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7——现代的圣经“圣经全部都是上帝所感示而有益的”
-
-
《圣经新世界译本》
17.(甲)这许多不同的圣经译本如何证明十分有用?但它们有什么缺点?(乙)1946年以来,守望台社社长一直设法寻得什么东西?
17 耶和华见证人承认,在研读上帝话语的真理方面,他们从所用的许多译本得着很大帮助。然而,所有这些译本,即使是最新近的,也有它们的缺点。由于受派系传统或世俗哲学所影响,这些译本的译文有时首尾不一贯或不如理想,以致与耶和华命人记录在他话语里的神圣真理有所抵触。特别自1946年以来,守望台圣经书社的社长开始设法寻得一部忠于原文的圣经译本——一部对现代读者来说易于明白的译本,就像原著为圣经时代一般聪慧的平民大众所明白一样。
18.社方出版及印制《新世界译本》的经过如何?
18 1949年9月3日,社长在布洛克林总部向董事会宣布新世界圣经翻译委员会的存在,并且透露这委员会已完成了基督教希腊文圣经的翻译工作。社长接着读出委员会提交的文件,声明委员会将译本的持有权、控制权及出版权授予守望台社,借此承认社方对于在环球各地促进圣经教育工作的贡献。社长也将译本的一部分读出以说明译本的性质和质素。董事会一致同意接纳这部译本,并作出安排立即加以排印。社方在1949年9月29日开始排版;到1950年初夏,数以万计的精装本已制作完成。
19.(甲)《新世界译本》怎样分为几部分陆续发行?(乙)在筹备出版这几册圣经方面,译者作了什么努力?
19 部分发行《新世界译本》。1950年8月2日星期三,耶和华见证人在纽约杨基运动场举行的国际大会的第四日,在场的8万2,075个见证人喜出望外地接受《基督教希腊文圣经新世界译本》的发行。这部译本受到热烈欢迎,其后它的优点亦备受赞赏。委员会深受鼓励,于是展开翻译希伯来文圣经的艰巨工作。译本分为五册,由1953年至1960年相继发行。全部六册合成为一部现代英语圣经。每册均含有助人研究圣经的宝贵资料,使今日的圣经研究者有巨量圣经资料可供参考。译者曾仔细参考过有关文本的每项可靠资料来源,使《新世界译本》能将受感示的圣经原文所含的有力信息以清楚准确的方式表达出来。
20.《新世界译本》的初版在(甲)脚注、(乙)边注经文及(丙)前言与附录内,提供什么宝贵的帮助?
20《新世界译本》的初版分成六册,其中含有若干对于助人研究圣经深具价值的特色。特色之一是提供译文背景资料的文本脚注。这些脚注提出有力的论据去维护圣经。书中亦包含一项串珠参考,把若干与教义有关的字词连贯起来,将读者的注意引到一连串与题目有关的重要经文之上。每页的边缘列出大量相互参照的经文。这些经文向读者指出(甲)相似的字词、(乙)相似的思想和事件、(丙)传记资料、(丁)地理资料、(戊)预言的应验和(己)圣经其余部分所作的直接引录。译本也包含重要的前言、若干古代抄本的图片、有用的附录和索引,以及各圣经地点的位置图。《新世界译本》的初版含有巨量资料供个人研究圣经之用,同时耶和华见证人也可以运用其中的资料对心地忠实的人士施行有益的教导。1963年6月30日,耶和华见证人于美国威斯康星州的密尔沃基举行“永远的好消息”大会时发行了一部合订为一册的特别研究者版本,总共印行了15万本。
21.(甲)《新世界译本》修订本发行的经过如何?(乙)它有些什么特色?
21 合为一册的修订本。1961年夏天,在耶和华见证人于美国和欧洲举行的一系列大会中,社方发行了合为一册的《圣经新世界译本》修订版。数十万参加这些大会的人欣然接受这部新版本。这部绿色硬面的圣经译本共1,472页,附有优良的经文汇编、圣经题目附录和地图。
22,23.还有其他什么版本发行?它们有些什么特色?
