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线上书库
守望台
线上书库
中文简体(广东话)
  • 圣经
  • 出版物
  • 聚会
  • 世界起初无罪行
    警醒!1998年 | 2月22日
    • 你能想象世上有一天不再有罪行吗?你要是读过以下一类的报道,就会觉得不大可能了。例如,德国《南德意志报》报道:“犯罪学家在谈论,犯罪活动无孔不入,手法层出不穷。他们满口不祥预兆,口口声声说大难快要临头,前景就像世界末日那么恐怖。”

      1995年的一篇报告指出,向数以千计的欧洲人作过民意调查后,结果表明几乎人人都担心罪行最终会祸及自己和家人。在德国、荷兰、波兰、俄罗斯和英国,当地人民最害怕的莫过于犯罪活动。至于丹麦、芬兰和瑞士,在令人恐惧的事物中,罪行居次位。在法国、希腊和意大利,罪行的可怕程度则占第三位。总共有12个国家的人民接受调查,只有西班牙人没有把罪行列入头三个恐惧的原因之中。

      东欧的犯罪率急剧上升,有多个国家的犯罪活动增加了一半或一倍,其余国家的罪案升幅更甚,从百分之193到百分之401不等!

      不过,有个时期世界的的确确是没有罪行的。那是什么年头?当时的世界又怎样给罪行败坏了?

  • 扑灭罪行谈何容易
    警醒!1998年 | 2月22日
    • 扑灭罪行谈何容易

      英国《利物浦每日邮报》引述首都警察厅前任厅长的话说:“如果人人都肯安分守己,治安马上就可以好转过来。”真的,只要人人都奉公守法,罪行就没有立足之地了。

      可是,在大多数地方,犯罪活动都有增无已。几千年前说过的话至今仍然适用:“世界在上帝面前败坏,地上满了强暴。”(创世记6:11)——请见对页附栏。

      从小偷小摸干起

      人惯常小偷小摸,久而久之,就变得胆大妄为,甚至犯下严重罪行。为了帮助学生牢记这件事实,一位女教师说:“银行盗匪是从偷取同学的铅笔干起的。”

      工作地方又怎么样?什么现象屡见不鲜?工人以生病为借口,呆在家里偷懒,诈取非应得的病假补助费。这样的欺骗行为比一般人所想象的普遍得多。就以德国工人所告的病假为例。有百分之6的病假天是星期三,有百分之10是星期二,另有百分之16是星期四。真没想到居然有百分之31的病假天是星期一,星期五的更厉害,竟高达百分之37!工人真的多在星期一和星期五生病吗?这不是偷窃行为又是什么呢?

      作奸犯科的是谁?

      平民作案所引起的反响,通常比不上权贵犯法那么轰动。在70年代初期,美国揭发了一桩政治丑闻,使举国上下大为震惊。后来,跟丑闻有关的大厦名称也成了英语词汇的一部分,可见丑闻影响多么深远。

      《巴恩哈特英语新词语词典》给“水门”(Watergate)下的定义是:“丑闻,尤其指企图隐瞒有破坏性的情报或非法活动的丑闻。”a该词典进一步指出:“水门一词成了70年代英语的特征。从水门事件衍生出来的新词源源涌入英语词汇。但凡加了‘-gate’作后缀的词语,都是指丑闻或贪污事件而言。”

      自那时以来,类似水门事件的丑闻,不知发生过多少次。这充分表明罪行猖獗,连理应维持法纪的官员也知法犯法。政客营私舞弊的事件屡见不鲜,日本政府不得不在90年代初期,制定新的法律对付贪污。1992年,巴西总统因面对贪污指控而被迫下台。

      这不就是上梁不正下梁歪的道理吗?当权的人干坏事,父母、教师和执法人员其身不正,结果一般人也就争相效尤了。

  • 扑灭罪行谈何容易
    警醒!1998年 | 2月22日
    • 地上充满强暴

      巴西: “暴力浪潮一浪比一浪大。盈千累万的市民拥到[里约热内卢的]市中心去,街上挤满人群。民众要宣泄心中的恐惧和愤恨,抗议该市罪恶重重。”——《国际先驱论坛报》。

      中国: “中国黑帮东山再起,严重的罪行似乎不受控制。……中国的犯罪学家指出,黑帮和‘秘密组织’的数目增长得很快,连警方也算不清。”——《纽约时报》。

      德国: “什么是有心动武、什么是为形势所迫而动武,两者越来越难区别。难怪暴行是当今社会的家常便饭。”——《莱茵信使》。

      大不列颠: “暴力事件动不动就爆发,罪犯越来越倾向于先发制人。”——《独立报》。

      爱尔兰: “在都柏林市中心和西边近郊的贫民区,黑手党式的犯罪家族已坐大了。黑帮武装日趋精良。”——《经济学家》周刊。

      墨西哥: “在这么短的时间内,罪行增长的速度实在快得惊人。”——《华尔街日报》。

      尼日利亚: “警方发言人弗兰克·奥迪塔先生指出,家庭、教堂、清真寺、学校和社会组织,通通失职,未能防止年轻人学坏。”——《胜利日报》。

      菲律宾: “在菲律宾,每十个家庭就有六个声称,不管在家里还是在街上,他们都缺乏安全感。”——《亚洲新闻》。

      俄罗斯: “在前苏联管治下,莫斯科是世上其中一个治安良好的城市。今天,黑手党式的匪帮已把这个城市变成罪恶渊薮。……警队中尉根纳季说:‘我当巡警17年了,从没见过莫斯科有这么多罪行发生,也没见过这么凶狠的犯案手法。’”——《时代》杂志。

      南非: “暴力肆虐横行、不受控制。我们人人都有可能成为受害者,连我们的起居、工作也受到威胁。有关当局必须采取严厉措施镇压暴行。”——《星报》。

      台湾: “在台湾,……行劫、殴打、谋杀等罪行有增无减,社会无日安宁。……犯罪率不断上升,有些类型的案件甚至超出西方国家的数字。”——《纽约时报》。

      美国: “就工业国家来说,美国可说是个暴力国。……其他工业国家的犯罪率,没有一个能比得上美国的。”——《时代》杂志。

  • 罪行快要从地上消失!
    警醒!1998年 | 2月22日
    • 事态发展所造成的后果实在叫人忧虑。举例说,调查过4000个年轻人后,苏格兰一篇报告透露,年龄介乎11至15岁之间的少年人,当中有三分之二已犯过案。向全国的青少年作过民意调查后,英国一篇报告指出,差不多每三个青少年就有一个毫不内疚地在商店扒窃。另有过半的年轻人直认,找回的钱要是过多,他们就不会退还。

中文简体(广东话)出版物 (1956-2025)
登出
登录
  • 中文简体(广东话)
  • 分享
  • 设置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条款
  • 隐私政策
  • 隐私设置
  • JW.ORG
  • 登录
分享