所在地,在这里不但找到希西家和西拿基立交战的历史记载,而且记录是写于事件发生的时候,执笔者更是西拿基立本人。这项记录证实圣经甚至在细节上也准确无误。在发掘到这些铭刻之前,有谁会相信这件事呢?”

      当然,西拿基立所载的某些细节与圣经的记录并不一致。例如,考古学家艾伦·米勒德评论说:“最显著的事实载于[西拿基立记录的]最后部分。希西家‘随后’差遣使者‘到尼尼微去’,将所有贡物送给西拿基立。亚述大军没有按照惯例在战胜后将贡物带回尼尼微去。”但是圣经表明,亚述王回到尼尼微之前,希西家已献上了贡物。(列王纪下18:15-17)为什么有这样的差异?为什么西拿基立没有夸耀自己攻陷犹大首都耶路撒冷的战绩,好像他在攻陷犹大的堡垒拉吉后所行的一样?三位圣经执笔者向我们提供答案。其中一位是目击证人,他写道:“耶和华的使者出去,在亚述营中杀了十八万五千人。清早有人起来一看,都是死尸了。亚述王西拿基立就拔营回去,住在尼尼微。”——以赛亚书37:36,37;列王纪下19:35;历代志下32:21。

      米勒德在他所著的《圣经时代的珍宝》一书中总结说:“我们没有理由怀疑这项记载,……可理解的是,西拿基立绝不会将这次惨败的经过记录下来给继位的君王阅读,因为这会大大削弱自己的威望。”相反,西拿基立企图使人以为他成功征服犹大,希西家继续臣服于亚述,并向尼尼微进贡。

  • 令圣经批评家大感为难的失落帝国
    守望台1993年 | 6月1日
    • [第6,7页的图片]

      上图:墙上浮雕的三项细节

      下图:图示描绘拉吉陷落经过的亚述墙上浮雕

      [鸣谢]

      (Courtesy of The British Museum)

      (From The Bible in the British Museum, published by British Museum Press)

中文简体(广东话)出版物 (1956-2025)
登出
登录
  • 中文简体(广东话)
  • 分享
  • 设置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条款
  • 隐私政策
  • 隐私设置
  • JW.ORG
  • 登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