22 其他版本。1969年,社方发行了《希腊文圣经王国行间对照译本》,再版则在1985年发行。这部译本提供对韦斯科特和霍特所编的希腊文文本的一项直译,以及《新世界译本》1984年版的现代英文翻译。这样,认真的圣经研究者便得以知道希腊原文在基本上或实际上说些什么。
23 1970年,《新世界译本》的第二部修订本发行,附有脚注的第三部修订本则于1971年发行。在1984年耶和华见证人举行的“王国的扩展”大会中,社方发行了一部英文的修订参考本,其中含有在1950至1960年初提出,但加以彻底修订过的边注(相互参照)经文。这部译本是为认真的圣经研究者而设计的,其中含有超过12万5,000节边注经文、逾1万1,000个脚注、详细的经文汇编、多幅地图和43篇附录文章。此外,社方在1984年也出版了1984年修订版的普通版本,其中含有边注经文,但却没有脚注。
24.(甲)普通版和参考版都有什么优点?(乙)试举例说明标题提要的功用?
24 若干优点。为了帮助读者迅速找着所要的资料,普通版和参考版的《新世界译本》都在每页的页顶刊有经过仔细设计的标题提要。这些提要描述其下的资料,目的是要帮助王国传道员迅速找着经文去回答别人所提出的问题。举个例,传道员也许想找着一些有关教养儿女的劝告。他翻到第860页(英文普通版)的箴言一书,看见最后的主要词语是“一个美名”。既然这是标题提要的最后一句话,便表示有关的资料在页中的末了部分。他会在页中末了部分看见箴言22:1,于是便找着这句话。第861页标题提要的首先部分是“教养孩童”,按照这项提示,他在该页的起头部分(第6节)找着所要的经文。标题提要的另一个要点是“不吝于用杖”。有关资料在第一栏近底部之处,即第15节。这些页顶的标题提要可以对王国传道员大有帮助,只要他知道他所找寻的经文的大略位置便行了。它们可以帮助人迅速查阅圣经。
25.译本内附有什么经文汇编?我们可以怎样运用这些索引?
25 这部圣经的普通版和参考版的后部都有一个称为“圣经字词索引”的部分。在此可以找到数千个重要的圣经字词,与上下文一并列出。因此,这个特色相当于一部经文汇编,其中包括经文所采用的许多描述性的新字词在内。对于那些看惯了《英王詹姆斯译本》的人来说,索引提供帮助使他们易于从许多较古老的英文字词转而采用较现代的圣经字词。且以《英王詹姆斯译本》所用的“恩典”(grace)一字为例,索引载有这个字词,但请读者查阅“非配得仁慈”(undeserved kindness)一词,后者是新译本所用的较现代化的字眼。字词索引使读者能够找着一些与重要教义——例如“魂”或“赎价”——有关的经文,以便直接根据圣经对各问题的论述作详细的研究。王国传道员若需要对人讲解这些重要题目中的任何一个,就可以立即运用经文汇编所提供的有关经文的扼要资料。除此之外,这部分也列出较为重要的专有名字,包括地理名词和圣经中杰出人物的名字,在圣经中出现之处的经文章节。这样,所有运用这部译本的圣经读者都可以得着很大的帮助。
26.试举例说明《新世界译本》的附录能给予读者的帮助之一。
26 这部圣经也含有一个内容丰富充实的附录,提供更多确切的资料供教人之用。附录里各篇文章的编排方式使人能够运用其中的资料向人解释基本的圣经道理和有关的问题。例如,关于“魂”(soul)这个题目,附录在8个不同的标题之下列出许多经文去说明“魂”(希伯来文neʹphesh,尼发希)一词的不同用法。附录的文章也包括若干图表和地图。《参考版圣经》含有较详尽的附录以及有用的脚注,以简明的方式提供有关文本的重要资料。《新世界译本》的确以杰出方式提供多种帮助,使读者能迅速获得准确的资料。
27,28.试解释及举例说明《新世界译本》如何把专有名词的发音标示出来。
27 圣经名称的发音帮助。以英文文本而言,《新世界译本》的所有版本都在专有名词的发音方面提供帮助。方法跟一位专家为1952年出版的《修订标准译本》所设计的一样。专有名词被分为不同的音节,以点号或重音符号(ʹ)隔开。重音符号置于应当重读的音节之后。重读的音节若以母音结尾,母音就会读作长音;音节的结尾若是子音,该音节中的母音便会读作短音。
28 例如,请留意约伯记4:1。圣经在这里谈及“提幔人以利法”(Elʹi·phaz the Teʹman·ite)。虽然两个字的重音都在第一音节,然而“e”这个字母在两个字中的发音却并不相同。在“Elʹi·phaz”(以利法)一字中,重音符号在子音“l”之后,这使母音“e”读作短音,与英文的“end”一字相同。然而,在“Teʹman·ite”(提幔人)一字上,重音符号就在母音“e”之后,因此“e”应读作长音,与“Eden”(伊甸)的头一个字母“e”一样。当母音“a”与“i”连在一起时,例如在以斯帖记2:5的“Morʹ-de·cai”(末底改)和出埃及记19:1的“Siʹnai”(西奈),“ai”的发音就像“i”的长音一样。
29.《新世界译本》仅是早期译本的一部修订本吗?你可以举出什么特色去支持你的答案?
29 崭新的翻译。《新世界译本》是直接从圣经的原文希伯来文、阿拉米文和希腊文翻译过来的。它绝非任何其他英文译本的修订本,也没有在风格、词汇和韵律方面模仿任何其他译本。在希伯来文和阿拉米文的部分,所采用的是基特尔编的《希伯来文圣经精练文本》第7、8、9版(1951-55年)。这部文本精确翔实、举世推崇。《新世界译本——附参考资料》的脚注含有较新近的资料,所根据的乃是1977年出版的一部新希伯来文文本,称为《斯图加特希伯来文圣经精练文本》。希腊文的部分则主要译自韦斯科特和霍特合编的希腊文母本(1881年出版)。可是,新世界圣经翻译委员会也参考其他希腊文文本,包括内斯尔所编的希腊文文本(1948年)在内。本书的研究5和研究6对这些优良的母本有所介绍。翻译委员会对圣经作了一项精确有力的翻译,译文清晰生动,使人能对上帝的话语获致更深刻的了解而更感满足。
30.一位评论家如何评估这部译本?
30 请留意一位评论家对这部译本所作的评估:“由希伯来原文翻译成英文的译本极之少有。因此我们很高兴见到[希伯来文圣经]新世界译本的第一部分——由创世记到路得记——面世。……这部译本显然作了特别的努力以求流畅易读。没有人可以说它缺乏清新和创意。它的遣词用字绝非基于旧有的译本。”b
31.一位希伯来文学者对《新世界译本》有什么评论?
31 以色列的希伯来文学者基达尔(Benjamin Kedar)教授接受守望台社的代表访问时评论《新世界译本》说:“在我对希伯来文圣经和各译本所作的语言学研究中,我时常参考《新世界译本》的英文版。我觉得这部译本忠实地力求尽可能正确了解原文,而我的感觉曾屡次获得证实。译文显示译者对原文具有广博的认识,以易于明白的方式将其译为另一种文字而从没有不必要地偏离了希伯来文的特殊结构。……文字的每项陈述都容许若干程度的解释或演绎。因此在任何特定的事例上,所作的译文均有商榷余地。但是我从没有在《新世界译本》里发现任何出于偏见的意图,要使经文表露本身并不含有的意思。”c
32.《新世界译本》直译到什么程度?这有什么好处?
32 精确的直译。译文的忠实也从直译的程度反映出来。译者需要把希伯来文和希腊文的文本差不多逐字译成英文。将原文译成另一种文字时,直译的程度应该达到原文的惯用语法所容许的程度。此外,直译也要求译文在大多数的字序上与希伯来文或希腊文一样,从而把原文所着重之点保存下来。直译可以将原文的风味、色彩和韵律准确地表达出来。
33.译本如何向人指出译文偶尔并非按原文直译的地方?
33 译文偶尔并非按照原文直译,原因是要将若干难以明白的希伯来文或希腊文惯用语用易于理解的词语表达出来。然而,《新世界译本》的参考版在脚注里提出这些经文的直译以借此促请读者留意。
34.(甲)舍弃直译造成了什么结果?(乙)试举例说明。
34 许多圣经译者为了追求他们所谓文字和形式上的优雅而舍弃了直译的方式。他们辩称直译的译文呆板、僵硬而太多掣肘。可是,由于他们舍弃直译,采用意译的方法和加插自己的解释,结果许多时未能准确地表达原文的真意。他们在实际上等于冲淡了上帝的思想。例如美国一间著名大学的名誉院长有一次抨击耶和华见证人破坏了圣经的优美和高雅。他所指的圣经乃是英文的《英王詹姆斯译本》。这部译本一向被人奉为优美英语的典范。他说:‘看看你们把诗篇第23篇搞成怎样。“耶和华是我的牧者”(Je/ho/vah is/ my/ shep/herd)这个译法有七个音节而非六个,结果把诗歌的优美和韵律破坏无遗。这样的译法简直令人震惊。这失去了均衡,也毫无节奏可言。《英王詹姆斯译本》将其排成六个均衡的音节——“主是我的牧者”(The/ Lord/ is/ my/ shep/herd),完全是对的。’有人答辩教授说,将圣经执笔者大卫所写的话照实表达出来无疑更为重要。大卫所用的是“主”这个普通名词,抑或是上帝的专有名字?教授承认大卫使用上帝的名字,但他仍然辩称为求美感和高雅,在这句话里采用“主”一词是恰当的。人为了多么软弱的理由贸然把耶和华显赫的名字从这首赞美上帝的诗篇中删去!
35.我们可以为了什么事感谢上帝?我们有什么愿望和祈求?
35 数以千计的译文就这样在人所谓的文字美的祭坛上给牺牲了,结果在许多圣经译本里造成了不准确的译文。感谢上帝赐给我们《新世界译本》,一部既清晰又准确的圣经译本!愿他那伟大的美名——耶和华——在所有阅读这部译本的人心里被尊为圣!
-
-
研究8——《新世界译本》的优点“圣经全部都是上帝所感示而有益的”
-
-
研究8——《新世界译本》的优点
本篇论述《新世界译本》如何采用现代语,译法如何统一,动词如何仔细移译,如何生动地表达受感示的上帝话语。
1.(甲)《新世界译本》纠正了什么倾向?用什么方法?(乙)在英文里,为什么我们宁取Jehovah[耶和华]而不用Yahweh[雅威],或这个名字的其他形式?
近年来,圣经有好几部现代译本面世。这些译本对于帮助热爱上帝话语的人迅速领会原作本义,大有贡献。可是,许多译本把上帝的名字从神圣记录中删掉了。另一方面,《新世界译本》却恢复了上帝的名字在经文中的应有地位,从而对至高上帝那配受敬仰的名字赋予威严尊荣。现在,这个名字在希伯来文部分出现6,973次,在希腊文部分出现237次,合共7,210次。希伯来文学者一般宁用雅威这个译名,但现在要确定原来的读音已是不可能的事了。因此,拉丁拼写形式Jehovah[耶和华]仍旧通用,因为这个拼法已经沿用了多个世纪之久,同时也是四字神名(由四个字母组成的希伯来名字יהוה)最普遍受人接纳的英文译法。希伯来文学者法伊弗(R. H. Pfeiffer)指出:“不论人怎样批评‘Jehovah’[耶和华]渊源并不可靠,这个译法目前仍是Yahweh[雅威]的正当英文译法,将来也应该一样。”a
2.(甲)在基督教希腊文圣经里恢复使用上帝的名字有先例可援吗?(乙)这个做法除去了什么疑惑?
2 《新世界译本》并不是最先在基督教希腊文圣经里恢复上帝名字的译本。起码从14世纪起,有许多译者都觉得不能不在经文中恢复上帝的名字;在基督教希腊文圣经执笔者引用包含着神名的希伯来文圣经经节的地方,这样行尤其必要。很多由海外传教人员制作的希腊文圣经现代用语译本,包括非洲、亚洲、美洲及太平洋岛屿译本,都广泛使用耶和华一名。某些欧洲语言译本也是这样。每逢把神名翻出来,读者对于经文指的是哪一位“主”就再无疑惑了。天地的主就是耶和华。他的名字在《圣经新世界译本》中保持独特,严格区别,从而受尊奉为圣。b
3.《新世界译本》以什么方法传达原作的笔力、优美、涵义?
3 《新世界译本》用清楚易懂的语言表达耶和华所感示的圣经,把原义明明白白地传达到读者脑中,借此进一步使他的名成圣。这部译本采用浅近的现代语,译法尽量统一,准确地显示希伯来文和希腊文动词所表达的行动或状态,并且在使用英语代词“you”[你;你们]的时候,以及运用祈使形态动词而上下文不甚清楚的时候区别单数复数。《新世界译本》通过上述以及其他方式,用现代语尽量显露原作的笔力、优美、涵义。
用现代语译成
4.(甲)一位早期圣经译者表达什么崇高的宗旨?(乙)随着时间过去,什么事成为必需?
4 较旧的圣经译本含有不少已经废弃不用的16、17世纪词语。这些词语虽然现在不为一般人理解,当日却是容易理解的。举例说,把这些词语大量收进英语圣经的一个人是廷德尔(William Tyndale)。据报他对自己的宗教反对者说过:‘只要上帝让我生存,我不用多少年,就要使推犁小子比你们更熟识圣经。’廷德尔的希腊文圣经英语译本在当年十分浅近,连推犁小子也看得懂。可是,他所用的词语有许多已经作古了,以致‘推犁小子’再不能清楚明白《英王詹姆斯译本》和其他较旧圣经译本中许多用语的意思。所以,现在有必要消除古老用语的障碍,使圣经重新以普通人的通用语言面世。
5.圣经应该采用怎样的语言?为什么?
5 撰写受感示的圣经时,所用的本来就是普通人的语言。众使徒和其他早期基督徒用的不是诸如柏拉图等哲学家所用的古典希腊语,而是日常希腊语,也就是希腊共同语。因此,希腊文圣经与先前的希伯来文圣经一样,是用平民的语言写成的。所以翻译圣经原文,也应该用平民的语言,好让人容易理解,这是十分重要的。正因这缘故,《新世界译本》用的不是三、四个世纪以前的古体英语,而是显浅生动的现代口语,好让读者真正认识圣经里的话。
6.请举例说明以通用词代替作废词有什么裨益。
6 为了对英语从17世纪到20世纪演变的程度知其一二,且看看下面《英王詹姆斯译本》与《新世界译本》的一些比较。《英王詹姆斯译本》里的“suffered”[容],到了《新世界译本》就翻成“allowed”[容许](创31:7),“was bolled”[始华]成了“had flower buds”[长了花蕾](出9:31),“spoilers”[虏者]成了“pillagers”[掠夺者](士2:14),“ear his ground”[耕田亩]成了“do his plowing”[从事耕作](撒上8:12),“when thou prayest”[尔祈祷时]成了“when you pray”[你祷告的时候](太6:6),“sick of the palsy”[瘫疯]成了“paralytic”[麻痹病人](可2:3),“quickeneth”[苏]成了“makes……alive”[使……活着](罗4:17),“shambles”[市]成了“meat market”[肉食市场](林前10:25),“letteth”[阻之]成了“acting as a restraint”[起抑制作用](帖后2:7),等等。《新世界译本》以通用词代替作废词,这样行的价值由此就可以领略到了。
译法统一
7.《新世界译本》的译法怎样贯彻一致?
7 新世界译本力求译法贯彻一致。凡遇见希伯来文或希腊文的一个词,就选定一个英文语词去译。只要语言习惯及上下文容许,能让人充分理解英文的意思,就统一地使用那个英文词。举例说,希伯来文尼发希一词,就贯彻一致地译成“魂”。希腊文里与此对应的赛奇一词,每出现一次都译作“魂”。
8.(甲)请举出一些同形异义词的例子。(乙)《新世界译本》怎样处理这个问题?
8 在某些地方,同形异义词的翻译引起了困难。这里指的是原文中字母拼法一样而基本意义不同的词语。这样,翻起来要用词意义正确,是一项考验。在英文里有同形异义词,例如“Polish”[波兰的;波兰语]和“polish”[擦亮],“lead”[领导]和“lead”[铅],字母拼法一样,却是判然不同的词。圣经里的一个例子是希伯来文拉夫(rav),分别是两个完全迥异的根词,所以在《新世界译本》里译法不同。拉夫最普遍的是“多”的意思,例见出埃及记5:5。可是,拉夫一词如果用于头衔,比如列王纪下18:17的“拉伯沙基”(希伯来音拉夫沙基),指的就是“总长”,例如在但以理书1:3译为“太监长”。(另见耶利米书39:3,《新世》脚注。)拉夫一词有同形别义,指“弓箭手”,耶利米书50:29的译法反映这点。译者在区别同形词方面,以凯勒(L. Koehler)和鲍姆加特纳(W. Baumgartner)等词汇专家的权威为准。
9.一位希伯来文及希腊文评注家对《新世界译本》有什么评价?
9 关于译法统一的特点,请留意希伯来文及希腊文评注家汤姆森撰文评论《基督教希腊文圣经新世界译本》(英译本)的话:“这部译本很明显是熟练聪颖的学者的杰作。他们设法在英语表达能力范围内尽量显出希腊原文的真意。译本力求对于每一个主要的希腊词,始终只用一个英文词来翻,并且尽可能保留字面意思。……通常译为‘justify’[明义]的词,这里十分正确地译成‘declare righteous’[称义]。……另一项改善,就是把‘Cross’[十字架]原来那个词翻做‘torture stake’[苦刑柱]。……路加福音23:43译得好:‘今天我实在告诉你,你会同我在乐园里。’与大多数译本比较,这是很大的改良。”关于希伯来文圣经,同一位评论家指出:“《新世界译本》很值得买。译文活泼生动,促使读者思考研究。这不是圣经批评家之作,而是尊荣上帝及其话语的学者的大作。”——《鉴识者》月刊,1952年4月号,第52-7页及1954年6月号,第136页。
10.请举例说明《新世界译本》贯彻一致的译法怎样维护圣经真理。
10 《新世界译本》译法贯彻一致的特点,每每使人在传道工作上有关圣经的学术辩论中占尽上风。比如说,好些年前,美国纽约市一个自由思想派的团体请守望台社派两名讲者就圣经问题向他们的成员讲话。守望台社接受了邀请。那些颇有学识的人恪守一句拉丁格言:“一错全错”,意思是论据一处有错,就完全错了。谈话间,有人就圣经的可靠性质疑耶和华见证人。他请讲者对听众念出创世记1:3,讲者随即念出《新世界译本》来:“上帝开始说:‘要有光’,于是就有了光。”质疑者满怀信心,再请讲者念创世记1:14,讲者再次念出《新世界译本》的译法:“上帝接着说:‘在天上的长空里要有光体。’”“且慢,”质疑者说,“你念的是什么?我的圣经说,上帝在第一日造了光,第四日又造光,那就前后矛盾了。”虽然他自称懂得希伯来文,讲者还是要向他指出,第3节翻作“光”的希伯来词是奥尔(ʼohr),第14节用词不同,是马奥尔(ma·ʼohrʹ),指的是光体或光源。那位有学识的人只好认输坐下。c《新世界译本》忠信一致的译法在论据上得胜,维护了圣经可靠而有益的特性。
动词仔细移译
11.《新世界译本》保存了圣经原作什么动态洋溢的特色?用什么方法?
11 《新世界译本》特别注重表达希腊文和希伯来文动词的动作含义,借此力求保存原文写作特有的神韵、浅白、语气力量、表达方式。所以译者要采用英文助动词,好传达各种行动的实际状态。圣经原文如此动态洋溢,动作淋漓,正是动词的力量所致。
12.(甲)希伯来文跟西方语言的差异之一是什么?(乙)请解释希伯来文动词的两种状态。
12 希伯来文动词并没有与大多数西方语言中的“时态”相若的那种“时态”。在英文里,动词是特别按照时态或时间的观点划分的,分为过去、现在、将来。另一方面,希伯来文动词基本上表达的是行动的状态,也就是说,动作划分为完成(完成式)和未完成(未完成式)两类。希伯来文动词的这些状态可以用来表示过去或将来的行动;时间是由上下文决定的。比如说,动词的完成式自然是指过去的行动,但有时候也可指未来发生的事,仿佛已经发生而成为过去一般,由此表示将来事情必然会发生,或者有发生的必要。
13.若要正确理解创世记2:2,3,为什么适当顾及希伯来文动词的状态十分重要?
13 把希伯来文动词准确移译成英文是至为重要的事。否则,意思便可能给歪曲了,表达的观念也完全不同。且举一例,看看创世记2:2,3的动词。许多译本提到上帝在第七日休息的时候,采用“安息了”、“歇了[工]”、“休息了”等字眼。从这些译法看来,上帝在第七日休息一事已在过去完成了。可是请注意《新世界译本》怎样突出创世记2:2,3动词的含义:“到第七日,上帝完成了所造的作为;他在第七日放下所造的一切作为,开始休息了。上帝开始祝福第七日,使其神圣,因为在那一日,上帝放下为求造物而已经创造的一切作为,一直在休息。”第2节“开始休息了”一语是希伯来文一个未完成式动词,因而表示行动还未完成、仍在持续进行的概念。“开始休息了”这个译法与希伯来书4:4-7的话一致。另一方面,创世记2:3的动词是完成式的,但为了跟第2节和希伯来书4:4-7吻合起见,译者将其译成“一直在休息”。
14.《新世界译本》避免霍尔连接作用的错误见解,力求在希伯来文动词方面怎样做?
14 希伯来文动词形态出现误译的理由之一,在于现今称为霍尔连接作用的语法理论。霍尔(ו)这个希伯来文连词的基本意思是“而且”。这个词从不独立出现,总是跟另一个词相连,而且往往与动词相连,合成一词。以往、现在都有人声称,这两个词的关系能转化动词状态,也就是说,未完成式变为完成式(许多译本,包括一些现代译本,在翻译创世记2:2,3时便以此法处理),或者完成式变为未完成式。这种效应又称为“霍尔转化作用”。错误应用动词的这个做法导致了不少混乱,以及误译希伯来经文的情况。《新世界译本》并不承认霍尔这个字母有转化动词状态的作用。相反,译者力求突出希伯来文动词正当而独特的语气力量,从而准确地保存原文本义。d
15.(甲)译者怎样谨慎移译希腊文动词?(乙)请举例说明正确地表达连续观念的益处。
15 译者在移译希腊文动词的时候同样谨慎。在希腊文里,动词时态不但表示行动或状态的时间,同时也表示行动的种类,诸如短暂、开始、继续、重复、完成等。由于仔细留意希腊文动词的这些意思,动作的全部语气力量就给描写出来,译文也更精确。举例说,希腊文动词带有连续意味的时候,若把它表达出来,就不但能突出实况,同时也使劝勉和忠告越发有力。例如,耶稣的话强调法利赛人和撒都该人怎样持续不信:“一个又邪恶又通奸的世代不断寻求标记。”耶稣的话也充分表明,在做对的事方面必须有持续的行动:“要继续爱你们的仇敌。”“这样,要不断首先寻求王国。”“要不断请求,就会赐给你们;要不断寻求,你们就会找着;要不断敲,就会给你们打开。”——太16:4;5:44;6:33;7:7;《新世》。
16.借着考虑希腊文的不定过去时态,译者怎样正确地表达约翰在约翰一书2:1对“罪”所作的评论?
16 希腊文有一种不寻常的时态,叫做不定过去式,指的是一个时刻的短暂行动。不定过去式动词视乎上下文,可有多种译法。这个时态的用法之一是表示某种事情的一次行动,但不指明在哪个时候进行。约翰一书2:1就是一个例子。许多译本把“犯罪”这个动词翻成可以包含持续行罪的意思,但《新世界译本》则翻作“犯一次罪”,指的是罪的一次行动。这就把正确意思表达出来了:倘若基督徒犯了一次罪,他在天父那里有耶稣基督作辩护者或帮助者。这样,约翰一书2:1同约翰一书3:6-8和5:18(《新世》)对“惯常犯罪”的谴责毫无矛盾,只是互相对照而已。e
17.希腊文的未完成时态除了表示持续进行的行动之外,还可以表达什么意思?请举例说明。
17 希腊文的未完成时态不但可以表示行动持续进行,也能表示行动有尝试过,却没有完成。希伯来书11:17(《国语和合本》)说:“亚伯拉罕因着信,被试验的时候,就把以撒献上;这便是那欢喜领受应许的,将自己独生的儿子献上。”在希腊文里,“献上”这个动词两次出现的形态不同。第一次是完成时态,第二次却是未完成(过去连续)时态。《新世界译本》考虑到不同时态,把这节经文翻译如下:“凭着信心,亚伯拉罕受试验的时候,就像实际献上了以撒一样;……尝试把自己独生的儿子献上。”第一个动词完成的意思给保留了,而第二个动词的未完成时态表示行动本来打算进行,或者尝试进行,却没有进行到完成为止。——创22:9-14。
18.仔细留意其他词类的功能导致什么结果?请举出一例。
18 译者还仔细留意其他词类的功能,例如名词词格,结果某些表面矛盾就水落石出了。比如说,在使徒行传9:7,经文叙述扫罗在往大马士革路上的奇遇;有些译本说他的旅途伙伴‘听见声音’,却看不见人。然后,在使徒行传22:9,保罗忆述事件的时候,同一译本说他们虽然看见了光,‘但没有听见声音’。可是,在第一节,希腊文“声音”一词是所有格的;在第二节,却是直接宾格的,例见使徒行传9:4。何以有别呢?上述译本没有在译文里加以区别,但希腊文改变词格,表示意义有别。那些人的确听见“声音”,听见的方式却与保罗不同;保罗听见词句,而且明白意思。这样,《新世界译本》注意到使徒行传9:7用了所有格,就说与保罗一起的人‘确实听见语声的声音,却观看不到任何人’。
标明“YOU”[你们]的复数形式
19,20.(甲)对于假装神圣的称谓形式,《新世界译本》以什么方法处理?为什么?(乙)请举例说明“you”的单数和复数形式怎样区分。
19 有一些现代译本在称呼上帝的时候保留了古英语第二人称的单数形式“thee”、“thou”、“thy”[尔;尔之]。可是,用来写成圣经的语言并没有特别形式的人称代词,用以称呼上帝,而是运用称呼一般人的同一代词形式。因此《新世界译本》改掉了这种如今已带假装神圣意味的用法,在任何情况之下都采用正常对话的“you”[你;你们]一词。为了区分第二人称“you”的复数形式,以及复数在英语里不明显的动词,这些语词全用小号的大写印成。知道一节经文所指的是个别的“you”[你]抑或是一群人、一群会众的“YOU”[你们],对读者往往很有帮助。
20 例如,保罗在罗马书11:13(《新世》)向众人说:“现在我对你们[YOU]列国族的人说话。”但希腊文在第17节变成单数形式的“you”[你],从而直截了当地应用在个别的人身上:“可是,如果有些树枝被折下来,使你[you]……得以接在……。”(《新世》)
其他文字的新世界译本
21.(甲)世上怎样有越来越多人得以享受《新世界译本》的优点?(乙)直至1989年为止,守望台社所印行的《新世界译本》达到什么数目?
21 1961年,守望台社宣布着手把《新世界译本》翻成另外六种广为人用的文字,分别为荷兰文、法文、德文、意大利文、葡萄牙文、西班牙文。社方把这件翻译工作交托给一群技巧熟练、献身上帝的译者。他们全都在美国纽约布洛克林的守望台社总部一起工作。在能干的指导之下,他们以一个国际委员会的身份翻译圣经。1963年7月,在美国威斯康星州密尔沃基举行的耶和华见证人“永远的好消息”大会里,这件翻译工作的初收果子已经可以让人享用了。当时,《基督教希腊文圣经新世界译本》用以上六种文字同时发行。如今,除了说英语的人之外,地球上操其他语言的居民也能够开始享用这部现代译本的许多优点。自那时以来,翻译工作继续下去。因此直至1989年为止,《圣经新世界译本》已译成11种文字,印行了5,600多万本。f
对大有力量的工具表示感激
22,23.受感示的圣经的这部译本特别在哪几方面造益基督徒?
22《新世界译本》的确是一项大有力量的工具,表明“圣经全部都是上帝所感示……[而]有益的”。从这项研究所探讨的几件事,我们明白到这部译本准确可靠;对于想听见上帝用活的现代语、以激励人心的方式向人类发言的人,这部译本能提供真正的乐趣。《新世界译本》的文字令人灵性奋发,读者很快就能吟味到受感示的圣经原文生动传神的词句。我们不必再一次又一次翻读经文,才能理解晦涩的语句。读者第一次读这部译本即已能够感受它行文清晰有力。
23 《圣经新世界译本》是“圣灵的宝剑”、上帝话语的忠实译本,因而确实是基督徒从事属灵战争的有效武器,有助于‘推翻防卫巩固、兴起来与上帝的知识对抗的虚假教训和论据’。(《新世》)这部译本使我们能够怀着更深的了解去宣明有益而造就的事,宣明关乎上帝公义王国的荣耀之事——不错,宣明“上帝的大作为”!——弗6:17;林后10:4,5;徒2:11。
[脚注]
a 《旧约入门》(英文),法伊弗著,1952年,第94页。
b 《王国行间对照译本》(英文),1985年,第1133-8页。
c 《洞察圣经》(英文),第1册,第528页。
d 《参考版圣经》(英文),附录3C,“表示行动连续进行的希伯来文动词”。
e 《洞察圣经》(英文),第1册,第1008页。
f 以丹麦文、荷兰文、英文、法文、德文、意大利文、日文、葡萄牙文、西班牙文发行全书版本(同时部分译成芬兰文和瑞典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